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教學 » 高昂教育經費一般多少
擴展閱讀
悅達教育為什麼征訂不了 2025-02-13 19:19:08

高昂教育經費一般多少

發布時間: 2023-05-30 03:54:45

1. 職工教育經費

職工教育經費是指企業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用於職工教育,是企業為職工學習先進技術和提高文化水平而支付的費用。

img src=' https://P3-sign . toutiaoimg.com/large/509800058 aed 23 f 80 c 22?_ iz=31825 from=article . detailx-expires=1697100334 x-signature=rcbwrbssjyemjkztz 8 wjavtlu 6g=index=0 ' width=' 500 ' height=' 325 ' thumb _ width=' 120 ' thumb _ heigh t=' 78 ' zip _ src _ path=' ejzs 1 r 8 kaqwphvsvdcnnlktz 4 ycavrodpltbbwtsi 6 rngaxmr 9 qrxudr 6

1.2.5%的比例

適用於大多數一般企業。

103010第四十二條規定:「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企業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出部分允許結轉以後納稅年度扣除。」

二。8%的比例

1.高科技企業。《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財稅〔2015〕63號)規定:「高新技術企業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8%的,准予在纖腔梁計算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超出部分允許結轉以後納稅年度扣除。」財稅[2015]63號是財稅[2013]14號的升級版,將原來適用於部分特殊地區的政策擴展到全國。

2.技術先進的服務企業。003010(財稅〔2017〕79號)規定:「經認定的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8%的,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超出部分允許結轉以後納稅年度扣除。」

img src=' https://P3-sign . toutiaoimg.com/large/509 c 000507 e 052 f 1221 a?_ iz=31825 from=article . detailx-expires=1697100334 x-signature=W3C 7 muhspastocy 7 lqhoj fcl bi=index=1 ' width=' 550 ' height=' 320 ' thumb _ width=' 120 ' thumb _ heigh t=' 70 ' zip _ src _ path=' ejzs 1d 9 pwjaqb _ D _ pQlvY- _ C _ C

三、單獨核算和扣除。

1.軟體和集成電路企業。003010(財稅〔2012〕27號)第六條規定:「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和符合條件的軟體企業的員工培訓費,應當單獨核算,按照實際發生額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2.航空企業。《關於高新技術企業職工教育經費稅前扣除政策的通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年第34號)第三條規定:「航空企業實際發生的飛行員培訓費、飛行訓練費、機組培訓費、空中警衛培訓費等飛行訓練毀運費用,可以按照《關於將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所得稅政策推廣至全國實施的通知》第二十七條規定作為航空企業的運輸費用在稅前扣除。」

3.核電企業。103010(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4年第29號)第四條規定:「核電企業為培訓核電廠運行人員而發生的培訓費用,可以作為企業的發電成本在稅前扣除。企業應嚴格區分核電廠運行人員的培訓費用和職工的職工教育費用,分別核算。員工實際發生的員工圓敬教育費用,不得計入核電廠運行人員的培訓費用,直接扣除。」

註:這里所說的職工培訓費用必須單獨核算,嚴格區別於職工教育經費,在稅前扣除。

[獲得免費學習套餐]

材料包括:全套Excel材料、預算模板、財務報表、申報PPT材料等。

相關問答:職工教育經費扣除比例是多少

職工教育經費扣除比例,根據《關於企業職工教育經費稅前扣除政策的通知》第三條規定,超限額的職工教育經費需作納稅調整。即:企業稅前扣除的職工教育經費2018年以後必須在計稅工資薪金總額8%以內。超過扣除限額的部分應調增應納稅所得額。1、一般企業的職工教育經費稅前扣除限額與高新技術企業的限額統一,從2.5%提高至8%。企業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8%的部分,准予扣除;超過部分,准予在以後納稅年度結轉扣除。2、職工教育經費的稅前扣除原則:必須實際發生,企業該項支出,必須實際發生,僅僅計提,而未實際發生的支出不得企業所得稅前扣除。拓展資料:《關於企業職工教育經費提取與使用管理的意見》完善經費提取與使用的監督(一)企業工會應當積極組織開展"創建學習型組織,爭做知識型職工"活動,切實維護職工的學習權利,督促企業履行對職工的培訓義務,並依據已簽訂的集體合同中有關職工教育培訓的條款參與監督企業職工教育培訓經費的提取與使用。(二)企業職工代表大會或職工大會、企業審計等有關部門要分別履行監督企業提取與使用職工教育培訓經費的職責。(三)企業應將職工教育培訓經費的提取與使用情況列為廠務公開的內容,向職工代表大會或職工大會報告,定期或不定期進行公開,接受職工代表的質詢和全體職工的監督。(四)各級勞動保障、審計部門要加強對企業職工教育培訓經費提取與使用情況的監督,引導企業落實職工培訓特別是高技能人才培訓任務。(五)充分發揮公眾輿論依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實施監督的作用,促進企業按要求承擔職工教育與培訓義務。

