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初一學生不願意上學怎麼辦怎樣進行教育才最為有效
如果一年級的學生不想上學怎麼辦? 學習厭學是初中生非常普遍的問題,尤其是剛從小學轉入初中的時候。 因為老師的突然變動,又增加了很多科目,當學習壓力增大的時候,也會有更多的厭學感。 不要小看厭學的問題。 稍不注意,就會導致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反對老師,學習成績下降,影響孩子的未來!
7.多花點時間陪孩子。一個缺乏父母照顧的孩子會出現智力障礙。 數據顯示,缺乏關愛的孩子,尤其是父母離異的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往往不如那些有愛心、家庭和諧的孩子。
8.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龍,對孩子的要純高求太高了。 有的父母甚至把未完成的夢想強加給孩子,讓孩子承受了太大的壓力。一個人進步需要一定的壓力,慢慢來,不能操之過急,以免適得其反!
⑵ 初一的孩子家長應該怎麼教育 如何教育初一的孩子
1、以身作則,注重言傳身教。父母要想讓孩子願意接受自己的教育,就要提高自身的修養,學會如何為人父母,嚴於律己,這樣才能談得上教育孩子。同時,還要積極補充自身的不足,在孩子心中樹立一個高大的形象,這樣,父母才能在孩子的心目中樹立起威信。
2、讓孩子學會制定學習計劃,有計劃地學習。培養孩子自覺地學習,有些孩子管不住自己,放任自流,不能自覺地預習,復習,這樣的學生多半缺乏自製力,不刻苦。讓孩子要有計劃性。在學習的過程中,總會有自己學得好的部分,學得不好的部分,要有計劃的隨時查漏補缺。而且,初中難的學科較多,有計劃地分配時間,避免偏科也很重要。
3、教育孩子殲岩要注意方式。在批評和矯正孩子的錯誤時,有些父母不講究方法,直接打罵,結果不但沒有收到好的教育效果,還讓孩子產生了逆反心理。而聰明的父母則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孩子知道這樣的錯誤需要改正,也相信孩子能夠改正,這樣教育效果自現。
4、挖掘孩子的天賦。通過分析研究基因發現孩子喜歡的東西,鑽研琢磨的事情來確立天賦,給予舒適的環境及土壤、陽光和水分。積極培養孩子的天賦,這是孩子一生靠得住的,能夠學到一技之長的,可以解決飯碗的問題。
5、培養孩子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不能讓孩子和社會上的形形色色的人和學校表現不好的孩子學。培養孩子的是非觀,培養孩子正確區分對還是錯。讓孩子在德、智、體、美、勞諸方面全面發展。
6、學會保護子女。當子女與學校與老師發生沖突矛盾的時候,父母既不能無原則地偏毀嫌袒子女,也決不能不問青紅皂白就站在學校老師的立場上批評子女。要替子女設身處地著想,要學會傾聽子女傾訴,實事求是地了解情況,如果確實是子女的錯,也纖改手要心平氣和地幫助子女分析,如果不完全是子女的錯,更應該心平氣和地與子女交流,找出解決的方法。
7、懂得教育孩子的三個原則:切忌嘮叨,學會傾聽,學習與子女平等交流。父母和子女之間總會有所謂代溝的。在初中到高中階段,是子女容易產生叛逆的一個階段、逆反的一個階段。
8、尊重孩子自主自立的要求。家長千萬不要包辦代替,過於溺愛。孩子普遍逆反,挑戰家長和老師,挑戰自己,發展自我同一性。家長要學會閉嘴,少講道理。
⑶ 如何教好初一學生
一、關愛學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告別了在一起生活了十幾年的親人,初一學生興沖沖地來到了嚮往已久的名校.緊張的軍訓開始了,對於剛剛離開母親懷抱的初一新生,首先面對的是苦與累的考驗和想家的痛苦。為了排解他們的煩惱,老師就讓學生寫日記,記錄他們的喜怒哀樂,並把這些感受寫成稿件投到《軍訓快報》,這樣就能及時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有的放矢的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在與學生共同生活的日子裡,老師和學生同吃同住,分享他們的喜怒哀樂,經常利用閑暇時間找學生談心,要求他們做到:「流血、流汗、不流淚;掉皮、掉肉、不掉隊」,要把軍訓當做磨練自己意志的舞台,告訴學生「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並且開展多種多樣的活動來充實學生的生活,讓他們感受到集體生活的溫暖、有趣,從而排解他們思鄉的痛苦。