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上好一節課的方法
1
好課要滿足三個條件
好課要滿足哪些條件?
「雙主互動、多維聯系」。課堂教學要讓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材、學生與多媒體等輔助資源互動聯系,從而使教與學達到高度和諧,實現課堂活動的快樂、高效、優質。
適應現實。教師要關注知識目標的學習與生成,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應變能力和考試能力。
為學生的未來生存發展提供幫助。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書本知識的同時,更要培養學生思維、交流、表達、組織等方面的綜合能力。
2
好課要做到四個改變
從傳統課堂到新課堂,應該出現以下改變:
改變教師觀念。教師的思想決定課堂教學方式,因此,改變教師思想是課堂教學改革成功的重要因素。
改變課堂教學結構。教師應該讓學生進行科學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自主學習的前提是學生的充分自學,合作學習需要通過小組內部的充分交流來實現,探究學習的重點是知識學習和應用練習,應該以思維訓練為主線。
改變教學工具。課堂教學應以「三案」(學案、題案、師案)為抓手,讓學生有法可依、有題可練。學案指的是學生學習的指導方案,重在目標解讀、方法指導、習慣培養;師案指的是教師教學的指導方案,重在教學過程的預設和生成;題案指的是學生知識達標的訓練方案,重在知識點訓練、問題設計目的說明、解題思路指導。
改變學習內容。知識學習要立足於教材,將知識學實、學准;教師要引導學生拓展課本知識,將課內知識與拓展知識有機銜接;學生要落實知識學習點、線、面、體的整體聯系,構建知識樹和知識體系;課堂教學要重視學生對學習方法、思想方法的總結提煉。
3
好課要建構體驗模式
學習即體驗,沒有體驗的學習不是真正的學習。為幫助學生進行體驗式學習,教師可以構建體驗式「6411」課堂教學模式。「6411」指的是「六步」「四查」「一為本」「一中心」。
六步:導學、自學、互學、展示、檢測、拓展;四查:課堂教學的四次學情調查;一為本:以教師的專業發展為本;一中心:以學生的全面自主發展為中心。
4
好課要彰顯不同風格
不同的學科有不同的學科特點,不同的教師有不同的教學風格,不同的學習內容有不同的學習方法,不同年齡段的學生有不同的學習能力和接收能力。
鑒於此,在課堂教學模式的基礎上,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科特點,自主探索新授課、閱讀課、作文課、復習課、試卷講評課等不同課型的流程和模式,形成自己的課堂風格。
5
好課要有精彩的導學
課堂教學的導入環節,如同拉開的大幕,要讓學生一眼就看到精美的景色;猶如樂章的序曲,要讓學生一開始就受到強烈的震撼。
課堂導入環節要注意以下幾點:確定學習內容和學習目標;告知學生學習的重點難點;給學生一些指導性學習建議;告知學生學習時需要准備的學慣用具;告知學生對學習時間的要求;簡單解讀學案要點,讓學生根據自身能力解決學案中的問題。
6
好課要有安靜獨立的自學
在自主學習環節,學生應該獨立學習教材及相關文本資料,要以學案為抓手,以問題為主線,運用雙色筆、糾錯本等工具,對自學過程中的問題進行標注,為互學討論環節打好基礎。
只有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得到激發和提高,才會有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因此,教師要高度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要求學生高效獨立地進行自主學習,從而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
7
好課要有互動
互動指的是學生的相互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具體來說,就是學生之間進行學習幫扶,構建若干相對穩定的學習共同體。學生合作、探究的過程,既是解決自學中存在問題的過程,也是發現新問題、探究新問題、解決新問題的過程。
互動學習能夠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能夠幫助學生提高創造力。
『貳』 教育學 : 教師如何上好課
教師要上好課,必須擁有自己一套獨特有效的教學方法。蘇霍姆林斯基說:「任何一種教學方法,當它還只是存在於我們的觀念中,當我們還只是在字面上——在教科書上,在教案上分析它的優缺點時,這還不能算是真正的方法。」要讓一種教學方法成為自己的方法,教師要傾注自己的智慧和鮮活的思想。要這樣做,或者說能這樣做的人,就必須有深厚的文化積淀。
『叄』 如何上好一節課 教育學 山東教師資格證
怎樣才能上好一節課
上課是整個教學工作中的中心環節,要提高教學質量,就必須上好課。正確的貫徹教學原則,是上好課的根本保證。為了上好一堂課,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一、講課的目的要明確
