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教學 » 如何加大幼兒安全教育的宣傳力度
擴展閱讀
被同學嚇到怎麼安慰 2025-02-12 08:18:21

如何加大幼兒安全教育的宣傳力度

發布時間: 2023-06-07 03:25:45

『壹』 幼兒園對幼兒如何進行安全教育

導語:幼兒安全關繫到家庭的幸福與穩定,還直接影響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正常開展。幼兒園中安全教育所承擔的任務是使幼兒能夠認識與掌握安全常識與基本安全技能,實現自我保護,讓其得到健康快樂的成長。

幼兒園對幼兒如何進行安全教育

1、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促進自我保護能力的發展。

良好的生活習慣與自我保護教育是緊密結合、相輔相成的。例如:正確有序的穿衣服能保護身體,鞋帶系得牢固可避免跌倒摔傷,熱湯熱水吹一吹再喝能避免燙傷,吃魚把魚刺挑干凈能免受咽刺之痛,吃飯不嘻笑打鬧可避免氣管進異物。平時要注意幼兒這些生活小節的訓練,孩子能做的事就讓他自己做,決不包辦代替,這樣,孩子在自己的勞動實踐中建立起了良好的生活習慣,從而起到了自我保護的作用。

2、操場活動的安全清纖

操場是幼兒玩耍、活動最多的地方,在操場上活動時必須做到:時時提醒幼兒注意不要手持刀子、剪子、鉛筆、棍棒等硬物在操場上活動,以免無意刺傷別人或別人因追逐而撞在對方手持的硬物上而造成傷害,也不要在操場上亂扔物品,以免造成誤傷。

3、幼兒園樓道樓梯的安全

幼兒在教室、樓道、走廊內的安全,學生上下樓梯的安全,也是幼兒園容易出事故的地方。外出活動的時候應該時刻提醒幼兒靠邊走,不推不擠,下樓梯要扶好,以此來避免事故的發生 。

4、在游戲場上,培養幼兒遵守游戲規則

幼兒游戲時受傷。這種情況一般都是意外事故引起的,即便教師在現場,學生的傷害也是不可避免的。幼兒在活動中很難對自己的行為進行有效的控制,幼兒活動時不小心絆倒,相互之間的碰撞以及其他的傷害都是不可避免的。但教師如沒有盡自己職業“謹慎”的義務,就很難證明自己是沒有過錯的。 怎樣避免呢?在游戲時,幼兒顯得格外活躍,也特別容易受傷,教師需要輔導他們安全地進行游戲活動,如正確使用游戲設備(攀登架、滑梯、三輪車等);遵守游戲規則;有需要時懂得向教師求助。以此來避免事故的發生。

5、因教學設施原因引起的安全問拆物題

如滑梯、攀登架、小城堡、蹦蹦床、鞦韆、壓壓板等大型的玩具,存在著安全的隱患。教師如未盡注意義務,發現存在的問題,監督幼兒的活動,就很容易發生事故。為此教師在每次帶領幼兒外出活動的時候,應及時提醒幼兒應該注意的碰角。

6、防燙傷:

喝牛奶時以及吃飯的時候,教師應提醒幼兒,並先將牛奶以及熱的食品滴在手背上試溫,以此來避免事故的發生。

7、 喝水洗手時注意安全

喝水洗手的時候為了避免事故的發生,首先應教幼兒懂的謙讓,並排隊,不推不擠。另外,還要看管好孩子,時刻提醒幼兒注意安全。除了以上方法外,還要營造安全教育氛圍,建立學校安全保障系統,要加強安全教育的宣傳力度,經常在家長會上,班會上講安全,提醒家長和孩子注意食品衛生、道路交通、疾病預防等各方面的安全,進而在全班營造起“逢會講安全、人人講安全”的良好氛圍;要建章立制,和家長及監護人簽訂安全責任書,進而使家長和孩子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形成“學校抓安全,人人保安全”的格局。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幼兒園交通安全教育的'方法

一、加強幼兒安全意識

對幼兒進行交通安全教育,首先要做的是強化他們的安全意識。要做到這一點,需讓孩子們意識到交通事故的嚴重後果。老師可以選取實際生活中的一些交通安全事故實例,給孩子們播放出來,或者將一些比較血腥,不適合直接觀看的案例製作成Flash動漫的形式讓孩子觀看,給孩子們一些“震撼教育”。在觀看視頻時,老師要適時地進行交通安全教育宣傳,將安全意識深深刻印在孩子心中。

二、強化幼兒交通安全知識

調查顯示,幼兒園的孩子有一定的交通安全知識,但是大部分學生交通知識掌握得不全面。孩子們大多知道“紅燈停,綠燈行”,但是對交通道路的各種標志認識不清,也有的孩子不知道過馬路需走斑馬線。幼兒園的教學要做旅正液好孩子的交通安全知識教育,掃除孩子認知上的盲點。比如,在課堂上,老師給孩子們詳細地講解紅綠燈、人行道的相關知識,還要讓孩子們了解關於左右轉彎、禁止通行或者危險等標志。