2. 高新技術企業的職工教育經費稅前扣除的比例是多少

科學是發展的重要內在推動力,高新技術企業是指在《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內腔燃臘,持續進行研究開發與技術成果轉化,形成企業核心自主知識產權,並以此為基礎開展經營活動,在中國境內(不包括港段斗、澳、台地區)注冊一年以上的居民企業。它是知識密集、技術密集的經濟實體。企伍滑業職工教育經費不超過工資薪金8%的部分,准許稅前扣除。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12-16,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3. 高新技術企業的職工教育經費稅前扣除的比例是多少

高新技術企業的職工教育經費稅前扣除的比例是8%。

根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高新技術企業職工教育經費游鎮稅前扣除政策的通知派帆》(財稅〔2015〕63號)規定,自2015年1月1號起,高新技術企業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8%的部分,准予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超過部分,准予在以後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本通知所稱高新技術企業,是指注冊在中國境內、實行查賬徵收、經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所以,注冊在中國境內、實行查賬徵收、經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的職工教育經費稅前扣除的比例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8%的部分,超過部分,准予在以後納稅年度結轉扣塵磨雹除。

4. 教育經費的比例是怎麼樣的

據統計,2019年全國國內生產總值為990865.1億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為4.04%。2019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教育經費為34648.57億元,比上年增長8.30%。其中,中央財政教育經費5322.32億元,比上年增長6.28%。

2019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教育經費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38858.37億元的比例為14.51%,比上年的14.48%提高了0.03個百分點。



(4)高昂教育經費一般多少擴展閱讀:

全國幼兒園、普通小學、普通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職業學校、普通高等學校生均一般公共預算教育經費增長情況是:

1、全國幼兒園為7671.84元,比上年的6951.49元增長10.36%。增長最快的是貴州省(29.71%)。

2、全國普通小學為11328.05元,比上年的10911.17元增長3.82%。其中,農村為10548.62元,比上年的10194.82元增長3.47%。普通小學增長最快的是河南省(10.81%)。

3、全國普通初中為16494.37元,比上年的15739.92元增長4.79%。其中,農村為14634.76元,比上年的14065.68元增長4.05%。普通初中增長最快的是安徽省(11.19%)。

4、全國普通高中為16446.71元,比上年的15138.49元增長8.64%。增長最快的是貴州省(19.89%)。

5、全國中等職業學校為16305.94元,比上年的15112.35元增長7.90%。增長最快的是江西省(24.78%)。

6、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為22245.81元,比上年的21471.03元增長3.61%。增長最快的是海南省(29.78%)。

5. 職工教育經費計提標准

很多人都不知冊碼道「職工教育經費」是什麼,職工教育經費是指企業按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提取用於職工教育事業的一項費用,是企業為職工學習先進技術和提高文化水平而支付的費用。那麼,職工教育經費計提標準是什麼呢?在此,的我為大家整理了職工教育經費計提標准相關州核哪方面的法律知識,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職工教育經費計提標准
一般企業:
企業發生的職工福利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14%的部分准予扣除。
企業撥繳的工會經費,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2%的部分准予扣除。
職工教育經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過部分准予結轉以後納稅年度扣除。
個體工商戶等:
企業實際發生的工會經費、職工福利費、職工教育經費分別在其計稅工資總額的2%、14%、1.5%的標准內據實扣除。
二、相關法規
按照國家統計局《關於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國家統計局1990年第l號令),工氏拆資總額由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加點工資、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六個部分組成。企業應按規定提取職工教育培訓經費,並按照計稅工資總額和稅法規定提取比例的標准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當年結余可結轉到下一年度繼續使用。"稅收規定方面,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技術創新有關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通知》(財稅[2006]88號)的規定,對企業當年提取並實際使用的職工教育經費,在不超過計稅工資總額2.5%以內的部分,可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
在其中,大家需要注意的是:職工福利費、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的計提依據為工資總額,也就是「應發工資」。至於計稅工資是企業所得稅清算中的一個概念。

