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教學 » 教育性原則是指什麼
擴展閱讀
醫學檢驗基本知識大全 2024-11-19 00:45:59
兒童體檢10分是什麼意思 2024-11-19 00:45:58

教育性原則是指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4-14 19:27:43

『壹』 教育性原則的含義,和貫徹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教育原則是指導教育活動的一般原理、法則,是對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它是根據一定社會的教育目的和教育活動本身的規律提出來的,也是教育經驗的總結和概括,它對教育活動起指導作用。能否自覺地遵循和貫徹教育原則,直接關繫到教育工作的成敗與教育質量的高低,從而影響教育目的的實現。目前我國中小學的教育原則主要有以下幾條,它們對中小學整個教育活動都具有指導意義。

『貳』 什麼是教育性教學原則

教學原則是有效進行教學必須遵循的基本要求和原理。它既指導教師的教,也指導學生的學,應貫徹於教學過程的各個方面和始終。我國中小學的教學原則主要有:科學性和思想性統一原則,理論聯系實際原則,直觀性原則,啟發性原則,循序漸進原則,鞏固性原則,發展性原則,因材施教原則。

1.科學性和思想性統一原則
(1)含義
科學性和思想性統一原則,是指教學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授予學生以科學知識,並結合知識教學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品德和正確的價值觀與世界觀教育。
(2)基本要求
①保證教學的科學性;
②發掘教材的思想性,注意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
③要重視補充有價值的資料、事例或錄像;
④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和思想修養。

2.理論聯系實際原則
(1)含義
理論聯系實際原則,是指教學要以學習基礎知識為主導,從理論與實際的聯繫上去理解知識,並注重學以致用,發展動手能力,領悟知識的價值。
(2)基本要求
①書本知識的教學要注重聯系實際;
②重視引導學生運用知識;
③逐步培養與形成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④補充必要的鄉土教材。

3.直觀性原則
(1)含義
直觀性原則,是指在教學中通過引導學生觀察所學事物或圖像,聆聽教師用語言對所學對象的形象描繪,形成有關事物具體而清晰的表象,以便理解所學知識。
(2)基本要求
①正確選擇直觀教具和現代化教學手段;
②直觀要與講解相結合;
③防止直觀的不當與濫用;
④重視運用語言直觀。

4.啟發性原則
(1)含義
啟發性原則,是指在教學中教師要激發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引導他們經過積極思考與探究自覺地掌握科學知識,學會分析問題,樹立求真意識和人文情懷。
啟發性原則看似強調教師的啟發,實則更重引發學生的主動探究,重學生的領悟、融會貫通與覺醒,讓學生能動地創造性地獲得知識、智能與品性的全面發展。故這個原則亦可稱探究性原則,或啟發與探究相結合原則,更能反映時代的精神。
(2)基本要求
①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②善於提問激疑,引導教學步步深入;
③注重通過在解決實際問題中啟發學生獲取知識;
④發揚教學民主。

5.循序漸進原則
(1)含義
循序漸進原則,是指教學要按照學科的邏輯系統和學生認識發展的順序進行,使學生系統地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形成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
(2)基本要求
①按教材的系統性進行教學;
②抓主要矛盾,解決好重點與難點;
③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簡到繁;
④將系統連貫性與靈活多樣性結合起來。

6.鞏固性原則
(1)含義
鞏固性原則,是指教學要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牢固地掌握知識和技能,長久地保持在記憶中,以便根據需要迅速再現出來,卓有成效地運用。
(2)基本要求
①在理解的基礎上鞏固;
②重視組織各種復習;
③在擴充、改組和運用知識中積極鞏固。

7.發展性原則
(1)含義
發展性原則,是指教學的內容、方法和進度要適合學生的發展水平,但又有一定的難度,需要他們經過努力才能掌握,以便有效地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
(2)基本要求
①了解學生的發展水平,從實際出發進行教學;
②考慮學生認識發展的時代特點。

8.因材施教原則
(1)含義
因材施教原則,是指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個別差異與個性特點出發,有的放矢地進行有區別的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揚長避短、長善救失、獲得最佳發展。
(2)貫徹該原則的基本要求
①針對學生的特點進行有區別的教學;
②採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學生得到充分的發展。

『叄』 教育性教學原則是什麼

教學原則對教學規律的反映不同於教學原理。這種反映不是對教學客觀規律的直接反映,這種反映取決於人們對教學客觀規律主觀認識的深刻程度,從而對教學原則的研究表現出了一種「眾說紛紜」的現象:

