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教學 » 素質教育是什麼時候提出的
擴展閱讀
高達有哪些經典戰役 2024-07-06 04:04:45

素質教育是什麼時候提出的

發布時間: 2022-02-24 04:50:15

A. 素質教育是怎樣提出來的

【英盛觀察】

實施素質教育是我國迎接21世紀挑戰,提高國民素質,培養跨世紀人才的戰略舉措.本文將從什麼是素質教育,為什麼要實施素質教育,怎樣實施素質教育三方面對素質教育做簡要的分析.
一、什麼是素質教育
要知道什麼是素質教育,首先要知道什麼是素質.素質的含義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素質概念是生理學和心理學意義上的素質概念,即「遺傳素質」.《辭海》寫道:「素質是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來特點和原有基礎.在心理學上,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點,主要是感覺器官和神經系統方面的特點,是人的心理發展的生理條件,但不能決定人的心理內容和發展水平.」①這是關於狹義素質的典型解釋.廣義的素質指的是教育學意義上的素質概念,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礎上在後天通過環境影響和教育訓練所獲得的、內在的、相對穩定的、長期發揮作用的身心特徵及其基本品質結構,通常又稱為素養.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質、智力素質、身體素質、審美素質、勞動技能素質等.」②素質教育中的素質,指的是廣義素質.
關於素質教育的含義,國家教委《關於當前積極推進中小學實施素質教育的若干意見》中作了明確解釋:「素質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質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據《教育法》規定的國家教育方針,著眼於受教育者及社會長遠發展的要求,以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養受教育者的態度、能力、促進他們在德智體等方面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為基本特徵的教育.」
素質教育與全面發展教育從根本上說具有一致性.全面發展教育就是要促進人的智力和體力的充分自由地、主動活潑地主動地發展,就是要促進人的各方面才能和興趣、特長的和諧統一的發展.同時包括人的道德水平、審美情操的發展.素質教育同樣把教育工作的重點放在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高上,這兩種教育觀所達到的教育目的和人才培養目標在本質上是一致的.素質教育是對全面發展教育的完善.
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是根本對立的兩個教育觀.所謂「應試教育」,是指「在我國教育實踐中客觀存在的偏離受教育者群體和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單純為應付考試、爭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學率的一種傾向.」③它們的對立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教育目的不同.「應試教育」著眼於分數和選拔,以考取高分獲得升學資格為目地,屬急功近利的短視行為;而素質教育則受教育者個體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旨在提高國民素質,追求教育的長遠利益與目標.
2、教育對象不同.「應試教育」重視高分學生,忽視大多數學生和差生.而重視高分學生,更確切說,是重視高分.這就違背了義務教育的宗旨,違背了「教育機會人人均等」的原則.素質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它是一種使每個人都得到發展的教育,每個人都在他原有的基礎上有所發展,都在他天賦允許的范圍內充分發展.素質教育也是差異性教育.素質教育面向每一個學生,正是面向每一個有差異的學生,即素質教育要求平等,要求尊重每一個學生.
3、教育內容不同.「應試教育」緊緊圍繞考試和升學需要,考什麼就教什麼,所實施的是片面內容的知識教學.只教應試內容,忽視了非應試能力的培養,如語文、外語學科忽視聽說能力的訓練,學生無法充分發揮語言的交際功能;在數理化學科中忽視對理論知識的運用及動手操作,以致學生在實際問題面前束手無策.而素質教育立足於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教以適合學生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教育內容.
4、教育方法不同.「應試教育」採取急功近利的做法,大搞題海戰術,猜題押題、加班加點、死記硬背、「填鴨式」等,不僅加重了學生的課業負擔,也使學生的能力得不到全面的培養.素質教育則要求開發學生的潛能與優勢,重視啟發誘導,因材施教,使學生學會學習,生動活潑地發展.
5、教育評價標准不同.「應試教育」要求學校的一切工作都圍繞著備考這個中心而展開,要求學生積累與考試有關的知識、形式、應試技能,考取高分,要求老師將分數作為教學的唯一追求,以分數作為衡量學生和老師水平的唯一尺度;素質教育則立足於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以多種形式全面衡量學生素質和教師的水平.
6、教育結果不同.在「應試教育」下,多數學生受到忽視,產生厭學情緒,片面發展,個性受到壓抑,缺乏繼續發展的能力.在素質教育下,全體學生的潛能達到充分發揮,獲得素質的全面提高,個性得到充分而自由的發展,為今後繼續發展打下扎實基礎.
二、為什麼要實施素質教育
實施素質教育是時代的呼喚,是社會發展的需要.
1、實施素質教育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和迎接國際競爭的迫切需要.
21世紀已經到來.我國的經濟體制從計劃經濟體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經濟增長方式從粗放型轉變為集約型.我們正在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我們要在21世紀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處於戰略主動地位.在實現現代化這一宏偉實踐當中,在完成新的社會轉型的過程當中,我們面臨著資金、技術、和物質資源不足的問題,而最大的問題是素質和人才問題.在我國這樣一個人口多、底子薄的發展中國家,如何把沉重的人口負擔轉化為人力資源的優勢,是現代化建設的關鍵所在.這正如十五大報告所指出:「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進程,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國國民素質的提高和人才資源的開發.」國民素質的提高必須依靠教育,人力資源的開發所指就是教育.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優先發展教育,而且必須實施素質教育,惟其如此,才能實現發展教育的根本任務,提高民族素質.正如《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所指出的:「發展教育事業,提高全民族的素質,把沉重的人口負擔轉化為人力資源優勢,這是我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一條必由之路.」
