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教學 » 哪個課程屬於品德教育
擴展閱讀
怎麼使用刀具基礎 2024-11-19 03:31:27
小學生知識點英語 2024-11-19 03:30:40

哪個課程屬於品德教育

發布時間: 2022-04-20 18:59:51

❶ 品德與生活課程的性質是什麼它們屬於學校什麼類型的課程

品德與生活課程是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於探究、熱愛 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 。 「品德與社會課程是在小學中高年級開 設的一門以兒童社會生活為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綜合課 程。」正是由於課程的這一性質,使得終結性評價很難全面而准確地完成對學生 成長過程和思想變化歷程的准確評估。而過程性評價恰恰解決了這一難題,通過 關注學生思想上和學習上的變化過程,完成對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狀 況的評估。所謂良好品德、行為習慣的培養,探究意識的形成,學生社會性發展 等等都需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有許多行為習慣是知易行難的。特別是習慣的形成 需要適宜的環境及一個漸進的過程的。我覺得這樣的目標,大家如何能用終結性 評價方式去尋求比較科學的結果。而過程性評價恰恰擁有這方面的優勢。 我主張:過程性評價是一個「融入價值教育的過程」,過程性評價與我們的 課程性質及目標是多麼匹配。在我們平時的教學過程中進行過程性評價的時候, 我們是否注意過,其實評價的過程本身也包含價值教育。例如:為了更好的交流, 對學生進行的傾聽別人發言的評價,其中既包含了學習的技巧,也包含了尊重別 人的教育。這種例證在我們的教學實踐中是不勝枚舉的。從上面的例子中,我們 可以看到價值教育應該是學習者在其學習經歷中逐漸形成是非判斷的能力的過 程。學生通過這種把尊重別人發言的價值教育融入到了學習過程,從對別人的、 對自己的反復評價中獲得價值判斷的能力,在多次反復中形成對價值評判標準的 認識,進而掌握標准、理解標准、使用標准。過程性評價恰恰為學生這方面意識 的形成起到強化的作用,在我們教學學中的實踐意義也是非常顯著的。 過程性評價具有以下三個特徵,其一:過程性評價是一個對學習過程的價值 進行建構的過程;其二:過程性評價是在學習過程中完成的;其三:過程性評價 強調學習者適當的主體參與。 我們可以採用這些方法完成過成性評價: 交流展示法。 課堂競賽法。 軼事記錄法。 課堂觀察法。 這些評價方法適合於使用等級和評語的方式,以激勵為主。這樣我們就落實 了學生的發展這一根本目的。

❷ 德育包括哪些內容

德育包括下面這些內容:

1、愛國主義教育:愛國主義不僅體現在政治、法律、道德、藝術、宗教等各種意識形態和整個上層建築之中,而且滲透到社會生活各個方面,成為影響民族和國家命運的重要因素。

2、理想教育:是人們在實踐過程中形成的、有實現可能性的、對未來社會和自身發展的嚮往與追求,是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在奮斗目標上的集中體現。

3、集體主義教育:長期以來,人們憑直覺認為,私的概念是具體的,個人主義的定義容易理解,即是私利,個人或小集團的利益,對此講得也比較透徹。而公的概念則被泛化,對於集體主義,則被視為抽象,看不見,摸不著,這是由集體主義的屬性決定的。

4、勞動教育: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點和勞動態度,熱愛勞動和勞動人民,養成勞動習慣的教育,是德育的內容之一。

5、人道主義與社會公德教育:人道主義和文明行為這些道德是人類共有的基本美德,既是人類自身發展和自我完善的道德基礎,也是社會發展與進步的重要條件和標志。

6、自覺紀律教育:指的是使學生正確認識社會主義國家和集體紀律的意義,養成自覺遵守紀律的習慣和品質的教育,其履行《學生守則》。

7、民主與法制觀念的教育:用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的基礎知識教育學生,增強他們的社會主義公民意識,使他們懂得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懂得與自己生活直接有關的法律,養成自覺遵守法律的行為習慣。

