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教學 » 在5大領域中如何發展語言教育
擴展閱讀
qq音樂的歌詞怎麼滾動 2025-02-12 04:54:13
兒童上腹部脹怎麼回事 2025-02-12 04:53:34

在5大領域中如何發展語言教育

發布時間: 2023-06-07 18:00:58

A. 語言五大領域

幼兒園教育的五大領域——語言

廣東佔大 2017-02-09

語言是交流和思維的工具。幼兒期是語言發展,特別是口語發展的重要時期。幼兒語言的發展貫穿於各個領域,也對其它領域的學習與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幼兒在運用語言進行交流的同時,也在發展著人際交往能力、理解他人和判斷交往情境的能力、組織自己思想的能力。通過語言獲取信息,幼兒的學習逐步超越個體的直接感知。

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應為幼兒創設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鼓勵和支持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並能得到積極回應。為幼兒提供豐富、適宜的低幼讀物,經常和幼兒一起看圖書、講故事,豐富其語言表達能力,培養閱讀興趣和良好的閱讀習慣,進一步拓展學習經驗。

幼兒的語言學習需要相應的社會經驗支持,應通過多種活動擴展幼兒的生活經驗,豐富語言的內容,增強理解和表達能力。應在生活情境和閱讀活動中引導幼兒自然而然地產生對文字的興趣,用機械記憶和強化訓練的方式讓幼兒過早識字不符合其學習特點和接受能力。

傾聽與表達

教育建議:

1.多給幼兒提供傾聽和交談的機會。如:經常和幼兒一起談論他感興趣的話題,或一起看圖書、講故事。

2.引導幼兒學會認真傾聽。如:

成人要耐心傾聽別人(包括幼兒)的講話,等別人講完再表達自己的觀點。

與幼兒交談時,要用幼兒能聽得懂的語言。

對幼兒提要求和布置任務時要求他注意聽,鼓勵他主動提問。

3.對幼兒講話時,注意結合情境使用豐富的語言,以便於幼兒理解。如:

說話時注意語氣、語調,讓幼兒感受語氣、語調的作用。如對幼兒的不合理要求以比較堅定的語氣表示不同意;講故事時,盡量把故事人物高興、悲傷的心情用不同的語氣、語調表現出來。

根據幼兒的理解水平有意識地使用一些反映因果、假設、條件等關系的句子。

教育建議:

1.為幼兒創造說話的機會並體驗語言交往的樂趣。

每天有足夠的時間與幼兒交談。如談論他感興趣的話題,詢問和聽取他對自己事情的意見等。

尊重和接納幼兒的說話方式,無論幼兒的表達水平如何,都應認真地傾聽並給予積極的回應。

鼓勵和支持幼兒與同伴一起玩耍、交談,相互講述見聞、趣事或看過的圖書、動畫片等。

方言和少數民族地區應積極為幼兒創設用普通話交流的語言環境。

2.引導幼兒清楚地表達。如:

和幼兒講話時,成人自身的語言要清楚、簡潔。

當幼兒因為急於表達而說不清楚的時候,提醒他不要著急,慢慢說;同時要耐心傾聽,給予必要的補充,幫助他理清思路並清晰地說出來。

教育建議:

1.成人注意語言文明,為幼兒做出表率。如:

與他人交談時,認真傾聽,使用禮貌用語。

在公共場合不大聲說話,不說臟話、粗話。

幼兒表達意見時,成人可蹲下來,眼睛平視幼兒,耐心聽他把話說完。

2.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語言行為習慣。如:

結合情境提醒幼兒一些必要的交流禮節。如對長輩說話要有禮貌,客人來訪時要打招呼,得到幫助時要說謝謝等。

提醒幼兒遵守集體生活的語言規則,如輪流發言,不隨意打斷別人講話等。

提醒幼兒注意公共場所的語言文明,如不大聲喧嘩。

閱讀與書寫准備

教育建議:

1.為幼兒提供良好的閱讀環境和條件。如:

提供一定數量、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富有童趣的圖畫書。

提供相對安靜的地方,盡量減少干擾,保證幼兒自主閱讀。

2.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培養閱讀習慣。如:

經常抽時間與幼兒一起看圖書、講故事。

提供童謠、故事和詩歌等不同體裁的兒童文學作品,讓幼兒自主選擇和閱讀。

當幼兒遇到感興趣的事物或問題時,和他一起查閱圖書資料,讓他感受圖書的作用,體會通過閱讀獲取信息的樂趣。

3.引導幼兒體會標識、文字元號的用途。如:

向幼兒介紹醫院、公用電話等生活中的常見標識,讓他知道標識可以代表具體事物。

結合生活實際,幫助幼兒體會文字的用途。如買來新玩具時,把說明書上的文字念給幼兒聽,了解玩具的玩法。

教育建議:

1.經常和幼兒一起閱讀,引導他以自己的經驗為基礎理解圖書的內容。如:

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結合畫面討論故事內容,學習建立畫面與故事內容的聯系。

和幼兒一起討論或回憶書中的故事情節,引導他有條理地說出故事的大致內容。

在給幼兒讀書或講故事時,可先不告訴名字,讓幼兒聽完後自己命名,並說出這樣命名的理由。

鼓勵幼兒自主閱讀,並與他人討論自己在閱讀中的發現、體會和想法。

2.在閱讀中發展幼兒的想像和創造能力。如:

