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就本校談談下步如何實現教育均衡發展的思路和做法
實現教育的均衡發展,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持續提高教學質量,是廣大人民群眾的迫切願望,是服務民生、促進經濟發展、建設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
香坊區教育局一直堅持「推動教育均衡、豐富教育內涵、提升教育品質、打造教育強區」的工作思路,不斷加大教育投入,穩步推進教育快速發展。在教育事業迅速發展的同時,教育發展不均衡問題也日益顯現。概括起來說,香坊區基礎教育發展面臨著兩大問題:
一是人民日益增長的優質教育需求與優質教育資源相對不足之間的矛盾。這就要求我們務必大力發展優質教育,打造數量充足的優質學校;
二是學校之間及城鄉之間存在著教育發展不均衡現象。這就要求我們在大力發展優質教育的同時,必須努力擴大優質教育的覆蓋面,從整體上提高香坊教育的發展水平,進而實現優質均衡的目標。
為了實現基礎教育的均衡發展,我們進行了大膽地嘗試和積極地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2009年伊始,我們提出了「名校領辦集團化」辦學的工作思路。實施「名校領辦集團化」辦學策略,其目的在於整合優化教育資源,推進基礎教育均衡、優質化發展;充分調動更多學校和社會各界辦學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提高中小學的整體辦學效益和水平;發揮優秀骨幹教師更大作用,加快提高師資隊伍整體水平;滿足更多的人民群眾「上好學」的強烈需求,實現優質教育平民化、普及化,實現教育的公平。
一、資源整合
形成初步均衡的辦學格局
為了保證名校領辦集團化辦學策略的順利實施,區教育局先後組織召開了
「集團化」辦學研討會,對區域實施「集團化辦學」的運作模式、存在的困難及解決策略進行深入地研討;派考察組實地考察了北京、杭州地區的集團化辦學經驗。考察結束後,結合香坊區實際情況,制定了《香坊區開展「集團化」辦學工作實施方案》,本著量質並舉、深化改革、均衡普及、因地制宜的原則,分資源整合、構建「集團化」辦學的管理模式兩個階段,在我區初步組建教育集團進行試點。
為了改變過去學校布局過於集中或者過於分散,造成了資源浪費的局面,香坊區教育局先將一些薄弱學校進行了撤並。合並、停招小學5所、中學6所,在區域內形成了各類資源配置相對平衡的辦學格局。
二、多樣並舉
豐富集團化辦學模式
「集團化辦學」作為區教育局促進教育均衡發展的一項特色工作大致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從2009年初起至2011年底為起步階段,即名校領辦農小試點階段,先後創辦了公濱小學與光明小學教育集團和王兆新村小學與原朝陽鄉第三小學教育集團;第二階段從2012年初至2012年底為集團化辦學模式發展階段,先後摸索和推廣了「名校領辦農校小」、「幼小銜接」等六種集團化辦學模式並召開了全區集團化辦學表彰獎勵大會;第三階段從2013年初至今,為集團化辦學深化發展階段。根據大力實施集團化辦學,助推城鄉一體化,促進區域教育均衡發展整體工作思路,我區小學又新近組建了香坊二小與電碳小學教育集團。幾年中,區教育局採取多樣並舉,分類推進的工作措施使我區集團化辦學工作從點到面均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到目前為止,我區小學共成立五種合作模式的七個教育集團或合作體,參與學校和幼兒園40餘所,初步形成了點面結合,共同發展的局面。
三、分類推進
促進集團學校科學發展
為使集團化辦學取得實效,香坊區教育局對已經確定下來的「五種模式」的七個集團採取了分層管理、分類推進的工作措施,通過常規視導和專項視導,針對不同合作模式的不同特點,有的放矢地加以指導、管理和推進。
1.總結經驗,促進「名校領辦村小」深化發展
加快縮小城鄉差距,建立城鄉一體化義務教育發展機制。基礎教育發展的難點在農村。為加快提高農村教育發展水平,我區採取以城帶鄉的發展思路,運用「名校+村小」的辦學模式組建城鄉集團學校,力圖通過城鄉集團化辦學,形成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機制,保障農村教育穩步、快速發展。具體組建方式為:城區名校為集團學校總校,鄉鎮學校成為集團分校。總校和分校之間人、財、物及教育管理、科研、文化等方面都採用一體化管理。城區總校負責向農村分校輸出資金、管理、師資、課程、科研和信息等方面資源,幫助分校建立常規管理和考核、評價制度,帶動和促進農村分校快步發展。
