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教學 » 東營的渤海教育搬到哪裡了
擴展閱讀
動漫設計類是什麼專業 2024-11-17 23:13:02

東營的渤海教育搬到哪裡了

發布時間: 2022-04-12 18:32:02

① 山東省東營市改名了嗎

「撤銷濱州市建制,鄒平縣劃入濟南市,改設為縣級鄒平市,濟南市代管。博興縣劃入淄博市。其餘縣市區並入東營市,新的東營市改名為渤海市。濱州市濱城區整建制改為渤海市濱城區」.網上穿很久的一個帖子,事實有待考證,起碼現在沒改

② 博海教育怎麼樣

會計證過了,真開心,是一家值得信賴的培訓機構,明年還想報教師證,不知道難不難

③ 黃河從哪裡注入山東從哪裡流入渤海

是從菏澤流進山東,黃河是從東營流入渤海。

黃河流域是中華民族先民早期最主要的活動地域,也是中國早期文化形態的主要誕生地。在隨後歷經千年的王朝發展過程中,黃河文化作為一種主體文化不斷吸收北方游牧文化,並向江淮流域和珠江流域持續進行文化輸出、融合,最終形成了以黃河文化為核心、多元一體的文化體系——中華文明。

中華文明歷史表明,黃河流域在中華民族形成過程中發揮著關鍵的凝聚作用,黃河文化是中華文明最重要的直根系。

黃河文化蘊含的精神內涵具有重要的時代價值,對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有重要意義,這決定了保護、傳承和弘揚黃河文化的必要性。

(3)東營的渤海教育搬到哪裡了擴展閱讀:

黃河文化經久不息、歷久彌新,在中國乃至世界文明的浩瀚星空中留下濃墨重彩的印記,是增強中華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載體。

堅定文化自信,能夠為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提供精神力量的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包括中華民族在農耕文明時代所創造的優秀傳統文化,也涵蓋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中創造的先進文化。

在農耕文明時期,黃河流域是中華民族的發源地,是幾千年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最主要的政治、經濟、社會、軍事、文化活動中心。這里誕生了璀璨絢麗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構成了中華文明的主要組成部分,並且長期領先於世界科技文化發展水平。

④ 山東東營是抗戰老區嗎

東營墾利縣永安抗日英雄紀念館!
永安抗日英雄紀念碑,墾利縣黃河入海口具有光榮的革命歷史傳統,有著發展「紅色旅遊」得天獨厚的條件,其前身墾區是當時山東六大戰略區之一清河區(後改為渤海區)黨政機關所在地,其政治中心「八大組」就設在現在的永安鎮政府所在地。這里無邊無際的蘆葦盪和荊棘叢林無邊紅地毯成為當時墾區人民抗日殺敵的大戰場,永安鎮是當時渤海軍區兵工廠、印鈔廠、被服廠、《渤海日報》、子弟學校、抗日劇團所在地,是革命前輩馬耀南、楊國夫、許世友戰斗過的地方,是小說《海嘯》的主要發生地,被美譽為清河區的「小延安」。為銘記歷史,教育後人,發展紅色旅遊,墾利縣委、縣政府決定在永安鎮(原八大組所在地)建設渤海墾區革命紀念館。渤海墾區革命紀念館建築面積2460㎡,原軍委副主席遲浩田同志題寫了館名。紀念館共設九個展廳,報告廳中展出了部分在墾區戰斗過的老領導、老戰士及各級領導的題詞,其他展廳分別是墾區革命史和民俗展!廣饒大王劉集,紅色革命根據地!完畢!東營市抗日最美家鄉!

⑤ 誰知道東營市有一個渤海農場.以前和現在的情況.

