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素質教育的核心內容是什麼
提升全體學生和民族的綜合素質。
1、創造性能力的培養:能力的本質是創造性。創造是社會發展的前提。創造性是生產力發展和社會文明發展的基礎。
創造能力培養特別應貫穿於幼兒教育、義務教育始終,從小培養敢於創新的思想和創新思維的能力;中國的「應試教育」已經嚴重束縛了一代人創造能力的培養和發揮,影響了中國科學技術的發展速度。
2、自學能力的培養:當今社會,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知識劇增。而在中學階段,只能選取最基礎、最基本的知識教給學生。自學能力是學生在已有的知識水平和技能的基礎上,不斷獨立獲取新知識並運用這些知識的保障。
3、社會公德教育:社會公德是人類社會都應該遵循的人與人相處的行為准則和規范。每一個人在生長發育的過程中,必須學會遵守社會公德,完成心理和精神上的進化和成熟,從為生存而生存、自私、野蠻的動物本性的禁錮中解放出來。社會公德主要可概括為五個方面:
文明禮貌、敬老愛幼。文明禮貌、敬老愛幼是人的最基本道德。
保護環境、講究衛生。保護環境、講究衛生是為人類當前生存和子孫後代生存的道德。
遵紀守法、勤懇敬業。遵紀守法、勤懇敬業是為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本貢獻。
助人為樂、見義勇為。助人為樂、見義勇為是為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層次的貢獻。
誠實守信、正直向上。誠實守信、正直向上是為社會穩定和持續發展的貢獻。
4、世界觀教育: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的根本看法。科學的世界觀必須在不斷學習自然知識和社會知識的過程中逐步形成。
5、人生觀教育:人生觀是人們對人生的根本看法。主要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態度和人生價值。以天下為已任,從全人類的生存和可持續發展出發,不斷發展生產力,為實現全人類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為最高目標,是科學的人生觀。
6、勞動觀念教育:人要不斷發展社會生產力,提高生存、生活質量,為人類的持續發展而勞動。人必須成為社會生產力、成為勞動力,能創造財富。
7、終生學習教育:21世紀是科技革命的新世紀,是知識爆炸的時代。每個人都不可能在學校學好今後走上社會所需的一切知識。
隨著社會的發展,每個人都必須在生產實踐中根據需要不斷學習、充實、完善。因此,每個人還必須把培養自己不斷學習、善於學習能力放在重要地位。現代人必須終生學習。
8、審美觀念與能力的培養:在中學教學中加強學科審美教育,可以培養和發展學生的美感,使之形成對各學科的愛好,啟發他們學習的最佳動機,促進創造思維的發展,以此促進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而審美能力也是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永久性記憶、提高學習效率的基礎。
(1)什麼事素質教育的核心擴展閱讀:
素質教育改革措施:
1、提高校長的思想認識和自身素質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對校長和教師素質的要求將更高。校長和教師既要轉變教育思想觀念, 又要在教育手段、方法上有創新和突破, 不斷提高教學水平。李嵐清副總理說得好:「一個好校長帶一批好教師, 就能辦出一所好學校。」
在辦學過程中, 校長處於管理系統的核心、主導、決策地位。校長的思想、行為和作風在學校工作中影響全局, 校長的教育質量觀和價值觀, 直接影響教育工作和教師行為。
所以, 校長和學校領導班子成員要對人民的教育事業無限忠誠, 要有高度的事業心、公正廉潔的品質、實事求是的思想作風和獻身教育事業的精神;要按教育規律辦事, 領導廣大教師在正確的教育觀念指導下, 改進教學方法。
校長必須深入到教研組, 深入到課堂, 建立適合素質教育的校園環境和氛圍, 帶動廣大教師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 創造出素質教育的好經驗、好成果;要不斷加強學習, 使自己既擁有深厚的理論功底和正確的教育思想, 又有管理現代教育的能力和方法。
2、抓好教師隊伍建設
教師是素質教育的直接組織者和實踐者, 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力軍。素質教育的成敗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廣大教師的思想素質、職業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身心素質和教書育人的能力與水平。
廣大教師要切實轉變教育思想, 樹立正確的人才觀、質量觀、學生觀和師生觀。學生千差萬別, 但有一點是共同的, 即他們都處於成長期, 可塑性很強。
教師要時刻想到, 對學生成長的影響就在教師的一言一行中, 要徹底改變束縛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發展的教育觀念、教育模式;改革教師以個人好惡要求學生的專制的教學方法;要徹底拋棄題海戰、疲勞戰等做法。