我們將城市的名優學校王兆新村小學、公濱小學分別與朝陽鄉的朝陽三校、幸福鄉的光明小學組建了城鄉一體化教育集團。通過集團化辦學,使農村分校有效縮短了發展周期,學校建設、教師面貌、教育管理、教學質量、教學與科研都有了較大改進。自2009年開始,王兆新村小學經過五年多的不懈努力,依託王兆新村小學良好的社會影響力和先進的辦學理念和管理機制,較雄厚的師資及辦學條件優勢,帶動原朝陽三小的辦學水平邁入快速發展的軌道,在學校管理、辦學條件、師資配備、教育教學質量等方面為該地區學生提供等同於城區的優質教育資源,初步形成以該分校為核心的「區域性名校。分校創辦以來,王兆新村小學總校在區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連續五年籌措資金對分校進行校舍翻修、擴建,設備更新和教育教學基礎設設施添置、主校區先後選派近30名優秀教師支援分校教學。分校的硬體設施和基礎條件已經達到城市小學的基本標准,良好的教育教學基礎設施與條件為學生全面、健康成長提了堅實的供物質基礎與保障。香坊區幸福鄉光明小學校原有辦學條件十分艱苦。香坊區教育局開展了名校領辦集團化辦學後,將幸福鄉光明小學校作為公濱小學的分校區,組建了公濱小學城鄉一體化教育集團。教育集團組成後,共投入約50萬元對校舍進行維修和改造,改善了學校的辦學條件。在教學管理上,主校區和分校區採取一體化管理,公濱小學派一名副校長負責光明校區全面工作,主校區先後選派近50名優秀教師、擔任光明校區的班主任及各學科的教學工作,實現了支教經歷的同時,開齊開滿所有課程,同時與主校區同步組織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真正讓農村小學的孩子也能享受到優質教育。
公濱小學、王兆新村小學在集團化辦學的進程中,通過輸出教育品牌、辦學理念、管理方式、幹部和優秀教師等,採取「名校+農校」的辦學模式進行集團化辦學。在取得良好效果之後,區教育局更是加強了對這兩所學校集團化辦學經驗的積累總結,促使其從辦學理念到理論認識直至辦學實踐的相對統一,形成了較為系統的集團化辦學經驗成果。公濱小學光明校區在管理上努力探求統分式條塊交叉管理模式,遵循「黨政統一集中領導,校區條塊交叉管理,教育教學同步規劃,師資隊伍合理流動,資源成果共創共享,強本協作特色發展」的總體管理原則,從改善辦學條件、提高教師責任意識、找准學生發展的立足點、改變家長觀念、形成家校合力等幾方面入手,並將其做為探索「名校領辦村小」辦學模式的突破口。王兆新村小學與分校實現了
「一體化」的管理體系,具體體現為「三個統一」和「三個共享」和「兩個優先」。即統一的管理制度,統一培訓體制,統一的教師待遇。三個共享為:教育資源共享,師資力量共享,師生發展機遇共享。兩個優先為:評優、評職優先考慮。這些做法,極大地推動了集團內部學校的共同發展。
兩所學校名校引領集團化辦學成效顯著,一是生源全部回歸,公濱小學光明校區原有在校學生19人,現有學生人數增加至130多名。王兆新村小學分校原有在校學生98人,現有學生數增加至230多人。二是師資隊伍結構得到優化。城鄉教師流動,進一步優化了教師結構,促進教師的整體素質得到有效提升,村小教師安心工作,城市教師樂於奉獻,集團總校先後選派近80名優秀教師、擔任農村校區的班主任及各學科的教學工作,真正讓農村小學的孩子享受到優質教育。三是教學質量提升成效顯著。通過集團化辦學,原來的薄弱學校、農村學校學生的學業成績有了顯著提高,達到了集團學校內的平均水平。四是名校引領輻射作用顯著。通過開展名校領辦集團化辦學工作,充分發揮了強校在品牌、辦學理念、管理方式、幹部和優秀教師、現代化教育信息技術等方面的輻射作用,帶動了農村學校共同發展,迅速提高了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
2.促進均衡,開啟「名校領辦薄弱學校」模式
為切實縮小校際差距,著力解決擇校問題;加快薄弱學校改造,著力提高師資水平,切實有效地消除薄弱學校。我們通過「名校+弱校」的辦學模式組建集團學校,香坊第二小學領辦電碳學校建立「香電教育集團」,力圖通過名校的資源優勢和管理優勢,促進弱校盡快轉化,迅速縮小校際間的發展差距。城區名校與薄弱學校結成戰略同盟。採取「優質學校+潛力學校」的方式,實行管理互通、研訓聯動、質量同進、文化共建、項目合作、捆綁考核等方式,帶動薄弱學校的快速發展。
3.課題引領,促進「幼小銜接」模式穩步發展
針對 「幼小銜接」校、園間的差異,區教育局引導學校採取課題牽動的方式,潛心研究兒童後續學習成長的規律和方法,為兒童的健康成長奠定基礎。工農兵小學與王兆幼兒園建立的「幼小銜接」教育集團確立了三年課題研究規劃,工農兵小學以《習慣養成中的「幼小」銜接實踐研究》為題申報了「十二五」省級重點課題,重點研究如何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盡快適應小學一年級的學習生活,真正實現雙向對接,從而順利實現由幼兒園向小學的過渡。目前,校、園間已經成立了集團化辦學的組織機構,擬定了研究方案和規劃,並開展了多次教師、學生層面的互動交流活動。朝鮮小學與其附屬幼兒園充分利用民族教育的優勢,在民族禮儀、民族傳統教育等方面採取統一籌劃,整體實施的工作措施取得良好效果。