8、科學世界觀和人生觀教育:是使學生樹立科學人生觀,並以其為指導,選擇正確的人生道路的教育。

9、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突出在社交、生產、生活上能與其他人保持較好的溝通或配合,能良好地處理生活中發生的各種情況。

(2)哪個課程屬於品德教育擴展閱讀:

現行德育課程內容的主要特點是:

1、生活化。遵循不同階段學生生活的邏輯,以學生的現實生活為主要源泉,以密切聯系學生生活的主題活動為載體。

2、綜合化。每一學段課程內容力求體現多重價值,整合多種學科內容。《品德與生活》包含了品德教育、科學教育、社會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內容。

3、生本性。課程內容主張從學生成長、發展與生活實際出發,從學生思想品德發展的現狀、問題和需要出發,尊重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

4、開放性。面向學生逐步擴展的整個生活世界,從封閉的教科書擴展到所有對學生有意義、有興趣的題材。

❸ 學校德育包括哪些方面的教育

學校德育包括:愛國主義教育、理想教育、集體主義教育、勞動教育、人道主義與社會公德教育、自覺紀律教育、民主與法制觀念的教育、科學世界觀和人生觀教育、心理健康。

學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會或階級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對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響,並通過受教育者積極的認識、體驗與踐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會與階級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動,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養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動。

德育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品質的教育。思想教育是形成學生一定的世界觀、人生觀的教育;政治教育是形成學生一定的政治觀念、信念和政治信仰的教育;道德教育即促進學生道德發展的教育。可以說,我國德育是一種涵蓋整個社會意識形態的「大德育」。

然而,品德的發展,世界觀、人生觀的形成,政治覺悟的提高,各屬於不同層面的問題,其過程機制相差甚大,不能以一樣的手段、方法,通過一樣的途徑,遵循一樣的原則,來實施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

(3)哪個課程屬於品德教育擴展閱讀

德育原則是教師對學生進行德育必須遵循的基本要求,它反映了德育過程的規律性,是對德育實踐經驗的概括和總結。中小學的德育原則主要有:

其一,道德認知與道德實踐並重。又稱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原則、知行統一的原則。

其二,嚴格要求與尊重信任。 嚴格要求是指嚴格按照教育方針和德育任務,對學生進行教育;尊重信任是指在民主平等的基礎上關心學生的成長,尊重學生的人格,信任學生能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發展。

其三,統一要求與個性發展相結合。保證所有學生的發展同社會發展的總方向相一致,又要針對學生的個別差異,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

其四,集體教育與個別教育並舉。通過集體來教育個人,又要通過個別教育來加強和影響學生集體。

其五,學校教育和社會影響相統一。既要重視學校教育在青少年品德形成過程中的主導作用,又要重視社會各方面的影響,相互配合,協調一致。

❹ 國外青少年品德教育課程的目標和內容主要有哪些共同特徵

盡管一個國家的品德教育課程目標及內容具有很強的民族性、人文性和社會制約性,人們對品德教育課程的理解也存在許多分歧和爭議,但各國德育課程的目標和內容亦體現出共同的規律——畢竟人類會遇到許多相同的道德問題。目前,國外青少年品德教育課程的目標和內容主要有以下幾個共同的特徵。

第一,培養具有民族精神的國民。將民族精神的培養作為品德教育的核心,這是世界各國共同的、一致的目標。民族精神是人類群體間一種強大而具有普遍意義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它能激發人們為本民族的利益而積極向上、奮發圖強。因此,世界各國都意識到品德教育課程必須致力於培養本國青少年的民族精神。如美國品格教育課程強調要培養美國人的美國精神,即做一名有民主精神、勇於開拓、以當美國人為自豪的美國人,因此造就了一批敢作敢為、大膽進取的「世界公民」。日本的民族精神教育更為典型,它在社會生活中表現為團體主義精神的教育,日本人具有強烈的團體意識,學生以校為榮,工人以企業為家,整個日本國民以當日本人為自豪。學校教育實踐也充分證明,品德教育中越強調培養民族精神,教育就越有成效。

