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家長對教育孩子的計劃有哪些
很多家長都在問,怎樣給孩子制訂系統全面的家庭教育計劃?也就是怎樣規劃孩子的教育?為了更好的幫助家長們,以下是我分享給大家的家長對教育孩子的計劃的資料,希望可以幫到你!
家長對教育孩子的計劃
首先,盡早進行細致規劃
規劃的時間應該盡可能地提前,比如在選擇配偶時就要考慮對方有沒有可能成為一個好爸爸、好媽媽;要為孩子的出生准備穩定、安全、溫馨的成長空間;要較早地思考希望孩子成長為怎樣的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要如何進行照顧和引導等問題。
其二,幫助孩子實現完美的起步
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當然,這個完美起步不是要求孩子比別人早認識幾個字。對於人生的起步來說,最重要的是形成健康的人格,有自尊,有自信,相信自己能夠成功,友好地面對世界,笑對人生。在孩子的幼年期,要給孩子盡可能多的陪伴,讓孩子知道自己很重要,很受關注;要給孩子盡可能多的肯定和贊美,讓孩子知道“我很棒”。在積極的關注中,孩子會慢慢形成一些優點,如良好的智力,友善的品格,較強的自理能力等。這些有助於他們在走出家門之後繼續贏得周圍人的欣賞和支持。
其三,協助孩子完成學習任務,支持孩子追求理想
在學校教育開始之後,父母親基本上只要配合學校的安排就可以了。現在的優秀學校大都支持孩子在全面發展方面各有特色,父母親要理解學校的各種活動,鼓勵孩子積極參加;父母親要協助老師監督孩子的學習和發展,督促孩子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高質量地完成作業;父母親要主動與老師溝通,爭取老師對孩子的重視,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如果學校教育應試壓力較大,父母親要多利用周末、假日時間豐富孩子的生活,帶領孩子參與勞動、走進自然,讓孩子獲得盡可能全面的發展。如果孩子擁有遠大的理想,那麼,他在學習、生活方面的自主性會比較強,所以,父母親要配合學校,做好孩子的理想教育,鼓勵孩子追求夢想。
其四,慢慢放手,平等對話,積極關注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越來越不願意被看作孩子,他們的獨立能力和自我意識增強,父母親和他們的距離越來越遠。父母親要學會慢慢放手,站在不遠處關注他們的成長。父母親要多和他們開誠布公地聊天,在無私分享自己的經驗和觀點的同時,學會傾聽孩子的觀點。
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可能沒有什麼大事,幾乎全是雞毛蒜皮的小事,然而,沒有數十年如一日的陽光雨露,細嫩的小苗怎能成長為參天大樹?父母親對孩子的關心和指導是長期的,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智慧。雖然,很多人會說:“我很忙,抽不出時間。”於是,孩子被堂而皇之地移交給爺爺奶奶,父母親理直氣壯地追求自己的事業去了。
事業當然是重要的,養家糊口當然也是重要的,可是,教育孩子,經營家庭,何嘗不是值得一輩子用心經營的事業?
家長對孩子學習上的計劃
1評估過去
問題一:請回顧過去一個學期,你覺得自己成長幅度最大、最滿意的一件事情是什麼?最不滿意的一件事是什麼?
2解決辦法
問題二:找出五個解決辦法,再思考哪一項方法對自己最適用?
要想落實解決方案,措施的具體化和可操作化非常重要。這一步難度很大,需要家長重點引導。
比如,有的孩子可能會說“我要好好用功”。那麼,家長可以繼續引導孩子思考,“該如何用功?”
這時,有的孩子可能就會說“每周讀完一本書”“不懂的問題要挑出來請教別人”。如此,孩子的思路就會變得更加清晰,措施也更加可操作。
當然,解決辦法還應遵循孩子的實際情況。比如,有的孩子活潑好動,他可能會給自己定一個目標“這學期不能玩得太瘋狂”。
那麼,家長可以這樣問孩子,“瘋狂如何定義”,是玩的時間太長,還是程度太激烈?要想讓一個活潑好動的孩子在短時間內扭轉天性顯然不現實的,但若建議孩子在課間玩一些相對靜態的游戲,這樣實施起來就容易得多。
3實施計劃
問題三:你覺得你所列的最有效的方法,需要多少時間才能改善你的問題呢?如果達到了,你給自己的獎賞是什麼?