4.關注「小初銜接」,探索中小學共同發展新模式
香和小學和46中學作為「小初銜接」集團化辦學模式的代表,充分利用各自的優勢,逐步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兩校間領導通過召開交流會,在辦學思路上形成了共識,即充分利用各自的藝體教育團隊的優勢,形成兩所學校共有的辦學特色——藝體特色,並開展了富有成效的互動交流。
為豐富學生課內外活動,藉助46中教育資源,香和小學組織學生定期到46中學鄉村少年宮參觀學習,學生們不僅參觀了46中學的校園文化,而且還親自體驗了一些科技小發明等。香和小學由於條件限制冬季沒有澆冰場,自從實現兩校的集團化辦學以來,香和小學利用每周五下午的時間,組織學生到46中學上冰上課,使小學生得到了初中教育資源的惠及。
5、優勢互補,發揮「區域教學管理協作體」的聯動作用
關於「區域教學管理協作體」主要針對教學管理層面,將區域內所有小學劃分為多個聯合體,每個聯合體中既有大校、名校,又有中等規模的學校和薄弱學校,協作體通過集團管理的方式協調校際之間相互觀摩,交流管理經驗等措施,促進了不同類別間學校的共同提高。
❷ 教育的可持續發展指什麼請結合自身工作實際談一談如何實現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摘要 什麼是可持續發展教育 可持續發展教育(E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簡稱ESD),基本上是價值觀念的教育,核心是尊重:尊重他人,包括現代和未來的人們,尊重差異與多樣性,尊重環境,尊重我們居住的星球上的資源。教育使我們能夠理解自己和他人,以及我們與自然和社會環境的聯系,這種理解是養成尊重的堅實基礎。確保公正、責任、探索和對話的同時,可持續發展教育的目標是,通過我們的行為和實踐,使所有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得以充分滿足而不是被剝奪。 可持續發展教育的特徵: 跨學科性和整體性:可持續發展學習根植於整個課程體系中,而不是一個單獨的學科; 價值驅動:強調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和原則; 批判性思考和解決問題:幫助樹立解決可持續發展中遇到的困境和挑戰的信心; 多種方式:文字、藝術、戲劇、辯論、體驗„„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
❸ 要實現教育的可持續發展,教育的目的應該如何設定
摘要 要堅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方針。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一向是我國教育不變的方針,而事實證明,要實現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學生的全面發展是必須的。
❹ 國家應怎樣發展目標教育
新華網北京12月18日電(記者尹鴻祝呂諾)中國共產黨十六大報告在論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中明確提出了教 育的發展目標:「形成比較完善的現代國民教育體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機會,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消除文盲 。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報告還明確提出「造就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數以千萬 計的專門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
如何加快發展中國的教育事業,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和人民受教育水平?新華社記者就此專訪了教育部部長陳 至立。
迎接人力資源的嚴峻挑戰
「力爭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兩番的目標,需要強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但正如十六大報 告所指出的那樣,當前中國生產力和科技、教育還比較落後,人力資源面臨著嚴峻挑戰。」陳至立說。
