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教學 » 國太教育領導如何
擴展閱讀
歌詞忘詞了怎麼辦 2025-02-11 16:27:39
好同學標準是什麼 2025-02-11 16:12:55
如何來組織同學聚會 2025-02-11 16:06:54

國太教育領導如何

發布時間: 2023-06-10 19:55:07

1. 論述我國在新形勢下為什麼要大力加強全民國防教育工作,,急啊……盡量長點…

一、 澄清認識,強化「三個觀念」
一切成果的取得,首先取決於認識是否到位。隨著改革的深入和市場經濟的發展,社會環境日益開放,物質生活日漸富裕,人們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已經和正在發生根本性變化,有的人就忘了居安思危,淡化了憂患意識,對現代戰爭的威脅估計不足。特別是加入WTO後,對全民國防教育的深入進行存在錯誤思想。據調查,主要有三點:一是有些幹部群眾反映,冷戰結束,世界大戰打不起來,我國與周邊國家關系改善,太平盛世,對國防教育沒必要下太大的功夫,甚至有的人認為,加入WTO等於買了「和平保險」對霸權主義心存幻想,由此而解除思想武裝。二是有些同志說,國防教育需要動用一些人力、物力,不如用相應的人力物力多搞些經濟建設,這樣看得見,摸得著。三是相當一部分的單位和人員認為,國防教育是部隊和民兵的事,與本單位和自己關系不大,甚至認為「與己無關」。為澄清以上模糊認識,深化全民國防教育要強化「三個觀念」。
一是經濟建設與國防建設協調發展的觀念。「弱國無外交」,「落後就要挨打」,建設強大的國防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戰略任務,是維護國家安全統一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可靠保證。如果沒有穩固強大的國防,整個國家的經濟建設就無法進行。因此,我們通過深化全民國防教育,使廣大幹部群眾正確樹立 「居安思危」和「無軍不安」的觀念,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不忘國防建設。
二是新的和平發展觀念。經濟全球化雖然加速了和平與發展這一總趨勢,但沒有消除霸權主義這個戰爭的主要根源,他們千方百計推行「西化」、「分化」政策,一有風吹草動,反動勢力就會大做文章。祖國統一是大勢所趨,但台獨分子並未放棄分裂活動,因此,我們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強憂患意識和防範意識。要看到當前是相對的和平,有條件的和平,要抓緊時間把經濟建設搞上去。要認識到,和平時期的全民國防教育是一個「殺手鐧」工程,一旦發生戰爭,它能集傾國之力、萬眾一心。
三是「大國防」觀念。我們所說的「國防」,是指國家的整體安全利益,它不僅包括領土領空領水安全,而且還包括政治、經濟、外交、科技、文化、海洋等領域的安全,那個領域的安全受到侵犯,都應視為國防利益受到侵害,它與人民群眾的生活息息相關。各級黨委政府和人民群眾必須牢固樹立「大國防」觀念,不斷增強經濟實力、國防實力和民族凝聚力。
二、依法治教,健全「三個機制」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都有接受國防教育的權利和義務。普及和加強國防教育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國防教育對象不分性別、年齡、職業、職務,從學齡兒童起必須接受國防觀念教育,全體公民人人有責。通過教育,使全體公民明白國家安危並非只是軍人的事,深深懂得關心國防就是關心民族尊嚴,關心國家安危,關心民族自尊心。國防教育法的頒布實施,是我國依法強國的里程碑,是劃時代的教育歷史文獻。新形勢下深化全民國防教育,必須依法教育,健全「三個機制」。
一是責任機制。我國憲法、國防法、兵役法、民兵工作條例等都明確規定了單位和公民應盡的國防義務,國防教育法又明確了普及和加強國防教育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我們必須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有法必依。目前,全民國防教育要全面進入新型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民營企業的創人員和技術人員,受聘於外資企業的管理技術人員、個體戶、私營企業主、中介組織的從業人員、自由職業人員等,都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因此,必須同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幹部一樣接受國防教育,依法履行國防義務。有關部門要增強責任意識,加強對他們的指導,使其與全民國防教育相融合、相協調、相統一。對拒絕接受國防教育的單位和個人要追究其法律責任,使全民國防教育走上依法治教的發展軌道。
二是保障機制。深化全民國防教育,必須根據本地經濟發展、人們受教育程度等實際情況,制定地方性全民國防教育法規,對國防教育的組織領導、基礎設施、經費保障、獎懲等問題作出一些量化和細化的規定,確保國防教育法的真正落實。
三是約束機制。要與幹部政績掛鉤起來,組織部門考察幹部政績時,要把幹部盡國防義務或接受國防教育情況作為一項內容。特別對擔任國防動員委員會職責的領導幹部,一定要考察黨管武裝及其抓國防教育工作的政績,對不合格者要摘「帽子」、挪「位子」。
三、拓寬渠道,抓好「三個結合」
全民國防教育是全民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深化全民國防教育,必須拓寬渠道,選准結合點,增強滲透性,在結合滲透中求廣度和深度。