2、實施素質教育是迎接21世紀科技挑戰的需要.
當代科學技術發展的特點是:發展速度加快,新領域突破增多;學科高度分化而又高度綜合;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的周期大大縮短;知識信息傳播超越時空.當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同時也就帶來了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和職業的廣泛流動性.所有這些都對未來人的素質的培養和教育提出了新要求.為了更好地迎接21世紀科學技術和知識經濟的挑戰,每一個都必須終身學習,不斷調整、提高、發展自己.在終身教育觀、大教育觀下,基礎教育階段具有特殊的意義,每一個人在基礎教育階段都要打好基礎,養成基本素質,學會學習,學會自主地發展自己.
3、實施素質教育既是社會的要求,又是教育領域自身的要求.
我國正在實施九年義務教育.所謂義務教育,指的是依據法律,國家、社會、家庭必須予以保證,適齡兒童青少年必須接受的一定年限的教育.義務教育的實施,標志著社會教育觀念從少數到全體、從權利到義務、從家庭和個人的事情到社會公務的革命性轉變.義務教育的本質要求就是要使每一個人都得到應有的發展,素質教育面向全體,反映了義務教育的這一本質要求.
終身教育是我們打開21世紀大門的一把鑰匙.「終身教育」概念起初應用於成人教育,後來逐步應用於職業教育,現在則包括整個教育過程和個性發展的各個方面.「因此,終身教育變成了由一切形式、一切表達方式和一切階段的教學行動構成了一個循環往復的關系時所使用的工具和表現方法」「它首先關心兒童教育,幫助兒童過著他應有的生活.同時它的主要使命是培養未來的成人,使他們准備去從事各種形式的自治和自學.」④這就要求基礎教育階段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基本素質以適應終身學習的要求.
實施素質教育是克服「應試教育」傾向的需要.我國中小學教育長期為「應試教育」傾向,為片面追求升學率所困擾,違背了《教育法》和《義務教育法的原則,影響了國家教育方針的全面貫徹實施,不利於青少年一代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不利於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更不能適應21世紀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的發展.
「應試教育」的傾向不能適應時代的需要,實施素質教育也正是在克服「應試教育」傾向中逐步明確、逐步提出的基礎教育改革課題.素質教育是我們時代和社會的需要,是我們基礎教育改革的時代主題,也是我們克服「應試教育」影響的總對策.
三、怎樣實施素質教育
1、改變教育觀念.當前,我國正在進行社會化現代化建設的宏偉事業,現代化不僅是「物」的現代化,同時也是「人」的現代化,並最終取決於人的現代化.人的現代化,最根本的就是要提高人的素質.我國目前在一定范圍 、一定程度上存在的腐敗、道德滑坡、法制觀念淡薄等現象,與部分國民的素質不高有著直接的聯系.同時,我國的現代化不可能離開國際大環境孤立地進行,我們將長期面臨激烈的挑戰和競爭.中華民族要振興、要發展、要實現現代化,就必須在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同時,把教育擺到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把素質教育提到關系中華民族興衰存亡的高度來認識.提高民族素質,實施素質教育,關鍵是要轉變教育觀念.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讓每一個學生在各自的基礎上全面提高,積極推進義務教育普及.在義務教育階段要淡化選拔意識,要承認受教育者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礎上,調動個體自身的積極性、主動性、使自身個性得以充分發展,使整體素質在各自的基礎上得到改善和提高.
2、轉變學生觀.學生是教育的主體,學生的成長主要依靠自己的主動性.要充分發展學生的個性,必須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發揮學生積極主動精神,發揮學生個性特長.素質教育作為一種教育思想,以育人為本.基礎教育應對兒童實施全方位的素質培養.基礎教育階段實施素質教育不僅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而且還要引導學生自尊、自重、自主、自律.當然,強調學生的自主性,絕不意味著可以削弱教師的主導作用,放鬆學校的組織紀律.而是在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前提下,採取相應的措施,引導、推動學生不斷地發展和完善自身的素質.
3、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素質教育是一種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觀念,而不是一門具體的課程或一種具體的方法,是通過學校的各種教學活動來進行的.
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只有通過課堂教學,才能把素質教育真正落實到實處.因此我們必須改革課堂教學方法,改革教學方法一是要從時代和社會發展的特徵和趨勢來審視過去的教學方法;二是要研究文化傳統問題;三是要吸收科學技術的新成果.
此外,校園文化對於學生素質的形成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對於某些素質的形成,如道德素質、心理素質,往往比課堂教學有著更為重要的作用,因此,營造良好的氛圍,開展多種有益於學生身心發展的學術的、文娛的、體育的活動,使學生受到良好的校園文化的熏陶,培養他們健康的心理.
注 釋:
①《辭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9年版,第3200頁
②《面向21世紀中小學素質教育論綱》,山東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3頁
③《面向21世紀,開創基礎教育的新局面》,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年11月版,第25頁
④《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年版,第180頁