在同樣的教學規律面前,提出了不同的教學原則。由於對同一客觀的教學規律認識不同,因而提出的教學原則也不相同。教學原則與教學規律彼此之間不一定是單義的聯系。



(3)教育性原則是指什麼擴展閱讀:

意義

教學原則對教學活動的順利有效進行有著指導性和調節性的意義。作為教學活動的准則,它必然能夠對教學活動的各個方面起著指導和調控的作用,能夠為教師提供積極有效的開展教學活動的依據。

教學原則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手段、教學組織形式的選擇,教學原則確定之後,對教學活動中的內容、方法、手、形式的選擇,都有著積極而重要的作用。巴拉諾夫指出:「教學論原則決定教學方法。

『肆』 教育評價的原則包括

1、方向性原則:教育評價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通過教育評價的監督、調控來保證社會主義辦學的方向。應以社會主義方向為總原則。方向性原則還以為替教育評價應體正確的教育價值取向,即教育評價的服務方向。教育評價的價值有兩種觀點:一種是為個人的生存和發展服務,即個人本位。教育評價必須把為社會和個人相結合的服務方向作為基本的價值取向。2、客觀性原則:客觀性原則是指在教育評價時必須採取客觀的實事求是的態度,有能主觀臆斷或攙雜個人感情,要做到以下幾點:1)客觀地確定指標和價值標准。2)評價方法要客觀。3)信息收集與評價輿論要客觀。3、一致性原則:一致性原則是指在教育評價時,必須有一致的標准,無論是對集體還是對個人的評價必須使用同一的標准。一致性原則一方面是指教育目標是一致的。另一方面是指在同一范圍內,對旬同的對旬必須用同一的標准。4、全面性原則:創面性原則是指教育評價標準的制定以及評價的過程應當具有全面性,評價的標准不能只突出一個項目,評價的過程也要盡可能地收集各個方面的信息,不能偏聽偏信,在沒有搜集到有關的信息時就進行判斷。全面性原則不是讓我們在評價時對標准中的各個項目不分主次,等量齊觀,要賦予主要項目一定的權重。但也不能忽視非主要項目。5、目的性原則:教育評價實際上是一種管理手段,也是有目的的活動,只有確定了相應的評價目的後,才能選擇有效。適當的方法來進行。6、教育性原則:教育性原則是指在教育評價中必須促進被評價者積極上進,從而發握手優點改正缺點。應做到以下幾點:1)充分尊重和信任評價對象。2)要正確處理評價結果,成績應給予充分的肯定,對於問題以解決問題為主,不要過多地斥現和批評。7、單項評價與綜合評價結合的原則:單項評價是指對評價對象從某個側面進進行的評價,綜合評價是指對評價對象進行完整的系統的分析。單項評價是進行綜合評價的基礎或手段,綜合評價並有是單項評價結果的簡單相加。8、靜態與動態評價相結合:靜態評價就是對評價對象已經達到的水平或已經具備的備件進行判斷。動態評價是指對於評價對象的發展狀態的評價。9、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原則。定性分析就是對教育過程和結果的性質進行分析,這種分析側重與事物的質的分析。定量分析就是對教育過程的結果從數量方面進行分析,這種分析側重與事物的量的方面。

『伍』 教育性原則有效性原則

有效性原則
幼兒園管理的有效性原則是指,通過科學管理,合理組織園所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充分挖掘潛力,高質量、高效益地實現培養目標,完成幼兒園的雙重任務。
幼兒園以育人為目的,我們要通過合理組織、有效運用有限的教育資源,提高管理的功能效益,提高保教質量,促進更多的幼兒體、智、德、美全面和諧地發展。
幼兒園要有合理的組織機構,並不斷完善。建立健全以崗位責任制為核心的各項規章制度,做到定崗定員,責任到人,通過定崗定責、定員定編,確定適宜的工作量,把合適的人安排在合適的崗位上,實現人盡其用。並將各類人員的職責權利統一起來,通過對其行使職權承擔責任的結果作考核評價,獎優罰劣,給與相應的利益,使制度起到規范組織中各類人員行為和活動的管理手段的作用。

