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教學 » 美國教育有什麼好處和不好的地方
擴展閱讀
動漫頭像的畫質怎麼調 2025-02-11 22:21:45
軒逸經典信號線什麼顏色 2025-02-11 22:21:44

美國教育有什麼好處和不好的地方

發布時間: 2023-06-10 10:26:48

① 美國教育的好處

一、美國教育中看得見的一些問題

1. 美國教育的區域和類別差異大。

萬維鋼在書中講道:「美國是個有嚴重階層區分的國家,各社區按房價自然分開,在某種意義上是事實上的種族和貧富隔離。公立中小學的經費主要由所在學區的房產稅而來,這意味著兩點:第一,富人區的學校更有錢,可以請更好的教師,用更好的設備,有更高的教學水平;第二,學生們其實是在跟自己同階層的人一起上學。」這是有一定道理的。地域不同的城市和社區,教育水平差異大。即使是同一個區域的學校,也存在精英學校、公立學校、私立學校、社區學校這四類。一般而言,精英學校最強,私立學校較好,公立學校次之,社區學校最弱,這主要是由於教育經費的投入不同而決定的。

C老師剛到美國時住在新墨西哥州,現在搬到明尼蘇達州,南北兩端城市的比對反差較大。她說,原來城市的經濟和治安都不好,墨西哥的偷渡客很多,而現在所居住城市的公共資源和教育條件比她想像的還好。美國的中小學入學也有學區問題,私立學校不分區但學費高。公立學校學費便宜但教育質量有差異,可以上Google查Greatschool這個評分系統,裡面的各學校評分排名很客觀。每個家庭可以選擇喜歡的學校,再到這個學區內買房或者租房,租房之後只要用租房合同就可以給孩子到學校報名。因此,好學校附近的房子租金就貴,每個家庭根據收入情況租獨棟房子或者公寓。

最近C老師的女兒在學花樣滑冰秀,這個人口才十萬人的小城市在花樣滑冰上具有專業水平的人才比中國東北的一個省還要多。而她一個朋友的兩個女兒,因生活在一個農場里,附近的教育資源比較弱,還因為家庭原因高中開始就打工賺錢供自己上大學,所以,現在大學快畢業了,對職業方向也較迷茫,一路走來比較艱辛。

可見教育不均衡問題是世界上大部分國家普遍存在的問題,即使像美國這樣「超級大國」也不例外。如果不對美國的教育做較全面的了解和較深入的體驗,在對比中美教育時沒能選對參照物,認知上很容易造成盲人摸象或各執一端的情況。

2. 不同層次學校提供的教學資源差異大,不同家庭的孩子素質也不同,進一步固化了社會分層。

按萬維剛書中的劃分,C老師的女兒所在學校應該屬於「中產階層」和「統治階層」之間的層次。下午3點多放學後,學校和社區聯辦提供很多興趣小組供孩子選擇,因為有財政補貼,所以家長只要交較少的費用,C老師的女兒這學期就報了「高大上」的花樣滑冰。這學期學校還請了兩位作家、一位演員、好幾個醫生、還有消防員進班講課,充分利用社會資源轉化成生動有效的教學資源。而普通公立學校無法提供這些課程資源,3點多放學後孩子基本上就處於「放羊」狀態,如果到社會機構報名參加興趣班,費用高很多,對於一般家庭而言就是明顯的負擔。

此外,不同家庭教育環境對孩子學習能力的影響也很大。C老師在幼兒園的工作中發現很多剛入園的四五歲小孩閱讀能力很強,興趣很高,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也更長。因為他們的家長在家裡就一直陪伴孩子閱讀,培養了良好的閱讀習慣和能力。而家長本身素質或知識水平不高的家庭對孩子這方面的培養明顯缺失。閱讀能力在基礎教育階段是非常重要的基礎學習能力,直接影響到孩子今後的學習成效。由此,來自不同家庭的孩子構成學校的生源素質不同,導致學校呈現的教學質量也有較大差異。這也就是美國很多人想挑富人區,很多華人想進私立校的重要原因。

