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對孩子身心健康教育的建議
1、首先,我們要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按時吃飯,按時起床,按時睡覺。這種良好的生活習慣不僅能給孩子一個健康的身體,也將會帶給他們一個良好的心理狀態。好的習慣都要從小養成,如果從小養成壞的習慣,那麼以後再糾正就會很困難,這種習慣也讓他們學會了兩個字:節制。
2、有了好的身體,然後就要養成一個好的性格了,現在的孩子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習慣了吃獨食,可是這個對於他們的性格培養是一個很大的障礙,人與人的交流過程中必須要學會的東西就是分享,這一課在小的時候就要讓他們得到培養。
3、還必須要讓孩子學會獨立,家長不可能永遠代替他們做任何事情,所以小時候他們能做的事情就一定要讓他們自己學著做,哪怕坐不好,我們家長重新來做,但是這個過程必須要讓他們來嘗試。
4、另外還要注意培養孩子的創造能力,孩童時期的思維是最最自由的,不會受任何外界的影響,對於他們的創造力只能鼓勵千萬不可壓制。例如好多家長看到孩子在屋裡牆上畫畫都會先去批評指責他們,其實完全可以換一種方式,先誇獎他們的畫很漂亮,如果在紙上畫出來就更好了可以給更多的人看。這樣既保護了他們的創造力,又告訴他們以後不要在屋裡牆上亂畫。
5、還有一定要讓他們與更多的人在一起玩耍。你們不能只把孩子關在家裡養著,必須要讓他們出去多多接觸別人,這樣有利於他們的交流能力提高,還會讓他們感受到大家的世界,將來性格不會變的孤僻,難與人相處。
6、在平時的生活中,要讓你的孩子學會去愛別人,尊重別人。現在好多孩子變的很冷漠,說出的話很傷人,眼裡心裡滿滿的都是自己,這種性格將來很不利於他們的成長,要在平時的小事上讓他們懂的關愛別人,尊重別人,只有這樣才會得到別人的關愛和尊重,從小培養團隊意識很重要的。
B. 如何保證孩子有一個良好的身心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各個方面的活動處於一種良好或正常的狀態。近年來,青少年自殺、犯罪現象呈上升趨勢,究其原因,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是一個重要的原因,而家庭教育又是其中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學習心理學知識,可以加強自身的心理建設能力,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精神分析認為,成年人的心理問題80%都可以追溯到幼年經歷,心理學家薩提亞女士更是認為原生家庭對一個人有巨大影響。父母給孩子提供的是原生家庭,原生家庭正常,孩子的心理才能健康。
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採取科學的教育方法,要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會適應能力方面給予關注,一個健康的孩子,不僅僅是有一個健全的軀體,更主要的是要有一個健康心理,能夠以正確的心態去適應社會。
營造和諧舒適的家庭氛圍這個相當重要,在和睦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孩子表現出情緒穩定,情感豐富、細膩,性格開朗,團結友愛,有自信心等,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父母有必要為孩子創設溫馨的、和睦的家庭心理氛圍。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引導孩子客觀地認識自我,正確地認知世界,對他人對社會有理性的思考。幫助孩子樹立正確人生目標,積極樂觀面對現實,科學的化解學習壓力,妥善處理好師生、生生關系。
C. 怎樣培養一個身心健康的孩子
家長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要從二個方面進行:
一、家長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要學會看穿孩子的心事,出現心理問題的孩子一般會有以下的一些表現:
1、易緊張、煩惱、焦慮,不敢與人交往,膽小害怕、怯懦,內心總有不安全感。
2、敏感多疑、過分克制、思慮過多、優柔寡斷、注重細節、做事要求十全十美,具有強迫症傾向。