農場始建於1950年3月,一直屬正縣(團、處)級建制。
1949年,華東局農業科學研究所、山東省實業廳、渤海行署實業處、渤海區黨委,相繼組織力量到廣饒縣第七區勘察。
1950年3月,根據中,央墾荒指示,由華東局批准,華東軍,政委員會投資,在山東省廣饒縣七區南郊趙嘴一帶,建立山東省第一個國營機械化農場——國營廣北農場。夏林任場長,徐明光、孫歧山任副場長。
1950年至1952年,由華東局領,導。
1952年,劃歸山東省農林廳領,導,屬農業系統。
1959年10月,劃歸山東省渤海農墾局,為外貿出口基地,屬外貿系統。
1960年,廣饒縣趙嘴公社並入農場,設13個分場,經濟核算分為全民制、低薪制和集體制三大部分。全場有自然村56個、核算單位14個、生產隊103個,有6951戶,共27673人。
1964年,渤海農墾局撤銷,歸山東省農業廳領導。
1966年劃歸惠民地區。
1967年3月13日,黨,委被「砸爛」,成立國營廣北農場人民武裝部生產辦公室,在革,命委,員會未成立之前,作為最高全權機構領導工作。
1967年5月29日,成立國營廣北農場臨時生產領導小組,作為最高全權機構,領導工作。
1968年,成立廣北農場革,命委員會,全場各分場和生產隊革,命委員會相繼建立。
1969年10月10日,成立中國人,民解,放軍山東省惠民軍分區國營廣北農場軍,事管制委員會。
1970年1月17日,成立廣北農場革命委員會核心領導小組。
1970年3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濟南軍區組建山東生產建設兵團。6月,農場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濟南軍區山東生產建設兵團一師三團,成立三團黨委。按軍,隊編制改分場為營,生產隊為連。各級領導基本上以在職軍人為正職,原農場幹部任副職,並先後招收淄博市、青島市和本場知識青年990名為兵團戰士。
1973年8月,兵團撤銷,恢復廣北農場,中,共山東省委批復廣北農場重歸惠民地區。中共惠民地委決定建立廣北農場黨的臨時領導小組。
1974年元月,「場社」分開,恢復趙嘴公社,原趙嘴公社小清河以南劃歸壽光縣,東部東馬樓、坡家莊、南河崖、蘆清溝四個自然村仍歸廣北農場管轄。
1978年3月,農場復歸農墾系統,隸屬惠民地區。中共惠民地委決定,撤銷廣北農場黨的臨時領導小組,建立中,,共國營廣北農場委員會。
1983年10月1日,東營市人民政,府成立。按照行政區劃,農場劃歸東營市,受市農牧漁業局領導。
1984年,農場受農業畜牧局(設農場管理處)領導。
1991年10月,東營市委、市政府決定撤銷農場管理處,成立農場局,農場受市農場局領導。
1994年6月20日,東營市廣北實業總公司成立,與農場實行一套班子,兩個牌子,劃型管理。
2002年11月7日,國營廣北農場更名為東營市廣北農場。
1983年~2004年,隸屬東營市,業務系統歸屬山東省農業廳農墾局。