靠加重學生的負擔來換取一點點成績, 是一種最愚笨的辦法, 要創造一種寬松、和諧、民主、富於活力的教學氛圍。教師要深刻理解和愛護學生, 很多教育家都得出一個共識——沒有愛, 就沒有教育。著名的羅森塔爾效應, 實質就是愛的效應。
教師要把學生當成共同解決問題的夥伴, 培養他們的自信心、自尊心, 平等公正地對待每一位學生, 尤其是對行為表現較差的學生, 要特別耐心和謹慎, 不要傷害他們的自尊心。每個學生只要教育得法都能夠成才。
沒有教不會的學生, 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教師要鑽研教學理論, 改進教學方法, 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使他們在德、智、體、美、勞諸方面主動地、生動活潑地發展。
② 素質教育的核心和靈魂是什麼
素質教育的核心和靈魂是創新教育。
素質教育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教育。創新能力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是素質教育的時代特徵。創新教育是素質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對知識經濟向人才培養提出挑戰的回應。
素質教育的重要性:
1、素質教育是時代發展的呼喚。
當今時代,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知識經濟迅猛推進,經濟社會發展日益轉向創新驅動。只有高度重視和發展素質教育,大力培養創新型人才,才能搶占發展主動權和制高點,才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2、素質教育決定著國家的未來。
興國必先興學,強國必先強教。當前我們與發達國家在經濟和科技上的差距,說到底是人的素質的差距。只有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打造大批一流的人才,才能加快實現發展方式的轉變,提升發展的質量,為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
3、素質教育關系億萬家庭的幸福。
在很多父母心中,子女是整個家庭的中心,特別是當今的孩子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寄託了幾代人的希望。只有通過素質教育,才能讓青少年成為身心健康的人、人格健全的人、學有所長的人,每個家庭的幸福生活才真正有盼頭。
4、素質教育也是教育自身改革發展的需要。
我國教育發展正處在由全面普及向質量提升跨越的階段,「有學上」的問題基本解決,「上好學」的問題日益凸顯。只有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大力實施素質教育,才能推動我國教育在新的起點上向前發展,實現教育強國的目標。
③ 素質教育的核心是什麼
素質教育的核心是人的全面發展,是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素質、科學素質和身體心理素質四方面的辨證統一協調發展,文化素質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把文化素質教育作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切實推進素質教育的切入點和突破口,培養創新人才的突破口,不走過場,不搞形式主義,扎實推進,將文化素質教育滲透到大學精神的建設中。」面對知識經濟的挑戰,我們清楚地認識到,現行教育在體制、結構、人才培養模式以及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上都與培養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創新人才有較大差距。教育實際也不盡如人意,一些教師甚至校長仍然認為素質教育不好具體操作,難落實,於是工作仍停留在喊口號、走過場、擺形式上;受「 應試教育」 思想的禁錮,許多學校還存在著片面追求升學率,課業負擔過重,只重視智育,而忽視其他方面教育的問題;影響著少年兒童的全面發展。為此,加強對素質教育思想的認識,是擺在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項艱巨而緊迫的戰略任務。
④ 素質教育的核心和靈魂是什麼
素質教育的核心就是要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靈魂就是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
素質教育是指一種以提高受教育者諸方面素質為目標的教育模式。它重視人的思想道德素質、能力培養、個性發展、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相對應,但也並非絕對對立的概念,因為兩者在詞義上本來就並非反義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