鼓勵幼兒依據畫面線索講述故事,大膽推測、想像故事情節的發展,改編故事部分情節或續編故事結尾。

鼓勵幼兒用故事表演、繪畫等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對圖書和故事的理解。

鼓勵和支持幼兒自編故事,並為自編的故事配上圖畫,製成圖畫書。

3.引導幼兒感受文學作品的美。如:

有意識地引導幼兒欣賞或模仿文學作品的語言節奏和韻律。

給幼兒讀書時,通過表情、動作和抑揚頓挫的聲音傳達書中的情緒情感,讓幼兒體會作品的感染力和表現力。

教育建議:
1.讓幼兒在寫寫畫畫的過程中體驗文字元號的功能,培養書寫興趣。如:

准備供幼兒隨時取放的紙、筆等材料,也可利用沙地、樹枝等自然材料,滿足幼兒自由塗畫的需要。

鼓勵幼兒將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或故事畫下來並講給別人聽,讓幼兒體會寫寫畫畫的方式可以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把幼兒講過的事情用文字記錄下來,並念給他聽,使幼兒知道說的話可以用文字記錄下來,從中體會文字的用途。

2.在繪畫和游戲中做必要的書寫准備,如:

通過把虛線畫出的圖形輪廓連成實線等游戲,促進手眼協調,同時幫助幼兒學習由上至下、由左至右的運筆技能。

B. 在蒙特梭利中有五大領域,教師如何利用五大領域豐富環境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首先蒙特梭利教育中有以下五大領域:日常生活教育、感官教育、數學教育、語言教育、文化教育。

下面我結合我個人經驗來分享下教師是如何利用五大領域豐富環境的。

一、日常生活教育——教育的起點

日常生活中,兒童可以見到的,可以觸摸的都可以成為其「學習對象」,而蒙特梭利巧妙地將日常生活融入了課堂,為兒童提供了一個縮小版的社會。孩子們通過操作教具,學習抓、按、倒、舀、夾、擠、折、掃、切、剝、剪、縫等基本的生活技能;同時,孩子們也在操作過程中,學習社交禮儀,變得禮貌和文明。

日常生活練習並非模仿性的游戲,而是實實在在的動手活動。通過日常生活的練習,孩子變得獨立、專注、有秩序感,有耐心、懂禮貌,為今後後的生活和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感官教育——數學教育的基礎

亞力士多德曾經說過,人的智慧無一不是來自感官的學習。感官教育是幼兒從環境中吸收萬事萬物的最好方式。

通過視覺刺激,幼兒學會觀察物體的大小、高低、粗細、長短、形狀、顏色及認識幾何圖形;通過觸覺刺激,幼兒學會辨別物體的光滑、粗糙,熱、溫、冷,輕、重,軟、硬,厚、薄;通過聽覺刺激,幼兒學會辨別聲音的種類、高低、強弱;通過嗅覺和味覺刺激,幼兒的嗅覺、味覺會變得更加靈敏。

蒙特梭利教育中的感官教育正是通過觀察、對比、觸摸、辨別、比較以及品嘗等培養兒童的專注力、注意力、判斷力,從而為兒童形成邏輯思維能力打下基礎。感官教育是學習數學的基礎。

三、數學教育——數學心智的建立

不在於運算能力,而在於邏輯思維能力

小到日常生活,大到巨型計算機、航空航天等,數學在我們的生活與工作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正如蒙特梭利所說,數學是第二種語言符號,能跨越文字的障礙,成為世界性的語言。

蒙特梭利數學教育不是強硬灌輸給孩子數字的概念和枯燥的運演算法則,而是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素材和教具,讓孩子通過對事物進行配對、序列、分類等相關的感官練習,使抽象的數學變得具體化,培養孩子的分析、整合、判斷能力,進而增強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

以活的教材和活的教學方法,使枯燥無味的學習變成一種有趣的活動,讓孩子直觀地認識到數字的奧秘,這是蒙特梭利數學區別於傳統數學最明顯的一點。

四、語言教育——全人類智慧的結晶

溝通離不開語言,分享離不開語言,文化的傳承同樣離不開語言。6歲之前,兒童具有語言發展的敏感期,一旦錯過,就會阻礙語言的發展。

蒙特梭利語言教育不僅包括聽、說、讀、寫,還包括對幼兒情感態度、行為習慣的培養;它主要是通過游戲,故事等來逐步培養孩子聽、說、寫、讀的興趣和能力,讓孩子學會溝通、表達、分享、閱讀,並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

五、科學文化教育——為孩子培養宏觀的國際視野

蒙特梭利認為孩子是環境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一部分,如果他們對文化認同越多,就越能適應所生存的環境。

地理文化教育既包括天文學、地質學、地球科學、地理、動植物學、歷史,還包括音樂和美術,幾乎涵蓋了宇宙上的一切。

編織、美勞、水陸地球儀、七大洲地圖板、慶生活動、四季變化、飼養動物、種植植物,都是蒙特梭利環境提供孩子學習文化教育的素材。

學習地理文化,不只是要讓孩子變得更聰明,最重要的是使他們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使他們從欣賞、觀察、認識中培養對宇宙和大自然的熱愛及責任感,培養他們作為一個地球人的國際視野。

希望以上的回答對您有幫助,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