『陸』 教育心理學 簡答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應該遵循哪些原則

(一)教育性原則
教育性原則是指教育者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根據具體情況提出積極中肯的分析,始終注意培養學生積極進取的精神,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針對學生在學習、生活、交往中的矛盾沖突所引起的種種心理問題,以及由此而產生的對社會中的人與事的不滿言行、錯誤觀點甚至敵對情緒與態度,進行實事求是的分析,明辨是非,幫助他們端正看問題的角度,調整看問題的方法,建立積極的思維模式。
(二)全體性原則
全體性原則是指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校所有學生,考慮到絕大多數學生的共同需要和普通存在的問題。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可用集體的方式進行。當然面向全體,不意味著一定要忽視個別。實際工作中,還要考慮具體問題具體對待,使心理健康教育發揮最大效益。
(三)差異性原則
差異性原則是指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關注和重視學生的個別差異,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需要,開展形式多樣的、針對性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以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人是有差異的,青少年學生也不例外,他們具有自己的個性特點,擁有不同的社會背景、家庭環境、生活經驗和價值觀念。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要消除這些特點與差異,相反是要使學生的差異性、獨特性最合適而完美地展示出來,這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精髓所在。
(四)主體性原則
主體性原則是指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要以學生為主體,所有工作要以學生為出發點,同時要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實實在在的體現,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其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種助人與自助的活動,「助人」是手段,讓學生「自助」才是目的。要達到自助的目的,只有讓學生以主體的身份直接參與這一活動,此目的方可達到。另外,青少年時期是學生自我意識、獨立性迅速發展的時期,貫徹主體性原則,不僅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還使學生追求獨立的需要得到滿足。
(五)整體性原則
教育者要運用系統論的觀點指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注意心理活動的有機聯系和整體性,對學生的心理問題作全面考察和系統分析,防止和克服教育工作中的片面性。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追求學生人格的整體性發展,最終達到提高學生心理素質和整體素質的目的。從社會價值取向看,它重視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從學生自我完善的需求看,它注重學生知、情、意、行幾方面協調發展。從系統的觀點出發,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對象是一個完整的活生生的人,而人的心理也是一個有機整體。從個體心理的完整性和統一性,個體身心因素與外部環境的制約性、協調性等綜合因素出發,全面把握和分析學生心理問題的成因及教育與輔導對策。
(六)保密性原則
保密性原則是指學校在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教育者有責任對學生的個人情況以及談話內容等予以保密,學生的名譽和隱私權應受到道義上的維護和法律上的保障。保密性原則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極其重要的原則,是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和建立相互信任的心理基礎,同時也是對學生人格及隱私權的最大尊重。在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尤其是個別教育與輔導過程中,學生會向教育者泄露很多個人的秘密、隱私、缺陷,以及由此而產生的心理和行為的困擾、矛盾、沖突等。教育者有責任,有義務對所有這些信息保密。

『柒』 教學原則八大原則是什麼

教學原則八大原則

1、教育性與科學性相統一的原則:是指教學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授予學生科學知識,並結合知識教學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品德和正確人生觀、科學世界觀教育。其實質是要求在教學活動中把教書和育人有機地結合起來。

貫徹此原則的要求:保證教學的科學性;要結合教學內容的特點進行思想品德教育;要通過教學活動的各個環節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和思想水平。

2、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是指教師在教學中,應使學生從理論與實際的結合中來理解和掌握知識,並引導他們運用新獲得的知識去解決各種實際問題,培養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一原則是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相統一的教學規律在教學中的體現。

貫徹此原則的要求:重視書本知識的教學,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注重聯系實際;重視引導和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加強教學的實踐性環節,逐步培養與形成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進行「第三次學習」;正確處理知識教學與能力訓練的關系;補充必要的鄉土教材。

3、直觀性原則:是指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盡量利用學生的多種感官和已有的經驗,通過各種形式的感知,使學生獲得生動的表象,從而比較全面、深刻的掌握知識。這一原則是根據人類的認識規律、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相統一的教學規律提出來的,也是由中小學學生的年齡特徵所決定的。

貫徹此原則的要求:正確選擇直觀教具和教學手段;將直觀教具的演示與語言講解結合起來;重視運用言語直觀。

4、啟發性原則:是指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引導他們通過獨立思考、積極探索,生動活潑地學習,自覺地掌握科學知識,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原則是在吸取中外教育遺產的基礎上提出的,是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作用相統一的規律在教學中的反映,同時又是由我國教育目的所決定的。

貫徹此原則的要求:加強學習的目的性教育,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設置問題情境,啟發學生獨立思考,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方法和思維能力;讓學生動手,培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鼓勵學生將知識創造性地運用於實際;發揚教學民主,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

5、循序漸進原則:是指教師要嚴格按照科學知識的內在邏輯和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進行教學,使學生掌握系統的科學文化知識,能力得到充分的發展。

貫徹此原則的要求:教師的教學要有系統性;抓主要矛盾,解決好重點與難點;教師要引導學生將知識體系化、系統化;按照學生的認識順序,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地進行教學。

6、鞏固性原則:是指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牢固地掌握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而且在需要的時候,能夠准確無誤的呈現出來,以便於知識技能的運用。

