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是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其他年長者在家庭生活中自覺地、有意識地對子女進行的教育。
與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相比,家庭教育的內容更具有廣泛性,家長對子女進行的是做人做事所需要的全方位的教育;教育方法也更靈活,家長可以根據條件和需要不拘一格地對子女進行教育;教育時間也更持久,家庭教育從子女出生就開始進行,一直持續到成年之後。
家庭教育的性質
[2]
家庭教育的性質是指家庭教育區別於其他教育形態的根本屬性。家庭教育是一種特殊的教育形態,是一種非正規的私人教育。
它雖然有一定的目的,但不是有組織、有領導、有嚴密計劃的教育,教育者絕大多數不具備專門的教育知識和教育能力,教育和訓練寬鎮沒有固定的模式、時間和地點。家庭教育是為了滿足個人的願望和利益,教育方法、教育內容取決於教育者的個人意志,社會和他人無法對家庭教育進行干預。同時,家庭教育也是學校教育的基礎。
作用
(二)對其他社會要素的作用
家庭是整個社會得以存在的基礎,因此,它必然會對其他社會要素產生重要的影響。
首先,從社會經濟的角度來看,社會的進步和發展需要大量的精英人才和專業人才。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夠從社會需要出發,不僅可以有效地促進兒童智力的發展,而且它還能夠與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積極配合,促進兒童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從而為其日後成長為專業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礎。
其次,從社會政治的角度來看,家庭教育通過調節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能夠起到穩定社會的作用。在家庭教育中,家長都會對自己的子女進行一定的社會倫理道德教育,使其與社會生活相適應。因此,家庭教育是一種維護社會政治穩定的重要手段。
再次,從社會文化的角度來看,家庭教育本身內含著特有的繼承性和天然的連續性,它能夠使社會文化傳統得以有效的傳遞和保存,並使之進一步發展。而且,家庭往往對子女傳授本民族特有的價值觀念、風俗習慣等,使之對本民族文化具有強烈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同時,家庭教育在指導子女繼承積極、優秀的文化以及剔除消極、腐朽的文化等方面也起著重要的作用
② 家庭教育是什麼意思
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其他年長者在家庭中對子女實施的教育。
是國家和社會整個教育事業的組成部分。內容一般包括健康方面、德育方面、智育方面。中國強調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目標的一致性,強調德、智、體全面發展。
目前,一些發達國家在廣義上這樣定義家庭教育,指具有增進家人關系與家庭功能之各種教育活動,其范圍如下:親職教育、子職教育、兩性教育、婚姻教育、倫理教育、家庭資源與管理教育、其他家庭教育事項。
(2)什麼是教育什麼是家庭教育擴展閱讀:
中國家庭教育的問題
過度保護
有時候,由於父母太注重孩子表面的需求,忽略了孩子看不見的心理需求,縱使孩子具有優秀的先天條件,卻得不到應有的發展。
當孩子想跑、想玩時,有的父母會害怕孩子受傷而禁止他;如此的話,孩子便會養成不好動的習慣,身體變得遲熟、孱弱多病,心智的發展也必然受到阻礙,性格也會變得退縮膽小、缺乏自信、無法面對困難。父母必須明白,關懷是心靈上的溝通,並不是行為上的干預。過分的干預會妨礙孩子潛能的發展。
過分寵愛
過分寵愛是很多家庭的通病,孩子有任何要求,無論精神上的還是物質上的,都無條件滿足。孩子總能得到滿足,他的抗挫折能力就無法得到鍛煉,就容易形成孤僻、自傲、任性、自私等性格缺點。
著名心理專家郝濱老師分析認為家長要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多關心,要依據孩子的性格特徵尋求恰當的教育方式既要防止「簡單粗暴」又要防止「過度溺愛」。應及早發現問題並尋求專業幫助,及時解決,不要讓心理問題嚴重影響孩子的生活和學習而最終影響子女的終生幸福。
揠苗助長
有的父母不顧孩子的發育情況,強迫他提早學站、學走路、學寫字……造成孩子身心嚴重失衡,導致孩子出現脾氣暴躁、焦慮、冷淡、退縮等問題,還可能會出現拒絕學習的問題,也不懂與人和諧相處。
③ 什麼是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為促進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長拿和,對其實消滾盯施的道德品質、身體素質、生活技能、文化修養、行為習慣等方面的培育、引導和影響。家庭教育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孩子的成長不僅僅是物質,也有精神、情感的需要。家長忽略孩子的精神、情感需求,孩子和家長就沒話說。長期下去,兒女和家長相處會變得越來越尷尬。
很多家長把孩子管得很嚴,卻往往吃力不討好,甚至引起悲劇。應相信孩子的能力,給孩子一個自由發展的空間。
④ 家庭教育的概念是什麼
