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家庭教育要堅守的四觀是哪四觀
家長的家庭教育觀念包括:
1.人才觀。
家長的人才觀,是指家長對人才價值的觀念和對子女成才的價值取向。家長對人才價值的觀念,決定著其對子女成才的價值取向,也決定著其對子女的期望。
家長應樹立怎樣的人才觀?
(1)行行出狀元的人才觀。自古以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未來社會里,我國既需要發展知識密集型產業,也仍然需要保留大量勞動密集型產業。這就決定了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在人才資源方面的多樣化需求,即既需要數以千萬計的各種專門人才,又需要數以億計的高素質的勞動者。
(2)人人能成才的人才觀。盡管每個人存在著差異,有著不同的個性,但是「天生我才必有用」,每個人都有要求進步的願望,每個人都有豐富的潛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智能、優能、優勢,通過良好的教育、訓練,每個人都能成才、成功。
(3)終身學習的人才觀。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在學校和工作場所之間的交替活動,將成為每個人在未來社會中的基本生存模式。更加靈活方便自主的終身教育,將把成才的道路鋪到每個人的腳下。那種「一朝學成而受用終身」的觀點已經過時。人才的成長最終要在社會的偉大實踐和自身的不斷努力中來實現。
2.兒童觀
家長的兒童觀,主要指家長對未成年子女的權利、地位和兒童發展規律的認識。如何認識和對待未成年子女,涉及到兒童的價值與權利,兒童的特質、生長與發展的形式與原因等問題。在這些問題上,家長必須樹立三個基本觀念:
(1)孩子是人。孩子是「人」不是「物」,家長應當把「人」當做「人」來對待與培養,尊重孩子的人格,重視孩子的願望、需要,平等地與孩子溝通。
(2)孩子是未成年人。孩子處在成長過程中,各方面還不成熟,其心理狀態、思維方式和成年人都不一樣。家長要理解孩子允許孩子犯錯誤並對錯誤有一個逐步認識的過程。將成年人的想法強加給孩子,代替孩子下決心,逼迫他們按大人的意志去做,其結果往往與願望相反。
(3)孩子終將成為獨立生活的人。孩子是獨立的人,擁有獨立的人格和尊嚴,並且將獨立投身社會去創造自己的事業。這是任何人都無法替代的過程。童年生活不僅是未來生活的准備,它首先是具有獨立價值的生活,成人應該尊重他們的生活。
3.親職觀。
家長的親職觀,是指家長對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和職能的認識。在這個問題上,家長應當認識到
(1)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師也是終生教師。家庭,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教育機構,它提供著給人的生命打上烙印的教養。家長賦予孩子的不僅是生命,家庭的氛圍,家庭成員的關系,家庭對社會各種事物的評價,家庭生活的習慣,等等,每時每刻都在塑造著孩子的心靈。
(2)家長與孩子共同成長。在日益開放的成長環境里,未成年人所接受的教育是多向的,他們身上蘊藏著影響成人世界的潛能。成人單方面控制未成年人成長的時代已經結束,現代社會正朝著兩代人共同成長的社會邁進。當然,成人與未成年人共同學習時,要引導他們學會對信息價值的判斷,防止文化垃圾的腐蝕。
(3)家庭教育首先是家長的自我教育。「身教重於言教」。為人父母,首先應當樹立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觀念,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創造民主、平等、和諧、寬松的教育氛圍;同時應當成為子女終身學習的榜樣,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養和文化科學修養。
4.親子觀。