她認為,挑戰來自三個方面:一是國民科學文化素質偏低。中國人均受教育年限約為8年,而世界許多國家人均受教 育年限都超過了10年。中國年高等教育毛入學率為14%左右,低於世界平均水平;二是中國勞動力知識結構重心偏低。2000 年,中國從業人口中具有高中及以上學歷的比例為18%,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的比例僅為5%,與發達國家差距較大;三是 中國人才狀況不適應國際競爭和產業結構調整的要求。根據產業結構調整的要求,新增勞動力受教育程度應達到高中以上水平 。但目前中國高中階段毛入學率僅為42%,高新技術及高級經營管理人才、高素質的技術工人都不能滿足需求。
面對挑戰,陳至立充滿信心。她說,「十六大提出的教育發展目標科學合理,是經過努力可以和必須達到的。黨的十 三屆四中全會以來,中國教育事業持續健康發展,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為新世紀中國教育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建成充滿活力的現代化教育體系
「按照十六大提出的要求,我們要在未來10年到20年內,使國民受教育程度顯著提高。」陳至立說,到2020 年,全國每10萬人口中,專科及以上學歷者要達到1.35萬人左右;高中階段學歷者達到3.1萬人左右;文盲半文盲比 例降到3%以下;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接近11年。為實現這一目標,必須高質量、高水平地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普及高 中階段教育,積極穩步發展高等教育。
適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必須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教育體系。陳至立介紹說,今後將多樣化籌措經費 ,使社會力量辦學蓬勃發展。為加快發展貧困地區、西部地區、少數民族地區教育發展,各級政府將加大投入。對符合時代要 求的教學模式和教育教學方法的探索將不斷深入,新的課程體系和教材改革將全面實施,一個有利於素質教育實施的評價體系 即將建立。各級各類教育與培訓將相互銜接與溝通,為人民群眾創造多層次、多樣化的學習機會。教育法律法規體系和現代學 校管理制度與運行機制將建立與完善,教育督導工作也將進一步加強。
增強教育為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服務的能力
「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和人民受教育水平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和標志,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基礎和 必然要求。未來10年到20年,我們必須顯著增強教育為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服務的能力。」陳至立說,國家為此將大力發 展各種形式的職業教育和培訓,積極穩步發展高等教育。
她說,今後將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與市場需求和勞動就業緊密結合,結構合理、靈活開放、特色鮮明、 自主發展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大力發展各種職業培訓,為促進就業和再就業服務,為農業、農村和農民服務,為推進西部大 開發服務。
她指出,高校要為經濟建設培養大批急需專業人才和高層次人才,若干所大學和一批重點學科要進入世界先進水平行 列。要優先發展急需專業和新興學科,加大研究生培養規模,培養和造就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和一流學者,還要加快高校科研 成果轉化,使高校成為國家知識創新體系的主體,為培育國家經濟新的增長點作出重大貢獻。(完)
【簡訊和E-Mail推薦】【關閉窗口】
免費試用新浪15M任你郵 獲數碼相機、手機大獎
鈴聲 圖片 訂閱 言語傳情 游戲 職業特工隊 愛情快遞
· 手機鈴聲:鳥啼鈴語瘋狂鈴聲
· 瘋狂拇指運動,決戰簡訊擂台!
· 秀自己!尋情記之花城繽紛艷情
· 有大獎!新東方簡訊 美麗簡訊
· 百變鈴聲千變酷圖 每月5元輕松擁有
· 讓你又愛又恨 流氓兔手機圖片專題
· 養簡訊寶貝 贏取海南雙飛浪漫之旅!
· 搞笑地帶--最酷辣的每日傳情!