教師和學生對這堂課要完成什麼教學目的,應當做到心中有數。教學目的是以教材內容為依據,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他既注重知識教育,又注重思想品德教育。教師和學生的活動都始終圍繞著教學目的進行,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保證講課內容的正確,採用適當的教法。
講課要保證教材的科學性和思想性的統一,在教材的安排上,既注意突出了教材的重點、難點、關鍵,又顧及了教材的系統性、連貫性;既注意新舊教材的聯系,又注意理論聯系實際,只有內容正確,才能保證教學質量。為了更有效地吸引學生,需要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在講課中必須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適時加以變化,使學生經常感到新穎,產生濃厚學習興趣和積極參加教學活動的慾望,這樣才有利於形成良好的課堂氣氛。
三、講課要有啟發性,提高教育學的積極性
教學效果的好壞,一方面是講課水平高低的檢驗,另一方面決定學生是否願意學、主動學。如果學生不努力去學,單憑教師硬灌是不行的,所以在教學中一定要提倡啟發式,反對滿堂灌,要循循善誘,啟發學生動腦、動口、動手,讓他們自己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從而解決問題,獲取真知。
四、講課要有藝術性、側重性,要組織得好
教師講課語言生動、風趣、清楚、通俗富於感情,講解描繪形象具體,能促使學生認真聽講、專心思考。教師講課要努力抓住重點、難點,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避免內容繁雜、主次不分,應注重講課的側重性,使學生正確把握主次,有利於知識的掌握和鞏固。講課帶有藝術性於側重性,就可以使學生樂於學習,激發了他們積極探求、思索未知的感情,產生了較有所收、點有所通、啟有所發、導有所悟的最佳教學效果。再次,講課要進行得井井有條、秩序良好,機制的進行組織教學工作,有效的利用上課時間,不浪費一分鍾。教師要隨時注意學生遵守課堂紀律的情況,防止和克服不良現象的發生。對個別違紀現象,應在不打亂學生思路的前提下,用眼神、手勢或走到違紀學生身旁,提示其注意。對違紀現象的處理應以活躍課堂氣氛為主,批評為次,可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改正錯誤。
五、講課中培養師生之間深厚的友誼
講課過程中,教師是教育者,學生是教育對象,又是學習的主體。師生關系的實際狀況直接影響著教學東能實現的程度。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調整學生的心理狀況,教師要平易近人、和藹可親,不要自視高學生一等,裝腔作勢,使學生處於一種冷漠、凈空、壓抑的心境之下。教師與學生間的情感應該相互交流,和諧、友好、融洽,使學生感到親切與善意,這樣的教師和學生的關系就很好。學生便愛聽你的課,接受你的觀點,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這種愉快、振奮的情緒下,向學生傳授知識,就易於為他們所接受。教師在講課時,形成活躍的是以師生知識交流的課堂氣氛,並及時加以調節,使學生願意上你的課,盼望上你的課,如果教師與學生關系冷漠,甚至學生對教師產生抵觸反感的情緒,盡管你的課講得很好,但在學生心中產生的影響可能很小,所以師生親密的感情是形成良好課堂氣氛的基礎,也是上好一堂課達到最佳效果的關鍵。
『肆』 上好一節課的最主要標準是什麼 教育學
優質課的標準是什麼好課的標準是什麼?從學生的角度來說,就是要看學生在課堂學習中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和探究的深度;從教師的角度來說,就是看課堂中是否堅持了以學生發展為中心,是否依據課程標准施教,是否體現了人文性、綜合性和實踐性。好課的標準是什麼?我認為,在新課程條件下,一節課是否是優質課,可以從以下兩個層面加以判斷。從理念層面看:主要看學生在課堂學習中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和探究的深度自主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引導下,自己確定學習目標、選擇學習方法、監控學習過程、評價學習結果的一種能動的、創造性的學習方式。學生的自主學習程度如何,主要看課堂活動中是以學生為主還是以教師為主,具體要看一節課中學生學習的自由度、能動度、時間度和創新度。自由度就是看學生的學習目標、方法、進度及對結果的評價多大程度上由自己決定;能動度就是看學生的學習是積極主動的,還是消極被動的;時間度就是看學生有沒有自學時間,自學時間有多少;創新度就是看這節課中學生是否有所創新。小組合作學習效度如何,主要看小組的選題是否科學,分組是否合理,是否互賴互動,是否有預設有生成。所謂選題科學,就是所選主題符合重要性、探究性、開放性和生活化這四個標准,否則就沒有探究價值。合理的分組一般以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為原則,人數也不能過多,以4-6人為宜,每人都應有明確的分工。互賴強調每個小組成員的努力都是小組成功所需要的和不可取代的,並且因為每個小組成員的資源、角色以及責任不同,他們共同努力,同時也有自己獨特的貢獻;互動強調的是面對面的交流、幫助、支持。