舉個例子,壞習慣的改變不是一天、兩天可以做到的,很多孩子都有這樣的共識。但是,具體要用多長時間來改正呢?畢業之前?一生時間?No,這樣規劃太不現實。
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將目標分解,將之融入到生活的細節中。例如,要讓孩子改掉做事拖沓的壞習慣,家長可以先要求孩子堅持一個月吃飯不看電視,按時作息等。通常,一個習慣的養成需要21天,而人的行為具有整體性,只要讓孩子堅持下二十一天,那麼拖沓的壞毛病自然會減少。
其次,讓孩子學會自我激勵。對孩子來說,從家長處獲得獎勵和自己獎勵自己的效果是不同的。他人給予的獎賞雖有激勵作用卻難以長久,一旦獎賞不存在或難以滿足更高的慾望,孩子的動力就不復存在。只有發自孩子內心,讓孩子學會自己肯定自己,這樣的動力才會持久。
4未來夢想
問題四:希望將來自己能當一位……?這夢想也許很難達成,你要如何規劃自己的夢想計劃呢?
如何讓孩子不斷地靠近自己的夢想?家長可以拿一張白紙,對照上邊幾點,幫助孩子理清思路。
當然,有的孩子可能寫不出夢想,或者他們的夢想在大人們看來非常微小。這種情況,家長也不用過於強求,可以多引導孩子閱讀名人傳記,參觀名人故居,多與孩子一起討論、總結他人的人生得失。長久堅持,他人的長處、優點自然會進入到孩子心裡去,夢想也會在孩子的心中慢慢生根發芽。
5自我評估
問題五:這段時間內你達成多少?你給自己評幾顆星呢?
學習單的末端可以留下了幾個空格,用於孩子的自我評估。在實踐中,每隔一周把學習單重新發回到孩子們的手裡,讓他們進行自我評分,看看誰每回都能拿到滿分5顆星。
家長教育孩子最正確的方式
1、和孩子們做朋友
很多父母都把自己擺在高高在上的位置上,自己的主張,所作所為即使本身是錯的,在孩子那裡也一定是對的。就好比過去的皇帝,不論皇帝做什麼,在臣子眼中,這都是應該的。
不能這樣,父母應該和孩子們做朋友,他們做錯了,父母勇於指出他們的錯誤;父母做錯了,也要讓他們大膽的指出來,而做父母的也一定要改正錯誤。
2、重視孩子的興趣愛好
孩子的興趣愛好,如果發展的好,一般就變成特長了,所以,做父母的一定不要剝奪孩子獲得特長的權利。要經常注意孩子們,看看他們都有什麼興趣愛好,除了違法犯罪的事情外,父母一定要盡量支持他們。
比如,我小時候特別喜歡“練武功”,當時,兄弟兩一有時間就會跑到院里比劃,但每次爸爸都會嚴厲斥責:“你們兄弟兩有病呢?”
各位尊敬的父母,請不要這樣,一定要支持孩子的興趣愛好,在如今這個社會,誰要是沒有特長,註定要被社會淘汰的。
3、改變說話的語氣和方式
這一點非常非常重要,和孩子們說話的語氣要改變,不要一副天王老子命令奴才的口吻,而要經常說一些諸如“我希望你會/不會......”,“我希望你能/不能......”,語氣中多帶一些請求、商量的口吻,而不是命令的口吻
4、給孩子嘗試的獨立空間
我相信很多父母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突然,有一天,孩子為達到某件事情,一次次嘗試,這個時候,做父母的要注意,你最好給他一句鼓勵的話:“親愛的,我相信你可以的!”,然後轉身離開,千萬不要盯著他做,或者在他身邊轉來轉去。
5、孩子沒有“好”“壞”之分
做父母的千萬不要用“好孩子”和“壞孩子”來評價孩子。在我們身邊,我們經常能看到或者聽到這樣的交談:“你如果做了某件事,你就是壞孩子......”
做父母的一定不要這樣說,父母可以說:“孩子,你做的哪件事是錯的,我不太喜歡,我喜歡你這樣做......”
猜你喜歡:
1. 關於教育孩子的實例有哪些
2. 十個教育孩子的勵志故事
3. 歷史上家長教育孩子的經典例子
4. 優秀家長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
5. 父母教育孩子的好詞好句精選
⑵ 家長教育孩子的計劃怎麼寫
家長想要培養一個成功、幸福的孩子,就需要早早的人幫助孩子制定計劃,那麼家長教育孩子的計劃怎麼寫?以下是我分享給大家的家長教育孩子的計劃,希望可以幫到你!