B. 素質教育是何時提出的

最早可說是孔子: 孔子在兩千多年前就比較全面地提出了素質教育思想.在教育對象方面,孔子提出"有教無類"的原則,主張人不論出身貴賤,不論品行善惡,不論聰明愚笨,不論年齡大小,不論是否有了職業,都可以而且應該接受教育;在教育內容方面,孔子重視品德教育、美育陶冶和體育衛生,重視培養學生的能力,使學生人格得到全面發展;在教學方法方面,孔子先於蘇格拉底首創了啟發式教學法,他針對學生的不同特點實行"因材施教",主張教學相長,以師生共同討論作為經常性的教學形式.全面總結孔子的素質教育思想,對我們今天全面理解素質教育的內涵,推進教育改革有著不可低估的現實意義. 參考連接: http://scholar.ilib.cn/abstract.aspx?A=bflc200102021 一說在1982年: 素質教育應運而生,早在1982年即被提出.黨和國家堅決反對片面追求升學率即反對應試教育,堅決實施素質教育以貫徹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新課程改革應當知難而進. 參考連接: http://scholar.ilib.cn/abstract.aspx?A=tjsjkyxb200602007 到20世紀80年代,大概1983年左右,有一些教育工作者就開始提出素質這個概念,就是我們後來經常講的一個東西叫做「素質教育是個筐,什麼都往裡面裝」。那就是後來我們推進素質教育過程當中的一些扭曲的做法的一種定義。但是我覺得實際上最初素質教育的提出,他就有一個筐的作用。比如我們把雙基、能力、智力、非智力因素這些東西,我把它概括起來,用一個東西來概括,用個什麼東西來概括呢?有些同志說,用素質來概括吧。因此素質教育就包含我們教育深化以後所拓展的那些內涵。素質的提出緊跟著就引起了我們教育界的許多一線學校的重視,像北京8中在北京市是最早的一個,在1983年就倡導「著眼於未來,著力於素質」。在1983年制定一個非常完整的學校的素質教育大綱,提出學校應該立足於培養學校的哪些方面的素質和怎麼培養,這是我們現在能夠查到的第一個比較完整的素質大綱。 參考連接: http://hanbo.ci123.com/article_8271.html

C. 「素質教育」一詞的最早出現大約在什麼時間

最早可說是孔子: 孔子在兩千多年前就比較全面地提出了素質教育思想.在教育對象方面,孔子提出"有教無類"的原則,主張人不論出身貴賤,不論品行善惡,不論聰明愚笨,不論年齡大小,不論是否有了職業,都可以而且應該接受教育;在教育內容方面,孔子重視品德教育、美育陶冶和體育衛生,重視培養學生的能力,使學生人格得到全面發展;在教學方法方面,孔子先於蘇格拉底首創了啟發式教學法,他針對學生的不同特點實行"因材施教",主張教學相長,以師生共同討論作為經常性的教學形式.全面總結孔子的素質教育思想,對我們今天全面理解素質教育的內涵,推進教育改革有著不可低估的現實意義. 參考連接: http://scholar.ilib.cn/abstract.aspx?A=bflc200102021 一說在1982年: 素質教育應運而生,早在1982年即被提出.黨和國家堅決反對片面追求升學率即反對應試教育,堅決實施素質教育以貫徹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新課程改革應當知難而進. 參考連接: http://scholar.ilib.cn/abstract.aspx?A=tjsjkyxb200602007 到20世紀80年代,大概1983年左右,有一些教育工作者就開始提出素質這個概念,就是我們後來經常講的一個東西叫做「素質教育是個筐,什麼都往裡面裝」。那就是後來我們推進素質教育過程當中的一些扭曲的做法的一種定義。但是我覺得實際上最初素質教育的提出,他就有一個筐的作用。比如我們把雙基、能力、智力、非智力因素這些東西,我把它概括起來,用一個東西來概括,用個什麼東西來概括呢?有些同志說,用素質來概括吧。因此素質教育就包含我們教育深化以後所拓展的那些內涵。素質的提出緊跟著就引起了我們教育界的許多一線學校的重視,像北京8中在北京市是最早的一個,在1983年就倡導「著眼於未來,著力於素質」。在1983年制定一個非常完整的學校的素質教育大綱,提出學校應該立足於培養學校的哪些方面的素質和怎麼培養,這是我們現在能夠查到的第一個比較完整的素質大綱。 參考連接: http://hanbo.ci123.com/article_8271.html