從本質上說,探究學習是一種發現學習,具有深刻的問題性、廣泛的參與性、豐富的實踐性和開放性。它要求在教學過程中,以問題為載體,創設一種科學研究的情境,通過學生搜集、分析、處理信息,獨立地發現問題,獲得知識技能,形成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探究活動。探究學習的深度如何,主要看學生有無有問題意識和問題能力,問題的數量是否多,質量是否高。一節課中,學生提出的問題越多越好,說明教師善於啟發;教師回答不上來的問題越多越好,說明學生的探究有深度。當然,一節課不可能完全體現學習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但只要有一點體現得好,就是一節好課。要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是否堅持了「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所謂「一個中心」,就是以學生發展為中心。我們傳授的知識、教給的方法、培養的能力以及價值導向都應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服務。「兩個基本點」,一是堅持「依標施教」,就是根據課程標准進行課堂教學活動。這是因為國家課程標準是教材編寫、教學、評估和考試命題的依據。一個課程標准可以編寫多套教材,我們在教學中所依據的不可能是「多套教材」,只能是唯一的課程標准。另外,這也和當前學業考試命題相一致。所以,評價一節課,主要看它是不是符合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和精神實質。二是堅持體現人文性、綜合性、開放性和實踐性。所謂人文性,就是要堅持以人為本。要求一節課的教學內容生活化、個性化、有地方特色等,教學形式豐富多彩。所謂綜合性,就是要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要求一節課本身應體現綜合性,可以是相關知識的綜合,可以是教學目標的綜合,也可以是看問題的角度綜合,等等。所謂開放性,就是要求教師的教學思想應是開放的,不只固定在某一種思想或理論上,而是博採眾長,為我所用;教學目標是開放的,目標設定不僅限於教學內容的完成度,而是從學生整體綜合素質的提高、人文精神的培養等多方面入手;教學內容是開放的,改變學科教學的單一性,體現社會學科的綜合性;教學結尾是開放的,一節課結束時應在總結、升華的基礎上,激發學生對相關內容或問題產生繼續學習的慾望,並使學生在課後主動收集信息、解決問題。所謂實踐性,就是要教學中要理論聯系實際,強調學以致用、分析解決現實問題。從操作層面看:主要看學生是否做到:聯系閱讀,主動問答,自主討論,自評互判聯系閱讀是指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從相關書面材料中提取信息、獲得意義並影響其非智力因素的活動。從某種意義上說,閱讀就是學習,沒有閱讀就沒有學習。所以,一節課是否優秀,我們要看學生是否進行了閱讀,而且要看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否圍繞目標,對相關知識進行縱橫聯系、互相貫通,以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和綜合素質。主動問答是指學生自主、積極地提出問題和回答問題。主動問答既是教學目標,又是教學手段、教學藝術。自主討論是指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自選問題,並就這一問題自由交換意見或進行辯論,以解決問題或生成新的問題的活動。討論對於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辯證思維能力以及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自評互判,自評的目的是全面認識自我,發現優點、鼓起信心、認識不足、反饋調節,互判是通過學習活動發現夥伴的優點,以此相互認識、相互激勵、相互提高。以上四個環節,不是每節課都必須要做到的,但只要一個環節做得好,就是一節好課。要看教師是否做到:引人入勝,精導妙引,結尾無窮引人入勝,「引」指的是「引出課題」和「進行指引」,「入」是讓人處於某種狀態或境界。「引」是手段,「入」是目的,體現了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的和諧統一。引人入勝指的就是在一節課的起始階段,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創設情境、激發興趣,讓學生對某一課題處於最佳學習狀態或境界的教學行為。精導妙引就是一節課的進行中,教師運用各種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對學生的閱讀、問答、討論、評判等學習活動,給予精心指導、巧妙引領的教學行為。其目的是掀起學習高潮,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課堂教學目標的實現。結尾無窮指的是一節課的結束階段,教師在引導學生對本節課進行總結、升華的同時,激發學生對相關內容或問題產生繼續學習的慾望,並使學生在課後主動收集信息、解決問題的一種教學行為。如果開頭的藝術是為將學生更好地引到教學勝境之中,以求收到最佳效果的話,那麼結尾的藝術,就是要將教學小課堂帶入人生大課堂,將最佳效果從課堂之點輻射到課後。