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組成部分之一,是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基礎。家庭教育是終身教育,開始於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兒期),嬰幼兒時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著奠基的作用。
⑤ 什麼是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組成部分之一,是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基礎。家庭教育是終身教育,它開始於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兒期),嬰幼兒時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著奠基的作用。孩子上了小學、中學後,家庭教育既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又是學校教育的補充和延伸。
的確,家庭教育首先它是終身的,從孩子一出生,甚至從知道孩子出生就已經開始(比如胎教),一直持續到自己生命的終結,都在努力做一個好父母,這就是一個家庭教育的終身觀、持續觀、長遠觀;
其次,家庭教育是需要父母言傳身教的,不是說家長動動嘴巴,就是教育了,家長做不到的,很難讓孩子去堅持,也很難說服孩子,就例如家長一天到晚捧著手機,在孩子面前也絲毫不離的話,估計孩子也會耳濡目染,如果這是你讓孩子不要用手機,不玩手機,恐怕孩子會用一句「你也不是在玩嗎?」頂回來。
如果此時你只是用家長的權威告訴他「我是大人」,即便是他嘴上不說,心理也是不服氣的。這樣看來,其實行比言更加重要。
⑥ 家庭教育是指什麼
家庭教育是在家庭中發生的教育活動,而教育就是按一定要求培養人的事情。廣義的家庭教育是所有家庭成員之間彼此實施的教育和影響活動;狹義的家庭教育是家庭中的長者主要是父母在家庭生活中對未成年的孩子實施的教育和影響活動。
概括而言,家庭教育是家庭中發生的、以親子互動為中心的教育活動,是成年人按照期望的目標在家庭生活的各個方面、持續不斷地教育和影響兒童的過程,也是家庭成員相互學習和影響的過程。依據我國有關家庭教育的法律和政策規定,家庭教育通常是用狹義的概念。
家庭教育孩子的方法:
一、樹立榜樣:榜樣是以別人的好思想好行為來影響和教育子女的重要方式。如同學、鄰居、教師、英雄模範人物、文藝作品中的正面人物、革命領袖的優秀品質,都是子女學習、模仿的對象。
不管家長的言行是錯誤的還是正確的,對子女都有十分深刻的影響。因此,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應時時刻刻、處處檢點自己的言行。
二、環境熏陶:家長要有意識地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使子女受到感染和熏陶。家庭是子女生活的主要場所,家長要組織好生活,處理好成員之間的關系,堅持正確的道德行為為准則,形成團結和睦的家庭氣氛,建立井井有條的生活秩序,以陶冶子女的美好情操。
三、批評懲罰:批評和懲罰都是對子女不良思想行為的否定,不過後者是對嚴重不良思想行為的一種教育手段。
批評懲罰時,首先要全面了解情況,掌握不良思想行為的具體情節和嚴重程度,從錯誤的實際出發,批評是指出危害、思想根源,否定其思想行為,使之感到羞愧和痛楚,進而產生改正錯誤的動力。
四、指導安排生活秩序:良好的生活秩序是培養子女良好習慣的有效方法。指導子女安排生活起居,布置好生活環境,教給子女學習安排和利用時間,使之有條不紊。要讓孩子自己安排,家長可以在旁指點。
五、說服教育:說服教育的具體做法:一是談話,家長根據子女的思想實際,擺事實,講道理,使子女明白一定的道理,談話要有針對性、靈活性,態度要和氣,不要板著面孔,居高臨下地訓斥、挖苦。
六、實際鍛煉:實際鍛煉的內容相當廣泛,如適應周圍環境,鍛煉身體,生活自理,家務勞動,獨立作業,文明禮貌,社會交際等等。進行實際鍛煉,首先要孩子明確目的意義(為什麼),提出具體要求(怎樣做),鼓勵他們克服困難,堅持到底。
七、表揚獎勵:表揚獎勵是對子女的思想行為給予肯定和好評。通過肯定和好評,以加強子女進取心和榮譽感,爭取更大的進步。表揚獎勵要實事求是,要及時,要說明原因,並且應以精神獎賞為主,物質獎賞為輔。
八、指導課外閱讀:指導子女閱讀書報雜志,從中吸取有益的精神營養。家長要掌握子女閱讀的內容,和子女一起討論,引導子女通過閱讀增長知識,開擴眼界,受到精神陶冶。
⑦ 家庭教育是什麼意思
在我國比較流行的家庭教育定義是三道教育,即為生之道,為人之道,為學之道。簡稱為「3M」。即:
1.「為生之道」
以生命健康為核心,由生理保健(健)、心理健康(樂)、安全適應(安)等三大方面組成;
2.「為人之道」
以生命價值為核心,由生命賣毀旅角色(本)、人格人生(志)、處世修養(交)等三大方面組成;
3.「為學之道」
「為學之道」以生命智慧為核心,由三大方面組成。即:學習品質、綜合素養、自主專長。
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組成部分之一,是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基礎。家庭教育是終身教育,它開始於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兒期),嬰幼兒時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著奠基的作用。家庭教育既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又是學校教育的補充和延伸。
(7)什麼是教育什麼是家庭教育擴展閱讀:
家庭教育主要內容
1、愛國主義培養
愛國主義情感是孩子走人生正路的重要精神余纖力量。
2、責任心、義務感