教育本是促進階層流動的重要機會,教育不平衡使得個人發展的起點不公平,導致社會階層的固化。

但是,不同學校的教學法是否就像文章寫的區分得那麼絕對,文中嚴格的「階級分析法」是否都適用?我與C老師都表示質疑。因為據我們多方面的觀察了解,西方在小學和幼兒階段的課堂教學方法總體上都具有靈活、個性、開放的共性特徵。C老師去年即使在美國經濟發展水平倒數的新墨西哥州的普通公立學校,對開放和個性的課堂教學也有很深的印象。美國中小學教學只有大綱為依據沒有固定的課本,小學和幼兒階段基本上都在「玩中學」,教師特別注重對孩子的鼓勵,對問題的發現和動手能力的培養,這些特點已有很多文章介紹,就不再詳細展開。

在與C老師多次交流中我們認為,美國教育背後還有些容易被忽略的優勢恰恰是我們當前教育所缺失的。

二、美國教育背後容易被忽略的優勢

1. 職業平等觀和社會福利制度一定程度上彌合了教育分層可能造成的人心分裂,維持了社會的和諧。

美國教育的分層和不平衡是客觀事實,但是現實中美國人對這種分層的態度遠不像我們中國家長可能產生的焦慮不安,從而拚命逼孩子要上「重點」考「名校」,也沒產生嚴重的階層對立。這有兩個很重要的原因。

一是大部分美國人沒有中國家長那種要孩子「光宗耀祖」「出人頭地」的傳統思維。C老師在跟美國人的接觸過程中,了解到很多美國人沒有每個孩子必須上大學的觀念。他們接受順其自然的分流,學霸和家庭優越的孩子上大學,不少孩子選擇社區大學,或者技校學一門技術去工作,養活自己也沒有問題。同時,美國社會總體對不同職業能平等地對待和尊重,更看重個人的自我奮斗。即使那些負責管理和規則制定的社會精英或行政官員,也沒有「高人一等」的特權。受制於嚴格的權力監督和制衡制度,學而優則仕的「官本位」思想在西方發達國家普遍不流行。

二是社會福利健全。比如,美國單親家庭的孩子和殘疾人家庭的孩子如果家庭經濟有困難,政府會提供各種保障金讓孩子可以跟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樣上學。前年C老師的女兒班級里有個同學的父母離異,根據州政府的法律,父親每個月付出一定的撫養費,孩子和母親還能夠領到政府發的生活保障金,所以她們可以在好學區租房,母親也重回大學學習,尋找新機會。另外一個男孩的母親是印第安人,而且眼睛因為青光眼幾乎沒有視力,政府給基本生活保障金,還有一些民間組織幫助殘疾人士承擔起每個月的房租。因此,美國絕大部分的孩子都能公平地接受基本的教育資源。雖然客觀上存在貧富分化和教育分層,但社會福利和救濟卻對人心起到很重要的補償和穩定作用。

2. 學校重視對孩子職業技能和生涯規劃指導,體現教育應有的現實價值。

萬維鋼在書中把美國在教育中對職業技術的重視和培養工人視為「低端」,是有失偏頗的。

教育本身要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美國日常教學重視與生活的結合,注重動手能力、職業技能的培養並非壞事,反而是我們當前教育的明顯缺失。美國有一個國家職業信息協調委員會(NOICC),該委員會早在1989年就組織制定發布了《國家職業發展指導方針》。該指導方針提倡規劃職業生涯教育要從6歲開始,他們把所有的人群分成四類,第一類是小學,第二類是初中,第三類是高中,第四類是18歲以後,不同的時間段有不同的職業生涯分工。按規劃要求,學校經常通過多樣的課程體系讓孩子從中對自己的興趣、專長、特點、能力等進行「自我認識」,並培養動手實踐能力;通過宣傳和展覽,讓孩子獲得和使用職業信息;學校設立職業規劃師引導學生學習職業決策和進行「職業規劃」。這種學以致用、學有所用正是教育本身價值的體現。

過去我們一直有個認識的誤區:把職業技術教育等同於干苦力活、低端、沒出息。但是很多發達國家對孩子的職業技能教育都非常重視,貫穿於小學和中學教育的全過程。在瑞士和德國的高等教育中,研究型大學和職業技術型大學的比例大概是3∶7,技術立國的策略既為國家的發展創新提供源源不斷的專業人才,也為個人就業打下基礎。雖然我國新一輪課程改革也把學生的職業規劃作為重點,但我們對學生的職業技能教育還是缺乏正確的認識和有效的途徑。

