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打孩子是最好最有效的教育方式嗎你是如何看待打罵教育的
打孩子是最好最有效的教育方式嗎?你是如何看待打罵教育的?
3.這種教育方式特別不正確。如果在生活中這樣教育孩子,只會讓孩子更加叛逆。也會讓孩子聽不到真相。經常打罵孩子不是一種有效的教育方式,而是最糟糕的教育方式,因為打罵孩子會讓雹培孩子更加叛逆,更加不守規矩。如果經常打罵孩子,孩子的心理會有陰影,會給孩子帶來永久性的創傷。這是一種非常殘酷暴力的教育方式,根本解決不了問題。家長要有說服力,引導孩子慢慢學。
⑵ 「河東獅吼」式的教育,毀掉了多少孩子
01
記得看過一個節目《超級 育兒 師》,有這樣一個「脾氣暴躁」的媽媽,她平時都是「咆哮」著與她的孩子交流。
育兒 師蘭海的感覺她都是在「尖叫」的狀態。
在這個媽媽眼裡,孩子經常造成不合理的麻煩,是個蠻不講理的「愛哭鬼」。
後來,工作人員將媽媽帶到一個安靜的小屋,一個聲音體驗的地方。
剛進去,她就被一聲恐怖的嘶吼聲嚇了一跳,原來是她自己的聲音。
接著,工作人員繼續放錄音,當她聽到自己平時的咆哮聲一陣陣傳來,瞬間就崩潰了。
她蹲下,捂住耳朵痛哭,無法相信這種 令人恐懼的、歇斯底里的聲音原來是平時的自己發出來的 。
面對越小的孩子,越容易失控大吼,因為小孩子聽不懂大人說的話,只能用吼來震懾!
可是 ,小孩子雖然聽不懂大人的道理,但你失控大吼的樣子,他看得見: 就像可怕的怪獸,張牙舞爪,讓孩子恐懼得只想逃離。
然而,媽媽卻不知道,她的吼叫聲,在一個只是偶然撞到的外人看嫌悉塌來,都覺得十分恐怖——面目猙獰、凶神惡煞,更何況是幼小的孩子呢?
02
前幾天,我和一個朋友一塊兒出去吃飯,她帶著她兩歲多的兒子。
吃飯期間,他的兒子用手去抓菜,然後弄得滿桌子,還弄我衣服上了。
這時候他的媽媽上演「河東獅吼」, 孩子嚇得哇哇大哭起來。
哭的時候還伸出手想要媽媽抱抱 ,媽媽很生氣,並沒有理他 。
我在想一個問題:媽媽都已經這樣對他了,為什麼還要媽媽抱?
因為, 他的世界除了媽媽,沒有別人可以依賴。
孩子小時候,只會從父母那裡尋找安全感和愛,即使找不到,他們也不能離開,你越罵他,他越想求助,越渴望爸爸陸敬媽媽的懷抱。
父母是孩子最信任的人,父母的怒吼無疑踐踏了孩子的信任和依賴,使孩子的心終生蒙上無法消除的傷痛。
父母在孩子童年期那幾年,對他批評指責的話語,要勝過孩子成年以後這一生所接受到的批評和指責的話語。
03
我想起了演員孫儷曾經在微博上分享自己的 育兒 經驗 。
她表示,自己在片場還會被錄音師表揚嗓門變大,都「得益」於這七年的 育兒 經歷。
是呀, 似乎吼叫成了媽媽的一種「通病」 。
先看看 網友們的討論
「感同身受,這得需要一芹圓個高情商,高智商的媽媽,而且耐心超強,孩子20多個月,本來自己就胃疼,動不了,他還非要去上高,你哄著也不行,商量也不行,好想躺一會,讓他上床睡覺,可是他偏偏陶醉在自己的世界一直玩,當媽太難了!!!」
「是的,跟他好好說偏不聽,非要吼了才聽,有什麼辦法呢?」
「哎,主要問題是,現在好好說直接就像聽不見,吼一聲才聽見,得下命令才去做,好好說就光在那墨跡,不當回事,崩潰了!」
「沒有那個父母願意吼孩子,都想好好說話,但是沒有用啊,特別是教孩子寫作業的,都感覺自己快要瘋了一樣。」
「不吼自己都控制不住自己 自己也討厭自己越來越暴躁!就是改不了」
「 不讓吼孩子的 都是沒生過孩」
「道理是懂,可是火上來後,剋制不住自己啊。」
我也是一個孩子的媽媽 非常非常理解媽媽們,平時很多人由於孩子說多次說都不聽,孩子磨蹭、頂嘴、不寫作業、搞破壞,加上生活或工作中一些煩心事「一言不合就開吼,吼完就後悔」,成為許多家長教育孩子的惡性循。
對於控制不住自己,吼叫成自然的媽媽們,一定要知道 吼孩子到底對孩子造成什麼樣的危害?