三、培養幼兒安全出行習慣

交通安全教育最重要的是能夠讓孩子落實到實際行動中。對此,幼兒園要加強教育,培養孩子良好的安全出行習慣。比如,幼兒園可以在校園內給學生創設交通情景,模擬游戲,把校園內適合的地方作為交通大道,然後用粉筆畫上斑馬線,用彩筆在小黑板上畫一個紅綠燈,用彩紙做一些其他的交通標志,然後用做游戲的方式進行交通模擬,培養孩子良好的出行行為。

另外,老師還可交給孩子們玩交通安全棋之類的游戲,讓孩子在游戲中進行學習,又或者讓孩子們在日常出行時注意一些違規行為,然後在課堂上講出來,大家進行共同的批評與探討,將“這些行為是錯誤的,我不能這樣做”的想法深入孩子的內心。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保護好孩子,未來才有希望。並且,幼兒期的學習會對孩子的一生產生影響,在此階段幫助孩子養成正確的交通行為,孩子將一生受益。作為幼兒教學第一線的幼兒園責無旁貸,幼師要大力開展交通安全教育,最大限度地保證孩子的安全,讓孩子養成良好的交通安全行為習慣。

『貳』 如何加強幼兒園安全教育工作

第一篇

一、落實安全制度,規范安全教育工作

為保證安全工作的正常開展,我國幼兒園應建立切實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使安全工作規范化、常態化。一要嚴格落實門衛值班制度。門衛要對外來人員進行詳細的查詢、登記,嚴禁外來人員隨意進入幼兒活動室、寢室及食堂、儲藏室等處,更不得長時間逗留。二要落實好晨檢和離園制度。保健醫生和教師要認真做好每日晨檢工作,消除不安全因素。除檢查幼兒的身體健康狀況外,還要仔細地檢查每一位幼兒是否剪短指甲,口袋、書包里是否帶有小刀、釘子、紐扣等危險物品。離園時,教師要認真核對家長持有的接送卡,防止幼兒冒領和走失。三要落實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食品采購員要嚴把食品原料采購關,採取定點采購,嚴防腐爛變質食品進入園內,每餐都要二十四小時留樣,避免食物中毒事故發生。幼兒就餐時保育員和教師要耐心護理,避免燙傷事故發生。四要落實好午睡值班制度。值班教師要堅決克服孩子睡覺不會出事的麻痹思想,在幼兒午睡過程中要認真巡視,細心觀察每個幼兒神態,發現有異常時要立即妥善處理,並做好值班記錄。五要落實好戶外活動管理制度。幼兒戶外活動時,教師要認真檢查場地、活動器械和人數,做到視線不離幼兒,防止意外事故發生。

二、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增強幼兒安全意識

教師要根據幼兒年齡特徵正確選擇教育內容和方法,對幼兒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安全教育,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幼兒年齡小、安全意識差,教師要善於從網路、生活中搜集有關幼兒安全方面的信息、圖片、影象資料,引導幼兒進行觀察討論,明白在日常生活中應當注意些什麼,應遵守怎樣的規則,還可以讓幼兒觀看一些因為不注意安全而釀成災禍的實例,使幼兒知道怎樣做才安全,怎樣做不安全。在幼兒了解規則後,還應不斷地強化訓練,使幼兒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如:在上下樓梯時要求小朋友都要靠右行走,按順序上下,不推擠前面的小朋友,不亂攀、亂爬樓梯扶手,以防摔傷、碰傷等。教師如果在幼兒每次上下樓梯時都進行提醒、指導,時間久了,就成了幼兒的自覺行為習慣。

三、從日常小事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契機蘊含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教師只要細心觀察,善於發現,就能抓住這些機會,隨時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幼兒午睡後,教育幼兒正確有序地穿好衣服預防感冒;鞋帶鬆了時教育幼兒把鞋帶系得牢固可避免跌倒摔傷;進餐時教育幼兒將熱湯熱水吹一吹再喝能避免燙傷口腔,不玩耍打鬧可避免異物進入氣管等;外出乘車時,教育幼兒不要把頭、手伸出窗外,不要在車行駛時亂跑和吃食物,強化幼兒自我保護意識。教師還可以通過游戲活動,讓幼兒模仿打親人電話、報警電話、急救電話等,使幼兒牢記父母的手機號碼和110、119、120等特殊的電話號碼,一旦發生危險或意外能夠盡快撥打。對於一些制度、紀律、運動規則等教師要經常加以教育引導,使幼兒學會正確分析情況,避免傷害,在遇到緊急情況時能躲閃或發出求救信號,用學到的安全知識和自救方法來保護自己的安全。

