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實施素質教育
實施素質教育,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政府、學校、家庭、社會各個方面。只有各方形成合力,才能營造有利於素質教育落實的良好育人環境,共同擔負起培育下一代的責任。
1、政府是主導。讓人民群眾接受良好教育,是政府義不容辭的職責。各級政府應樹立科學的教育政績觀,充分發揮政策引導作用,加強對學校推行素質教育的指導。加大財政投入力度,提供更多的優質教育資源,促進教育公平。
2、學校是關鍵。各級各類學校都應樹立正確辦學理念,尊重教育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真正按照素質教育的要求去創新教學形式,提高教育質量。引導學生自主、自覺學習,鼓勵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社會實踐,發展個人興趣愛好。
要改變以升學率「一把尺子」衡量學生、教師和學校的評價方式,建立以全面發展標准為主的多元評價體系,把教育從應試和高考的指揮棒下解放出來。
3、家庭是基礎。家長是教育的第一責任人,不能揠苗助長,「學校減負、家長加壓」。應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以子女的身心健康和成長成才為根本,自覺成為素質教育的「推手」。
4、社會是保障。應在全社會大力倡導正確的人才觀,改變單純追求學歷、追求文憑的傾向,形成使用人才重素質、重實際能力的觀念。努力消除社會浮躁功利之風對教育的侵蝕,讓教育回歸育人本真。
5、實現從應試教育到素質教育的轉變,是教育領域的一場深刻變革,既是一場攻堅戰,也是一場持久戰。我們要把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作為戰略主題,貫穿到教育改革發展的全過程。
著力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使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人類文明進步作出更大貢獻。
㈡ 素質教育是什麼該如何進行素質教育
我們可以簡單把素質教育理解為德智體美勞的教育,這也意味著我們不僅需要關注孩子們的學習成績,更應該關注孩子們的綜合素質。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里,很多家長會過分看重孩子的學習成績,甚至會認為學習成績是衡量孩子優秀與否的唯一標准。事實上,一個優秀的孩子可能會存在各種特徵,學習也僅僅是評估孩子優秀與否的標准之一,我們也需要同時關注孩子的綜合素質的培養問題,現代社會的教育也會非常看重孩子的綜合發展與素質教育。
素質教育指的是德智體美勞的教育。
每個人對素質教育的理解都不相同,以我來看,素質教育就是德智體美勞的教育。我們不僅需要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更需要從身體素質和思想道德的方面來正確引導孩子。當孩子出現各種問題的時候,我們需要引導孩子主動解決問題,家長和老師需要給孩子一個正確的成長方向。
㈢ 素質教育的實行,都有哪些做法
素質教育有四個方面:
2.重視家庭教育的作用。
家庭是學生人格成長的源發地,而在現實生活中,許多父母卻忽視了孩子的德行教育。「重智輕德」的現象比比皆是,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
3.建設高素質教師伍。
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涌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是民族的希望!」「治校之道 ,以師為本 」,加強師德的提升,提高職業素養和道德,充滿正能量的高素質的教師才能給予學生正能量的影響。
4.營造和諧平安美麗的校園環境。
一所好學校,進入校園後,感受到學校像一個家,是一個溫馨的地方,讓人感到安全、舒坦。有了安全感,精神才能有歸宿感,學生才能快樂學習,全面發展。要營造積極向上,健康發展的學校文化氛圍。為深入發展素質教育做好保障。
㈣ 淺談如何搞好青少年素質教育
一、社會教育
社會教育是青少年綜合素質穩定發展的保障。社會上的各種因素對人的成長發展都起作用,也都有影響。特別是年輕學生的思想、品德、性格、才智的形成和發展,都毫不例外受到社會的影響和制約。我們應營造有利於發展素質教育的社會環境,積極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接受社會因素中積極方面的教育,排除社會因素中消極方面的影響,不斷在社會實踐中提高政治思想覺悟,鍛煉自我、把握自我、增強審美觀,加強自我社會實踐能力的培養。提高社會認識,轉變社會觀念是社會對發展素質教育的重大支持,同時,社會應給學生一個良好的生存和生長空間,不能只看學生的成績,應更多地關注其成長。