第四,強調道德認知與實踐能力的發展。為了使青少年更快、更好地適應復雜多變的社會,並根據不同環境和具體情況做出最佳判斷,世界各國的道德教育都非常重視青少年道德認知能力與實踐能力的發展,力圖通過德育課程將知識學習、道德判斷能力的培養及道德實踐的行為訓練有效地結合起來,使學生能運用所學的道德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道德問題,做到知行合一。如一些國家的德育課程教材並不提供現成的結論,而是設置一系列的情境,讓學生依據材料自行探究、判斷並得出結論。

以上就是國外青少年品德教育課程目標和內容的一些共同特徵。

❺ 什麼是思想品德課

思想品德課是指對小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科目。

1981年中國教育部規定在全國小學開設。目的是培養兒童具有社會主義國家公民的良好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

基本內容:(1)愛國主義和共產主義理想啟蒙教育;(2)集體主義教育;(3)文明禮貌教育;(4)努力學習、熱愛科學教育;(5)熱愛勞動、艱苦奮斗教育;(6)社會主義民主和法治啟蒙教育;(7)良好品格、意志教育;(8)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

思想品德課教學法

思想品德課以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為基本內容,結合貫徹《小學生守則》,向小學生進行社會主義國家公民應有的道德品質和行為規范的教育。

其目的在於使小學生初步具有共產主義道德品質和良好的行為習慣,立志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的勞動者。為把他們培養成為共產主義事業接班人打下思想基礎。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思想品德課;網路-思想品德課教學法

❻ 目前的 小學/初中和高中,有多少 品德教育課程和課時謝謝

從小學到高中都有,涵蓋了你所說的方方面面。課時一般每周2節。教師只要能按照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教材安排,完成課標要求,就能達到預期目標

❼ 我國現行的思想品德課程存在哪些問題需要怎樣改進

我國思想品德課程發展到現在,主要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1、課程教育目標相對滯後。我國現行品德教育課程目標基點仍是培養合格公民的道德素質,這樣的教育目標已經不能適應21世紀社會對公民素質的需要。21世紀公民的素質應該是綜合化、多維度、具有開放性的。從某種程度上說,我國的德育課程目標過多服從政治需要和維護社會穩定的需要,對個體個性發展的需要盡管在新的課程標准當中有所提及,但還遠不夠重視。

2、課程內容亟待進一步改善。其一,缺乏必要的穩定性和科學性。我國思想品德課程一直注意聯系國家政治生活現實,這雖是一個優點,但造成一些課程內容缺乏科學的篩選和連貫性。其二,雖然密切聯系政治時事,但在很多國際上流行的、富有時代氣息的內容選取和編排方面卻相對滯後。其三,教育內容脫離學生的生活實際。其四,從課程內容的結構和設計上看,多以德目方式建構教材,注重知識邏輯,忽視生活邏輯,致使學生學習被動。