6. 教育政策的價值取向是什麼

公平:教育政策的基本價值取向
○這些教育不公平現象,人為地加大了公民受教育權利和機會的差距,直接導致就業機會不平等,進而是社會地位的邊緣化,埋下城鄉、地區、階層沖突的隱患。

○建議將教育公平確立為國家教育政策的基本價值取向。以此為指導,發揮導向性功能,調整、改革我國的教育制度。

「有教無類」,追求教育公平的思想,在2000多年前就已成為先賢追求的目標。20世紀末,在教育資源十分有限的情況下,我國基本實現了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掃除青壯年文盲的目標。2004年,全國普及九年義務教育人口覆蓋率為93.6%,這對於一個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而言,無疑是舉世矚目的成就。

但是,在取得成績的同時,我們應清楚地認識到,如何保障全體公民特別是農村家庭和城市貧困家庭子女的受教育權利和機會,進一步推進教育公平,日益成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所面臨的新挑戰。當前,我國推進教育公平所面臨的突出問題主要是:

教育投入不足是實現我國教育事業和諧發展的瓶頸。上世紀90年代初,國家提出財政性教育經費佔GDP的比例世紀末達到4%。遺憾的是,這個目標至今遠未達到,2001年、2002年、2003年這個比例分別為3.19%、3.41%、3.28%,不僅低於世界發達國家5%至6%的水平,也低於發展中國家4.4%的平均水平。

教育投入主體的錯位制約著教育事業的持續發展。據調查,2000年縣鄉財政收入佔全國財政總收入的22%,但卻負擔著87%的義務教育投入。稅費改革後,義務教育過渡到以縣統籌為主,縣級財政尤其是貧困地區縣級財政本身十分有限,加之國家和省級財政轉移支付力度不夠,繼續鞏固和提高「普九」目標就顯得力不從心。如貴州松桃苗族自治縣計劃2001年至2005年期間開展興建校舍、配備設施、購買圖書、掃盲等工作,共需資金1.57億元。但作為國家級貧困縣,地方財政年收入才3000多萬元,單靠縣級財政根本無力開展這些工作。

教育資源分布不均是教育公平惡化趨向的主要表現形式。一是結構失調。在我國有限的教育經費中,中央財政過多用於高等教育,對於義務教育投入不夠。據了解,人均GDP600美元至2000美元的國家,高等教育經費占教育經費的比例一般為20%。2003年,我國財政性教育經費中約有24.3%的經費用於高等教育,與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仍然偏高。二是城鄉差距。以2002年為例,全年各項教育投資為800多億元,而占總人口60%以上的農村只獲得其中的23%。城鄉教育資源投入的差距直接導致城鄉居民受教育水平的差異。據報道,城市中高中、本科、研究生學歷人口比例分別是農村的3.5倍、281.55倍和323倍。三是區域失衡。在高等教育領域,大學招生名額分配明顯趨於失衡,導致發達地區特別是中心城市的高考招生分數遠低於其他省區。四是校際差別。將有限的教育資源向個別學校傾斜,人為地打造出重點學校,提高升學率,動輒數千萬、數億元興建豪華重點學校的報道屢見報端。浙江臨海市某中學就是這樣一所學校,學校佔地483畝,投資2.6億元。在大多數農村學校沒有一台多媒體教學設備的情況下,這種「拆東牆補西牆」的做法,擠佔了非重點學校教育資源,損害了教育公平。

階層差距加大了教育公平的惡化趨向。一方面,非義務教育階段收費較高,造成許多城市和農村貧困家庭的子女因高昂的學費被拒之門外。在北大、清華、北師大等國家重點大學,20世紀90年代以來招收的新生中,農村學生比例呈下降趨勢。其中北師大農村學生比例由1998年的30.9%下降到了2002年的22.3%。另一方面,在經濟發達地區,由於同一地區內校際教育資源的差別引發的「擇校熱」愈演愈烈。家長寧願掏數萬元的擇校費或者托關系,也要讓子女就讀重點學校。這使全社會公民本應公平享受的義務教育權利和機會,很大程度上淪為家長間權力和金錢的競爭。