機構

1950年,農場管理委員會設有耕作隊、辦公室、供應隊、機務隊。
1951年,成立工會,全場機構包括生產隊(含東、西區耕作隊和修理隊)、辦公室、會計室和供應隊。同年建立合作社,負責管理食堂、縫紉、洗衣等生活問題,並供應日常用品。
1952年,農場管理委員會包括修理隊、東區耕作隊、西區耕作隊、農藝技術室、辦公室、會計室、供應隊、副業隊、服務隊、合作社。
1953年,成立黨委。黨委會下設政治主任(代負責人事、保衛、宣傳)、勘查隊、工程隊、總畜牧技師、總農業技師、辦公室、會計室、供銷隊、修理隊。
1954年,農場管理委員會下設修理隊、供銷隊、辦公室、會計室、基建組。工會委員會下設財務工作委員會、家屬工作委員會、文教工作委員會、組織工作委員會、生產工作委員會、勞保工作委員會。
1956年,黨委下設人事、第一和第二支部、監察保衛、工會、團委。
1958年,黨委下設團委、工會、農校,總場下設人事保衛、總務、經管室、技術員、修理廠、加工廠,還包括三個管區。
1959年,總場下設經管室(負責基建、運輸、采購、供銷)、辦公室(負責總務、文印、醫務、總機)、生產計劃室(負責機務、畜牧、農業、工業)、會計室。還設一、二、三管區和科研站、畜牧隊。
1960年,黨委下設辦公室、團委、工會、婦聯。總場下設勞資、供銷科、農業科、畜牧科、工副業科、機電科、場部辦公室、基建科、財務科、糧油科。
1962年7月29日,山東省渤海農墾局廣饒縣公安局決定在農場建立公安派出所。
1964年,黨委下設政治處,設有工會、團委、婦聯、人武。鄉人委設辦公室,主要設有派出所、民政助理、文教助理、文書、財糧、稅務、衛生所,還有銀行、郵局、供銷社。總場設辦公室、農業科、畜牧科、機電科、工副業科、基建科、財務科、經管科、糧油科。
1966年,總場設政治處、生產辦公室、後勤辦公室、機關黨總支、總場民兵團、人武部、團委、婦代會、組織幹事。生產辦公室負責修配廠、農校、科研站、第二機耕隊;後勤辦公室負責供銷組、財經組、聯合加工廠、汽車隊、服務站、司務處、醫院、漁業隊、鹽場、窯廠、基建隊。
1968年,革命委員會下設政治部、辦公室、生產指揮部。
1969年,軍管會和革委會下設政治部、辦公室、生產指揮部,另有11個分場、科研站、直屬六隊、王崗大隊、二機務隊、漁業隊、鹽場、場部駐地。
1970年7月,黨委下設司令部、政治處、後勤處。

⑥ 東營石大勝華怎麼樣

東石大勝華化工集團是於2009年10月在原山東石大勝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基礎上組建成立的企業集團。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的校辦企業。公司位於中國黃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東營市。東營市是中國新崛起的沿海開放城市, 是環渤海經濟區與黃河經濟帶的交會點,是中國第二大油田勝利油田所在地。四通八達的公路與東張鐵路、東營海港、東營機場等組成了立體交通網,港口、鐵路、公路運輸十分便利。 山東石大勝華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以生物化工及基本有機化工產品的生產、銷售為主的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集團公司下屬東營中石大工貿有限公司、東營石大勝華新材料有限公司、東營德發商貿有限公司、東營海之源油品銷售有限公司、東營石大宏益化工有限公司等單位。公司佔地1200餘畝,現有員工1100餘人。

我就是這里的待遇很好,為員工考慮的很周到!!不錯的公司!

碳酸二甲酯是公司的主打產品,公司擁有的6萬噸/年碳酸二甲酯裝置,產能規模位居亞洲同類產品之首,國內市場佔有率達50%,2007年出口5000萬美元。該裝置採用最先進的工藝技術,主體部分均為不銹鋼材質,採用DCS自動化控制系統,生產過程符合綠色環保的要求。該產品曾先後榮獲2004年上海國際工業博覽會銀獎,中國化工學會精細化工專業委員會「質量過硬,優秀重點推薦產品」等榮譽稱號。目前,公司生產的碳酸二甲酯已經遠銷歐美、日韓、東南亞地區和國內十幾個省市,贏得了眾多客戶的青睞。公司還積極開拓產品的應用領域,先後將碳酸二甲酯等產品打入塗料、膠粘劑等眾多新的應用領域中去。

在進行裝置建設的同時,公司花巨資建起了日處理能力7200方的污水處理裝置,保證了達標排放,為推進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公司的循環水裝置、尾氣回收裝置等,在有效減少廢水、廢氣、廢渣排放的同時,實現了資源的循環利用,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

