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家長怎麼教育學前兒童
導語:家庭教育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家長不能隨心所欲,一意孤行,而必須採取科學的教育方法。教育引導是家庭教育的關鍵。作為家長,就是要積極創設有利於孩子健康成長的良好的家庭環境,善於發現和把握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發展變化規律,學會研究和掌握孩子生理及心理諸方面的表現和特徵,注意因人、因材施教。
家長怎麼教育學前兒童
一、學前兒童家庭教育的現狀
當前,學前兒童教育的現狀,有兩個極端。
一個是城市的孩子,家長因為工作的忙碌,而把所有的教育推給了幼兒園和補習班。所以,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接受各種各樣的教育。這些家長大多不重視孩子的心理引導,只是督促孩子盡快完成各科作業,造成孩子還沒有上學,就開始厭學。
另一個是農村的孩子,農村的孩子學齡前也會學到很多知識,他們學到的是很多生活的技能。他們還會有擁有非常健康的身體。農村的孩子對於單純的知識教育,父母是很難勝任的。所以,孩子到了真正上學的時候才會接觸。這樣的`孩子反而因為沒有壓力而輕松學習,當然也不會厭學。
當然,這里說的很片面,只能代表一部分的家庭現狀。不管是城市的還是農村的,學前教育,只要讓孩子有健康的身體,有懂得珍惜和關愛的心靈就足夠了。學知識是上學之後的事情,沒有必要提前到這個階段。
家庭,是兒童生命的搖籃,是人生出生後接受教育的第一場所。學前兒童的家庭教育,對學前兒童形成良好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很有幫助。誠然,學前教育是孩子成長的關鍵期,家長的情緒、家長的關注、家長的教育方法對學前兒童的影響十分大,只有在親子關系融洽的情況下加以合適的教育方法,孩子才能把家長的話聽入耳、記入腦。這樣,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道德規范的認知、身體成長、智力開發、個性發展等,都能在學前階段啟蒙並迅速發展起來。
二、學前兒童家庭教育所存在的問題
然而,學前兒童的家庭教育現狀不容樂觀,教育中存在許多需要解決的問題。同時也要看到隨著社會政治經濟急劇變革,家庭結構、父母價值觀等發生了明顯變化,也出現了新的發展趨勢學前兒童的家庭教育的現狀存在著一些我們無法忽視的問題。以下總結了三點誤區。
1、民主就是溺愛
這是現代父母,經常犯的錯誤之一。認為以孩子為中心的教育方法,就是一切按孩子的意志為轉移,凡事都要滿足孩子的需要。並且隨著獨生子女數量的增多,這種認識是越來越普遍。許多家長認為這是一種尊重孩子的表現,實際上這是一種溺愛。父母需要與孩子建立民主的平等的教養關系,然而,任何的民主與自由都是有前提的、有條件的,要在一定范圍和程度允許的范圍之內,特別是當孩子年齡小,孩子並不能了解父母行為的意義,而往往認為是父母在疼愛自己,從而養成一種一切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父母們這樣的教育態度和方法的結果就是:不僅不能達到教育好孩子的初衷,相反,使孩子變成一個專橫跋扈、唯我獨尊的小霸王!
2、教育目標失衡,導致教育方式的不科學
家長過高的文化期望、職業期望、心理預期;重智力第一,加上早期教育思潮,忽視兒童心理發展過程,入校後厭學、逃學現象時有發生;輕能力,認為孩子太小啥也不懂,生活自理能力差;重身體,一味滿足吃穿;輕心理健康,這么小,認為他們不需要或漠視忽略了。不恰當的教養態度,極端的教育方式,甚至不適當的滿足一切需要,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會起適得其反作用。
3、與托幼機構教育相脫節
如家長讓孩子死記硬背,而老師則支持在游戲中學習;父母從自己願望出發,讓孩子上各種特長班,而老師則孩子自由發展。教育內容偏差,導致教育力衰弱。
三、如何做好學前兒童的家庭教育
1、堅持家庭教育的原則
(1)一致性
對孩子進行教育時,家庭、社會、學校之間要協調一致,密切配合,協調一致,前後連貫,決不能各行其是、唱對台戲,或是前後矛盾、出爾反爾。
(2)兩不
再窮不能窮孩子,再富不能富孩子。
(3)三為主
一是以正面教育為主。父母要鼓勵孩子,給他正面積極的教育,切忌給孩子頭目中灌輸恐怖、迷信之類的東西。二是以賞識教育為主。對孩子的獎勵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種教育方法,本質在於善待生命、尊重生命。當然不是容忍每一個錯誤,也不是溺愛,而是發現他們的長處,挖出他們的潛能,引導他們走向成功。三是以細節教育為主。要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特別是在學習和游戲過程中,善於捕捉具有教育意義的細節,及時對孩子進行生動形象具有啟發性、說理性的教育。當然,適當的反面教育、計劃教育和批評教育,對孩子的成長也是必要的。
(4)四尊重
一是尊重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了解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把握好規律,遵守好這些規律,實現教育能取得佳效。二是尊重孩子的權利。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是獨一無二的,有自己的小天地,孩子有平等交流、玩等的權利。三是尊重家庭成員的意見。溫馨和睦的家庭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在教育孩子方面,要尊重每一位家庭成員的意見,形成教育孩子的孩子的合力。四是尊重家庭教育的特點。要取得家庭教育的成功,必須了解和掌握家庭教育的特點,採取適用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
(5)全面發展
在培養孩子的德、智、體、美和勞動技能這五方面全面發展,不可偏廢。個性的全面發展,是各方面都達到基本素質,並能相互促進,在此基礎上充分發揮個人的優勢。
『貳』 學前教育做得好孩子將領跑一大截,那該如何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學前教育呢
學前教育逐漸成為家長們的教育重點,學前教育做得好能讓孩子領跑一大截。而學前教育的重點就是讓孩子能力得到提升,並且注重培養他們的獨立意識,讓孩子在進入學校之後,能迅速將學校和家庭生活結合,不會有斷層的情況,避免孩子的分離焦慮。那麼家長應該如何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學前教育呢?
學前教育要想做好,家長所需要付出的努力是不可估量的,但這為孩子帶來的好處更是數不勝數,因為在學前教育的時候,孩子們的意識和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同時這為他們未來的學習更是穩固了根基。
『叄』 孩子學前教育該怎麼做
學前教育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非常重要的階段,以下族缺是一些可能有用的方法:
為孩子提供豐富的學習環境:家長可以為孩子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和環境,例如繪本、玩具、游戲等,讓孩子在自然、愉悅的氛圍中學習和成長。
培養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鼓勵孩子主動探索和嘗試,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幫助他們發現問題、尋找答案,並從中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
注重語言和溝通能力的培養:注重孩子語言和溝通能力的培養,幫助他們掌握基本的語言技能,學會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促進社交和人際交往能力的提高。
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和習慣性思維:家長應該教育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習慣性思維,例如守時、守信、勤奮、自律等等,這些兆鄭辯都是日後成功的基礎。
著眼於孩子的全面發展:學前教育不僅僅是知識和技能的傳授,更重要的是著眼於孩子的全面發展,包括身體、智力、情感、社會等多個方面,讓孩子在多個領域都得到平衡和發展。
需要注意的是,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天賦、需求和特點,因此,家長應該根據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教育計劃和方式。重要的是父母要尊重並理解孩子的感受和需求,幫助他們建立健康、積極的成長態度和習慣。叢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