這些教育不公平現象,人為地加大了公民受教育權利和機會的差距,直接導致就業機會不平等,進而是社會地位的邊緣化,埋下城鄉、地區、階層沖突的隱患。扭轉這一局面,途徑在於推進教育的公平性,通過知識改變命運,通過學習改變境況。

為此,我們建議將教育公平確立為國家教育政策的基本價值取向。在義務教育階段,牢牢樹立公平優先效率的觀念,在非義務教育階段,堅持公平和效率並重的方針,以此為指導,發揮導向性功能,調整、改革我國的教育制度。建議在國家預演算法中,對財政性教育經費的投入制定明確的預期目標,努力使財政性教育經費佔GDP的4%的目標盡快實現。加大調整教育資源分配力度,逐步調整各級政府對義務教育經費負擔的比例,由目前的以縣級統籌為主轉向以省和中央為主。積極拓寬教育經費來源,建議通過發行教育公債和教育彩票以保證國家財政對教育的穩定投入。建議嚴格規定財政性經費對農村義務教育投入的比例,嚴格保障農村地區的學校達到國家規定的最基本辦學標准。加快改革農村義務教育的課程內容,鼓勵編寫貼近當地生產生活實際的鄉土教材,增添職業技術教育的內容,積極研究適應農村義務教育發展與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的學制安排方法。(作者為全國政協常委、致公黨中央副主席)

7. 職工教育經費扣除比例是多少

職工教育經費扣除比例是8%。職工教育經費扣除比例,根據《關於企業職工教育經費稅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規定,超限額的職工教育經費需作納稅調整。即企業稅沒手慶前扣枯握除的職工教育經費2018年以後必須在計稅工資薪金總額8%以內。超過扣除限額的部分應調增應納稅所得額。一般企業的職工教育經費稅前扣除限額與高新技術企業的限額統一,從2.5%提高至8%。企業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8%的部分,准予困友扣除,超過部分,准予在以後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第四十二條

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企業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過部分,准予在以後納稅年度結轉扣除。第四十三條

企業發生的與汪喊槐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業務招待費支出,按照發生額的60%扣除,但最高薯卜不得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的5‰滲游。第四十四條

企業發生的符合條件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不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過部分,准予在以後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8. 中國統計年鑒上教育經費是花了多少錢嗎

是。中國統計年鑒上教育在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為53033.87億元,教育經費,是指中央和地方財政部門的財政預算中用於教育的費用,教育經費包括教育事業費即各級各類學校的人員經費和公用經費和教育基本建設投資費用。

9. 孩子的教育經費需要多少

如果要是想要算孩子的教育經費的話,那麼孩子成長分為三個階段,那麼我們就要從小時候中學時長大後這三個階段來說起。

在孩子長大的時候一般就花銷不大了,因為在教育階段上他已經走向了自己可以支撐自己花銷的時刻,不應該再去每天負擔上他的錢財,如果自己的孩子還是依靠於自己的話,那麼他就是屬於啃老了,這個階段應該是他孝敬老人的時候,而不是他繼續索取老人的時候,因為孩子長大之後應該都會有獨立的心態,如果自己要是每天不放手拉住自己家的孩子的話,那麼自家的孩子我相信也一定不會成才的,所以在孩子的成長路上一定要給他做好一個良好的榜樣。

10. 教育經費支出占財政收入的百分比是多少

教育類支出占財政總支出比重不低於14%。

《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大財政教育投入的意見》於2011年6月29日以國發〔2011〕22號印發。該《意見》分充分認識加大財政教育投入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落實法定增長要求,切實提高財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財政支出比重,教育類支出占財政總支出比重不低於14%;拓寬經費來源渠道,多方籌集財政性教育經費;合理安排使用財政教育經費,切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加強組織領導。

(10)高昂教育經費一般多少擴展閱讀

公共財政教育投入從約2700億元增加到約14200億元,年均增長20.2%,高於同期財政收入年均增長幅度;教育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重從14.3%提高到15.8%,已成為公共財政的第一大支出。

財政教育投入的大幅增加,為教育改革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當前,我國城鄉免費義務教育全面實現,職業教育快速發展,高等教育進入大眾化階段,辦學條件顯著改善,教育公平邁出重大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