1、性格懦弱
父母強悍,孩子就會懦弱,在孩子的心中,父母就好像是洪水猛獸,為了逃避爸爸媽媽的吼叫,干什麼事情都變得慎小慎微,不會主動的去嘗試一些新鮮的事物, 他害怕的不是失敗或是做不好,更多的是怕被吼叫。
由於被壓制,造成了不敢反抗、逆來順受的心理,這樣的孩子在以後的生活與工作中,也會逆來順受,沒有一點反抗意識,會讓孩子的一生都充滿陰霾,沒人能可憐懦弱的人!
2、叛逆
家長用吼聲來控制孩子,孩子由於恐懼,一開始會在行為上服軟,但是心理上並沒有服氣,家長覺得這樣的方式孩子很聽話,於是習慣性用這種方式來教育孩子,。
等到孩子慢慢長大,有自己的想法,會覺得家長很煩,養成了孩子對權威的一種逆反心理,這種性格一直伴隨到孩子的長大。
比方說踏入職場後,但凡長輩或者是領導的權威形象對他有一些要求,那對領導說的一些話語,他有一種 本能的逆反心理。
你總是跟長輩和領導對著干,自然在職場混的一塌糊塗。
3膽小怕事
你大聲吼孩子,孩子那個弱小的心靈是非常緊張和恐懼的,慢慢地,他就會變得膽子特別的小。
等他走入 社會 ,會發現,那種比較外向、比較勇於展現自我的人,不管是說談戀愛,還是在職場上,能更好的說出自己的聲音,被別人看見和認可。
而內向和膽小的孩子,就很容易因為不表達和內向的性格被人忽略。
4自卑,多疑
總是被父母吼,他們認為父母討厭自己,這樣的孩子怎麼能夠很自信呢?總感覺自己比別人差。
他們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有什麼事情也會自己藏在心裡,生怕因為自己的想法換來一場更嚴重的訓斥。
不能信任他人,也無法認識自己,不知道怎麼和人交往,容易產生人際關系障礙。
長時間下來,很容易導致孩子產生多疑的習慣,沒有辦法專注的做事情,甚至看到別人在討論的時候,總以為是在說自己的壞話。
有什麼事情都積壓在自己身上,很可能稍微一受刺激,心理就崩塌,壓倒孩子。
5、影響親子關系
吼叫成了習慣,也不見得是他犯了什麼錯才吼他,孩子心裡會覺得很不平衡,但是他又不敢跟你反抗,不敢吱聲。
長大一些,孩子就開始反抗,不願跟你交流,有什麼事也不願跟你傾訴,孩子你就會向著不可控的方向發展, 與你的距離越來越遠。
6、喪失羞恥心
經常被吼的孩子,在學校也會不受老師的管束,老師說什麼,他們根本無所謂,以至於讓老師覺得這個孩子已經無可救葯了。
其實,老師教管的程度,相對於他們父母來講,要和善多了,所以孩子沒有意識到自己究竟犯了什麼錯誤。
更深一些的原因,也就是因為經常在父母的吼叫之下,逐漸的喪失了羞恥心!