3. 美國家庭觀念強,父母的陪伴到位,家校配合密切,教育生態較好。

與我們想像中美國人只注重個人自由享樂不同,絕大部分美國人家庭觀念很強,他們成家後日常應酬很少,大多是自己帶孩子,陪伴孩子。所以,他們對自己孩子身心健康的關注比較到位,而且積極主動參與學校的教育教學活動。

前年C老師的女兒班級上孵小雞課,班上有個經營農場的家長很熱心地提供教學服務。雞蛋前期在農場孵,最後三天帶進班級讓孩子們觀察記錄,同時老師把鳥類結構的教學滲透其中,既直觀又生動科學,給孩子留下很深的印象。還有家長開精品店的,老師就安排半天讓孩子們在精品店裡體驗經營管理。C老師也到班級上過中文課,因為孩子們對中文充滿好奇,所以課堂氛圍積極熱烈。

還有學校的各種大型戶外活動,家長也是主要的志願者。去年C老師組織了一次學校戶外活動,家長們提早到學校操場搭好涼棚,孩子們到校後把家裡准備好的水果飲料擺上桌面,然後全體孩子按年級順序開始跑圈,跑不動就走,每個孩子背後有貼紙,最後老師統計跑多少圈,家長就可以捐多少錢給學校或其他的慈善活動。這些活動孩子開心,家長也熱心,既融洽了親子也拉近了家校,是共贏的結果。

總體上說,美國家長尊重孩子的個體差異和個性選擇,因此,家庭教育多了一些心態上的平和,少了急功近利的逼迫和強制,更多的親子陪伴促進產生更好的親子關系,也為學校教育提供良好的社會生態。

當下中國在快速的發展中,立足於國情,以更開放的國際視野,更理性、客觀、全面的態度剖析中西方教育的利弊,以務實的態度推進教育改革,是我們走向民族復興的必由之路!


新冠疫情沖擊下,美國教育界的一些深層矛盾和問題正在顯現。

當前,美國數千所高校和數萬所中小學秋季能否如期開學困擾著美國社會。白宮希望秋季復課,為此推出簽證新規施壓高校,但美國高校不買賬,哈佛與麻省理工甚至將白宮告上法庭;另據《紐約時報》報道稱,美國350萬名教師大多數反對恢復完全的面對面教學,但調查顯示,全美超過一半家長希望孩子早日回到學校。復課問題凸顯了疫情蔓延下,美國各方的利益博弈和重重矛盾。

與此同時,疫情導致美國高中生申請聯邦政府大學助學金的數量同比大幅下滑,一些貧困或者財務狀況受疫情影響的家庭正考慮是否讓孩子接受高等教育。教育不公平問題也因疫情顯得更加突出。

② 美式教育有什麼特點與中式教育相比持有哪些優勢

美式教育有什麼特點?與中式教育相比持有哪些優勢?

3.優勢:可以提高教學能力,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讓孩子有更好的未來,更好的適應社會,激發孩子的潛能,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美國教育提倡快樂教育,鼓勵教育,充分尊重孩子的意願。他們主張發揮孩子的優勢,而不是執著於全面發展,這樣可以激發孩子的積極性和學習熱情。美國教育的好處是非常注重一個孩子的個人發展,她的動手能力,更注重培養他的獨立思考能力,他的解決問題的能力,他的邏輯思維能力。真正的美國精英教育是一個過程,家長需要給孩子更多的教育計劃和資金支持,過程也是非常苛刻的。

③ 美國教育的缺點

美國的教育制度是高度自由和有選擇性的,但它可以非常依賴它。它不僅培養了諾貝爾獎獲得者,而且為社會產生了大量的廢品和次品。諾貝爾,著名美籍華人物理學家、陳寧洋獎獲得者,最近提到,中國最需要的學生培養他們的平均質量。他還說,美國的教育哲學給創造性的學生帶來了許多好處,但也浪費了許多人才,造成了許多悲劇。

據統計,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留學生接受國。在美國學習的必要性不僅表明了它是一個教育出口大國,而且美國需要世界各地的科學和工程人才。由於移民法規的限制,美國大學很難直接大量引進外國人才。因此,以研究生名義招收外國人才是一種傳統做法。美國教育制度的失敗在於,它讓成千上萬的納稅人或家長耗費了錢財,卻無法收到預期的效果。在高科技的就業市場上,美國的自產人才無法與印度、俄羅斯和中國的人才相匹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