D. 素質教育從什麼時候開始實施的效果如何

2001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具體開展時間各地應該不同。
個人以為,目前收效甚微,許多學校只把他作為一項指標完成,不能充分貫徹素質教育的精神。但隨著時間延長,素質教育理念深入人心,或許會有一定的作用。

E. 素質教育是哪一年提出來的

、《義務教育法》在我們國家從法律的形式上首先提出實施素質教育。實施素質教育實際上在1985年國家就提出來了,從國家教育部一直到中共中央、國務院頒發文件,從法律形式來表示實施素質教育,但這一次真正實施素質教育,現在實施素質教育存在的問題很多,其中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教師自身素質問題。這一次提出素質教育,對我們高等院校來講,從師范院校到高校也在進行教師教育,逐步建立一些新的任務,要求我們培養大學生在今後,作為未來的人民教師要有一種高素質,這樣才能夠承擔中、小學的素質教育。從思想素質到專業素質,最後到適應素質教育。

F. 我國在什麼時候提出素質教育這個概念的

最早可說是孔子:
孔子在兩千多年前就比較全面地提出了素質教育思想在教育對象方面,孔子提出"有教無類"的原則,主張人不論出身貴賤,不論品行善惡,不論聰明愚笨,不論年齡大小,不論是否有了職業,都可以而且應該接受教育;在教育內容方面,孔子重視品德教育、美育陶冶和體育衛生,重視培養學生的能力,使學生人格得到全面發展;在教學方法方面,孔子先於蘇格拉底首創了啟發式教學法,他針對學生的不同特點實行"因材施教",主張教學相長,以師生共同討論作為經常性的教學形式全面總結孔子的素質教育思想,對我們今天全面理解素質教育的內涵,推進教育改革有著不可低估的現實意義

一說在1982年:
素質教育應運而生,早在1982年即被提出黨和國家堅決反對片面追求升學率即反對應試教育,堅決實施素質教育以貫徹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新課程改革應當知難而進

到20世紀80年代,大概1983年左右,有一些教育工作者就開始提出素質這個概念,就是我們後來經常講的一個東西叫做「素質教育是個筐,什麼都往裡面裝」。那就是後來我們推進素質教育過程當中的一些扭曲的做法的一種定義。但是我覺得實際上最初素質教育的提出,他就有一個筐的作用。比如我們把雙基、能力、智力、非智力因素這些東西,我把它概括起來,用一個東西來概括,用個什麼東西來概括呢?有些同志說,用素質來概括吧。因此素質教育就包含我們教育深化以後所拓展的那些內涵。素質的提出緊跟著就引起了我們教育界的許多一線學校的重視,像北京8中在北京市是最早的一個,在1983年就倡導「著眼於未來,著力於素質」。在1983年制定一個非常完整的學校的素質教育大綱,提出學校應該立足於培養學校的哪些方面的素質和怎麼培養,這是我們現在能夠查到的第一個比較完整的素質大綱。