7、情緒暴躁
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是身教勝於言傳。
孩子他不會聽你說,但是一定會模仿你的行為。
經常對孩子發脾氣,大吼大叫的父母,你會發現等孩子長大了,他的情緒控制能力也會比較弱。
有了負面情緒的時候,他也會通過大吼大叫的形式把它發泄出來,這是他學習到的唯一的方式,你會發現他跟你太像了。
而且他也會慢慢地 用同樣的方式對待他的孩子還有身邊的親人,也包括你!
8、腦損傷
吼,不僅帶來心理傷害,還會產生生理傷害。
美國精神病學專家研究發現,長期遭受父母語言暴力的孩子, 其腦結構會受到損傷 ,智力也會受到影響,記憶力下降,注意力無法集中。
大家有沒有發現,當孩子在寫作業時,你吼孩子,罵他笨、罵他蠢、罵他寫的慢,他會真的會變笨,連最簡單的題也做不出來,腦子一片空白。
「吼」孩子,竟然給孩子帶來這么嚴重的危害?太可怕了!
我有一個同學,有一次在聊天的時候提到: 父母小時候的批評,吼叫,讓她現在都有陰影,自卑,怯懦,什麼事都不爭,她多麼渴望得到父母的認可。
國教育協會教授斯塔彭說:「 對孩子怒吼,特別是重復不斷地斥責孩子,孩子受到的傷害比被打更嚴重 。」
再者, 對孩子造成的傷害是多少的愛都無法彌補的 ,這種傷害已經埋在孩子的心裡了,你以為吼完罵完孩子,再給點好處,哄哄他,傷害就消失了嗎?不會的。
現在許多科學家開始意識到,好處和壞處,積極和消極,無法被相互抵消,而壞處對大腦的影響遠大於好處。
比如,你無論在這條路上安全走過多少次,只要被毒蛇咬過一次,以後就會對這條路心存戒備,再從這過都兩腿發軟。
不管父母事前事後給過你多少好處,表揚了你多少次,但是他們說過的傷人的話,留下的傷疤,可能一生都沒法抹去。
孩子在整個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犯錯誤。
如果家長只懂得訓斥孩子, 那麼孩子就會本能的反抗,而不是反思錯誤本身 ,家長要做的不是責罵孩子,而是要引導孩子分析原因,從源頭下手。
認真理解為什麼這樣做,並幫助他剖析這樣做的不良影響,讓他明白嚴重的後果,當家長這樣去做,也許就會發現孩子的行為其實是情有可原的。
家長該怎樣和孩子溝通?給大家幾點建議。
1.首先要尊重
有的父母就是覺得,自己生的孩子就是自己的,想怎麼管怎麼管,錯, 孩子不是你的,他是他自己的 。
他們是一個獨立存在這個世界裡面的意識,他們有自己的思想,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大腦會記憶所有他們生活的經歷,我們要從內心深處要尊重孩子。
2.同孩子做協商
有些家長總喜歡在孩子面前保持威嚴,習慣用以上對下的態度來對待孩子,但是這樣做往往會激化矛盾,這時,父母不妨放下身段,不要總是命令孩子,而是同孩子做協商, 各退一步也許是很好的方法 。
3.要和孩子經常交流
以朋友的形式和孩子聊天,多傾聽孩子的想法,了解孩子目前的心理狀態,表示認同和理解,並分享自己的經驗。
4.給自己立規矩
無論多麼生氣,也不要立刻發火,想要發火時先和孩子分開,把自己關起來冷靜十分鍾,再出來解決問題,冷靜過後處理問題才是比較理智的。
5.承擔自然後果
有的就這樣,你跟他說一萬遍開水燙手,你不讓他碰一下,疼一次,他怎麼能感受到,倒不如讓他自己摸一下,以後自己就注意了。你天天吼叫著讓他起床穿衣吃飯,倒不如讓他遲到一次,被老師狠狠的罰一次,他以後會比你還著急。
6.及時的溝通與道歉
人非聖賢,家長總有控制不住的時候,如果你大聲吼了孩子,請一定要作出解釋道歉,和他講爸爸媽媽吼你,不是你的錯,是爸爸媽媽沒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問問孩子下次希望你怎麼做,孩子以後怎麼做。
雖然父母有時不是故意吼孩子的,但是如果能夠控制情緒,靜下心來聽聽孩子的聲音,會避免多少誤解和創傷。
想要讓孩子明白道理,吼叫,對於孩子來說,沒有任何用。
在當時緊張的環境下, 只會被吼愣住,只記得你吼他時的表情和語氣,至於父母吼了什麼,事後會完全忘掉!