❽ 談一談在品德與社會課程中,為什麼說歷史,地理等知識的教學是與品德教育融

《品德與社會》課程推進到五、六年級,我們遇到了一個難題:面對教材中大量的社會知識,許多老師在教學目標的把握上容易出現偏差,一不小心就把品德與社會課上成了知識型的社會課,忽視了品德學科的特性。那麼,我們到底應該怎樣理解這門課程的性質,准確地解讀教材,處理好知識教學與品德教育的關系呢?
(一)明確課程的性質
關於課程的性質,課程標准給我們做了這樣的表述:「品德與社會課程是在小學中高年級開設的一門以兒童社會生活為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綜合課程。」魯潔教授也給我們做了這樣的概括:「它是兒童學習過有道德的社會生活的課程。」由此可見,品德與社會課程是綜合課程,而品德性是它的靈魂。
歷史,實際上是道德教育的重要載體。在國外沒有專門的品德課,如果說有的話,那就是歷史和文學(包括宗教)。歷史所蘊含的是一種選擇的道德(對善惡進行選擇),文學是人性深處的一種道德。我們說要通過生活講道德,其實,歷史就是生活(歷史人的生活),文學也是生活(細節化的生活)。歷史、文學都是人寫的,是人的活動,我們解讀歷史,就是要把它還原成人的活動,用一種細節化的方式來呈現,讓歷史中有一個人,一個能與學生對話的人。
地理,其實是指人類的生活空間,這個生活空間是我們人類的活動場景與活動資源。人類和自然環境不是對立的,而是相互依存、融為一體的。在全球化時代,道德不只是人與人之間的規范,還應當包含著人與自然的道德規范。在整個世界上,自然跟所有的人都發生了聯系,有著各種各樣的矛盾。作為一個公民,就必然存在著一個怎樣對待自然的問題。因此,我們不僅僅是要讓學生獲得地理方面的知識,更要培養學生寬容、共贏、共生的品格,學會呵護自然。
由此可見,在品德與社會課程中,歷史、地理等知識的教學是與品德教育融為一體、不可分割的!
(二)尋求兩個通道 1、走進生活的通道
高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逐漸加大了知識的含量,容易遠離學生的生活世界,因此,需要教師想方設法使教學能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或熟悉的生活開始,找到一條生活的通道。
如,學習《隔海相望》(蘇教中圖版品德與社會六年級上冊第6課)一課,可以從學生對台灣企業的了解,對台灣人的了解(比如有台灣來的學生在學校上課;家裡有親戚在台灣;和他們說過話,看他們寫過字。),對台灣的電影、電視,歌星、影星的了解,對台灣商品的了解等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入手,從而使學生感受到,我們同根同源,我們都是中國人,台灣是祖國血脈相連的一部分。這樣的教學就能使學生既了解台灣的社會生活,又受到了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
再比如《李奶奶身上的傷痕》(蘇教中圖版品德與社會五年級下冊第11課)一課中有一則「新聞鏈接」:「最新消息:2003年8月4日,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一建築工地發生化學毒劑傷人事件,這些毒劑正是侵華日軍當年所遺留下來的。……」 一段新聞立刻成為了鏈接遙遠歷史與現實生活的橋梁,它會帶著學生走進歷史,去和歷史對話,思考歷史對現實的啟示。我們用類似的方法處理教學,可以使許多看似枯燥的歷史、地理知識生動起來,還原為學生所熟悉,至少能理解的現實生活,從而激發他們的情感,促使他們做出價值的判斷。
2、走進心靈的通道
傳統的歷史課往往採取宏大敘事手法,淹沒了歷史中的人和生命,使歷史變成了一種只需要記憶的年代、事件和人物。品德與社會課程中則大量採用了生命敘事,藉助於同樣有著生命和心靈的人物去找到走進學生心靈的通道。
歷史本來就是由人創造的,歷史的「人化」就是把隱藏在歷史事件中的人凸顯出來,讓人走向前台。我們教材的呈現方式是:把歷史以生命敘事的方式表達,讓一個個與兒童同構的活生生的生命體彷彿站在了兒童的面前,與兒童展開對話。在這種對話中,兒童的生命在與「歷史人」融合中就會獲得更為豐富的文化內涵。那麼,我們的教學就是要引領學生努力去尋找「歷史人」的心靈蹤跡,感受他們的真實故事,他們的痛苦和快樂,他們的艱苦與辛勞,他們的追求與希望,等等,從而產生移情體驗。
