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樣看待家長棍棒教育的800字作文
如何看待現代教育
當前,中小學義務教育階段出現了不少極不和諧的現象,特別是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的激烈沖突更成了讓專家頭痛、讓學校難堪、讓家長困惑的難解之題。究其原因,一方面,隨著知識更新速度的加快,信息社會帶來的經濟文化的巨大變革,使競爭意識強烈滲透進每一個社會成員的心靈,從而導致人們心理失衡,並過早地將負擔轉成期望落到孩子身上,使學生負擔越發沉重、苦不堪言;另一方面,教育體制改革本身的復雜性、艱巨性、長期性,又形成呼籲為中小學生減負之聲不絕於耳、「創新改革」措施層出不窮,但收效並不明顯、甚或將減負變成「應付」的困難局面。而家庭教育作為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母體」,承擔著啟蒙、補充、減壓、調整等重要功能,學生家長作為「母體」中的主體,該如何轉變思想觀念、改進方式方法、從容面對挑戰呢?筆者認為,應著重解決四個問題:
一要正確認識我國基礎教育的形勢,解決好信心問題
大家知道,美國的高等教育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好的教育,但論及美國的基礎教育,人們的看法則有著較大的分歧。將中國的基礎教育與美國相比,人們普遍的看法是,中國的基礎教育是打基礎的教育,「學多悟少」,而美國的教育是培養創造力的教育,「學少悟多」。中國的教育注重對知識的積累和灌輸,注重培養學生對知識和權威的尊重,注重對知識的掌握和繼承,以及知識體系的構建。相比較,美國則更注重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實際能力,注重培養學生對知識和權威的質疑、批判精神,注重對知識的拓展和創造。以數學為例,我國教育界歷來認為,基本概念和基本運算是數學的基礎,所以中小學階段不許學生用計算器。然而在美國,基本運算不受重視,計算器在中小學的使用很普遍。美國人認為,計算器既然算得又快又准,我們又何必勞神費力地用腦算呢,人腦完全可以省下來去做機器做不了的事。我國教育的「基礎」是指,大腦在獨立於計算機的前提下,盡可能多地儲備知識,盡可能快地提取知識,因而中國學生的大腦在這兩方面是得到了充分的訓練。顯然,在利用和綜合外界的各種信息以及擴展大腦的功能方面,美國的教育則更勝一籌,但在利用和開發大腦的內在功能上,中國的教育是卓有成效的。有鑒於此,當前,在美國的教育界也開始強調抓基礎,正在向東方國家學習,2001年12月,美國國會通過布希政府提交的一個教育法案,專門撥款265億美元加強美國的基礎教育,諸如規范課程、強化考試、嚴格評價等,不少是學習中國基礎教育的成功經驗。作為學生家長,應當看到,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作為教育的主體形式,就象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的關系一樣,其本身並無不可調和的矛盾,我國基礎教育本身也有很好的傳統,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科學家,中小學應試教育弊端的根源是中國社會經濟發展階段的制約,是現存教育體制的束縛,因此不應該懷疑我們長期以來在基礎教育上取得的成就,而應該辯證地看待當前教育工作面臨的形勢,進一步增強配合、支持教育改革的信心。
❷ 怎麼看待「棍棒教育」
作為「棍棒教育」曾經的受害者來強答一波。
提起「棍棒教育」,人們會情不自禁地想起一句俗語——「棍棒底下出孝子」。多數中國人會相視一笑,兒時挨打的記憶、為人父母後痛下打手的記憶統統湧上心頭,五味雜陳。 另外,打完以後要愛撫,講道理,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打他是為他好;孩子受到懲罰改正錯誤以後,爸爸媽媽要適時地對孩子進行言語和行動上的肯定,不要讓孩子感到自己不受重視了、被冷落了。爸爸媽媽要讓孩子明白,他之所以受到懲罰,並不是他因為他是個壞孩子,並不是爸爸媽媽不喜歡他,而是他這件事情做的不對
❸ 如何看待棍棒教育的這種做法
棍棒出孝子,棍棒教育是過去的老的家庭教育的方式,許多老年人都覺得這種方法有效,現在社會變化了,教育方式更多樣化,更人性化,所以不提倡棍棒教育,榜樣示範教育更合適,以理服人更好一些
❹ 如何看待「狼爸」的棍棒教育
這是典型的應試教育下的產物。棍棒教育只能摧殘孩子,對孩子心理產生陰影,扼殺了孩子的想像力、創造力。考上北大、清華就算成功嗎?孩子的一生十分漫長,考上大學只是人生的開始啊,步入社會取得的成功才是成功啊。所以,對孩子要因材施教,不要急功近利。
棍棒教育
在實際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有的人得到了欣慰和滿足,將子女培養成為傑出的人才;而有的人卻未能實現所期望的目標,留下了許多遺憾。實際上,教育和世界上許多其他事情一樣,需要掌握科學的方法和技巧。整個教育過程,也是一個系統工程,父母必須根據孩子的特點、規律和方法進行培養,這樣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然而一些父母在這個過程中,由於採用方法不得當,比如一犯錯誤就對孩子拳腳相加,反而使孩子產生叛逆心理。棍棒教育所帶來的影響,離教育的初衷已經遠之又遠了。