頭條新聞
(30元/月) 體育新聞
(0.2元/條) 搞笑地帶
(0.5元/條) 非常笑話
(0.5元/條) 兩性學堂
(0.5元/條) 美麗簡訊
(0.3元/條)
你的手機:
手機密碼:
訂閱> 快速獲取密碼
自寫簡訊越洋簡訊精彩專題:簡訊寶貝可愛秀 誘惑的青春 生日祝福 韓國PUCCA卡通
你想讓你的愛情開花結果嗎?簡訊寶貝,讓你們體驗愛情的甜蜜,兒女的可愛,家庭的溫馨。發送0到888808,即可注冊
❺ 如何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教育發展
01
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牢牢把握接班人、建設者和時代新人的內涵和要求,確定建設者、接班人、時代新人的核心素養,構建全面系統的立德樹人體系。
02
全面推進教育評價體系改革,切實改變 「五唯」 導向,實現教育 「指揮棒」 的變革。
03
全面推進專業、課程、教材體系創新,推進教育理念、教學方式、課堂組織、社會實踐等教育全環節的變革。
04
切實構建黨委政府、社會社區、學校、家庭、學生教育發展共同體。
05
推進教育治理創新,提升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主動作為,推動變革,教育才能順勢而為、因勢而變,實現真正的教育革命。主動作為,推動變革,才能利用教育評價改革契機,構建與中國新發展階段相適應的高質量教育。主動作為,推動變革,我們才能抓住機遇,在新一輪世界教育變革中搶占制高點。
北京雅學雲智能科技教育有限公司以教育信息化為基礎、以智慧校園、區域教育雲解決方案為主,涵蓋教育信息化各領域,提供建設層面的解決方案,更能提供資本層面的解決方案,推廣綜合性的解決方案。通過政府主導、社會力量共同參與的方式實現整個城市的智能化發展。
通過現代化設備創新教育,因材施教,將信息技術與教育全面結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集辦公設備:辦公用品、圖書、幼兒教育、實驗室、教育設備與咨詢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教育設備
以完善的研學旅行、營地教育、冬令營、夏令營、戶外拓展、森林學校等校外教育服務體系,為3-18歲兒童青少年提供社會能力教育整體解決方案。
集學生營養、集體用餐原料供應與半成品冷鏈系統物流供應為一體,將現代科技應用服務於學生智慧食堂管理,嚴格按照視頻安全法的要求進行規范化經營,提供安全可靠學生膳食的供應服務。
為教育工程實施項目提供基礎工程實施、場地建築、裝修裝飾等方面建設支持、服務。為智慧校園、校園信息化項目提供技術環境搭建方案並實施配套,結合校園文化進行設計,打造符合學校發展規劃、尊重教學人文的良好學區環境。
(侵刪)
❻ 在教學中如何實現全面發展教育
全面發展的教育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體、美、勞方面全面和諧發展,做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全面發展教育由德育 智育 體育 美育以及勞動技術教育組成 .(一 ) 德育是實現全面發展教育目的的保證,是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全面發展教育中,德育對其他各育起著靈魂和指導的作用。( 二 ) 智育是授予學生系統的科學文化知識、技能發展學生智力的教育。它與德育、體育、美育、勞育一起構成一個完整的教育體制,是全面發展的基礎,在全面發展教育中,智育作為傳授知識技能和知識技能和發展智力的教育,為其他各育的實施提供著知識技能的准備和智力的支持,是實施其他各育的基礎。1 .向學生傳授系統的文化科學基礎知識。 2 .培養訓練學生形成基本技能和技巧。3 .發展學生的智力,包括觀察力、注意力、想像力、思維能力等,其中核心是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 ( 三 ) 體育是授予學生健身知識、技能,發展學生機體素質和運動能力,增強他們的體質的教育。 在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對他們施以體育,指導他們有計劃、有組織地緞煉身體,可以促進青少年兒童身體的正常發育,增強體質,為其一生的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礎。 1 .指導學生鍛煉身體,促進身體的正常發育和機能的發展,增強體質、提高健康水平、全面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基本活動能力。 2 .使學生掌握身體鍛煉的基本知識和正確的技能技巧,養成經常鍛煉的良好習慣。 3 .使學生掌握衛生保健知識,養成良好的衛生保健習慣。 4 .培養良好的體育道德品質。5 .為國家發現、選拔和培養體育人才。 ( 四)美育是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點以及感受美、鑒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1 .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點,使他們具有感受美、理解美以及鑒賞美的知識和能力。 2 .培養學生藝術活動的技能和興趣。 3 .培養學生美好的情操和文明行為習慣。 ( 五 ) 勞動技術教育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觀點,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的教育。 