『伍』 怎樣上好一堂課
不同年級有不同的要求,以高中課堂為例,上好一堂課,高中教師必須掌握一定的教學技能,例如教學的三維目標、教學內容的生活性、只是學習的建構性、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在此基礎上,靈活地綜合地加以運用。
1、教學的三維目標。
教學目的是課堂教學的核心和靈魂,是課堂教學的根本出發點和歸宿點。課堂教學目標要全面,要按照課程改革的要求做到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目標的內在統一。
課堂教學不能僅僅只限於向學生傳授學科知識,而應該以促進學生生命的整體發展為核心,培養完整的人,建構學生完滿的精神世界。
(5)如何上好一堂課教育學擴展閱讀:
一堂好的高中課堂必須以大綱和教材為「本」,不能隨心所欲,開無軌電車。但又不能囿於課本,而應對課本進行加工提煉,化難為易,化繁為簡,深入淺出,加深加廣。
要講出學生通過自學閱讀仍體會不到的內容,發拙課本背後和字里行間蘊藏的奇珍異寶。講出教師自己鑽研教材的心得體會,獨到之處,要有見地,有升華處,從而引導學生超出課本達到新境地。
按對立統一觀點,教學過程應是解決矛盾的過程,教學由矛盾始,到矛盾終,如此不斷循環往復螺旋式向前發展。課結束時,根據知識的系統,承上啟下地提出新問題,一可使新舊知識有機聯系起來,二可激發新的求知慾,三可收到「欲知後事且聽下回」的餘味無窮之效。
『陸』 如何上好一節優質課
一、「精」,即課的內容要精當。一節課的時間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時間內,盡可能的多傳授些知識給學生是授課教師的普遍心理。尤其是隨著多媒體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通運用,使現在上課時的教學內容比運用傳統教學手段進行教學時有了較大的豐富。
在這種情況下,有些教師在上課時,尤其是在上優質課時,為了達到使教學內容顯得較為豐富的目的,總是想方設法地多增添些教學內容。這其實是一種認識誤區。因為,每節課所傳授的內容要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的接受能力而定,多並不等於優。
所以,上好一節優質課,關鍵是要在實現既定教學目標的前提下,盡可能地把所要傳授的知識講清、講精。以我的經驗,上優質課時,最好圍繞一至兩個中心問題進行講解,不可貪多。面面俱到,結果一面也不到。
二、「緊」,即課的節奏要環環相扣,程序嚴密,步驟緊湊。一節課具體的教學環節可能有多個,但總的來說,都可如一首律詩,分成起、承、轉、合四個部分。起可視為復習舊課、導入新課等教學環節;承可視為分析重點、突破難點等教學環節;轉可視為拓展引申、對比分析等教學環節;合可視為課堂小結、布置作業等教學環節。
一節課,教學環節不可或缺是毫無疑問的,難就難在對教學環節銜接的把握上。水平相當的教師要判斷他們水平的高低,只有看他們是如何處理環節與環節之間的銜接的。水平高的教師,在處理環節之間的銜接時,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環節就顯得流暢自然;而水平較低的教師,由於不能很好地把握這個規律,在各個環節進行銜接時,就會顯得滯澀別扭。
三、「活」,即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要靈活。俗話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同樣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師應有不同的教法,「條條大道通羅馬」,只要能夠實現既定的教學目標和符合教學規律,教學方法盡可多樣化。
作為一個教師,開創精神首先體現在教學方法的開拓創新上。「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沒有好的教學方法,再好的教學內容只能是茶壺里的餃子,是無法滿足學生求知的胃口的。有了恰當和靈活的教學方法,自然而然就能營造出活躍的課堂氣氛來。
學生方面
1、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方式。要求以自主學習、互助學習、討論學習為主。
2、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的比率大小。
3、學生參與的積極主動程度。
4、學生參與學習的深刻度,解決的問題是否深刻豐富。
5、學生當堂達標率。
教師方面
1、目標設置是否合理,目標導學作用的發揮。
2、教學縱向結構和橫向結構是否合理。
3、創造性地應用教材內容,教學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
4、教師幫助、指導、點撥、啟迪、提升作用的發揮。
5、課堂調控作用的發揮。
『柒』 淺談怎樣上好一堂課
反思 我們平時的教學,會發現同樣的學生,對不同的教師表現出不同的態度,同樣的內容,不同的教師講,課堂效果也不同。這值得我們深思。教師怎樣做才能上好一堂課,讓學生喜歡自己的課呢?