家長的親子觀,是指家長對自己與子女關系的基本看法。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系,既是基於親情的長輩與晚輩的關系,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的關系,而且應當是親密的朋友。大量調查結果表明,當代孩子對父母最大的希望,是父母能夠做他們的朋友。父母對子女的責任是關愛、支持、引導,但又不陷入溺愛的誤區。父母對子女教育,要多尊重、多理解、多信任、多鼓勵,而不是一味地講教訓、說道理、定規矩,更不是簡單地耳提面命。
⑵ 家長對教育的觀點有哪些
家長對教育的觀點:
把學習做成輕松的事.讓孩子感受到閱讀的快樂。
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注重教給孩子一些正確的學習方法。
教育又是一種思維的傳授,而人因為其自身的意識形態,又有著另樣的思維走勢,所以,教育當以最客觀、最公正的意識思維教化於人,如此,人的思維才不至於過於偏差,並因思維的豐富而逐漸成熟、理性,並由此走向最理性的自我和擁有最正確的思維認知,這就是教育的根本所在。
教育也是一種教書育人的過程,可將一種最客觀的理解教予他人,而後在自己的生活經驗中得以自己所認為的價值觀。教育,是一種提高人的綜合素質的實踐活動。
⑶ 不同家長有不同的教育觀念,你教育孩子的觀念是什麼
家長素質是多方面的,而各種研究表明,家長的教育觀念是家長素質各種成分中的核心。它主宰著家庭教育的各個方面,是決定家庭教育方向與質量的關鍵。
③ 終身學習的人才觀。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在學校和工作場所之間的交替活動,將成為每個人在未來社會中的基本生存模式。更加靈活方便自主的終身教育,將把成才的道路鋪到每個人的腳下。那種「一朝學成而受用終身」的觀點已經過時。人才的成長最終要在社會的偉大實踐和自身的不斷努力中來實現
因此家長要樹立正確的人才觀,認識到人才是多樣的,成才的途徑也是多樣的。家長要認識到只要對社會、國家有貢獻,充分發揮了自己的聰明才智就是成才,為此以兒童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作為教育目標。
(2) 家長的親子觀
家長的親子觀是指家長對子女和自己關系的基本看法,它影響家長的教養動機。由於家長對親子關系的看法不同,因此教養動機各異。
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系,既是基於親情的長輩與晚輩的關系、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的關系,也是親密朋友的關系。大量調查結果表明,當代孩子對父母最大的希望,是父母能夠做他們的朋友。
父母對子女的責任是關愛、支持、引導,但又不陷入溺愛的誤區。父母對子女教育,要多尊重、多理解、多信任、多鼓勵,而不是一味地講教訓、說道理、定規矩,更不是簡單地耳提面命。家長應把子女看成是國家的公民、民族的未來,樹立為國教子的思想,克服把子女當成私有財產,教育子女只是為了光宗耀祖、傳宗接代、養兒防老或實現父母的意願等錯誤認識。家長的親子觀還間接影響著家長的教養態度和教養方式:為國教子的家長,一般比較理智,教養態度較為民主;而為己教子的家長,往往容易感情用事,對子女控制過多,要求過高過嚴,教養態度較為專制。
(3) 家長的兒童觀
家長的兒童觀指家長對兒童的權利、地位以及對兒童發展規律的看法,它直接影響家長對子女的教養態度、方式。
家長兒童觀必須樹立三個基本點:
① 孩子是人。孩子是「人」不是「物」。家長應當把「人」當作「人」來對待與培養,尊重孩子的人格,重視孩子的願望、需要,平等地與孩子溝通。
② 孩子是未成年人。孩子處在成長過程中,各方面還不成熟,其心理狀態、思維方式和成年人都不一樣。家長要理解孩子,允許孩子犯錯誤並使孩子對錯誤有一個逐步認識的過程。將成年人的想法強加給孩子,代替孩子下決心,逼迫他們按大人的意志去做,其結果往往與願望相反。