讓學生參加一定的勞動,可以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愛護公共財物的品德,增強對社會和集體的責任感。 1 。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觀點和良好的勞動習慣。 2 。使學生掌握初步的生產勞動知識和技能。 3 。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通過勞動技術教育,增強學生的體質,陶冶學生的情操,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並注意在勞動中培養學生觀察、思維、想像的能力和創造精神。 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技術教育都是全面發展的有機組成部分。它們各自有自身的基本任務,不能相互代替,但又是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的一個整體。全面發展教育可以促進學生德、智、體的發展和提高。因此,對學生實施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技術教育,是實現教育目的培養全面發展人才的基本教育內容。 根據各育之間的關系,在實踐中要堅持「五育」並重,使全面發展教育的各組成部分有機地結合起來。全面發展,是指學生基本素質的發展,學生可以而且應當在基本素質全面發展的基礎上保持並發展自己的興趣和特長。所以,在教育工作中,要承認學生的個人特點,承認學生之間的差別,把全面發展與因材施教結合起來,使學生既有比較完善的基本素質,又能充分發展其特長,形成豐富而獨特的個性。
❼ 結合實際 試論述怎樣才能有效發揮教育促進個體發展的功能
教育促進個體發展的條件如下:
1、把育人為本作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以人為出發點,以促進人的發展為根本職能,育人為本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2、把學生作為教育活動和發展的主體:確立學生在教育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把發展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培養學生的主體性;
3、堅持教育創新:教育觀念創新,教育模式創新,教育制度創新。
人的發展一方面表現為個體的社會化,以適應社會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表現為個性,滿足一個人成為自己、成為一個具有獨立性、自主性和創造性的個人的需要。因此,教育對個體發展的功能就表現為教育對個體社會化和個體個性化的促進作用。
為實現教育的這一功能,需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教育促進個體社會化的作用。個體的社會化是個體學習個體所處社會的生活方式,將社會所期望的價值觀和行為規范內化,獲得社會生活必需的知識、技能,以適應社會需要的過程。
首先,教育一定要代表社會的要求,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而讓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養成良好的行為規范,而不是受社會上流行的不良的文化思潮的影響,使學生,尤其是青少年學生思想低齡化、低智化,甚至不辨是非,不分好壞。
另外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時一定要採用具有多樣性與活潑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更加容易理解這種價值觀念,從而形成健康而完整地思想體系,最終促進個體思想意識的社會化。
其次,教育一定要符合實際,尤其是社會規范的實際,讓學生真正地了解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從而規范學生的行為,對於這一點,學校和家長可以言傳身教,使學生處理一些實際的問題,例如如何處理人際關系,如何處理理想與現實的關系等等,使人們學會生活、適應生活,從而促進個體行為的社會化。
再次,職業是社會化的集中體現。人生活在社會中,要以一定的職業為生,這就決定了為就業和生活做准備的教育,必須能夠促進個體的職業化。對職業技術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而言,培養人的職業角色意識和技能是其核心要求。
基礎教育作為一種全面的素質教育,也負有職業指導和職業定向的重要職責,要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能力,結合社會的需要,確定自己的未來理想,幫助他們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
教育促進個體個性化的發展。個性化的核心是個體在社會實踐中促進獨立性、自主性和創造性的形成。我認為,教育最根本的就在於促進人的獨立性,加強主體意識。所以,教育一定要是開放式的教育,而不是封閉式的教育。如果教育總是填鴨式教學,那麼教育的最終結果是失敗的。
所以,教育一定要幫助人獲得知識、能力,從而實現變革客觀世界的目的,促進主體意識的形成,和主體能力的提高。
