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教學 » 紅陽教育不退費到哪裡投訴
擴展閱讀
如何零基礎學會製作手辦 2025-02-12 21:36:58
小愛同學正常視力是多少 2025-02-12 21:36:43

紅陽教育不退費到哪裡投訴

發布時間: 2023-06-03 11:44:21

Ⅰ 教育機構不退費向哪裡投訴

教育機構退費侵權糾紛應該向消費者協會和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投訴。所謂消費者投訴,是指消費者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與經營者發生消費權益爭議 ,從而提出的書面或者口頭上的異議、索賠和要求解決問題等行為。
培訓機構在合同中規定學費不能退,這是「霸王條款」。學生沒上課,學校沒有付出相應的教學活動,就不應該取得學費。學員因自身原因放棄了上課也不合適。在這種情況下,學校可以留取一部分合理的費用來彌補損失,剩下一部分則應退還給學員。
學員有選擇放棄學習的權利,培訓機構在合同中規定不能退費是「格式條款」、「霸王條款」,培訓機構和學員之間可以有約定,但約定不能違背相關【法律法規】。學員或家長提供繳費依據和書面材料,他們可以協調退費事宜。
《江蘇省民辦非學歷教育機構設置和管理辦法》,其中第二十二條第四款規定:學員自行要求退學的,培訓總課時進行到一半以內時(含一半),不退報名費、教材資料費,退還一半培訓費、住宿費。超過一半的,不退費。
法律依據】: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三十九條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一)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二)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
(三)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
(四)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Ⅱ 教育培訓機構不退費怎麼投訴

教育培訓機構不退費投訴的方式:
1、培訓班不退費應該向消費者協會投訴。
2、學員有選擇放棄學習的權利,培訓機構在合同中規定不能退費是「格式條款」、「霸王條款」,培訓機構和學員之間可以有約定,但約定不能違背相關法律法規。學員或家長提供繳費依據和書面材料,他們可以協調退費事宜。
3、所謂消費者投訴,是指消費者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x費者協會對已受理的投訴可以委託轄區內與案情有關聯的任何消費者協會處理。他們可以協調退費事宜。
3、所謂消費者投訴,是指消費者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與經營者發生消費權益爭議,從而提出的書面或者口頭上的異議、索賠和要求解決問題等行為。
4、消費者協會接受消費者的投訴,實行以地域管轄為主,級別管轄為輔的原則:(一)對消費者的投訴,由被訴方所在地的縣級消費者協會或下屬分會處理;被訴方所在地與常住地不一致的,由常住地縣級消費者協會或下屬分會處理。
(二)案情涉及兩個縣級轄區以上的,由共同的上一級(市級或省級)消費者協會處理。
(三)案情涉及兩個市級協會轄區以上的,由省消費者協會處理;省消費者協會對已受理的投訴可以委託轄區內與案情有關聯的任何消費者協會處理。

Ⅲ 培訓機構不給退費的糾紛該找哪裡解決

可以到當地工商部門投訴,或者撥打12315投訴電話。向消費者協會投訴可以採取書面、口頭、12315APP方式:撥通12315電話後,如需投訴或舉報,按工作人員的提示回答問題,如實說出投訴的事實、理由及投訴請求,並說出自己的姓名、地址、電話號碼或其他聯系方式和被申訴方的名稱、地址、電話。拔打12315是收費的,消費者申訴案件,由經營者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管轄,如商家在異地需商家所在地區號+12315。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三十二條 各級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和其他有關行政部門應當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採取措施,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有關行政部門應當聽取消費者和消費者協會等組織對經營者交易行為、商品和服務質量問題的意見,及時調查處理。

第三十九條 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一)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二)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

(三)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

(四)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Ⅳ 教育機構不退費怎麼投訴

投訴,主要是針對培訓機構的具體違法違規行為,向有關的主管行政機關報告並要求處理。

1、教育培訓合同,受教育者或者參培者屬於消費者,因此相關問題都可以向消費者協會投訴。

2、拒不退費,直接向教育局反應(如果取得辦學許可證一般會處理;如果教育機構沒有取得辦學許可證,教育局不一定會管,可以考慮一下工商局)

3、虛假宣傳,這個一般來說是屬於工商部門(市場監督管理局)的職權范圍。

4、無證辦學,一般的教育機構是歸教育局管,職業教育類別的,也有可能是歸人力資源與社會保證部門管理。

5、不開發票,私賬收款,偷稅,這個歸當地的稅務局管理。

6、也有很多消費者會找新聞媒體曝光,這也算一個很有效的方式。

投訴的效果因地方、因人而異。

Ⅳ 培訓機構不給退費的糾紛該找哪裡解決

1.可以到當地工商部門投訴,或者撥打12315投訴電話。
2.向消費者協會投訴可以採取書面、口頭、12315APP方式
法律依據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
第十六條
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應當依照本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履行義務。經營者和消費者有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履行義務,但雙方的約定不得違背法律、法規的規定。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應當恪守社會公德,誠信經營,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不得設定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條件,不得強制交易。
第十七條
經營者應當聽取消費者對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的意見,接受消費者的監督。
第十八條
經營者應當保證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對可能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商品和服務,應當向消費者作出真實的說明和明確的警示,並說明和標明正確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發生的方法。賓館、商場、餐館、銀行、機場、車站、港口、影劇院等經營場所的經營者,應當對消費者盡到安全保障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