家長教育孩子的計劃
1. 給孩子一個不易破損的筆記本,和他一起記錄自然界中的每一種現象,鼓勵他做自然筆記。
2. 每周抽出一個晚上的時間,給孩子講一講自然界某一事物的特點和變化。
3. 每月帶孩子去附近的花園或田野,山川或河流,並一起野餐。
4. 收集自然界中的石頭、種子、葉片等並將其製作成標本。
5. 每年春天,讓孩子種下一棵寫著他名字的樹或其他植物。
6. 把這份計劃保存好,並製作成表格或掛圖,放在家裡顯眼的地方。
家長教育孩子的計劃建議
首先,盡早進行細致規劃
規劃的時間應該盡可能地提前,比如在選擇配偶時就要考慮對方有沒有可能成為一個好爸爸、好媽媽;要為孩子的出生准備穩定、安全、溫馨的成長空間;要較早地思考希望孩子成長為怎樣的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要如何進行照顧和引導等問題。
其二,幫助孩子實現完美的起步
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當然,這個完美起步不是要求孩子比別人早認識幾個字。對於人生的起步來說,最重要的是形成健康的人格,有自尊,有自信,相信自己能夠成功,友好地面對世界,笑對人生。在孩子的幼年期,要給孩子盡可能多的陪伴,讓孩子知道自己很重要,很受關注;要給孩子盡可能多的肯定和贊美,讓孩子知道“我很棒”。在積極的關注中,孩子會慢慢形成一些優點,如良好的智力,友善的品格,較強的自理能力等。這些有助於他們在走出家門之後繼續贏得周圍人的欣賞和支持。
其三,協助孩子完成學習任務,支持孩子追求理想
在學校教育開始之後,父母親基本上只要配合學校的安排就可以了。現在的優秀學校大都支持孩子在全面發展方面各有特色,父母親要理解學校的各種活動,鼓勵孩子積極參加;父母親要協助老師監督孩子的學習和發展,督促孩子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高質量地完成作業;父母親要主動與老師溝通,爭取老師對孩子的重視,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如果學校教育應試壓力較大,父母親要多利用周末、假日時間豐富孩子的生活,帶領孩子參與勞動、走進自然,讓孩子獲得盡可能全面的發展。如果孩子擁有遠大的理想,那麼,他在學習、生活方面的自主性會比較強,所以,父母親要配合學校,做好孩子的理想教育,鼓勵孩子追求夢想。
其四,慢慢放手,平等對話,積極關注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越來越不願意被看作孩子,他們的獨立能力和自我意識增強,父母親和他們的距離越來越遠。父母親要學會慢慢放手,站在不遠處關注他們的成長。父母親要多和他們開誠布公地聊天,在無私分享自己的經驗和觀點的同時,學會傾聽孩子的觀點。
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可能沒有什麼大事,幾乎全是雞毛蒜皮的小事,然而,沒有數十年如一日的陽光雨露,細嫩的小苗怎能成長為參天大樹?父母親對孩子的關心和指導是長期的,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智慧。雖然,很多人會說:“我很忙,抽不出時間。”於是,孩子被堂而皇之地移交給爺爺奶奶,父母親理直氣壯地追求自己的事業去了。
事業當然是重要的,養家糊口當然也是重要的,可是,教育孩子,經營家庭,何嘗不是值得一輩子用心經營的事業?