另外,教育作為有目的的社會實踐活動,一定要因材施教,尊重個體差異,根據不同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選擇適合學生的發展道路,設計適合他的教育,幫助學生充分開發其內在潛力,形成自己的優勢區域和特長,形成人的獨特性,促進個體差異的充分發展。
還有創造性是人的個性的核心品質,是個性的獨立性、獨特性的綜合體現,所以在教育過程中要重視學生創造性的培養,促進個體價值的實現。
另外,在教育過程中要注重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教育是人的教育,其目的是人的健康發展,教育應該從知識文本轉移到人的生活的軌道上來,強調人的需要、願望、興趣與學習內容的關系和個性的和諧發展。
教育內容不應該局限於學科體系,而應該放眼到具有人性熏陶意義的方方面面上來,堅持科學的以人為本的教育發展觀,促進人的全面、健康發展。
❽ 互聯網時代,教育應如何發展
看到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也再經常反思,互聯網+教育的背後應該怎麼發展,以下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
互聯網時代下的在線教育意味著傳統教育圍牆正在被打破,傳統意義上的教育功能將發生顛覆性的變化。在線教育將超越現有的教育,成為民族文化和軟實力輸出的重要載體。
我國在線教育產業的發展趨勢如下:
一、在線教育行業市場已經從一線城市擴展到三線城市,移動應用也在加速發展。
網路教育大數據顯示,近60%的網路學習者分布在三線城市和農村地區。與發達地區相比,偏遠地區的用戶更渴望獲得高質量的互聯網學習資源。在高等、高等城市,教師資源,特別是高素質的教師,是稀缺的。很難找到一個好老師。在線教育可以幫助這些人打破地域限制和資源限制,通過短書平台將優質資源從發達城市傳播到三四線城市。
二、技術升級,軟硬體雙驅動在線教育市場發展。
隨著寬頻速度的提高,移動網路的普及,智能終端和智能穿戴設備的廣泛使用,硬體升級為隨時隨地學習、拓展學習場景、突破教學內容瓶頸提供了基礎條件;此外,語音識別,在線評估、現場互動的其他技術升級已經完成了教學評估的閉環和滿足用戶的基本教學需要教師和學生之間的相互作用,回答問題,等雲服務和大數據分析技術帶來個性化的短書在線教育學習方案,改善用戶體驗,和教學管理的目標。軟硬體雙驅動網路教育產業的發展。
三、在線教育和教學場景將繼續升級。
首個支持流媒體實時直播的教育培訓技術提供商——短書引領潮流,直播技術的發展催生了一波「直播+教育」的浪潮,使得網路教育行業重新洗牌,教師更加專業化,教師資源更加均衡,用戶成本更低。隨著人工智慧、VR/AR等技術的發展和成熟,VR/AR技術將應用於教育領域,提供各種可能的學習場景。
四、推動網路教育向傳統教學模式轉型。
網路教育促進了傳統教學模式的改革。對於學習者來說,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學習;學生有更自主更個性化的學習體驗;他們把學習的主動性還給學生,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知識和能力水平掌握學習的進度。選擇學習環境;通過短書與老師的互動更頻繁。對教授來說,教師重建課程結構,改進教學方法。老師在課堂上不一定要講很多。學生也可以學習課程內容。對於學校來說,新技術使得教學管理更加有效,技術也模糊了學校的地理界限,校園從純粹的物理校園變成了虛擬現實的社區;在線教育課程的教學人員具有教師+教師+技術人員的多樣性,改變了學校課程師資結構。
五、網路教育將進一步促進優質資源共享,促進公平教育。
包括短書在線教育的推廣,可以匯聚各高校學科優勢和社會各方面優質的教學資源,為全社會提供優質的教育服務,最大限度地利用教育資源的效率和規模經濟,加快質量。教育資源的傳播。在擴大教育范圍的同時,它幫助建立一個人人都能學習、處處學習的學習型社會,並能不時地學習。網路教育可以有效降低教育門檻,促進全球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因此,我們有機會改變人類歷史上難以解決的長期不平等問題。我們希望縮小不同國家和地區之間的教育差距。
六、發展網路教育有利於國家軟實力的輸出。
在線教育意味著傳統教育圍牆正在被打破,傳統意義上的教育功能將發生顛覆性的變化。在線教育將超越現有教育,成為國家文化和軟實力輸出的重要載體。在線教育可以實現我國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它還可以進一步提升中國名牌大學的學術影響力,提升中國知名大學的國際影響力,從而提升中國思想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在線教育改變了出國留學的觀念。出國留學不再是居住在國家的學習課程。
七、網路教育的發展為我國高校參與國際競爭提供了更多的機會。
中國大學的國際競爭力一直不強。在英國2018年泰晤士世界大學排名中,只有中國大陸排名前100的學院和大學只有兩所: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在線教育的快速發展必將加劇高校之間的跨境競爭。每一所大學的聲譽和影響力,以及對在線教育的重視程度和投入程度,都會影響其未來的發展和地位。全球高等教育版圖也將在這一過程中發生變化,甚至重塑。網路公開課而參與國際的發展,中國的大學可以分享自己的優質教育資源,同時他們可以借鑒和學習國際知名大學的課程設計和內容,贏得了適者生存,提高教育水平和國際競爭力。
❾ 教育的可持續發展指什麼請結合自身工作實際談一談如何實現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