公司十分注重產品質量,擁有高素質的管理和化驗人員,配備了高檔進口氣相色譜儀,微庫侖分析儀,微量水分測定儀以及其他常規檢測設備,檢測水平居國內同行業領先地位。

公司自2004年6月起開始實施QHSE管理體系,注重人性化管理,共有15人取得了內部審核員資格證書,使公司在質量、環保、安全等各方面的管理工作上了一個新台階,贏得了國內外客戶的高度贊譽。

公司自成立以來,先後獲得山東省管理創新優秀企業,東營市誠信企業,東營市守合同重信用企業,東營區安全生產先進單位,墾利縣安全文化創建示範企業等多項榮譽稱號。2007年,公司被國家科學技術部認定為「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2008年,公司被評為東營市外經貿工作先進企業、東營市十佳科技創新企業。

2009年10月,公司正式更名注冊成立。站在新起點,謀劃新發展,公司肩負著「引領綠色化工潮流,提升健康生活品質」的神聖使命,今後,公司將繼續秉承「科技創造新未來」的理念,進一步樹立「團結、誠信、求實、創新」的良好企業形象,努力成為世界上最優秀的碳酸二甲酯供應商。力爭2012年前,公司的銷售收入達到50億元,總資產達到20億元,公司核心競爭能力大幅提升,公司發展再創新的輝煌。

我們誠摯歡迎國內外客商前來咨詢考察,增進了解,積極合作,共謀發展!

⑦ 東營在山東的什麼位置

東營在山東的東北部。

東營地處中國華東地區、山東東北部、黃河入海口的三角洲地帶,東臨渤海,與日本、韓國隔海相望,北靠京津唐經濟區,南連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向西輻射廣大內陸地區。

是環渤海經濟區的重要節點、山東半島城市群的重要組成部分,處於連接中原經濟區與東北經濟區、京津唐經濟區與膠東半島經濟區的樞紐位置。

東營的地勢地貌:

東營市地勢沿黃河走向自西南向東北傾斜。西南部最高高程為28米(大沽高程,下同),東北部最低高程1米,自然比降為1/8000~1/12000;西部最高高程為11米,東部最低高程1米,自然比降為1/7000。

黃河穿境而過,背河方向近河高、遠河低,背河自然比降為1/7000,河灘地高於背河地2~4米,形成「地上懸河」。東營市微地貌有5種類型:古河灘高地,占東營市總面積的4.15%,主要分布於黃河決口扇面上游;河灘高地,占東營市總面積的3.58%,主要分布於黃河河道至大堤之間。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東營

⑧ 最好玩的地方 東營哪裡好玩 東營好玩的景點有哪些

1、攬翠湖旅遊度假區AAAA

推薦1

孤島槐樹林溫泉旅遊區位於東營市河口區東部,規劃面積5萬畝,跨越孤島、仙河兩個山東省旅遊強鎮。項目區內擁有萬畝槐林、神仙溝、孤島水庫、農田果園、草場濕地和亞洲最大的仙河澳亞現代牧場等豐富的旅遊資源,是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山東省首批原生態旅遊區。客服電話:05463690333地址:河口區孤島鎮北營業時間:07:30-17:30游覽時間:大約4小時……