家長怎麼幫孩子制訂學習計劃
一、引導孩子主動制定學習計劃
研究表明,3—10歲是兒童學習習慣、學習能力養成的最佳時期,而制定學習計劃恰好是孩子自我學習、自我時間管理的重要鍛煉機會。所以,家長們千萬不能代筆,而是應慢慢引導孩子,讓孩子自己制訂計劃。如何引導呢? 可以參考下面的“5W法“。
1. Why——為什麼學習。即學習的目的和意義。這是孩子積極、主動學習的動力。
2. What——學什麼。即學習的對象及目標。這是學習計劃的實質性部分。
3. Who——我是“誰”。即孩子的實際情況,例如,孩子的基礎水平,學習能力、個性特點、學習風格、優勢和弱項等。這是保證切實可行的重要前提。
4. Whom——向誰請求學習幫助,與誰一起學習。一個好的老師,一個學習能力強的學習夥伴,對孩子的學習都是極大的促進。
5. How——具體的學習方法和措施。這是確保學習計劃得以實施的必要條件。
二、學習計劃要目標合理,可執行度高
教育專家維果茨基指出,每個階段的孩子都有自己的“最近發展區“,即孩子的現有水平與經過一定努力可以達到的水平之間的區域。根據孩子的“最近發展區”確定學習目標,既可以避免學習目標過低,對孩子的學習沒有刺激和激勵的作用;也可以預防“好高騖遠”的惡果傷害孩子的學習熱情和學習積極性。
與此同時,計劃通過實施才有意義和價值。在孩子制訂學習計劃時,要提醒他不要把學習時間塞得太滿,要留出玩和運動的時間。也就是說,在一天的作息時間表裡既要有吃飯、睡眠、上課、課外活動的時間,也要有休息、娛樂的閑暇時間,還要留出同同學、朋友、家人聊天、看電視的時間。總之,一天的活動要多樣化,各種活動都應該適時且協調地進行。有規律而充實的生活是提高學習效率的基本條件。
三、學習計劃要有靈活性
假如某一天,孩子因參加學校運動會覺得身體非常疲倦,回到家後是堅持學習計劃努力復習當天功課呢?還是照顧身體情況早早休息?答案是後者。如果單純為了執行計劃,你硬要孩子一邊打盹兒一邊堅持在規定的時間里學習,或是不解完十道題目就不睡覺,這樣做的後果恐怕也不盡如人意。
需要指出的是,學習計劃既要有靈活性,又必須以基本不變為原則,這樣才有利於養成良好的習慣。倘若把什麼情況都看成是例外,隨便變更計劃,就難以養成好習慣。所以,在一開始制訂計劃時就要考慮留有餘地,計劃一旦訂好之後,就盡可能不要變動。堅持這一原則十分重要!
猜你喜歡:
1. 優秀家長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
2. 家長如何教育孩子的發言稿3篇
3. 關於家長教育孩子徵文
4. 家長如何教育孩子心得體會
5. 家長如何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
⑶ 家長對教育孩子有怎樣的計劃
現在的父母對於一個孩子的出生與成長,大多數是有計劃和安排的。那麼? 以下是我分享給大家的家長對教育孩子的計劃,希望可以幫到你!
家長對教育孩子的計劃
1、培養健康寶寶的計劃
孩子在新生兒時期,重要的就是身體健康。隨著孩子的逐漸成長,各種預防接種或這時期容易出現的感染疾病要預防,要准備好各種相關資料,或上醫院檢查健康等。而各種鍛煉孩子體能的游戲活動,也可歸納在計劃之中。
2、以長、短期為單位的計劃
訂計劃,可以將要做的事簡單寫在備忘錄上,可以橡埋作為1個月甚至幾年內的中長期計劃來施行。如果是雙職工家庭,可另行安排周末、假日的特別計劃。
3、以度假或旅行為目標的計劃
「今年春天去賞花、夏天去海邊戲水、秋天去賞楓」等等,按季節和季度活動來給孩子做不同的計劃,敬如碧除了靜態的學習,別忘了小小的外出旅遊體驗,帶給孩子的 *** 比什麼都大。幼兒常去公園玩,也是一種良好學習體驗。
■想要培育喜愛大自然與音樂的孩子
不要把我們所提的「計劃」想像成多麼困難嚴肅的事,其實簡單來說,就是父母對子女的一種「心願」而已。例如這個模擬的希望「想要培育喜愛大自然與音樂的孩子」時,該怎麼做呢?