第一、充分備課——一堂好課的之根本。
備課是一個再創造的過程,此間,教師不但要備教材,對教材深入加工;還要備學生,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了解他們已有的知識儲備,努力尋找能夠激發他們學習 興趣 的切入點;備設問,現場會是什麼樣的情況,提出問題學生反映會如何;備語言,馬卡連柯說過這樣一句話:“同樣的 教學方法 ,因為語言不同,效果就可能相差20倍。”教師應做到語音標准,用詞恰當,表達連貫,清楚准確,精練簡潔,形象生動。使課堂有精、氣、神;同時老師還要備心境,教學心境 決定 課堂氣氛,應提前五分鍾前來上課,心裡做好上課的准備;其次,教師還要具備基本的社會知識和生活常識,有相關 學科 領域的知識儲備,並能靈活地把各知識點聯系起來。做教師不打無准備的仗,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萬事具備,才能充分發揮出教師的主導作用。
第二、靈活授課——營造寬松的學習環境。
以學生為主體,調動學生積極性。在教學中尊重孩子的不同興趣 愛好 ,不同的生活感受和不同的表現形式,使他們形成自己不同的風格,不強求一律。有意識地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通過各種 游戲 、比賽等教學手段,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及學習積極性。
及時發現孩子的閃光點給予表揚,鼓勵孩子做的更好。例如對於比較內秀,上課不愛回答問題的孩子,只要他主動舉手回答問題,我就表揚他很勇敢,相信他可以做的更好,這樣可以營造寬松的課堂學習環境,形成學生自主學習、積極互動參與、探究的課堂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和主動性。於是學生會越來越喜歡上課,在課堂上也越來越活躍,相應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第三、因材施教——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在課堂教學、檢測輔導時,發揮優秀學生優勢,做好後進生轉化工作。對於後進生,我總是給予特殊的照顧,首先是課堂上多提問,多巡視,多輔導。然後是在課堂上對他們的點滴進步給予大力的表揚,樹立起他們的信心和激發他們學習 數學 的興趣。同時發動班上的優生自願當後進生們的輔導老師,令我欣慰的是優生們表現出非常的踴躍,他們不想看到班裡的任何一名同學掉隊。我讓前十名同學和後十名同學結成對子,中間的同學自由結組,利用課堂練習的時間一對一輔導,針對本堂課的重點、難點或不會的地方認真講解。小老師們確實是非常盡責,在給別人講的同時自己對知識的理解更扎實,而學生時刻有個小老師在身旁指點,學起來也非常起勁。這樣雙方都有很大收獲,全班都有進步,有的進步非常快。
第四、充滿激情——感染學生。
正如贊可夫所說的:“如果教師本身‘燃燒著對知識的渴望’,學生就會‘迷戀’於獲取知識。”教師教學中 自然 流露的激情、廣博的知識和精湛的授課技巧都能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形成師生之間情感的交融。這種情感的互動能激發學生的潛能和創造力,使學生學習興趣得以鞏固和持久促進其學業的發展。
總之,如果教師能夠深入學生的內心,體驗學生當時所產生的感情;能使課堂成為教學內容與學習主體之間的一座橋梁;能夠尊重和信任學生,擺正學生的主體地位;能夠把課堂還原給學生,使學生都各得其所的發展,學生自然就喜歡上課了。 a("conten");
『捌』 教師上好一堂課的基本要求是什麼
1、有意義,即扎實
在一節課中,學生的學習首先是有意義的。初步的意義是他學到了新的知識,進一步是鍛煉了他的能力,往前發展是在這個過程中有良好的、積極的情感體驗,產生進一步學習的強烈要求,再發展一步,是他越來越會主動投入到學習中去。
2、有效率,即充實
有效率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對面上而言,這節課下來,對全班學生中的多少學生是有效的,包括好的、中間的、困難的,他們有多少效率;