3、有的孩子有緊張、焦慮等情緒,告訴家長或醫生的卻是頭疼、失眠、胃不舒服、沒勁兒等軀體化症狀。
4、還有的孩子心理問題比較隱性,不易發現,具體表現為:該做的事拖著不做,遇到問題總是拖延,有的甚至去喝酒,把問題拋到意識之外不去解決。
5、一遇到解決不了的挫折和問題就發泄,用砸東西等行為發泄。
6、逃避現實的正常生活。比如,白天睡覺,晚上通宵上網;厭學,整天在大街上溜達或離家出走等;內向不說話,悲觀的想法和行為。
二、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首先就必須懂孩子,就必須理解孩子,就必須知道孩子的心理需求,就必須知道孩子的感受。需要家長在平時教育孩子時,做到下面幾個方面:
1、不要太親近孩子,應該鼓勵孩子與同年齡人一起生活、學習、玩耍,這樣才能學會與人相處的方法,掌握人際交流的技能。
2、不過分關心孩子,這樣做容易使孩子過度地以自我為中心,認為人人都應該尊重他,結果成為自高自大的人。
3、不過分誇獎孩子,孩子做事取得了成績,過分誇獎會使孩子沾染沽名釣譽的不良心理。
4、不對孩子喜怒無常,家長與孩子相處時,要保持情緒上的剋制。不能太情緒化,這樣會使孩子敏感多疑,情緒不穩,膽小畏縮。
5、不要欺騙和嚇孩子,這樣會喪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權威性,以後的一切告誡,孩子就不會服從了。
6、尊重孩子,不當眾揭孩子的短,不要在孩子的同齡人面前當眾批評或嘲笑孩子,這會損害孩子的自尊心,從而導致孩子養成自卑、膽怯、逃避等不健康心理,無形中的不良刺激可強化孩子的弱點。
7、培養孩子自我價值,利於培養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利用各種機會幫助孩子獲得他們可能掌握的能力。這就要求家長對孩子要有一個恰當的期望值。這個要求必須是孩子經過努力便能達到的。另外,應盡量讓孩子自己解決問題。設計一些能促使孩子成功的情境,成人一定要耐心地讓孩子完成其力所能及的活動,切不可加以干涉或包辦代替,那會讓孩子永遠感受不到成功的體驗。
8、積極情緒的培養,父母在對孩子教育的時候,要用積極樂觀的情緒去培養孩子,因為這種情緒是讓孩子心理正常發育和身體健康發育的重要條件,家長以身作則的教育孩子,時刻保持這種情緒,有利於培養孩子的愉快的積極的情緒狀態。
D. 怎樣培養孩子的身心健康
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一是家長應該為孩子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經常和孩子談心,聽取孩子的看法,了解孩子的心裡活動,有針對性的對孩子的成長提供意見。二是家長和學校做好溝通,了解孩子在學校的生活狀態,家校共育,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身心健康。
E. 如何正確教育孩子心理健康
覬覦計痰w悄悄率奄
F. 如何將自己的孩子教育的較為身心健康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長過程,每個孩子都會慢慢成熟懂事,所以家長要有耐心,積極正面的引導他們,讓他們理解家長,但是別給孩子太大壓力,給他一個適合的生長空間,家長可以來學大教育,這里的老師和咨詢老師都很有責任心,他們的全新教育理念也許可以幫到你。
G. 家庭如何培養孩子的身心健康
作為父母,沒有人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擁有一個陽光樂觀的性格。所以小心翼翼呵護著孩子的童年,不願讓他留下心靈上的創傷。可想法是好的,家長們卻往往因為經驗不足而導致了某些孩子有不良心理傾向。那麼,心理健康正常的孩子都有哪些素質和表現?又該如何培養呢?01不羨慕他人父母們經常遇到這種情況,別的孩子有的東西他自己沒有就想要。從而去埋怨父母,「為什麼他有,我就沒有?」一般父母遇到這種情況,要麼是去痛快的給孩子買,要麼就堅持不買。孩子的心理,是喜歡新的東西,喜歡自己所沒有的東西。但是父母再有錢,也不可能每次都給孩子買新鮮東西。一般家庭收入有限,更不可能讓子女要什麼就買什麼。這時候父母可以鼓勵孩子和別的孩子交換自己的東西,以沖淡子女的羨慕心理,增強他的分享心理。有東西和別人分享,當然不必羨慕別人。02不嫉妒他人孩子會嫉妒,其實並不是問題,還可以說是人之常情;但是嫉妒到想要傷害別人,這就成為心理上的一種問題了。嫉妒別人,不一定要產生破壞性的行為,也可以引導孩子轉換成欣賞別人優點,學習別人長處的積極性念頭。