這既是家庭美德的內容,又是社會公德的內容。從小培養起孩子的責任心、義務感,無論做家事,還是做公事,都能認真負責,盡自己應盡的義務。
3、勤勞節儉的教育
勤勞節儉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不勤勞的人是沒出息的,不可能成就任何事業。勤勞節儉,相輔相成,不勤勞的人不懂得珍惜勞動成果,珍惜勞動成果的人往往更勤勞。
4、生中凳活能力的培養
①自我判斷、解決問題。遇到問題要讓孩子獨立思考解決,分析有幾種解決方法,判斷哪種方法是最合適的,經過自己的優選去做。
②自我規劃。引導孩子通過獨立思考和探索,發現、篩選和確立適合自己的年齡、興趣和性格的種種目標。
③自我管理。
④自我改進。
⑤人生價值教育。
⑥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好習慣
⑦讓孩子學會自我安排時間
⑧向孩子傳授正確的溝通技巧
⑨正確引導孩子與異性交朋友
⑩愛學習參考資料:
網路—家庭教育
⑧ 什麼是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為促進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長,對其實施的道德品質、身體素質、生活技能、文化修養、行為習慣等方面的培育、引導和影響。
家庭教育是終身教育,它開始於孩子出生之日,嬰幼兒時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著奠基的作用。家庭教育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先進文化,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負責實施家庭教育,國家和社會為家庭教育提供指導、支持和服務。國家工作人員應當帶頭樹立良好家風,履行家庭教育責任。
家庭教育重要性
家庭悔中教育和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並稱為教育的三大支柱。家庭教育曾經是中國文化的優勢資源,孝文化、君子文化都是中國式碧鍵山家庭教育的正面結果。
家庭教育問題自古以來就受到人們的關注,但被作為一種亮握學科進行研究,在我國也就是近年來的事情。這是時代的發展,人才的需求,國民整體素質提高所必須涉及的問題。這里與家長們探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目的是要家庭與社會、教育部門共同擔負起教育下一代的任務。
家庭是兒童生命的搖籃,是人出生後接受教育的第一個場所,即人生的第一個課堂。家長是兒童的第一任教師,即啟蒙之師,所以家長對兒童所施的教育最具有早期性。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家庭教育
⑨ 什麼是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其他年長者在家庭生活中自覺地 有意識地對子女進行的教育。與學校教育 社會教育相比,家庭教育的內容更具有廣泛性,家長對子女進行的是做人做事所需要的全方位的教育 教育方法也更靈活,家長可以根據條件和需要不拘一格地對子女進行教育 教育時間也更持久,家庭教育從子女出生就開始進行,一直持續到成年之後。
家庭教育是一種建立在一定婚姻關系 血緣關系或收養關系基礎之上的教育。
家庭教育是一種建立在一定婚姻關系 血緣關系或收養關系基礎之上的教育。在家庭教育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間不僅是一種教育和受教育的關系,而且是一種血緣關系 隸屬關系和情感關系,家庭教育是為了充分地滿足家庭成員的個人願望並實現其利益需求的活動。其次,家庭教育是一種融於家庭生活之中、自然而然地進行的教育。家庭是人類社會生活的基本組織形式。在家庭中進行的一切活動,都是從生活的角度出發,以生活需要為中心進行的,因此,可以說家庭教育是一種生活教育。
家庭教育是一個終生的教育過程。
家庭教育是一個終生的教育過程。人最初所接受的教育就是家庭教育,這個教育過程要一直延續到他告別這個世界為止。這種長期的終生的教育,對一個人的人格的形成能夠產生強烈的 持久的影響。家庭教育作為一種特殊的教育形態,具有自身獨特的特點和優勢。第一,從實施教育的環境來看,家庭是以婚姻為基礎、以血緣為紐帶而自然形成的社會組織形式,這種自然形成的生活環境,對人們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的影響既深刻又持久。而且家庭教育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具有社會性和時代性。不同的社會形態、不同的歷史時期,家庭教育具有不同的特點。
⑩ 什麼是教育什麼是家庭教育
教育是培養新生一代准備從事社會生活的整個過程,也是人類社會生產經驗得以繼承發拍握揚的關鍵環節,主要指學校對適齡兒童、少年、青年進行悄賀喊培養的過程。廣義上講,凡是增進人們的知識和技能、影響人們的思想品德的活動,都是教育。狹義的教育,主要指學校教育,其涵義是教育者根據一定社會(或階級)的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啟野加影響,把他們培養成為一定社會(或階級)所需要的人的活動。
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長(其中首先是父母)對其子女實施的教育。而按照現代觀念,家庭教育既包括:生活中家庭成員(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間相互的影響和教育;聘請專門從事家庭教育的教師對子女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