事實證明,關愛學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就能獲得學生的尊重和信任,為今後工作的開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從實際出發,制定出一套較為完整而容易操作的班規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班級管理一定要有一套較為完整而容易操作的班規。有人說:「不是已經有一套校規,還需要班規嗎?」。理由很簡單:學校的校規的范圍太廣,內容太多,操作起來比較困難,而班規可以針對本班的具體情況對症下葯,由班委會和全班同學共同制定出來,重點突出而且容易操作。有了班規,就有了班集體全體同學共同的行為准則,班主任開展工作就容易多了。因為,同學們從心裏面認同了這些行為准則,如果誰違反了這些行為准則,那麼誰就應當受到紀律批評,就要接受同學們和老師的幫助教育。例如,老師班有位住校的同學經常在熄燈後講話,按照班規他被停住,通過這件事情不僅教育了本人更警醒了大家,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
班規要制定好,更要落實好,這樣才能為建設良好的班集體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為此,老師在班內實行了「量化管理積分制度」。 「量化積分管理制度」是從衛生、保潔、課前准備、李扒兩操、就餐、桌凳擺放、課間秩序、課堂紀律、課堂發言、作業完成、公寓值日、教室值日等方面根據個人行為表現進行加減分,每兩周評比一次常規管理優秀學生,並發放喜報,每月進行一次總結,總分較低的取消各種評優資格,總分較高的則各種評優優先。該制度的實施遵循獎懲有據,獎罰分明,人人平等的原則,確實達到了對學生時刻約束和調動學生樂於助人、為班級做貢獻的積極性。
三、精心培養,大膽使用班幹部
一個班的集體面貌如何,很大程度上是由小幹部決定的。小幹部對班集體有著"以點帶面"和"以面帶鍵擾游面"的作用,老師稱他們是「班主任的左右手」。所以唯有慎重地選拔和培養幹部隊伍,班主任工作才能逐漸從繁重走向簡單與輕松。
當選的班幹部應具有較強的號召力和自老師管理能力。班幹部隊伍的組建不能僅僅作為一種形式存在,班主任必須精心培養:其一,要大力表揚班幹部優點,宣傳他們的先進事跡,幫助小幹部樹立威信;其二,定期召開班稿銷委會,在鼓勵班幹部大膽工作的同時,指點他們工作方法,要求他們在學習上、生活上、紀律上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力求從各方面給全班起到模範帶頭作用,亦即"以點帶面";其三,培養班幹部團結協作的精神,要能夠通過幹部這個小集體建立正確、健全的輿論,帶動整個班集體開展批評與自老師批評,形成集體的組織性、紀律性和進取心,亦即"以面帶面"。
四、擬定集體與個人的遠、近期目標
班集體的共同奮斗目標,是班集體的理想和前進的方向,班集體如果沒有共同追求的奮斗目標,就會失去前進的動力。所以,一個良好的班集體應該有一個集體的奮斗目標,這個目標應是遠期、中期、近期目標的結合,逐步實現目標的過程會產生梯次激勵效應,形成強大的班級凝聚力。作為班級組織者的班主任應結合本班學生思想、學習、生活實際,制定出本班的奮斗目標。近期目標,如搞好課堂紀律,搞好衛生,做好課前准備等;中期目標,如成為學習先進班集體、公寓管理先進班集體、常規管理先進班集體等;遠期目標,如每個學生都成為全面發展的好學生,三年後考入理想中的名校。為了實現班集體奮斗目標,老師在學生中開展「愛老師班級,從老師做起」、 「班興老師榮。班衰老師恥,以班為家,榮辱與共」等一系列具有特色的活動。在活動中,學生們一個個生龍活虎,意氣奮發,為班爭做貢獻,形成了良好的班風,使整個班級具有更強的凝聚力。這樣實現目標的過程就成為學生教育與自老師教育的過程,每一集體目標的實現,都是全體成員共同努力的結果,要讓他們分享集體成功的歡樂和幸福,從而形成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
另外,在月考前,老師讓每個學生制定出自己切合實際的月考目標和復習計劃,並張貼在桌面上,時時提醒學生為自己的目標而努力,為了造濃競爭的學習氛圍,老師還在學生中開展寫挑戰書和應戰書的活動,這些活動的開展收到了預期的效果,在月考中,老師班被評為學習先進班集體。