我們請教了一位教師媽媽崔老師,她有一個14個月大的女兒,她這么計劃著:
1、6歲以前讓她學會拼音:崔老師認為只要語言能力增加,孩子就會自行向外吸收新的知識,思考能力也會劇增,所以入學前希望她能學會漢語拼音,打算先從家裡的每樣物品上貼著名詞標簽開始,讓孩子從日常生活中去活記辨認。這也是很多媽媽身體力行的教育方式之一。
2、讓她學會一種樂器:把音樂或繪本當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常聽音樂或直接學習某種樂器都好,用音樂的陶冶來培養豐富的感受。
3、希望她健康又喜歡運動:由於現在的孩子都住高樓大廈,運動量明顯的不足,而且飲食也較油膩,體能不如外表看起來的白胖來得好,因此打算從現在她正學走穩跑步時,固定帶她去散步,從小鍛煉體力讓身體健康,成為充滿活力的孩子。
4、希望她多接近大自然:隨著季節的變換帶著她外出,去體驗各種不同的感覺與視覺上的變化。但是接近大自然也可以從家裡樓下的樹木,或是和孩子一起種植各種小盆栽開始,讓孩子在實踐中感受大自然的變化。
5、為她製作充滿回憶的相本:雖然大部分的父母都會為孩子拍照,但是崔老師希望隨著女兒各方面的成長與變化,以故事書的生活化方式來拍攝整理,好讓幼兒期能有完整的回憶記錄。
■讓孩子成為計劃中的主人
1、讓孩子也參與計劃的安排
孩子年紀還小沒有完整表達語言的能力,但只要能表達出自己的喜好時,父母就該徵求孩子的「想法」,而不要一味的以大人的意志為轉移。訓練亮舉孩子從小就對自己的事情負起責任。
2、協助孩子完成計劃內容
和孩子一起完成計劃的安排後,父母要扮演從旁協助的指導者,而非完成計劃的主導者,一切以孩子的自身能力和步調來決定「進度」。而父母要做的只是把所處周圍的環境布置成適合推動你們計劃的空間。
3、無論結果如何都要贊美孩子
如果孩子自己決定要做的事能有好的結果,當然值得贊美。但即使決定的內容效果不理想,也要鼓勵孩子把一件事情完成。
■徹底執行計劃的方法
制訂一個計劃並不難,如何按時去執行計劃才困難,因此為了能具體落實,可以用以下的方法來提醒自己。
1、把計劃記錄下來
把想要實現的計劃做成記錄表,或製作成檔案夾分類整理,並將相關資料收集在一起,就可一目瞭然並隨時提醒自己,並且因較有正式感而會下定決心去做。
2、把計劃表或檔案夾放在明顯之處
做成的計劃檔案,不要將其束之高閣,而應把它放在常去、常用的地方。像短時間內要做的計劃,不妨寫下貼在冰箱上或者兒童房的門上,以孩子也能看得到的高度為原則,像是個備忘錄般提醒大家。
3、定期評量計劃結果
給這項育兒教育計劃一個「評量表」,以每日或每周為一個單位來評量,檢查計劃內容的實踐程度或孩子的表現等等,以貼紙或彩色筆來標注成果,也讓孩子感覺自己正在做一件事的榮譽感。
家庭內育兒教育計劃的3項優點
1、提供良好的環境與機會
只要建立起育兒教育計劃,父母會為了實踐計劃內容而下功夫。與計劃相關的情報資訊,也會因此特別關注並提供給孩子吸收,經過這個過程的用心,父母更會配合孩子的成長,來給予適宜的生長教育環境,這正是啟發孩子能力發展的最佳環境。
2、讓生活中注入「緊張感」
平時如果沒有計劃好「未來」的目標,平常每天只會與孩子一起反復過著散漫的日子。但是如果有必須要執行的事也就不易怠惰,為了實現計劃內容,也會警惕自己收斂那種「慢慢來」的心態,而增添一些緊張感,也為生活注入活力元素。
3、生活會變得充滿安定感
不妨想像一下孩子四五年以後的模樣吧!趁孩子還小,就從現在起計劃一下他入學前該成為什麼樣的學齡兒童。有了教育計劃為前提,生活也會因內心的想法而變得更為踏實。
家庭教育計劃的注意事項
1、考慮孩子的能力
如果要孩子在語言、才藝、體能上有所發展,首先應該考慮把握孩子現階段的能力,但大多數的父母一般會以希望孩子能達成哪種「程度」來作為計劃目標。但對於幼兒來說,不論是年齡、心智,還是對學習內容提出疑問的能力都有限,甚至還要考慮孩子的健康狀況與體力問題,這些都是比如何制定學習計劃,讓孩子達到某種水準還應優先考慮的;其次才是針對孩子狀態來決定學習進度,最後才確定如何讓孩子進行具體的學習內容等細節。
2、考慮經濟能力
育兒並非一朝一夕之事,計劃安排孩子的教育前,應按家庭經濟能力來衡量。如果計劃著每個月都能帶孩子去旅行,或者讓孩子進入幼兒園還是參加才藝班,都要相當的花費。因此若以現行的收入是否能有足夠比例來分配,須仔細考慮。
3、建立有連貫性的計劃
育兒也是有流行風潮的,像是奶粉中添加了從DHA到益菌寡糖的成分,每個時期都有不同的「流行」。當你在計劃有效率的育兒企劃時,不要盲目追求時下的風潮,東學一種西學一種,不但給自己和孩子壓力,也造成學習不連貫。只要相信自己的感覺,孩子在不斷地成長,學得開心,以針對孩子個別的情況來安排,就是最好的育兒方式。
4、實行過程中隨時修正不適合的計劃內容