比如學習《戰爭何時了》(蘇教中圖版品德與生活六年級下冊第10課)一課,教材就是從具體的故事入手,以歷史還原法,用戰爭中的兒童的生命故事引發學生們的情感體驗,如《請把我埋得淺一些》這個故事,就表現了戰爭的殘酷,對生命的漠視與摧殘,從而激起學生的同情與對戰爭的痛訴(我想把這個故事讀一讀,讓我們來感受一下它的魅力p76)。其實,歷史本身就是感性的,過去純知識體系的教學把很多感性的東西抽空了。而現在,我們應該思考如何使知識的學習融入更多的情感體驗,真正走進學生的心靈。
(三)實現三個轉換
1、從「面對客體」轉換到「面對主體」
品德的形成,主要是解決一個態度的問題,也就是我們怎樣對待人,怎樣對待自然,是認同、還是抗拒,是接受還是反對,我們和它是一個什麼樣的關系,它對我們有什麼價值和意義。
傳統的社會課,是被老師當作知識來教的,作為知識課,要解決的往往是「是什麼」「為什麼」的問題。在這樣的課堂中,教師需要做的就是把事實講清楚,因為這是客觀存在的現象。這樣的課它要達成的目標其描述詞是「知道」、「了解」、「掌握」等。但是,品德與社會課課程的性質發生變化,課程目標也發生了變化。我們必須要實現一個轉換,即從對客觀世界的一味探求轉換為主體通過知識的學習,學會怎樣生活,用什麼態度對待生活,用什麼方式去生活,也就是從「面對客體」轉換到「面對主體」。只有通過這樣的轉換,學生主體才能進入,學生的品德才能得以形成。
比如,學習《自然資源取之不盡嗎》(蘇教中圖版品德與社會六年級下冊第9課)一課,在談到「有限的自然資源正在頻頻告急」這一問題時,許多學生感到這似乎和他沒什麼關系,離他遠著呢!魯潔教授舉例說,我們可以這樣轉換一下:「當你到30歲的時候,你身邊的什麼物種可能沒有了;當你到50歲的時候,什麼物種可能沒有了。我們怎麼做才能不讓這些自然資源從我們的眼前消失呢?」類似這樣的提問,就能夠把問題轉換到與他們的自身生活密切相關的一些問題上來了,讓學生知道人與資源是一個什麼樣的關系。這樣的提問,就讓學生作為主體進入了,他就覺得資源與他的生活是密切相關的,而不是事不關己。
2、從「知識認知」轉換到「心理體驗」
知識課的學習只停留在認知的層面,而品德與社會教學不光要認識到,還要體驗到。進入體驗,才會有知、有意、有情、有行,才會有價值引導,而不是僅僅佔有知識。知識是通過認知來獲得的,態度則需要體驗。總之,我們在讓學生獲得知識的同時,也要讓學生形成相應的品德,這種品德的形成過程是一種自然的融合,而不是強加於人的,這就必須重視學生的心理體驗。
在這里,我們要特別注意區分傳統社會課里的歷史部分與品德與社會課中的歷史部分編寫的指導思想,後者不僅是告訴學生一段客觀的史實,更重要的是通過這段史實對學生進行品德的陶冶。所以,品德與社會課中的歷史,總是通過一種情感的導入,用有血有肉的歷史事實來感染人,也就是努力將歷史事實轉化成孩子的情感體驗,用一種生命敘事的方式講述出來,盡量還原到當時具體的歷史情境中,不再僅僅關注於宏觀的歷史事實,而在於具體的人和事。
《戰爭何時了》(蘇教中圖版品德與社會六年級下冊第10課)一課中的生命敘事引起了學生對戰爭的憎恨,給了學生極大的心靈震撼,使他們由此感受到了戰爭的殘酷,但這種心理體驗不一定要學生馬上說出來。生活中有許多知識是緘默的,我們把它叫做緘默知識,緘默知識可以讓學生在內心對話。我們的品德教育便要重視學生這樣的內心感受,而不一定要科學地表述歷史知識。
3、從「見物即物」轉換到「以物及人」 「德育面對的是人而不是物,即使是物,我們也要顯示它背後的人,顯示它和人的關系。」(魯潔)因為,這些物都是由人創造、製作、運作的,在它們的背後都蘊藏著「人」,蘊藏著人的智慧與勞作、人的需要與情感等。
一位老師准備上《有多少人為了我》(蘇教中圖版品德與社會三年級下冊第8課)一課,她問魯潔老師:「為什麼要把這一課放在三年級呢?」魯老師告訴她:「因為它已進入了三年級兒童的生活,只是他們沒有認識到,體會到。比如,很多學生可能都喝過牛奶,這已成為他們生活中的一部分。但是牛奶怎麼來的呢,哪些人為此付出了辛勤的勞動呢?學生可能沒有想過,沒有認識到。教師如果能讓學生想到、認識到、體驗到,讓勞動者能在學生的心中活起來,找到感覺,讓書本上的東西活起來,讓學生與生命對話,你就是一個高明的教師。」比如學習《金字塔下留個影》(蘇教中圖版品德與社會六年級上冊第7課)一課,講埃及的金字塔,金字塔是由古代的埃及人建造起來的,埃及這個國家也是由人組成的,我們就要把背後的人推出來。只要在教學中講到人的創造,人的活動,自然就建構了品德。這樣就能在人性的基礎上把自然與人聯結起來,把歷史與人結合起來,把知識與道德融合起來,成為一個有血有肉的有機體!

