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請問家庭教育屬於教育學的哪個專業哪些大學有關於家庭教育專業的研究生招生
家庭教育是一門交叉學科。從教育科學角度講,教育學分為學校教育學、社會教育學和家庭教育學。家庭教育學是教育學的一個分支。
從家庭社會學的角度說,家庭有生產、生活、休閑、贍養、教育、生育等功能,家庭功能學分為家庭經濟學、家庭政治學、家庭生活學、生育學和家庭教育學。家庭教育學又是家庭社會學的一個分支。
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工業大學。
答復指出,下一步,將繼續支持師范院校等有條件的高校依法設置家庭教育相關專業,支持高校加強家庭教育相關課程建設,促進優質課程資源共享,為構建覆蓋城鄉家庭教育指導體系建設提供專業人才儲備。
答復指出,2015年,教育部印發《關於加強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教基一〔2015〕10號),要求中小學幼兒園把家長學校納入學校工作的總體部署,幫助和支持家長學校組織專家團隊,聘請專業人士和志願者,設計較為具體的家庭教育綱目和課程,開發家庭教育教材和活動指導手冊。
中小學家長學校每學期至少組織1次家庭教育指導和1次家庭教育實踐活動。幼兒園家長學校每學期至少組織1次家庭教育指導和2次親子實踐活動。
下一步,教育部將進一步激發基層陣地開展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工作的動力,以點帶面推動家庭教育持續健康發展。繼續支持教育研究機構進一步深入開展家庭教育研究,支持各地加大家庭教育研究專家隊伍和機構建設,提升家庭教育指導水平。
Ⅱ 一切教育最基本的功能
教育的功能這一部分知識點是每年教師招聘考試的過程中都可能涉及考試的知識點,這一部分知識點主要以客觀題(單選題、多選題、判斷題)的形式進行考察,大家在備考的時候要能夠區分和識記,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備考,現在做一梳理,幫助大家理解記憶。
首先我們要了解的就是教育的功能的概念,這部分會以概念型反選出現:
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動和系統對個體發展和社會發展所產生的各種影響和作用。
其次需要我們掌握的就是具體的分類依據之下的教育功能了。這部分需要大家注意的是首先必須知道在不同分類依據之下誰和誰是一組的;第二種考法是給出例子讓你判斷屬於哪種功能;第三種考法是知道個別功能的地位。
1.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對象劃分——個體發展功能和社會發展功能
教育的個體發展功能指教育對個體發展的影響和作用。它由教育活動的內部結構特徵所決定,發生於教育活動內部,也稱為教育的本體功能。
教育的社會發展功能指教育對社會發展的影響和作用。現代教育的社會功能包括:人口功能、經濟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科技功能等。教育的社會發展功能是教育的本體功能在社會結構中的衍生,是教育的派生功能。
這一組其實在出題的時候還是比較好判斷的,當題干表述的主體是個體時就是個體功能,當表述為宏觀的大方面的時候就是社會功能。這部分還需要大家掌握的是幾道一一對應地位類的單選題:
①教育最首要、最基本的功能——育人功能
②教育最直接的功能——政治功能
③教育最基礎的功能——經濟功能
④教育最深遠的功能——文化功能
2.按教育作用的性質劃分——正向功能與負向功能(難點)
教育的正向功能(積極功能)指教育有助於社會進步和個體發展的積極影響和作用。教育的育人功能、經濟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等往往是指教育正面的、積極的功能。在實施教育的過程中,要促進教育正向功能的實現,必須充分遵循社會發展和人的發展的客觀規律。
教育的負向功能(消極功能)指阻礙社會進步和個體發展的消極影響和作用。教育的負向功能是由於教育與政治、經濟發展不相適應,教育者的價值觀念與思維方式不正確、教育內部結構不合理等因素,使教育在不同程度上對社會和人的發展起阻礙作用。
這一組實際上大家就需要判斷的是結果是好的還是不好的,如果結果是好的,那就是積極的功能,也就是正向功能;如果結果是不好的,那就是消極的,也就是負向功能。
Ⅲ 教基和公基分別是什麼
教育基礎知識主要包括教育學、心理學、教育心理學、教育政策法規、教師職業道德、新課改等內容;公共基礎知識主要包括時事政治、法律、經濟、管理、公文寫作、人文歷史、科技知識、國情、省情省況、事業單位。
教育基礎知識是教師資格證考試中的一門考試科目,主要是測試考生的教育綜合知識與能力,考核的知識點涉及到古今中外各教育家的思想觀念及著名及著名教育理論。
考試介紹:
地方公務員錄用考試中關於公共基礎知識的考核則不盡相同。有的省份也取消了公共基礎知識作為獨立的一科,如雲南2006年,河北省2006年、湖南2006年、河南2006年等,都將公共基礎知識作為行政能力測試的一部分。
其中,雲南、河北等省和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考試一致,將這部分內容以常識判斷的形式作為行政能力測試的一部分內容加以考核。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公共基礎知識
Ⅳ 教育有哪些基本功能
教育有個體功能、社會功能、顯性功能、隱性功能、正向功能和負向功能等。. 1、個體功能. 促進個體思想意識的社會化;促進個體行為的社會化;培養個體的職業意識和角色。. 開發人的創造力,促進個體價值的實現. 2、社會功能. 教育改善人口質量、提高民族素質、教育促進文化更新與創造功。. 教育通過生產科學技術,促進經濟的發展. 3、顯性功能. 教育通過提高國民的人力資本,促進國民收入和經濟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