"如果吼叫有用的話,驢將控制整個世界。 」雖然很多人把這句話當成一個笑話,但是用到這里還是非常貼切的。
大吼大叫,不過是父母的情緒宣洩,高大的嗓音只會讓孩子感到害怕,僅僅是短暫性的威懾住孩子。
媽媽看到了即時效果,以至於更「熱衷」於吼叫,卻忽略了長久對孩子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所以家長不要用那些自以為是的方式教育孩子,對孩子要該鼓勵的時候鼓勵,該表揚的時候表揚,鼓勵和表揚要大於訓斥,這樣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才會越來越優秀。
你覺得是孩子不聽話,其實,他們渴望被聽見,被理解,被擁抱,所以 請不要讓你的怒吼,蓋過了孩子愛的呼喚 !
想要不吼孩子, 想要改變情緒暴躁的自己,光靠控制是遠遠不夠的 ,要靠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強化,慢慢的沉澱自己的 育兒 思維,才是陪孩子一路走下去的捷徑。
看完文章,建議收藏起來,每當控制不住吼孩子,拿出來看看。
⑶ 怎樣看待長輩對小孩子打罵式教育
長輩對小孩打罵教育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孝道和服從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那麼在某些家庭里,長輩對孩子進行打罵式的教育並被認為是一種孝道表現。
然而,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們對教育的認知不斷提高,越來越多人認識到長輩打罵孩子並不是一種良好的育兒方式。究竟該如何看待長輩對小孩打罵教育,我認為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首先,打罵式的教育會影響孩子的成長和發展。雖然一些家長認為打罵能夠讓孩子懂事,遵守規則,但是實際上很多孩子因為打罵式教育而形成的壓力和心理創傷會導致孩子的健康和身心受到不良影響。而且,由於長期受到打罵和懲罰的孩子往往會產生恐懼心理,尤其是在成年後容易出現過度壓抑和心理變態問題。
其次,打罵孩子是一種畢槐不負責任的行為。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應該承擔起教育孩子的責任。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遇到問題、犯錯誤是無法避免的,家長應該以耐心和理智的態度來引導孩子學好事情。
第三,長輩打罵孩子更多是因為父母教育能力不足。很多打罵式教育是源於父母教育能力不足,對於孩子問題的處理方法單一,缺乏情感和理解。因此,我們不能通過打罵式教育來掩蓋個人的教育不足,而應該更困數慧多地了解孩子的成長需求和心理感受,為孩子開啟富有溫情的教育之汪答門。
對於長輩對小孩打罵教育的行為,我們應該始終保持冷靜,並理智地思考處理方式。首先,根據實際情況來決定是否需要介入;其次,可以通過跟長輩溝通,簡單地敘述一下目前如何的育兒方式是正確的,而打罵並不能解決孩子成長的問題。最後,家長應該盡最大力量讓孩子能夠感受到在家中的尊重和關懷,在父母的關心指導下,健康成長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