貫徹此原則的要求:要在教學的全過程中加強知識的鞏固;組織好學生的復習工作,教會學生記憶的方法;通過擴充,改組和運用知識的過程來鞏固知識。

7、因材施教原則:是指教師在教學中,要從課程計劃、學科課程標準的統一要求出發,面向全體學生,同時又要根據學生的個別差異,有的放矢地進行有差別的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揚長避短,獲得最佳的發展。此原則既為學生身心發展的客觀規律所決定,也受我國的教育目的制約。

貫徹此原則的要求:要堅持課程計劃和學科課程標準的統一要求;教師要了解學生,從實際出發進行教學;教師要善於發現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並創造條件,盡可能使每個學生的不同特長都得以發揮。

8、量力性原則:是指教學的內容、方法、分量和進度要適合學生的身心發展,使他們能夠接受,但要有一定的難度,需要他們經過努力才能掌握,以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此原則是為了防止發生教學難度低於或高於學生實際程度而提出的。

貫徹此原則的要求:了解學生的發展水平,從實際出發進行教學;考慮學生認識發展的時代特點。

『捌』 赫爾巴特教育性教學原則的主要內容和意義是什麼

重視德育,以道德的養成為最高目的。

赫爾巴特認為知識與道德具有直接和內在的聯系,德育問題不能同教育問題分離開來,而應該同其他教育問題必然的廣泛的聯系在一起。

在此基礎上,他提出了教育性教學原則,並把它當做教育的基本原則。赫爾巴特運用其心理學的研究成果,具體闡明了教育與教學之間存在的內在的本質聯系,使道德教育獲得了堅實的基礎。

教育性教學

教育性教學是指以培養德行為教學最高目的的教學觀點。源於古希臘蘇格拉底知識與道德合一的觀點。19世紀德國赫爾巴特首次提出這一術語。

認為德行之形成主要取決於心靈獲得何種觀念,而觀念的積累和發展要靠教學調節,並認為教學若不進行道德教育,則只是一種沒有目的的手段,而道德教育若無教學,就是失去了手段的目的。

『玖』 什麼是赫爾巴特的教育性教育原則

認為教學都是具有一定教育性的,對人的思想品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

赫爾巴特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確提出「教育性教學」的思想。在赫爾巴特之前,教育學家們通常把道德教育和教學分開進行研究和闡述,教育和教學通常被賦予不同目的和任務。赫爾巴特的開創性貢獻在於闡明了教育教學之間的聯系。

他明確指出,「不存在『無教學的教育』這個概念,正如反過來,我不承認有任何『無教育的教學』」,「德育問題是不能同整個教育分離開來的,而是同其他教育問題必然地、廣泛深遠地聯系在一起的」。

從而使道德教育落實在學科教學的堅實基礎上,也使學科教學具有了道德教育的任務,成為教育的基本原則,推進了教育理論的發展。

其歷史意義:

赫爾巴特的教育心理學化絕非憑空產生,而是來自他對心理科學和教育工作的熱愛,源於前人的影響和時代潮流的刺激以及教育學和心理學本身的學科特性。對科學心理學的追求和大學教師的身份與實踐興趣成為其教育心理學化的基礎動力。

出於建立完整心理學體系的動機,他希望在形而上學、經驗、數學理論基礎之上,把心理現象與規律闡釋清楚,以指導其他科學領域尤其是教育領域。他強調數學對心理學的重要性。康德曾宣稱,「除非具有數學成分,否則沒有什麼知識可以稱得上科學」。

赫爾巴特進一步指出,文化作為行為發展的決定性變數必須引起心理學研究的高度重視,心理學必須從思辨中解放出來,接受科學方法論的挑戰,從分析人類的經驗著手,客觀地解釋人類心理生活,而經驗又是由人類的習俗、價值、種族等文化現象塑造出來的,因此應重視人種史和多文化的系統描述。

『拾』 教育性教學原則是什麼

教育性教學原則是通過教學來進行教育的原則。知識與道德之間有直接和內在的聯系,教育道德教育只有通過教學才能產生實際作用,教學是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徑,不存在無教學的教育,也不存在無教育的教學。

教育性教學特點

科學性與教育性相結合的原則,指既要傳授給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既要對學生進行德育培養道德品質,此原則體現了傳授知識與思想品德相統一的教學規律,理論聯系實際原則,指從理論與實際的聯繫上去理解知識,運用知識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達到學懂學會學以致用的目的。

直觀性教學原則指教師豐富學生的直接經驗和感性認識使學生獲得生動的表象,啟發性教學原則指教師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積極探索提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現的是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相結合的教學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