五、培養正確輿論和良好的班風
一個良好的班集體要形成正確的輿論和良好的班風去影響、制約每個學生的心理,規范每個學生的行為。正確的輿論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對班級每個成員都有約束、感染、熏陶、激勵的作用。在扶正壓邪,獎善懲惡的過程中,輿論具有行政命令和規章制度所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因此,班內要注意培養正確的集體輿論,善於引導學生對班級生活中一些現象進行議論、評價,形成「好人好事有人誇,不良現象有人抓」的風氣。
六、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
(1)抓課前准備: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節課的課前預備十分重要。開學初,鈴聲響了之後,大多數學生象沒有聽到似的,在玩什麼的還玩什麼。預備鈴一響,老師就到教室去。督促他們做好課前准備,然後在教室里巡視一圈,檢查學生的書和筆記本是否放在桌子左上角。班委會建立後,課前准備專人負責,班主任隨機督查,現在基本已形成習慣。
(2)抓作業紙的收發:無論是課堂作業還是訂正作業,每組組長必須收齊後方可交給課代表,不會做的題目可以不做,但絕對不允許有不交作業的現象,如果有人不交作業,課代表及時記錄,利用晨會或夕會進行曝光和教育。作業紙的發放由課代表分給各組長,由組長發下去。並且送到每人的桌子上。絕對不允許課代表把作業紙直接放在講桌上,否則學生們就會蜂擁而上,把講台圍個結結實實,各人搶各人的作業紙。於是有的作業紙被撕破,有的掉在地上被踩臟。搶完了,一片狼籍的講台上留下了許多碎紙片。這一要求講幾次是不夠的,要經常講,反復講,直到學生的習慣養成為止。
(3)抓衛生保潔:教室的清潔往往做得很乾凈,就是保持得不夠。學生們有亂扔亂拋現象,老師就號召他們不亂扔廢棄物,並帶頭撿班上的垃圾,還給每一個同學劃分出一塊塊的包干區,這樣就消除了衛生死角,久而久之,學生就養成了習慣。現在無論什麼時候走進教室,教室里都是整齊、干凈的。
(4)抓自習課紀律:無論是午自習還是晚自習,要求學生必須保持教室的安靜,值日班長坐在講台上督查自習情況,並做好記錄。自習課上首先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紙,然後做好手裡自備的隨堂練習,最後預習好第二天要上的新課。這樣,學生每天的自習課安排得井然有序,大大提高了學習的效率。
七、建立合作小組,在競爭中合作,在合作中競爭
競爭是一股巨大的、潛在的、其它任何外力都不可能達到或代替的動力。
1、激發與外班學生的競爭意識,培養全班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如通過軍訓匯報演出,廣播操比賽,慶國慶作文大賽等,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2、建立互助合作小組:
以互助小組、"1+1"小組(一一對應的優生幫助差生形式)、小組幫助組員等等多種互助方式促使差生取得更大進步,共同實現個人、小組與集體奮斗的目標。另外,在小組之間開展學習競賽活動,對優勝的小組和進步較大的小組及個人進行表彰。
八、密切科任教師和家庭的關系,共同教育學生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發生影響並使之成才並非是班主任一人而已,而要靠教師集體的共同努力。所以,老師經常向任課教師了解本班學生的思想品德、學習態度、生活紀律等方面的情況,並及時匯報本班學生的思想動態,學習狀況及自己的班主任工作計劃等,聽取他們對班級管理及工作方面的意見,邀請他們參加班級的活動,爭取他們的支持,同心協力搞好班級管理工作。一個人的成長過程,會不同程度地受到學校、家庭、社會三方面的影響,各個方面的作用都是不可低估的,所以老師還經常利用家長接孩子開出門證的機會,向家長了解學生在家庭的情況,並及時匯報學生在校的學習、生活狀況及思想動態,共商對策,共同教育學生。
⑷ 聽說初中生難教育,我孩子13歲,初一,教育方法有哪些
初中的孩子正處於青春敏感時期,這個時候的孩子出現的問題最多,因為他們的自我意識覺醒,不想再被父母管教,於是開始反抗父母,所以家長教育初中的孩子要採取正確的教育方法,這樣才有可能很好的教育孩子。那麼,想要教育好初中生的孩子,家長們要怎麼做呢?
