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學生德育教育內容有哪些
小學生德育教育有:
1、民族精神教育: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培養和發揚團結、愛和平、勤勞勇敢、不斷自我完善的偉大民族精神的教育。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教育與革命傳統和創新精神教育。
2、理想信念教育: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主要內容的經濟政治基礎知識教育。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基礎知識初等教育。職業理想教育立足於定位和奉獻社會。
3、道德品質、文明行為教育:集體主義,社會主義人道主義,社會和家庭美德。以誠信和專業精神為重點的職業道德教育,以及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交際禮儀和專業禮儀的教育和培訓。珍惜生命,遠離毒品,保護環境的教育。
4、遵紀守法教育:法律基礎知識教育、職業學科和崗位標准化教育。自覺遵守學校紀律和規章的教育。
5、心理健康教育:具備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詢、心理咨詢和幫助等基本知識。中等職業學校除應具備上述一系列教育內容外,還應隨著經濟政治形勢的發展,開展形勢任務和時事政策教育。
❷ 小學生德育教育內容有哪些
新時期學生的思想品德素質的內容應該包括政治素質、思想素質、道德素質和民主法制素質四個方面。
(1)政治素質:主要包括正確的立場、觀點、態度、信念、理想等要素。
(2)思想素質:主要指思想認識和思想方法。思想素質包括科學的世界觀、正確的人生觀、健康的價值觀以及現代公民意識(主體意識、群體意識、競爭意識、合作意識、信息意識、環保意識、創新意識和法制意識)。
(3)道德素質:現階段我國對青少年的道德素質要求是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憲法規定的「五愛」為基本,包括家庭倫理道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及傳統美德。
(4)民主法制素質:我國現階段對學生進行的社會主義法制觀點教育,主要包括社會主義民主、社會主義法制和紀律的教育。
❸ 小學生德育教育內容是什麼
小學德育的主要內容:
1、愛國主義教育;
2、理想教育;
3、集體主義教育;
4、勞動教育;
5、人道主義與社會公德教育;
6、自覺紀律教育;
7、民主與法制觀念教育;
8、科學世界觀和人生觀教育。
小學德育培養目標:
1、培養學生初步具有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
2、遵守社會公德的意識和文明行為習慣;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潑開朗的性格;
3、自己管理自己、幫助別人、為集體服務和辨別是非的能力,為使他們成為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打下初步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礎。
❹ 小學德育的主要內容有哪些方面
小學德育的主要內容有哪些方面
(1)愛國主義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是指樹立熱愛祖國並為之獻身的思想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
(2)集體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是主張個人從屬於社會,個人利益應當服從集團、民族和國家利益的一種思想理論,是一種精神,最高標準是一切言論和行動符合人民群眾的集體利益。
(3)勞動教育;勞動教育,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點和勞動態度,熱愛勞動和勞動人民,養成勞動習慣的教育,是德育的內容之一。
(4)自覺紀律教育;自覺紀律教育,指的是使學生正確認識社會主義國家和集體紀律的意義,養成自覺遵守紀律的習慣和品質的教育,其履行《學生守則》。
(5)民主與法制觀念教育;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教育,中國學校思想政治課教育內容之一。用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的基礎知識教育學生,增強他們的社會主義公民意識,使他們懂得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懂得與自己生活直接有關的法律,養成自覺遵守法律的行為習慣。
(4)我國小學德育內容有什麼教育擴展閱讀:
德育教育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它是中等職業學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智育、體育、美育等相互聯系,彼此滲透,密切協調,對學生健康成長成才和學校工作具有重要的導向、動力和保證作用,中等職業學校必須把德育工作擺在素質教育的首要位置。
中等職業學校德育目標是:使學生熱愛祖國,擁護黨的領導和黨的基本路線,確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理想信念,具有為人民服務、奉獻社會的使命感和責任感;逐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養成科學的思想方法。
自覺地遵紀守法,依法維護自身權益,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健康的心理素質;熱愛專業,勤奮學習,勇於創造,大膽實踐,具有良好的職業習慣和安全意識、質量意識、效率意識、環境意識。
具體要求如下:
1.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自覺維護祖國的尊嚴、榮譽、獨立統一和各民族的大團結,視國家利益為最高利益,立志為建設祖國,振興中華而奮斗。
2.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正確理解和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3.努力學習初步掌握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觀點和方法,正確認識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正確認識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增強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4.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確立正確的職業觀、擇業觀、創業觀,形成符合社會和個人實際的就業觀,提高自我就業能力,做好適應社會融入社會的准備。
5.樹立社會主義民主觀念和遵紀守法意識。學習和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相關法律,行使法律賦予的權利,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維護合法權益;遵守校紀校規和職業崗位規范。
6.具有社會公德、職業道德意識和文明行為習慣。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規范,誠實守信,敬業愛崗,心中有祖國、心中有集體、心中有他人,學會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
7.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質。正確認識自我,增強自信心,樂觀向上,學會合作與競爭,提高應對挫折、匹配職業、適應社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