本書從"什麼是棍棒教育"說起;分析父母打孩子的心態和展示打罵孩子的不良後果;然後從實用性和科學性兩大角度教父母"不打不罵教出優秀孩子的方法",並且貼心地為父母們奉上"與孩子和平共處10項的基本原則";最後為父母提供解決最頭疼的孩子"欠揍行為"全攻略。
我們理想的目標是達到家庭和諧,通過本書,希望每一個家庭都能實現"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願。
❺ 你怎樣看待棍棒教育
我真的不看好棍棒教育,有時候反而起到反面作用,這樣容易讓孩子產生憎恨父母的心理,其實完全可以好好的和孩子溝通,而不是一味的打罵。
❻ 如何看待父母的棍棒教育
「棍棒之下出孝子」,大多數中國父母都認同這個道理。他們對待子女是「嚴格管教」,對犯了錯的孩子更是「暴力」懲罰。棍棒之下真的能出「孝子」嗎? 然而美國普遍認同的教育方式卻與中國的截然不同。他們教育子女多的是寬容和理解,而不是「懲罰」。當他們的孩子犯錯誤時,他們會原諒孩子犯的錯誤,教他們其中的道理。孩子們下次便很少犯同樣的錯。而大多數中國父母對待犯了錯的孩子是用暴力懲罰,在受到懲罰後,孩子們大多是害怕、叛逆。下次還會犯同樣的錯。這明顯說明「棍棒式教育」不是切實可行的。 中國著名的教育家梁漱溟的教育方式卻是非常奇特而有效的,梁漱溟教育他兩個兒子非常的「放鬆」。他們父子之間的關系就如同兄弟
❼ 到底應不應該打孩子如何理解「棍棒教育」
教育尺度向來是一個頗富爭議的話題。過去,人們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如今又因各種原因慢慢有人意識到孩子也會有壓力,於是一不小心又走上了另一個極端——過度的放養式教育。
事實上,無論是哪一種方式,對於孩子來說,都有可能不像家長想得那樣合適。
只要孩子感興趣,想要做某件事,不管能不能、該不該,這個孩子都會想盡辦法去做,甚至將自己置於危險境地。
無論是現代式“棍棒教育”,還是錯誤的“放縱式教育”,對於孩子來說,都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於是家長們感慨,教育尺度真難把握!
如何把握教育孩子的松緊度怎麼做才能把握好教育孩子的松緊度,對於大多數家長來說,都是一個難題。可這個難題卻是家長們必定要去克服的,那麼,究竟怎麼做才好呢?
1、接納孩子
接納孩子,並不意味著無條件縱容孩子。
接納的意思是,接受孩子的優點,但也不因孩子有缺點而嫌棄或討厭,更不能因為孩子做錯了事,就將這個孩子定性為壞孩子。
接納孩子的一切優缺點,看到孩子好的表現,對孩子不好的表現可以指正,但不是貶低,不辱罵,就像對待孩子的優點一樣:“我知道你有缺點,你需要改正,但那並不意味著你是個壞孩子,媽媽一樣會愛你。”
2、陟罰臧否
孩子做對了,需要表揚和鼓勵,孩子做了錯事,需要恰當的懲罰,獎懲功過,都需要在孩子心中定下一桿尺。
從一開始就慢慢教會孩子規則,教育孩子道德,讓孩子在懂規則,懂道德底線的情況下適當的解放天性,才叫合適的“放養式教育”。當然,這是針對天性自製力較強的孩子。
如果是嚴重缺乏自製力的孩子,家長需要用規則來適當的限制孩子,如孩子在公共場合肆意跑跳,家長可以提前和孩子約定好,或者對孩子說“你這樣跑來跑去會妨礙到別人,今天看電視的時間減少半小時。”
並且回去以後堅定的執行,並強調:“因為你今天在公共場合亂跑,破壞了規則,所以要懲罰你。”
3、目光長遠
教育孩子向來是一件耗時多年的事情,不可能在一朝一夕完成,今天定下的規則一定是要在今後也能實現並貫徹的,作為家長更不能輕易打破規則,否則規則在孩子眼裡就成了擺設,他會認為遵不遵守都無所謂,一切努力就白費了。堅持,且堅定,才能真正的把握好教育的尺度。
❽ 你怎麼看待老一輩的棍棒式教育
時代的發展,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上世紀那個時候教育孩子方法簡單,沒有現在的什麼鼓勵,引導等之類的理論,不聽話了就打一頓,還有那個時候每個家庭都有好幾個孩子,家庭也比較困難,能吃飽就不錯了,哪還管什麼方法,孩子不聽話了,就打一頓,就管用了,學習不好了,家裡重視的也打一頓,會有點起色,對那個時候的孩子來說是管用的。但現在孩子少,都只有一個兩個,哪個捨得打,含在嘴裡怕化了,放在手心怕捏著,已經形成一種思維定式,只能說好的,聽好的,不這樣就和你對著干,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逆反,現在的孩子只能是順桿子爬,順毛抹,孩子才高興,才願意接受。忠言順耳利於行,孩子也一樣。
❾ 你怎麼看待「棍棒教育」
俗話說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人才,但是我覺得一些小打小鬧還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打的很重的話,可能就會給孩子留下一些陰影給孩子留下一些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