5、加強家校聯系
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課堂,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基礎。而學校教育是面對全體學生,老師的精力是有限的。因此或多或少的老師的關注會有所側重,因而也容易產喊槐生一些忽視。初中孩子的教育出現了種種怪異的現象,要麼放任自流、不管;要麼,心急如焚,卻又管不了。重視家校合作是全面提高我們教育質量的關鍵環節之一。
⑸ 一名剛上初一的叛逆孩子,怎樣教育才好
現在初中的孩子很容易就會出現叛逆期,這讓家長教育起來非常困難。那麼一名剛上初一的叛逆孩子,怎樣教育才好?
三.將心比心
現在,許多家長都因為自己的年齡比孩子大認為自己懂得比孩子多,所以他們都會一昧地去要求孩子特別是上了初一的孩子,他們即將面臨著中考兩年時間過得飛快,所以在學業緊張的時期,再遇上孩子的叛逆期家長無疑是非常焦慮的,但是家長要盡量做到將心比心,因為孩子本來自己學業上已經過得非常難了,再遇上叛逆期自己也是沒有很好的心情的。家長,一定要去將心比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問題。有時候大人會認為很簡單但是在孩子看來是非常難的。
⑹ 初一孩子應該怎麼教育
覺得根據條件來吧,提幾點建議:
引導孩子盡快熟悉並適應初中階段的學習特點
督促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加強對孩子的安全教育
要掌握孩子的作息時間。在我們的工作過程中,發現少部分學生常利用上學放學機會,打時間差,在外玩。這樣,時間久了,容易使他們沾染上不良習慣,從而會影響到他們的健康成長。因此,作為家長,要把握孩子從家到校所需要的時間,掌控孩子的上學放學時間。如果孩子經常性地上學偏早或到家較遲,一方面向孩子問清情況,同時要注意與班主任取得聯系。
孩子的教育是一項長期的系統的工程,需要共同攜手,密切合作。
⑺ 怎樣教育上初一的孩子學習
相信很多家長都聽過不能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我們對於孩子的教育也越來越放在心上,所以從小學開始補課對於很多家庭來說都是很普遍的現象,但是如何補課才能讓孩子在同齡人中間超過他們,完成在第一學習階段有突破性的收獲呢?