❾ 現今中小學教育,有沒有思想品德教育這一課程的教材

思想品德教育是有的,不過課程名稱不叫這個名稱
小學低年級叫「品德與生活『,小學高點兒年級的叫」品德與社會「
初中的叫思想品德
各年級都有教程,不過有不同版本,人教版、滬教版等等...

❿ 大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思想道德修養課的基本內容

(專指大學教育課程)思想道德修養課既具有鮮明的政治性和思想性,又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和知識性,其內容十分豐富,包括政治修養、思想修養、道德修養、心理品質修養,美學修養,敬業修養等。其中政治修養是思想道德修養課的核心內容,思想修養和道德修養是思想道德修養課的主要內容,而心理品質修養則是思想道德修養課的基礎內容。思想道德修養課就是按照這些內容的內在聯系和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發展規律而構成的。 由於思想道德修養課涉及的內容十分廣泛,而且有一定的理論深度,要想學好它,掌握它,並用於指導人生,就必須要有科學的態度和正確的方法。
第一,要注重基本理論和基本觀點的學習。毛澤東說過:「主義譬如一面旗幟。」科學的理論就像一面引導千軍萬馬朝著正確目標沖鋒陷陣的旗幟。思想道德修養課動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回答和解決在青年學生中具有普遍性的「熱點」、「難點」問題,形成了一整套思想道德修養理論。學習思想道德修養課,首先要認真學習它的基本理論和基本觀點,掌握其精神實質,從思想深處真正認識到中國走社會主義道路的必然性,真正認識到我們社會所倡導的以集體主義為核心的人生價值觀與人類社會真、善、美相統一的終極價值目標的指向是相吻合的,並能真正理解這種人生價值觀的價值。這是學好思想道德修養課的基礎,它對於提高大學生自身的理論素質和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於確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第二,要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在比較與鑒別中學習。青年大學生要學好思想道德修養課,不僅要掌握其基本理論和觀點,而且還要注重運用這些觀點,分析認識現實問題,理論聯系實際,在比較與鑒別中學習。這對於置身於社會轉型期,面臨著多重價值體系選擇窘境的當代大學生來說,尤為重要。理論聯系實際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是聯系改革開放的社會實際,一方面是聯系自己的思想實際。在比較與鑒別中學習,主要是指青年學生要學會運用課堂所講授的理論去分析和認識現實社會生活中紛繁復雜的政治、經濟、文化、道德等現象,去比較和評價各種社會思潮和價值觀念,並在分析與比較中,在評價與鑒別中選擇和確立為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奮斗的政治方向和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第三,要注重知行統一,在踐履中學習。知行統一,強調踐履,這是由思想道德修養課的特性所決定的。思想道德修養課利用課堂教學等形式,與大學生共同討論應當怎樣做,為什麼這樣做,以及怎樣做的道理。大學生通過學習討論掌握了這些道理,就謂這「知」。但獲「知」並不是思想道德修養的最終目的,獲「知」的目的是為了「行」,是為了「踐履」。中國古代思想家早就指出,「不行不為真知」。因此,知行統一,注重踐履,就成為這門課的重要特點。這就要求大學生在學習這門課程時要注重知行統一,堅持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邊獲知邊踐履,在踐履中進一步加深對「知」的理解和認識,真正做到知行統一,從而不斷提高思想道德境界,達到完善自身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