③ 孩子終將成為獨立生活的人。孩子是獨立的人,擁有獨立的人格和尊嚴,並且將獨立投身社會去創造自己的事業。這是任何人都無法替代的過程。童年生活不僅是未來生活的准備,而且是具有獨立價值的生活,成人應該尊重他們的生活。
(4) 家長的教育觀
家長的教育觀(也有稱親職觀)主要表現為家長對教育在兒童發展中的作用和家長角色與職能的看法。它往往和兒童觀相聯系,並影響家長的教養態度方式和家長在家庭教育中作用的發揮。有的家長否認教育在兒童發展中的作用,認為「樹大自然直」,對子女持放任的態度,把自己的職能局限於只養不教;有的家長過分強調教育的作用,忽視兒童發展的規律、水平以致拔苗助長,把家庭當作第二課堂。家長要正確認識教育與兒童發展的關系,科學地實施教育,並充分認識到自身在家庭教育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和責任,自覺地承擔起教育子女的任務。
總之,家長的教育觀念影響著家長的教養行為,是決定教育質量的關鍵。目前,家長往往普遍重視尋求好的教育方法,忽視端正自身的教育觀念,這種治標不治本、簡單照搬的做法效果並不理想。因此,對家長來講,掌握正確的教育方法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端正教育觀念,這樣才能正確、靈活地把教育方法運用到實踐當中。因此為了提高家庭教育的質量,端正家長的教育觀念勢在必行。
⑷ 優秀的家長教育理念有哪些
1、魚缸法則-給孩子足夠的空間與自由。
2、狼性法則-男孩子尤其重要,一定要有野性。
3、北風與南風法則-寬容強於懲戒。
4、羅森塔爾效應-心理暗示,很重要。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中產生的以親子活動為中心的教育活動,是成年人按照期望的目標,在家庭生活中的各個方面、持續不斷地教育和影響兒童的過程,也是家庭成員相互學習和影響的過程。
學校、家庭和社會對兒童進行教育的目的,是為了促進孩子德智體美勞和諧全面發展,為了塑造孩子健康心理和完善的人格。
學校教育是有序的統一的,社會教育從某種層面來說也是統一的,而家庭教育是多樣化、個體化的,不同的家庭有著不同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千差萬別導致兒童性格和選擇都有著巨大的差別。
⑸ 優秀的家庭教育理念有哪些
1.孩子應該有同理心:同理心,可以簡單理解為「換位思考」。在人際溝通中,「同理心」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
為什麼有的孩子很受同學們歡迎,而有的孩子卻被同學們評價為「自私」「不合群」?就是因為有些孩子還沒有同理心,從來不會站在別人的立場上考慮問題,也從不體會別人的感受;
為什麼有些家長總覺得,自己整天那麼辛苦,孩子卻絲毫不理解?其實也是因為你還沒有幫孩子建立起同理心,孩子還不習慣從你的角度上體諒你。
孩子同理心的培養,是個漸進的過程,媽媽可以嘗試一下這個方法:每當你覺得孩子有點「自私」時,先穩定住談話氛圍,讓孩子自由說出他的想法,然後你蹲下來,認真、平靜地說出你的想法,最後讓孩子就你的想法做出回應:「聽完媽媽的話,你覺得接下來應該怎麼做呢?」
2.孩子應該有責任心:責任心,是孩子對自己應遵守的規范、應履行的義務的正確認知。
一個沒有責任心的孩子,習慣以自我為中心,無法跟同伴友好相處,也就沒有穩定的人際關系;也正是因為沒有責任心,孩子也往往缺少必要的奮斗動力。
孩子責任心的培養,一般從兩方面進行:一是讓孩子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對自己犯的錯誤負責;二是對自己的承諾負責。
比如:打掃自己的房間算是對自己負責;當初答應了媽媽一周只吃一次冰淇淋,就要履行承諾,這算是對自己的承諾負責。
7.孩子應該有時間管理能力:時間管理能力,意味著效率,是學習、工作的基本技能,也是生活的基本技能力。
最能體現這一能力的,可能就是家庭作業了。同一個班,同樣的作業,總有一部分孩子要寫到半夜,到頭來孩子累得不行,家長還抱怨老師布置作業太多。
時間管理能力是需要慢慢培養的,最開始可通過「倒計時」的方式,讓孩子在一些小事上意識到時間觀念,比如跟孩子一起計劃好洗腳要幾分鍾、洗澡要幾分鍾、起床要幾分鍾,然後慢慢地過渡到學習中,比如完成一道題大約幾分鍾。