⑨ 東營怎麼樣

東營市為山東省省轄市,是黃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和中國第二大油田——勝利油田所在地,是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國家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示範城市、國家雙擁模範城市、國家技術創新工程示範城市。位於山東省北部黃河三角洲地區,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在東營市境流入渤海。地處北緯36o55′~38°10′,東經118°07′~119°10′之間。東、北臨渤海,西與濱州市毗鄰,南與淄博市、濰坊市接壤。南北最大縱距123千米,東西最大橫距74千米,總東營市轄區內除小清河以南廣饒縣所轄的367平方千米為山前沖積平原外,其他地區均為黃河沖積平原,是典型的黃河三角洲地貌。總體地貌特徵是沿黃河走向自西南向東北傾斜。西南部最高高程為28米,東北部最低高程1米;西部最高高程為11米,東部最低高程1米。黃河東營段上起濱州界,自西南向東北貫穿東營市全境,在墾利縣東北部注入渤海,全長138千米。2003年,黃河全年徑流量191.3億立方米。全市除黃河外共有骨幹排水河道30條。以黃河為分界線,黃河以南屬淮河流域,有小清河及其支流淄河、陽河、泥河子、預備河,支脈河及其支流小河子、武家大溝、廣蒲河、五干排,廣利河及其支流溢洪河、東營河、老廣蒲河、五六干合排、六干排,永豐河及其支流三排溝、張鎮河、小島河20條河流;黃河以北屬海河流域,有潮河及其支流褚官河、太平河,馬新河,沾利河,草橋溝,草橋溝東幹流,挑河,神仙溝及其支流新衛東河10條河流。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2.8℃,年極端最高氣溫41.9℃,年極端最低氣溫-23.3℃。年平均降水量555.9毫米,多集中在夏季,佔全年降水量的65%。無霜期長達206天,平均日照時數2692.5小時。

東營市建市前的歷史主要沿廣饒、利津、墾利3縣歷史追溯。廣饒縣歷史悠久,五千多年前就有人類居住,西漢高祖六年(前201)置縣;利津縣金明昌三年十二月(1193年1月)以永利鎮升置利津縣;墾利縣境大部系黃河新淤地,1943年在中共墾區抗日民主政權的基礎上建立墾利縣。建市前3縣的建置、隸屬迭次變更。1961年4月,華北石油勘探處在原廣饒縣辛店公社東營村附近打成第一口勘探井——華八井,獲日產8.1噸工業油流,拉開華北石油會戰的序幕。1962年9月23日,在東營構造上打的營2井獲日產555噸油流,為當時全國日產量最高的油井。為紀念打出這一高產油井之日,勝利油田始稱「九二三廠」。隨著石油勘探開發會戰的深入,東營村一帶逐步形成了由會戰指揮部和一些二級單位機關及後勤單位組成的礦區城鎮,人們稱之為「基地」。1965年3月,為支援石油會戰,經中共山東省委批准,惠民地委決定成立縣級工作機構——中共惠民地區東營工作委員會和東營辦事處,並組建一批為礦區服務的商業、金融、郵電等機構。1971年6月11日,九二三廠更名為「勝利油田」。為適應勝利油田發展和開發建設黃河三角洲的需要,1982年8月山東省政府向國務院請示成立省轄地級市——東營市,同年11月10日國務院批復省政府請示,劃原惠民地區的墾利、利津2縣,廣饒縣的4個公社,沾化縣的4個公社,博興縣的1個公社和3個大隊,成立省轄地級東營市。1983年8月30日,又把廣饒縣劃歸東營市。1983年10月15日,召開東營市成立慶祝大會,東營市正式掛牌辦公。

2003年,全市總人口1768116人,其中農業人口960693人,非農業人口807423人。人口出生率8.40‰,人口自然增長東營市建市前的歷史主要沿廣饒、利津、墾利3縣歷史追溯。廣饒縣歷史悠久,五千多年前就有人類居住,西漢高祖六年(前201)置縣;利津縣金明昌三年十二月(1193年1月)以永利鎮升置利津縣;墾利縣境大部系黃河新淤地,1943年在中共墾區抗日民主政權的基礎上建立墾利縣。建市前3縣的建置、隸屬迭次變更。1961年4月,華北石油勘探處在原廣饒縣辛店公社東營村附近打成第一口勘探井——華八井,獲日產8.1噸工業油流,拉開華北石油會戰的序幕。1962年9月23日,在東營構造上打的營2井獲日產555噸油流,為當時全國日產量最高的油井。為紀念打出這一高產油井之日,勝利油田始稱「九二三廠」。隨著石油勘探開發會戰的深入,東營村一帶逐步形成了由會戰指揮部和一些二級單位機關及後勤單位組成的礦區城鎮,人們稱之為「基地」。1965年3月,為支援石油會戰,經中共山東省委批准,惠民地委決定成立縣級工作機構——中共惠民地區東營工作委員會和東營辦事處,並組建一批為礦區服務的商業、金融、郵電等機構。1971年6月11日,九二三廠更名為「勝利油田」。為適應勝利油田發展和開發建設黃河三角洲的需要,1982年8月山東省政府向國務院請示成立省轄地級市——東營市,同年11月10日國務院批復省政府請示,劃原惠民地區的墾利、利津2縣,廣饒縣的4個公社,沾化縣的4個公社,博興縣的1個公社和3個大隊,成立省轄地級東營市。1983年8月30日,又把廣饒縣劃歸東營市。1983年10月15日,召開東營市成立慶祝大會,東營市正式掛牌辦公。