四、家園配合,共同對幼兒實施安全教育

保護幼兒安全並對其進行安全方面的教育是我國幼兒園、家庭和社會共同的責任和義務。家庭是幼兒生活的主要場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師,所以教師在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的同時,還應結合宣傳欄、家長會、家長開放日、親子活動日、安全主題周、家園聯系冊、電話、網路等形式與家長密切聯系,及時提醒家長注意幼兒安全,確保幼兒在園內、家中及外出時的安全。如:我園每個班都建立了家長QQ群,教師與家長在群中進行交流、探討,家長們針對自己在安全教育中出現的困惑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共享安全育兒觀和安全教育經驗,教師也及時給予指導,從而達到了家園共育的良好效果。

五、開展安全排查工作,防患於未然

為了使安全事故消失在萌芽狀態,我國幼兒園應遵循預防為主的`原則,經常開展安全隱患排查工作,及時消除不安全因素,防患於未然。每月應進行一次大規模的排查,對設施設備進行全面細致的檢查,重點查看電線、插頭、樓梯扶手、戶外大型玩具及園內消防設施,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對易出現隱患的區域和設施要有專人負責,每天排查,使安全工作更為細致、落實更加到位。安全教育不但關系著幼兒的健康成長和千萬家庭的幸福快樂,而且關系著我國幼兒園的健康發展。只有把幼兒安全工作當作日常工作來抓,始終綳緊安全這根弦,才能保證平安,讓每個孩子健康成長,讓整個社會和諧發展。

第二篇

一、兩手共抓,提高對安全事故的可預見性

我國幼兒園的安全問題主要在教師。安全教育要「兩手抓」一手抓教師,一手抓幼兒。一手抓教師。為了提高教師專業化程度,需要對教師進行一日工作常規、幼兒安全事故應急處理方法,消防知識等安全知識與技能的培訓。以當前發生的在案例為典型,通過案例分析培養教師的反思能力,在反思中不斷學習完善和提高。為有效地避免事故的發生,以當前案例事故發生的可行預防措施,來提高教師對安全事故的預見性,防患於未然。一手抓幼兒。在園內對幼兒進行多種形式的安全教育及相關能力的培養,幫助幼兒樹立安全意識。幼兒對說服教育的方式不能接受,這就需要根據幼兒的特點,給幼兒舉同齡人的事例,引導小朋友議論事例中小朋友受傷的原因,藉此教會幼兒使自己安全的做法,在別人的經歷中獲得間接經驗。為了強化幼兒的安全意識。教師要在班級內醒目的位置張貼安全事故的圖片,讓幼兒時常見到不注意安全的後果,使自己回憶起老師教的方法避免危險的發生。

二、反復嘗試,教會幼兒安全常識與自救方法

幼兒的有意記憶是短暫的,這就需要教師在我國幼兒園的公共區張貼「安全通道」「禁止跳下」「禁止觸摸」「119」等幼兒能夠接受互動的標記,通過標識來強化幼兒的理解並交給幼兒安全的正確行為。在就餐的過程中,要對幼兒強調餐具的正確使用,在手工製作前要讓幼兒懂得如何正確使用刀剪。讓幼兒回憶自己家庭的布置,教給幼兒不能隨便攀爬陽台、觸摸電器。對於園內舉行的全園地大型游戲活動和比賽,讓幼兒記住游戲器械的使用規則和參與游戲的規則,提前讓幼兒對游戲設施在活動中反復嘗試,指引幼兒對這些器械的安全使用,注意器械的使用提醒,如玩蹺蹺板時注意,在開始玩之前就要告訴幼兒,要牢牢地抓住扶手。在第一次玩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站在邊上,用手在幼兒身側做好保護。在幼兒一起玩時,告訴幼兒用力不要太猛,防止膽小幼兒因受驚而鬆手摔倒。在蹺蹺板的使用過程中,讓幼兒理解了一個基本的安全規則。我國幼兒園是一個小的集體,有別於幼兒的家庭,存在安全事故發生的可能性,這就需要教師在日常教會幼兒一些簡單的自救方法,預防消防安全事故的發生。如,組織幼兒參觀我國幼兒園所在區的消防隊,在消防員的指導和配合下,組織幼兒進行一次簡單的模擬演習,讓幼兒在練習中體會到一些滅火器材的用法和逃離火災現場的安全動作和自救的基本技能,讓練習與嘗試中學會避險方法。由於幼兒的協調性還在發展中,為了減少幼兒摔傷,教師要在園內加強幼兒的平衡能力與各種攀爬動作的練習。多組織幼兒參加室外活動,通過各項活動來增強幼兒的動作協調能力,減少事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