8.孩子應該獨立:獨立性包括獨立的意識、獨立的行為,也就是說:
1.孩子要能夠獨立思考一些問題並自己拿主意;
2.孩子能承擔起自己分內的家務、料理自己的生活。
獨立性是孩子在新環境中生存、發展的必備心理素質。
同事的女兒上個月參加考試,開考半小時後才發現沒帶2B鉛筆,一著急在考場上哭了起來。監考老師嚇一跳,過來問明情況後,給她借了一支……
事後,同事很自責地跟我說:「從小到大,每次考試前我都囑咐她清點文具、准考證件,就是這次忘了,沒想到就出錯了,也是怪我呀……」 其實,如果你愛孩子,就不要替他代勞太多事情。
孩子自己的事情,最好自己完成:自己收拾玩具,自己整理書包、文具,自己洗小臭襪子,自己拖拖小卧室的地……
孩子自己的事情,讓他學會自己做決定:你想買這條小狗,你就得保證天天遛狗、清理便便,你自己決定買不買;你想報繪畫班,周六就不能玩了,還要堅持下去,你自己決定報不報。這樣孩子以後遇到事情才會有獨自處理的能力。
⑹ 中國家長的教育觀念
望子成龍式
在中國式家長那裡,生兒育女完全不是性高潮的衍生物,是點上燈照上鏡兒,按照科學步驟有條不紊的配置下來的,他是父母未能完成夢想的續集。自己不會飛翔,下一顆蛋,讓蛋長大完成自己飛翔的夢想。
不能輸在起跑線式
許多家長成材心切,恨不得從受精卵開始就進行教育,理由是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恨不得把唐詩六百首出生第二天就倒背如流,各種興趣班不惜血本,個個都是宋 祖 英、朗朗、陳丹青、劉翔的結合體方才能顯出你教育的成功。完全不會也不去顧及孩子愛玩的天性,死記硬背,一味地命令式教育,將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堅持 性和創新能力等非智力因素拋之腦後。我也奇怪了,中國式考試題目也變態翻倍,非要讓記住成吉思汗生於哪年死於哪年,有什麼卵用?更可笑的是,我親自遇到一 個題目,你找出文中你最喜歡的一句話劃上橫線,結果卻有唯一的標准答案。這不成了老師喜歡的一句話了嗎?變態考題無疑在培養孩子察言觀色猜人心思的技能。
含辛茹苦苦肉計式
中國式父母一定要把自己的生活過的悲情和忍辱負重再能現身說教,一切為孩子的學習讓道,從孩子入學開始美名曰陪著孩子成長,實則是用GPS的監控定位的功能完成一次自我失去的拋物線。失去自己的生活空間,方才標榜為中國好父母。
隔壁小王式
他還有個另外的好名字叫:激將法。用隔壁家的孩子如何優秀來打擊你一輩子,稍有疏忽就是:你看人家隔壁小王?稍有落後就指出:你看人家隔壁小王?永遠有個隔壁小王的高標桿擋在你的面前,自信在中國小孩身上很難持久的存在,要麼自信到自負,要麼自卑到失去自我。
什麼吃虧是福,沉默是金等等屁話
從小教育孩子要學會忍受,退讓,明哲保身,每個人都是聰明之人,所以才會出現南京大屠殺三個日本兵能幹掉3000老百姓的荒誕劇,雲南幾個持刀歹徒能殺 掉幾 十個路人的奇跡。因為人人都是聰明人,都在信奉吃虧是福、沉默是金的人生信條,所以都等著一個二愣子出現力挽狂瀾,這個世界不怕壞人有多囂張,就怕好人有 多沉默。
變相拜金主義式
搖身一變成了有錢人的中國父母,刻骨銘心的話就是:我 受過的罪可是不想讓兒女再受。所以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成績好了物質獎勵,我們的口頭禪就是你給媽媽考上 多少多少分數,我就給你什麼什麼承諾。你給?學習是給父母學的理念深入人心。談何動力和興趣?!當人生觀的追求轉化成物質上的貪婪,我們又從何談起獨立思 考和人格。
棍棒之下出孝子式
熱衷於虎爸狼媽的推崇,不打不成才」、「棍棒之下出孝子」「三天不打上房揭瓦」「三句好話不如一馬棒」等等,我們傳統的打子秘籍就這樣傳了下來,一部經典武俠連續劇才剛剛開頭,接下來被棍棒打出來的父母們依然棍棒著自己的孩子,子子孫孫無窮匱也。
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的唯心式