二是效率的高低。有的高一些,有的低一些,但如果沒有效率或者只是對少數學生有效率,那麼這節課都不能算是比較好的課。
從這個意義上,這節課應該是充實的課。整個過程中,大家都有事情干,通過教師的教學,學生都發生了一些變化,整個課堂的能量很大。
3、生成性,即豐實
一節好課不完全是預先設計好的,而是在課堂中有教師和學生真實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維和能力的投入,有互動的過程,氣氛相當活躍。在這個過程中,既有資源的生成,又有過程狀態生成,這樣的課可稱為豐實的課。
(8)如何上好一堂課教育學擴展閱讀:
講課技巧
1、為講新課鋪路的提問
這種提問可創設一些懸念,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從一開始就抓住學生的注意力,為講清新課內容鋪平道路。
2、為突出重點難點而有意創設的提問
通過提問,啟發學生獨立思考,使他們自覺地接受、掌握課堂知識。教師在講授新內容時如果遇到了舊的知識,不要直接應用,而應採取提問的方式,讓學生回答,從而加強教學的系統性和鞏固性。
3、總結式的提問
這種提問一般在每節課的小結中進行,老師可以了解學生對所學知識掌握的程度,最後,還可以請幾名學生到黑板上作示範以便糾正學生們普遍存在的問題。
『玖』 作為一名老師如何上好一節課
我認為上好一節課的基本要求是:
一、教師教的要求:
1、教學目標要明確。教學目標的制定應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及學生的實際,課堂上的一切活動,都應該圍繞教學目標來進行。
2、教學內容准確,要保證教學內容的科學性與思想性,在進行教學時,教師既要突出教材的重點,難點和關鍵點,又要考慮教材的整體性和連貫性,既要注重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又要注意理論與實際的結合。
3、教學結構合理,教學要有嚴密的計劃性和組織性,何時講新內容,何時游戲,何時練習,何時演示和輸出,學生動手操作等,都要進行合理的安排。
4、教學方法適當,教師要善於啟發,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各種方法有機結合,運用自如,師生密切配合,感情融洽,使教學過程中既有緊張的學習活動,又有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
5、講究教學藝術,教師教授課程的語言要流暢生動,語音準確,清楚,語調抑揚頓挫,富有節奏感,教師的表情動作要自然優美,富有情感和感染力。
6、板書有序,教師的板書設計要規范清楚,位置適當,內容上要突出教學重點,詳細得當。
二、學生學的要求:學生要注意力集中,思維活躍,能積極參與課堂,集體學有所成,個別得到照顧。
『拾』 用教育學原理說明成為一名老師如何做好課堂教學工作
強調直觀教學原則,旨在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復雜的概念、規律與原理。教師要圍繞教材中的重點、難點和關鍵問題恰當地運用直觀教學手段,引導學生從直觀性思維到抽象性思維,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完整的思維能力。
如果過多過濫地使用直觀教學手段解決簡單問題,那就相當於降低了對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要求,而且會把簡單的教學過程復雜化,從而違反了上述的簡約課堂原則。
(10)如何上好一堂課教育學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許多教師都知道認真研讀課標、教材的重要性。學校在每次學期之前都會組織教師解讀教材,把握教材的脈絡,從而更好地實施教學。
然而僅憑這一、兩次的活動是遠遠不夠的,在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學生都在不斷地變化,對課標、教材的把握會出現新的情況,但無論如何,教師都要經常性的研讀課標和教材,因為每一次的研讀都會有新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