因為嫉妒而傷害別人,會讓別人對自己的自私產生反感,對自己並沒有好處。父母以身作則,教導孩子不嫉妒他人,嘗試著去學習他人的優點,或者站在他人的立場來欣賞他人的成就,心理就正常。03學會自省教導子女養成反省的習慣,把每天所接觸到的種種事物,加以歸納整理,並且進一步類推,以尋找更為妥善的處理方法。這種自省的習慣並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學習的。可惜一般父母,只知道教導子女記憶某些事情,譬如說教孩子識字或者認識某些東西,卻很少做深一層的啟發,讓子女從單純的記憶提升到對事物的分辨、整理和分析。具體怎麼引導呢?剛開始的時候,父母可以拿一些共同的活動來進行分析、比較和檢討,使子女在對談中學習分析、思考和表達,逐漸養成子女反省的能力和習慣。並且還教導子女有過必改,勇於嘗試,而不是一錯再錯或者因害怕犯錯而不敢嘗試。作為父母,誰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心理健康,但是歸根結底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孩子有一個和睦的家庭。父母互相尊重、彼此相愛,這比多少口頭教育都來得有效果。因為父母以身作則,讓孩子感受到愛、感受到父母的關心,這對塑造孩子的心理健康真的是非常重要的!
H. 怎樣的教育能夠讓孩子身心健康成長
1、教育要遵循兒童身心發展的階段性.按照皮亞傑的兒童認知發展階段理論,兒童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身心特點,教育要遵照兒童不同發展階段的身心特點,在教育內容,教育方法上體現出適當性.
2、教育要遵循兒童身心發展的順序性.兒童的發展總體來講是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的,教育中要做到不「凌節而施」,充分考慮到兒童的認知能力,在兒童一定的發展階段施以相應內容的教育.
3、教育還要照顧到兒童身心發展的特殊性.不同的兒童的發展在總體一致的基礎上又有各自的特殊性,同一兒童在發展的不同階段也有不同的發展特點,比如1~2歲及青春期是兒童快速發展的時期,兒童身心的發展速度要遠高於其他時期.教育既要做到按照兒童一般的發展規律施教,又要照顧到特殊兒童以及兒童不同發展階段的特殊性,做到因材施教,因時施教.
I. 如何讓孩子身心健康成長
如何讓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長,你要讓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長,就要讓他多見識,但不要跟他說哪一種東西是好是壞,因為家長的這種偏見會導致孩子以後也有偏見,比如說你跟他說花好看就行了,你不要給他灌輸一個說紅花好看或者是黃花好看。這樣子就產生了偏見。所以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盡量的往好的方面去引導,然後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就是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最重要的就是要身體力行,比如說你要做一個好孩子,你就要孝順父母。那麼作為父母的也就是要對你的長輩,要對你的父母要能夠做出一個榜樣給孩子看,這樣孩子才會知道它怎樣做才是對的。對於學習,我們當然要加強他的學習的方法的培養。比如說多讓他閱讀,閱讀是一個非常好的習慣,培養他一個好的閱讀習慣,他就能夠以後自己獨立閱讀,能夠對閱讀產生興趣,然後自然學習,至少語文成績能夠上得去數學的應用題,能夠看得懂他的意思。這樣學習他就有效率,他就覺得學習好玩,因為有實踐能夠做對題,能夠看得懂意思。這樣就能夠培養孩子的身心健康當然還有適量的運動,讓他和小夥伴們好好的去玩。
J. 如何培養孩子的身心健康
孩子的身心跟成長環境密切相關,健康,積極的環境造就健康積極的個性,慵懶,消極的環境造就慵懶消極的個性,為什麼父母使盡辦法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甚至不惜重金送孩子到海外留學,不就是想讓孩子在更好的環境中鍛煉嗎?所以為了是孩子身心健康就為孩子營造一個和諧的家庭,為孩子樹立榜樣,避免接觸黃、賭、毒,暴力等不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