首先作為家長應該培養孩子們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孩子們愛上學習,找到學習的樂趣,從中知道學習對於自己的意義,不只是單純了順應時代的要求,從心裡認為學習是對自己有用的,認識到學習的重要和學習帶給我們的各個方面的提升。常言道腹有詩書氣自華,是沒有錯的,讀的書多,氣質自然會提升。
其次是要孩子學會有較好的執行力,這個對於孩子來說很大程度上對於日後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想要去做某件事就是通過自身強大的執行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一旦孩子們想要去做某件事,那麼他一定會做成。
最後就是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小學打基礎,很多孩子都在這個階段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才會在生活學習中找到正確的方法去完成學業,才會在之後一路的學習生活中一路前進,找到更好的路線。
⑻ 初一的孩子家長怎麼教育最正確
在初一這個過渡的時期,孩子學習要抓些什麼下面我就大家整理一下初一的孩子家長怎麼教育最正確,僅供參考。
學習任務適度
給孩子自由的時間,節約的時間由孩子自由支配。家長要提前預設好正常范圍內孩子完成作業需要多長的時間,另外再給孩子留下足夠的自由支配的時間。如一共要一個半小時,當孩子在一個小時之內保質保量完成了,餘下的時間就必須由孩子自己支配,讓他們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養成這樣的習慣以後,孩子就會抓緊時間來完成作業,因為早寫完就有很多時間玩了。
立父母的威信
父母 要想讓孩子願意接受自己的教育,就要提高自身的修養,學會如何為人父母,嚴於律己,這樣才能談得上教育孩子。同時,還要積極補充自身的不足,在孩子心中樹立一個高大的形象,這樣,父母才能在孩子的心目中樹立起威信。
學會制定學習計劃,有計劃地學習
(1)應該培養孩子自覺地學習,有些孩子管不住自己,放任自流,不能自覺地預習,復習,這樣的學生多半缺乏自製力,不刻苦。
(2)讓孩子要有計劃性。在學習的過程中,總會有自己學得好的部分,學得不好的部分,要有計劃的隨時查漏補缺。而且,初中難的學科較多,有計劃地分配時間,避免偏科也很重要。
具有一定的機智和理性
在批評和矯正孩子的錯誤時,有些父母不講究方法,直接打罵,結果不但沒有收到好的教育效果,還讓孩子產生了 逆反 心理。而聰明的父母則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孩子知道這樣的錯誤需要改正,也相信孩子能夠改正,這樣教育效果自現。當遇到孩子「頂牛」時,父母應避其鋒芒,先轉移其注意力,使雙方都冷靜下來,等心平氣和了再找機會交談,效果會更好。
以上就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初一的孩子家長怎麼教育最正確。
⑼ 初一的孩子該怎麼正確教育 這幾點很重要!
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幫助非常大,下面我為大家總結了初一的孩子該怎麼正確教育,僅供大家參考。
不要過分看中成績
在初中階段,作為家長不應該眼裡只有成績,而是應該多關心一下孩子的內心,從側面的角度鼓勵,比口頭的 壓力 來的效果更好。
在初中階段,作為家長首先應該是肯定並認可孩子的付出,對於結果而不要過分的在意,這樣才能夠鼓勵孩子擁有健康的心態去面對未來。
尊重孩子的人格
父母如何對待孩子是子女的心理能否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有的父母對子女過於嚴格,處處訓斥子女,支配子女的活動,使孩子言聽計從。這樣教育的孩子表面上看是有修養的,但因他們的獨立人格沒有受到尊重,往往表現出自我抑制,沒有信心的個性特點;
相反,有的父母對子女的任何要求都盡力給以滿足,結果使孩子形成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蠻橫的品質,甚至出現攻擊行為。家長應該平等對待青春期的孩子,既尊重他們的獨立性,又要讓他們逐步學習成年人的行為,按照一般人際關系准則行事。父母的錯誤態度是造成孩子不健全人格的重要因素之一。
給初一家長的建議
1.培養興趣。小孩子在小的時候,學習深奧的知識不是重點,最重要的是要開拓小孩的智力,培養她們的想像力、觀察力、記憶力以及口語表達能力,這些都是為以後的學習做鋪墊的。我們要從培養小孩的興趣愛好著手,這個時間不能急,要一步步的慢慢來。
2.培養好的習慣。好的生活習慣和獨立生活的能力都很重要。從小養成好的生活習慣對以後的生活有很大的幫助。
3.溝通。小孩犯錯的時候不要打罵,要試著和她們 溝通 ,告訴她們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交流的時候要放低心態,要把自己想像成小孩,這樣和她交流的時候,你們之間就沒有代溝,溝通起來就很好,你說的話她也會很容易理解,能明白自己錯在哪裡,下次就不會犯錯了。
4.多加鼓勵。這個時候的小孩子,有的已經上學了,那麼這時無論他寫的字好不好,或者是成績怎樣,那麼你都不要責怪他們,要鼓勵他們爭取下次寫的更好。大人的鼓勵對小孩就是一種動力,你一味的責怪會是他們喪失信心的。
以上就是我為大家總結的初一的孩子該怎麼正確教育,僅供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