社會教育對青少年健康成長具有潛移默化、熏陶感染的作用,也應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重視,整個社會都應該懂得為青少年創造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就是對人類未來負責。我們都應該注意對青少年正確引導與教育,以保障他們健康成長,適應快速變化的社會。
二、學校教育
學校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最有效場所,是青少年綜合素質形成的主導,它在人生的發展中起主導作用。但在現階段,由於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一些學校為了片面追求升學率,重視智力教育,忽視其他素質教育及後進生教育,重視「主課」學習,忽視「副課」學習,學生除了吃飯和不足的睡眠時間之外,整天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學習中渡過的,學生都背著沉重的學習包袱。這樣培養的人才結果只能是高分低能,毫無創新意識,綜合素質差,難以適應飛速發展的經濟社會需要。因此學校教育迫切地需要全面加強學生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的素質教育。
這就要求我們學校首先要努力提高教師的思想素質,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其次學校要嚴格執行國家的課程計劃,開全、開足、開好所有課程,特別是音、體、美、勞技、心理健康等;再次,教師要轉變教育教學觀念和方式,鼓勵學生有個性地發展,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與此同時,學校必須爭取家庭和社會教育機構的配合,使各方面的教育統一起來,使學生在學校中受到的教育,能夠在他所參加的各種校外活動中得到強化和鞏固,避免社會和家庭環境中的消極影響削弱了學校教育的影響。
三、家庭教育
家庭是人出生後接受教育的第一個場所。我國古語有:「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家庭教育是青少年綜合素質形成的基礎,是整個教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造就新世紀人才的必要條件。從一個人接受教育的發展過程來看,家庭教育是接受最早、時間最長、影響最深的教育。在當前,每個家長對自己的獨生子女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過分溺愛,只注重孩子的學習情況,忽視對孩子的道德觀念教育。生活方面沒有負擔,使孩子在生活中是「小皇帝」、「小公主」,這樣的家庭教育培養出來的人才不但在社會上無任何競爭能力,甚至連基本的生活生存能力都沒有,更談不上適應激烈競爭的社會了。
所以父母不僅要關心孩子的身體健康,還要關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引導孩子熱愛生活、關心他人,養成樂觀進取的精神。父母對孩子不能溺愛放縱,也不能粗暴專橫,而要採取民主的態度,同時要嚴格要求,要培養孩子獨立的個性、獨立生活的能力,讓他們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要理解孩子、尊重孩子、信任孩子,引導孩子樹立遠大的理想。父母要盡心建立和諧愉快的家庭氣氛和整潔有序的家庭物質環境,建立平等的家庭人際關系,形成民主和諧的家庭氣氛,進而塑造孩子有團結、協作、民主與進取精神的健全個性。同時,父母應當積極支持學校教育,配合學校關心孩子的發展,同學校密切配合,啟發和督促孩子認真接受學校教育,以促進孩子健康發展。
㈤ 學校如何開展學生的全面素質教育
開展學生的全面素質教育,應該鼓勵學生多讀課外書籍,在書中尋找知識。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老祖先早就形象凝練地道出了關於閱讀的要義——我想無論如何,在課堂是破不了萬卷書的,唯有在學堂外也即今天的課堂外才有可能去讀成千上萬卷的書,也才能達到「下筆如有神」的境界。
「因為課堂時間有限,因為每節課程都有既定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效果,它無法做到全部擴散開來,即使是擴散了,也是指引,給出方向和明燈。
學生自發的課外閱讀興趣有助於作文能力的發展,增加課外閱讀比增加經常性寫作訓練對幫助發展學生作文能力更有效。語文是反映生活又反過來服務於生活的,在許多地方和學校,語文課成為學生最反感和最不受歡迎的課。
學生對語文失去興趣,這正是我們長期以來不重視課外閱讀所付出的最慘重的代價。
語文這個工具,要掌握得好,運用得好,首先必須手中握有豐富的材料,貧乏是語文能力的致命傷。古人一直強調多讀,他們認為只有多讀,才能善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