2003年,全市總人口1768116人,其中農業人口960693人,非農業人口807423人。人口出生率8.40‰,人口自然增長率3.79‰。受教育程度:初中60645人,高中188066人,中專99061人,大學專科63848人,大學本科37204人,研究生1891人。性別構成:男性899053人,女性869063人,男女比例103.45:100。全市有少數民族36個、4455人。其中人口最多的是回族,共2108人;其他百人以上的少數民族:滿族1068人,蒙古族239人,土家族192人,壯族164人,苗族131人,白族129人。

東營市位於渤海之濱,隔海與日本、朝鮮半島相望。北靠京津唐地區,南與青島、煙台、濰坊等城市組成山東半島城市群,是環渤海經濟區和黃河經濟帶的結合部,也是海陸連接東北和中原兩大經濟區的重要通道。距北京、天津、青島、濟南分別為400千米、300千米、250千米、200千米。鐵路南接膠濟鐵路,與「大動脈」京滬鐵路相連。公路交通形成以勝利黃河公路大橋和利津黃河公路大橋為樞紐,以東青高速公路、東港高速公路、辛河路、博新路等七縱五橫12條干線公路為骨架,縣鄉公路、油田生產專用路、農村公路縱橫交織的公路網路。全市公路總里程達4663.4千米,公路密度為58.9千米/百平方千米,提前實現了高速公路進入全省網、干線公路無三級路的目標。東營港有5000噸級泊位1個,3000噸級泊位3個,是國家一類開放口岸。航空交通初步形成,東營飛機場開辟東營至北京、上海兩條航線。郵政事業發展迅速,不斷拓展新業務,形成布局合理、四通八達的郵政通信網路。電信通訊設施完善,通信網路遍及市區、城鎮和農村,在全省率先建成小靈通無線市話網、電話市和覆蓋全市的寬頻網。2003年,全市局用交換機容量達到45萬門,固定電話用戶48萬戶,電話普及率達到每百人35.38部,全市移動用戶達84萬戶,互聯網用戶達到6.4萬戶。