通常在不知不覺的育兒過程中,便造就了一個孩子的雛形,即使你有心制定育兒計劃,實際執行起來也有適合與不適合的內容,但往往在沒有察覺的情況下,繼續著錯誤的教育方式。因此,育兒計劃不是像憲法大綱那般無法更改,應邊實行邊觀察孩子的狀況,如有不當都可做適當的修正,才會是個實用的計劃。
1.怎樣教育孩子的方法
2.家長如何教育孩子心得體會
3.家長如何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
4.家長正確教育孩子的方法
5.優秀家長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
⑷ 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措施怎麼寫
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措施,我總結了以下六點:
1、說服教育,睜雹說服教育的具體做法: 家長根據子女的思想實際,擺事實,講道理,使子女明白一定的道理,談話要有針對性、靈活性,態度要和氣,不要板著面孔,居高臨下地訓斥、挖苦。討論時要尊重孩子,耐心傾聽其意見,有不正確的觀點,也要耐心地講道理,使子女明辨是非。家長觀點不正確要勇於承認。
2、有創意的贊美,當孩子表現很好時,不要只是說很好。贊美要具體一些,說出細節,指出有哪些地方讓人印象深刻,或是比上次表現更好,例如,你今天有主動跟警衛伯伯說早安,真的很有禮貌。不過,贊美時也要注意,不要養成孩子錯誤的期待。父母應該讓孩子自己發現,完成一件事情所帶來的滿足與成就感,而不是用物質報酬來獎賞他。
5、誠實守信,孩子若想成為一個誠實的孩子,家長首先要做到當一個誠信的家長,當你答應了孩子某一件事情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做得到,歷襪同時孩子答應家長的事情一定要進行把握,那麼他們以後也將會成為一個誠實守信的人。
6、三觀的建立,從小要給孩子樹立正確的三觀,從小就要讓他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什麼是該做的什麼是不該做的。這是最重中之重。
⑸ 你對孩子的教育規劃是什麼
對於小孩子必須鼓勵他們才會進步才會做得更好。在鼓勵聲中成長的孩子充滿自信不斷進歩我們要學會做給孩子鼓掌的父母。 無論成績好壞不要督促。鼓勵和信任孩子會做好,孩子就會做好的。
1、要培養孩子自立的能力。獨立面對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現代社會每一個人必須具備的生存能力,也是個人面對生活和職業所必須具有的基本能力,這需要從小培養。
2、要培養孩子非常勤快地閱讀。沒有勤快閱讀習慣的孩子將來一定不會有持久的發展力!勤,是要有閱讀的習慣、要學會零星時間閱讀、要在遇到各種困難時堅持閱讀,快,是有較快的閱讀速度、有獲得新閱讀信息的能力、有及時與同伴交流閱讀心得的能力。
3、要訓練孩子會耐心地傾聽。傾聽真的很重要!如今的很多人大多缺乏耐心,容不得傾聽別人的解說,總希望自己說的才是最准確的、最有道理的,其實很多情形下自己考慮的會有很多的片面性。
4、可以和任何人溝通。沒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就無法深入現實社會,也就會失去很多個人發展的機遇。就是在實施家庭教育中,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溝通也顯得尤為重要。
5、懂得彼此尊重,懂得自我批評。很小的時候外婆就告訴我:「敬人者受人敬」。意思很明白,只有尊重別人,才會受到別人的尊重。
教育小孩的注意事項:
中國父母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把孩子的事當成自己的事。為孩子代勞負孩子該負的責任。孩子變得沒有責任心,沒有獨立 性,沒有自覺性。因為他們覺得所做的一切都是為父母做的。不是他們需要做而是父母要他們做。在父母意志的壓力下孩子往往不能發揮自己的潛力。
而且很容易喪失自信心。 自信心是孩子成長的關鍵。有自信心,孩子可以創造一切。好家長是這樣做的: 最好的方法是鼓勵。批評是孩子自信心最大的敵人。盡量強調孩子的優點,忽略他的缺點,孩子的自信心才會提高。這點中國父母要好好向美國父母學習。
⑹ 對於孩子的教育有怎樣的計劃
無需特別計劃,只要注意兩點: 1、引導TA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 2、讀懂你的孩子,切忌將自己的理想和夢想強加給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