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勤能補拙,天道酬勤,於是很多人用美好的年華和自己不擅長的東西死磕,嘔心瀝血了都。結果只能一生遺 憾。 另外這種極致的推崇,讓人沒有敬畏,沒有禁忌,開山擋海,戰天斗地無所不能,結果就沒有結果了,請看祖國的大屏幕。更主要這種思想教育出來的人,更貪婪, 慾望更大。
父母是職稱式
好像任何一個不成熟、不完美的人,只要晉升成為父母, 就可以一言九鼎,說一不二,否則就是大逆不道。所以在和孩子的平等交流上,永遠是最熟悉的陌生人。我們 給這段空檔期美名曰一個新名詞叛逆期。結果就有兩種可能,一種逆來順受,一種裝洋蒜。尤其在性教育上,掩耳盜鈴,州官放火,打馬虎眼,事實上,互相掩飾, 互相逃避,肚子大了還以為是電視劇上女主腳對著鏡子惡心兩次就過去了。父母這個稱呼只是你婚姻生活交話費送的意外驚喜,你不是道德和才智的制高點和標桿, 你甚至不如你的孩子更完美更成熟,降降身段,或許才能觸摸到真實和實際。
中國式家長需要一次集體反思,不管年輕還是年老,這是一次救贖,為了自己也為了兒女。除此之外別無他法。坐下來聽聽他們的聲音,給他們成長的時間。
⑺ 父母教育理念簡短有哪些
1、家庭教育遠遠重要於學校教育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所以說家長們與其給孩子搞個一對一輔導,不如讓父母有好好學習的心態,營造一個幸福快樂的家庭氛圍。家庭是對孩子影響最深遠最深刻的一所學校。
2、幼兒教育遠遠重要於成人教育。
中國有句古話:3歲看大,7歲看老。7歲之後沒有新鮮事,7歲以後這個孩子按照他的人生劇本去度過自己的一生。所以,有些事是命中註定的,所謂命是孩子0-7歲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所作所為,所謂命是0~7歲的潛意識寫的劇本,還包括基因。
如果給孩子找一個好學校非常重要的話,那麼給孩子找一個幼兒園比逼著孩子考一個好的大學重要的多。
3、親子關系遠遠重要於親子教育。
教育的前提是首先要處理好和孩子的關系,關系大於教育。如果孩子非常尊重父母,非常崇拜父母,是會和父母溝通的,是會聽父母的建議、指導和批評的。所以只有跟孩子處理好關系才談得上教育,如果沒有親子關系就沒有基礎教育。
4、學會向孩子學習
當今社會是高速發展的社會,每天會有大量的信息湧入,導致孩子快速的成長,這種成長速度甚至超乎想像。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家長的止步不前。所以說家長要懂得理解孩子,懂得向孩子學習,這個理念在當今社會是非常重要的。
5、孩子不是私有財產
把孩子當成自己的私有財產,是很多家長的共同特點。他們認為孩子是自己生的,自己養的,所以只要孩子犯錯就可以動手打罵。這種打罵孩子的現象在很多家庭都存在,而且有的家庭情況還非常嚴重。
所以孩子是私有財產的這種觀念一定要轉變,不符合時代潮流的東西就要拚棄。只有父母轉變了這個觀念,打罵孩子的現象才會從根源上消除。
⑻ 50個經典家庭教育理念
我結合培養我兒子的經驗分享給你,家庭教育理念有如下幾方面:
1、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孩子就像一張白紙,家長要用言傳身教的方式,影響孩子,成為孩子的榜樣,培養良好的性格、品德,形成健康的世界觀,為將來成為有用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2、家長要陪伴孩子找到感興趣的事情。我兒子5歲時他母親每晚陪伴他彈鋼琴1.5小時,除了春節休息幾天,一年365天每晚堅持練習陪他鋼琴,放棄了看電視時間,在小學5年取得了鋼琴業餘十級的成績。
3、培養孩子養成好習慣入手,從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兩個方面進行培養。「與其給孩子金山,銀山,不如給孩子好習慣。」好習慣可以使孩子終生受益。
4、培養孩子不怕學習,面對困難的勇氣。
在學習過程中會遇到困難與挫折,家長應該對孩子多多啟發,幫助他順利闖過難關,這樣既增強了孩子的自信心,又使孩子體驗到學習的樂趣。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謝謝!