一是把全民國防教育與社會教育體系結合起來。首先要把國防教育納入學校教育體系。中小學校,要通過「軍事夏令營」、參觀、課堂教學和升國旗、唱國歌等多種形式,有計劃地對青少年進行國防教育,青少年是我們國家的未來和希望,國防教育必須從青少年抓起。大專院校,要對學生進行國防法律、法規、國防義務教育,堅持對入學新生進行軍事訓練。其次,要把國防教育與企業、農村、社區的文化教育結合起來,以豐富社會文化教育的內容。近年來,我市把國防教育與歷史教育、致富思源教育、「三現代」( 現代人、現代城市、現代生活)教育等緊密結合起來,強化了幹部群眾的國防觀念和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富國強兵、實力安邦的意識。再次,要把國防教育與幹部教育結合起來。廣大幹部正處在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重要歷史時期,他們將肩負著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歷史使命,成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主力軍。把國防教育與幹部教育結合起來,就是要不斷培養廣大幹部的「國家至上」、「民族自豪感」和「社會責任感」。近年來,我市黨校為參加輪訓的地方幹部開辦國防專題教育課,不斷增強各級領導幹部的國防觀念;組織各企事業單位的黨政領導幹部到部隊過軍事日、體驗軍旅生活,樹立「愛我軍隊,固我長城」的觀念。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二是把全民國防教育與雙擁工作結合起來。國防教育對雙擁工作提供精神動力,雙擁工作又是國防教育的重要實踐活動,兩者相鋪相成,互為作用。近年來,我市把國防教育作為建設國防和保衛國防的基礎,也作為雙擁工作的基礎。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線,以雙擁創建為載體,堅持不懈地開展全民國防教育,極大地激發了幹部群眾的雙擁熱情,使我市連續5次獲得全國雙擁模範城殊榮,連續6次獲得全省雙擁模範城光榮稱號。雙擁工作的廣泛深入開展,又為全民國防教育提供了生動教材,進一步推動了全民國防教育的不斷深化。實踐證明,把國防教育和雙擁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國防教育就能充滿旺盛的活力。
三是把國防教育與重大活動結合起來。把握時機,開展活動,是深化國防教育的重要途徑。因此,每年春節、建軍節、國慶節期間,都應掀起全民國防教育的新高潮。同時,還要結合國際國內重大活動開展國防教育。近年來,我市結合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50周年、建黨80周年、延安雙擁運動60周年、每年清明節紀念**先烈、元旦春節和建軍節擁軍優屬及徵兵等重大活動,在中央和省市的統一部署下,開展了豐富多彩的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國防教育活動,教育面之廣,效果之好,都是其他一般性活動不可比擬的,為深化全民國防教育提供了寶貴經驗。
四、打造支柱,建設「三個陣地」
全民國防教育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國防思想、國防知識和國防技能教育,通過經常性的思想灌輸和必要的訓練,使公民樹立正確的戰爭觀和國家安全觀,掌握一定的國防和軍事知識,作為一種積極的精神因素,在政治上可以轉化為國家和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經濟上可以轉化為生產力,在軍事上可以轉化為戰鬥力,成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立於不敗之地的精神支柱。因此,全民國防教育必須以一定的陣地為依託,以實現全民國防教育的經常化、多樣化,不斷擴大國防在各個教育陣地中的地位和作用,確保精神支柱立而不倒。
一是輿論宣傳陣地。充分發揮現代化傳媒的主陣地作用,適時地加大宣傳力度,是國防教育的主要手段。近年來,我們充分發揮輿論宣傳陣地的優勢,堅持在《東莞日報》開設國防專版,在電視台設立軍事論壇,在廣播電台設立雙擁專線,做到報紙有文章,電視有圖像,電台有聲音,大力營造國防教育人人有責的濃厚氛圍,強化了全民的國防觀念,增強了全民依法履行國防義務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二是思想教育陣地。黨校、民兵訓練基地、少年軍校、中小學校、各大企業的宣傳教育中心等,是進行課堂國防教育的主陣地,應進一步改進教學手段,提高宣傳教育質量。如我市教育局在每年暑假期間,堅持組織中小學校的學生到駐軍部隊、「少年軍校」和「市德育基地」接受國防教育和軍訓,用人民軍隊全心全意為人民,團結友愛,艱苦奮斗,不懼艱險,紀律嚴明,樂於奉獻等優良傳統影響和教育學生,進一步激發青少年一代愛國擁軍的政治熱情,增強他們的國防意識,效果很好。另外,要通過開展各種寓教於樂的活動,加強國防宣傳,不斷擴大教育面。如舉辦軍民聯歡聯誼,開展國防知識講座,組織國防知識競賽,參觀國防教育基地和英模事跡展覽等,全方位營造思想教育陣地,增強國防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三是傳統教育陣地。烈士陵園、**舊址、歷史古跡、各種紀念館,歷來是對幹部群眾進行愛國主義和民族精神教育的最好基地,應加大建設經費的投入,使其成為一流的愛國主義和**傳統教育基地。通過組織引導和遊人前來參觀瞻仰,讓歷史永遠告訴現在和未來:沒有強大的國防,就不會有今天的繁榮昌盛,就沒有人民今天的幸福生活。近年來,我市投資3億多元,在當年林則徐虎門銷煙處建設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興建了海戰博物館、林則徐紀念碑等一大批設施,經常組織幹部群眾和學生到現場接受**傳統教育,增強了他們率先實現現代化、富國強兵、實力安邦的意識。同時,加強對全市烈士陵園等紀念建築物的維護與管理,進一步綠化、美化和凈化紀念建築物周圍的環境,為廣大幹部群眾接受國防教育提供庄嚴的傳統教育陣地。全民國防教育取得了明顯成效。