G. 素質教育提出的時代背景及時代意義是什麼

1、時代背景:一是,我國基礎教育的弊端:把學生束縛在考卷上,死記硬背,缺乏個性培養、缺乏創造能力和動手能力的培養。老師教得很苦,學生學得很苦。這種教育模式培養出來的人才,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
二是當前教育面臨著種種挑戰。
①是科學技術加速發展,知識質量成倍增長的挑戰,學校教育不可能也沒有必要把人類的全部知識教給學生。讓他們記住這些知識,重要的是培養他們獲取知識的能力
②是科學技術在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帶來了資源的浪費、環境的污染。需要從小培養學生的環境意識,保護自然、合理地利用自然的意識
③是科技革新和經濟競爭越來越激烈,需要培養學生有開闊的視野,有開拓創新的精神和能力;
④是經濟增長帶來了一 部分人的享樂思想、個人主義,需要加強道德教育,培養學生關心社會、關心他人的高尚的思想品質。這些都說明,人的整體素質要提高,這樣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
21世紀需要全面發展的人,每個人必須具備知識能力、個人能力和國民能力,它呼籲學校和家長改革傳統的教育觀念。美國是如此,其他國家也是如此。上述時代需要的人的質量(素質),用「應試教育」是不能完成的。
2、時代意義:
(1)實施素質教育,有利於學生的全面培養。
(2)實施素質教育,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3)實施素質教育,有利於學生動手能力的提高,能夠更好的把所學到的知識勇於實踐。
3、素質教育簡介:
素質教育的含義,國家教委《關於當前積極推進中小學實施素質教育的若干意見》中作了明確解釋:「素質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質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據《教育法》規定的國家教育方針,著眼於受教育者及社會長遠發展的要求,以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養受教育者的態度、能力、促進他們在德智體等方面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為基本特徵的教育。」
素質教育與全面發展教育從根本上說具有一致性。全面發展教育就是要促進人的智力和體力的充分自由地、主動活潑地主動地發展,就是要促進人的各方面才能和興趣、特長的和諧統一的發展。同時包括人的道德水平、審美情操的發展。素質教育同樣把教育工作的重點放在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高上,這兩種教育觀所達到的教育目的和人才培養目標在本質上是一致的。素質教育是對全面發展教育的完善。

H. 素質教育是哪一年開始實施的

(確切說應該是:1999年)
周濟:素質教育從上世紀80年代提出來以後,就是在不斷討論、深化和明晰的。什麼是素質教育?就是要解決培養什麼人和怎樣培養人這兩大問題,是人的培養模式的一次深刻變革,是教育領域最核心的一個變革。它的實質,就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是當今時代條件下黨的教育理論與政策的集中體現,是馬克思主義人的發展觀的發展成果。它的基本價值取向是以人為本、育人為本,是面向未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
One is never too old to learn. 活到老,學到老。

I. 我國什麼時候提出素質教育

最早可說是孔子:
孔子在兩千多年前就比較全面地提出了素質教育思想.在教育對象方面,孔子提出"有教無類"的原則,主張人不論出身貴賤,不論品行善惡,不論聰明愚笨,不論年齡大小,不論是否有了職業,都可以而且應該接受教育;在教育內容方面,孔子重視品德教育、美育陶冶和體育衛生,重視培養學生的能力,使學生人格得到全面發展;在教學方法方面,孔子先於蘇格拉底首創了啟發式教學法,他針對學生的不同特點實行"因材施教",主張教學相長,以師生共同討論作為經常性的教學形式.全面總結孔子的素質教育思想,對我們今天全面理解素質教育的內涵,推進教育改革有著不可低估的現實意義.
一說在1982年:
素質教育應運而生,早在1982年即被提出.黨和國家堅決反對片面追求升學率即反對應試教育,堅決實施素質教育以貫徹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新課程改革應當知難而進.
到20世紀80年代,大概1983年左右,有一些教育工作者就開始提出素質這個概念,就是我們後來經常講的一個東西叫做「素質教育是個筐,什麼都往裡面裝」.那就是後來我們推進素質教育過程當中的一些扭曲的做法的一種定義.但是我覺得實際上最初素質教育的提出,他就有一個筐的作用.比如我們把雙基、能力、智力、非智力因素這些東西,我把它概括起來,用一個東西來概括,用個什麼東西來概括呢?有些同志說,用素質來概括吧.因此素質教育就包含我們教育深化以後所拓展的那些內涵.素質的提出緊跟著就引起了我們教育界的許多一線學校的重視,像北京8中在北京市是最早的一個,在1983年就倡導「著眼於未來,著力於素質」.在1983年制定一個非常完整的學校的素質教育大綱,提出學校應該立足於培養學校的哪些方面的素質和怎麼培養,這是我們現在能夠查到的第一個比較完整的素質大綱.

J. 素質教育提出的背景

我國的教育改革就是在對以上未來教育的發展趨勢和教育思想特徵認真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來的。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發布。《決定》所提出的一切,都是世紀之交我國教育工作的重大戰略決策。《決定》明確指出,要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實施素質教育。《決定》賦予新時期素質教育以新的內涵:素質教育的宗旨是提高全民素質;素質教育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素質教育的靈魂是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決定》把新時期的素質教育推向一個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