⑼ 家庭教育理念有哪些
1、心理問題滯後反應
「我們小時候都沒人管,現在不都挺好?」這是我聽過最多的話,可當孩子真遇到問題,可能已經晚了。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都知道糖尿病、心血管病、癌症這些病不是在確診前一周里罹患,一旦確診,也不可能短時間治好。
孩子心理問題也一樣,前面不做工作,事後很難扭轉。因此,孩子成長中家長要學習一些心理學知識,心理養育越早開始越好。
2、孩子的問題大人造就
當孩子出現問題時,家長要先考慮自己在哪些問題上能調整。很多教育問題看似在孩子身上,但根在大人。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應講究「同進步」,學會跟孩子一起成長,改正錯誤。
3、心理撫養比物質撫養更重要
父母愛孩子,大多體現在物質上,買名牌、報私教、國外游……但這些都抵不過「心理撫養」。心理學里有一個試驗叫做「感覺剝奪試驗」,說的是把試驗對象囚禁在一個房間里,然後滿足他所有物質需求,但禁止他交流,也不給他閱讀權,結果沒有一個人挺過一周,出來後紛紛表示快要瘋了。
這說明,當人被剝奪「感覺」之後,會出現嚴重的心理疾病。所以,心理撫養最重要的就是要給予孩子情感,要給他感覺,不要只靠豐富物質生活。
4、人性教育比智力教育更重要
心理撫養和人性教育是互通的,我在研究犯罪案例時常常聽到大家評論某些犯罪人員毫無人性,其實這些人大多是沒有家庭生活的。近年來層出不窮的高校投毒殺人事件,罪犯智商很高,卻缺乏人性。這說明有些家長在教育問題上只注重孩子的成績,而不重視人性的培養。
5、性格才決定孩子的命運
這是一個全世界都公認的觀點。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堅韌的性格,助他日後走向社會成為一個有規矩的人。這些性格品質是生存、為人處世、贏得機遇的基石。
6、保護孩子的前提是尊重
很多家長對待孩子的態度就是「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你好」「愛你沒商量」,但不商量其實就是不尊重。「尊重」不只是說話要有禮貌,而是孩子在成長中要擁有一些必需的權利。我有一個朋友去國外學習,在超市買雞蛋時發現價格差距很大,工作人員跟他說:貴的雞蛋是有「雞權」的母雞生的,它們想吃就抓個蟲子,消化不良就吞兩顆石子,是根據自己需求生存的;便宜的雞蛋都來自養雞場,吃喝由飼養員控制,沒有選擇權。
所以孩子成長過程中,要讓他們有自我選擇的權利,而不是一味地命令他們。當孩子不願意練琴時,就告訴他:「現在有2個小時自由時間,如果你盡快把曲子練完,就能下樓玩久一些,如果磨磨蹭蹭,玩耍時間就會少了,你可以自己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