2. 如何開展國防教育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

第一章第六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領導本行政區域內的國防教育工作。駐地軍事機關協助和支持地方人民政府開展國防教育。

2、第十條國家支持、鼓勵社會組織和個人開展有益於國防教育的活動。

開展國防教育是法律規定,不落實就是違法

首先應該明確的是,開展國防教育是法律規定,這項教育是有法律支撐的,不落實或者落實得不好就是違法。

3、國防教育不僅是指坐在教室里上課,這只是其中很小的一方面,就此把兩者之間劃等號就理解得太狹隘了。國防教育的課堂實際上是開放的、多元的,新兵入伍時是國防教育,老兵退伍時是國防教育,逢年過節時慰問軍人家庭也是國防教育。做好了得分,做得不好失分。

(2)國太教育領導如何擴展閱讀:

一、國防教育的重要點位

1、國防教育是建設和鞏固國防的基礎,具有提高全民素質的重要作用。

2、國防教育是關繫到國家生死存亡的社會工程,國防教育的根本目的在於增強全民的國防意識和國防精神。

3、國防教育是國防建設的重要措施,是增強民族凝聚力的重要途徑。

二、國防教育的啟示

1、強大的國防,是國家、民族生存與發展的基本條件;

2、正確處理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的關系是建設強大國防的重要前提;

3、科學技術是建設強大國防的根本動力;

4、人民群眾是建設強大國防的力量源泉;

5、堅持黨的領導和建立一支忠於黨、忠於人民的現代化革命軍隊是建設強大國防的根本保證。

3. 中國有哪些著名的教育家

中國著名的教育家有老子、孔子、莊子、孟子、荀子、朱熹、梁啟超、蔡元培、陶行知、厲麟似、吳大猷等。

1、老子,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詳。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與莊子並稱老莊,代表作為《道德經》。

2、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

3、梁啟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號任公。清朝光緒年間舉人,中國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學家、文學家,戊戌變法(百日維新)領袖之一、中國近代維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4、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字鶴卿,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教育家、革命家、政治家。民主進步人士,國民黨中央執委、國民政府委員兼監察院院長。中華民國首任教育總長。

5、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安徽省歙縣人,中國人民教育家、思想家,偉大的民主主義戰士,愛國者,中國人民救國會和中國民主同盟的主要領導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