東營市教育事業快速健康發展,初步建起相對完整的中等和高等教育體系。2003年,有普通高等院校6所,在校生2.43
萬人;普通高中24所,在校生3.74萬人;普通初中94所,在校生9.62萬人;小學252所,在校生12.79萬人,學齡兒童入學率100%,鞏固率100%;幼兒園760所,在園幼兒5.2萬人。有成人教育中心26處,年培訓10萬多人次。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取得新進展。2003年,全市組織實施市級以上科技計劃項目170項,其中省級73項,國家級27項。開發新產品38個,獲省科技進步獎勵24項,專利申請量1121件,專利授權880件。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強勁,全市省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到78家,新增17家。其中國家級7家,新增2家。民營科技企業發展到690家,新增50家。3個項目被列入國家「863」計劃。體育事業蓬勃發展,積極穩步推進全民健身工程,群眾性體育活動日益活躍,競技體育水平不斷提高,8個單位被評為體育後備人才訓練基地。文化事業向縱深發展,群眾文化活動高潮迭起。市裡每年組織較大規模的廣場文化演出30多場。先後有30多件文化作品獲山東省精品工程獎,連續三屆獲全省「精品工程」組織工作獎。創作排演了大型現代呂劇《潮湧黃河口》;劇本《大海潮》、《老憨上任記》獲第三屆全國戲劇文學銅獎,劇本《書記還鄉》獲劇本獎。醫療衛生事業快速發展,大力構建農民健康保障體系,農村醫療衛生條件顯著改善,農民醫療保障水平明顯提高。新型農村醫療保險制度全面推開。城鎮醫療衛生設施齊全,醫療水平、服務質量不斷提高,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網路初步形成。2003年,全市擁有衛生機構118所,擁有床位8369張,衛生技術人員8987人,其中醫生3896人。先後被評為國家衛生城市、全省疾病控制先進市、無償獻血先進市。社會保障體系日臻完善。2003年,共為9156名企業離退休人員發放養老金7547萬元,社會化發放率和准確率保持100%。為機關事業單位6993名離退休人員、2893名遺屬發放養老金和遺屬補助費11632萬元。為8890名失業人員發放失業保險金1890萬元。全市凈增企業參保人員19638人。社會福利、救濟工作成效顯著。2003年,全市有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救助對象8362人,發放保障金507.34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救助對象14455人,發放保障金717.3萬元,發放保障糧141萬公斤。社會福利收養性單位(含敬老院)43個,床位3566張,集中供養五保老人2015人。

東營市城市發展總目標:創建卓越的生態城市。其中包括5個含義:接軌國際、充滿活力的開放之城;規模壯大,實力雄厚的中心之城;空間整合,彈性生長的有機之城;碧水綠脈,共生共榮的生態之城;清新舒暢,人居最佳的陽光之城。規劃框架:城市規劃區包括中心城城市規劃區和河口區城市規劃區。中心城城市規劃區范圍為:東至永青路,並包括廣南水庫、廣北水庫、廣利港、東營機場等規劃控制區域,西至郝純路,南至南二路以南3千米,北以勝坨至後苟公路為界,並將東營港納入規劃區,公路和沿界線所穿村莊用地均劃入規劃區范圍。總用地815平方千米。河口區城市規劃區范圍為:東到挑河以東100米,西至沾利河,南到六合鄉行政區界,北至濱孤路以北1000米,並將孤島、仙河、孤北水庫納入規劃區,總面積245平方千米。城市發展戰略:產業結構由資源型向多元化綜合型發展;壯大中心城規模,帶動黃河三角洲開發;構築現代化交通網路,形成大開放、大開發的格局;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大力發展高檔次服務業,尤其注重發展現代旅遊業。城市性質:山東加工製造業基地,以石油、石油化工、鹽化工為主導產業的黃河三角洲中心城市。城市人口規模:近期(2005年)城市人口66萬人,其中中心城55萬人,河口區11萬人。遠期(2010年)城市人口80萬人,其中中心城65萬人,河口區15萬人。城鎮體系空間結構規劃:市域中部形成東營大都市圈,以中心城為核心,墾利、利津為衛星城;南部形成以廣饒-大王為核心,包括15處鄉鎮在內的南部城鎮群;北部以河口區駐地為核心,聯合東營港、孤島、仙河、義和等鄉鎮形成北部城鎮群。城鎮發展形成一條南北向為主的發展軸:即東營港-河口-墾利-中心城-廣饒大王。東營市中心城近期建設策略:近期東城主要向東、向北發展,西城向東、向南發展,同時重點加強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勝利工業園的建設,加強對接區中東營區行政中心、文化、教育用地和居住用地的建設,加強東城區黃河路以北居住用地的建設,積極改善西城景觀環境,提高土地利用率,繼續增加基礎設施的投入,加強整個中心城的公園、沿河沿路綠帶建設,努力實施碧水工程,完善和優化中心城布局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