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看待虎媽式的教育方法
虎媽式的教育方式不可取,雖然說這種教育方式能夠給孩子更大的壓力,讓孩子不得不變強。在成績方面在很多技能的學習方面確實有著高效的效果,但是這種教育培養出來的孩子心靈上會有一定的問題。
我們要清楚一點,我們學習是為了更好的生活,而不是說活著就是為了學習。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的目的也是為了享受這個世界沒有享受過的美好,而不是把自己時間浪費在很多自己可以不去做的事情上,找到自己生活的節奏,找到自己的愛好,並且持之以恆的去堅持就足夠了。
❷ 在孩子教育上,「虎媽」容易焦慮,「虎媽」的焦慮到底從哪來
如今說起來與教育相關的問題,其實每個人內心當中都是比較焦慮的,尤其是對於孩子的父母來說,對孩子更是抱以更大的期望,也正是因為這種期望值比較大,所以也比較容易失望。而對於絕大多數家庭來說,母親通常承擔著教育的重任。尤其是在一個家庭當中,如果有了虎媽以後,那麼對於孩子來說壓力一定是倍增的。
所以說在焦慮方面的確可以存在,但是不能太過分。教育的過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同樣也是一個鼓勵和培養的過程,而不是一味的逼迫,這不僅傷害到了家庭的和諧,同樣也傷害到了孩子以及孩子父親的自尊心。
❸ 如何評價「狼爸虎媽」的教育
何為「狼爸」?蕭百佑的教育口號是「三天一頓打,孩子進北大」,只要孩子的日常品行、學習成績不符合他的要求,就會遭到嚴厲的體罰,被稱為「中國狼爸」。
何為「虎媽」?美國耶魯大學法學院教授蔡美兒自稱「採用咒罵、威脅、賄賂、利誘等種種高壓手段,要求孩子沿著父母為其選擇的道路努力」,正是這種高壓教育手法,讓蔡美兒被稱為「虎媽」。
在《所以,北大兄妹》一書中,「狼爸」自己總結了「幾不許」家規:不允許看電視、不允許自由上網、不允許隨便喝可樂、不能隨便打開冰箱門、不能吹空調。於此同時,「狼爸」堅持用軍事化管理限制孩子自由,提出把父母變成孩子的「皇帝」、對孩子進行苛刻的「社交控制」、堅決杜絕「課外活動」……
而「虎媽」蔡美兒則制定了十大「家規」:不準在外過夜、不準參加玩伴聚會、不準參加校園演出、不準抱怨不能參加校園演出、不準看電視或玩電腦游戲、不準擅自選擇自己喜歡的課外活動、不準任何一門功課的學習成績低於「A」、不準在除體育與話劇外的其他科目拿不到第一、不準練習鋼琴及小提琴以外的樂器、不準哪一天沒有練習鋼琴或小提琴……
而通過這種在外界眼裡近乎嚴苛的「家教」下,「狼爸」驕傲展示了他的結果:他的四個孩子中,老大蕭堯和老二蕭君都通過2009年「港澳台全國聯考」考進北大,其中,蕭君還是聯考狀元;今年,老三蕭簫也考進了北大。目前正在讀高三的老四蕭冰,目標則是中央音樂學院。而「虎媽」同樣戰績彪炳,大女兒考上哈佛大學,兩個女兒因出色的音樂才能被譽為「音樂天才」。
「狼爸」國內仍有市場「虎媽」彼岸難獲推廣
可以看出,「狼爸」與「虎媽」在教育子女上極其相似,均已「家規」規范子女的行為、提出較高要求,同時要求兒女認真按照自以的「既定方針」認真執行。不過,盡管「虎媽」與「狼爸」手段相似,但細究之下,兩者也略有不同。
從教育背景看,西方的寬松教育環境與中國相對嚴格的教育環境差別較大。在中國,「棍棒教育」其實已經延續了幾千年,即使目前體罰已經被明文禁止,但是,民間的家罰依然普遍存在,「狼爸」可以說只是其中較為典型的代表之一。而「虎媽」則產生於大洋彼岸,與中國傳統「從嚴」不同,美國教育尤其是基礎教育一直相對寬松,多數人允許子女自由發展。在美國,人們幾乎無法想像「一個7歲的女孩因為一首鋼琴曲彈不好就被強迫從晚飯後一直練到夜裡、中間不許喝水或上廁所」的事情。可以說,「虎媽」式教育是美國教育界一個特立獨行的存在。
從影響力方面來說,「狼爸」更多引發的是國人對於「快樂成長」與「棍棒教育」的爭論,一定程度上讓人們開始反思越來越多「小皇帝」出現的困惑;而「虎媽」引發的則更多是中西方教育模式的對比,一定程度引發了美國人對於自身教育過於鬆散的思考。
在中國,隱形「狼爸虎媽」大量存在,因此「狼爸」的教育方式也獲得了一定的市場,一些父母也贊同「狼爸」的教育方式。相比而言,由於美國法律與固有觀念,「虎媽」的模式其實很難得到推廣。根據美國法律,如果父母對未滿18歲小孩動手將以虐待兒童被判處輕罪,受到少於1500元罰款和一年以下牢獄。若父母毆打超過18歲小孩,則可能以家庭暴力罪被起訴,情況嚴重者將以重罪起訴,被判三年牢獄。
不過,在中國乃至世界各界對「虎媽狼爸」或彈或贊時,「虎媽狼爸」的一些做法也被人們忽略。「狼爸」蕭百佑表示,自己的打是科學的,並非無緣無故地打,孩子12歲前他使用「打」的方式,而12歲後則收起「藤條」。而「虎媽」則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女兒長大了,也應該把一些選擇權還給女兒。比如,她已經同意小女兒露露辭去首席小提琴手的職務,改打自己喜歡的網球。
❹ 虎媽式教育的利與弊
虎媽式教育是一個新出現的名詞,主要為美國一個耶魯大學華裔教授媽媽教育孩子的方法,這種教育方法的核心內容是嚴格地執行教育方法中規定的每個細節。
虎媽式教育的利與弊:
虎爸虎媽的出現,是經濟和社會改變的產物,也是社會進化的自然產物。恰恰因為外部環境的變化,讓一些人先時而動。從1980年代開始,隨著平等的社會契約被新保守主義打破,富人認為動用經濟資源為自己的孩子爭取更好的未來變得再正常不過。不平等意味著有些人在下一代的教育上能動用比一般人更多的資源,比如投入多得多的時間和精力,很早就為未來設定明確的目標,並按照這一目標做出的周密規劃。而社會流動性加劇也讓他們更清楚,不投資教育,孩子不僅不可能前進,還可能沉淪。
首先,虎爸虎媽對孩子的過度呵護也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負面影響,虎爸虎媽的孩子已經很少會有機會在街上和不同階層的孩子打交道了,他們就好像生活在一個「無菌」的環境中一樣,學習和社會生活都被安排地井井有條。但除了學習和才藝之外,他們可能與外部的世界接觸有限,也不容易應對未來現實生活中的困難。
父母對學習選擇的包辦,也讓這些孩子可能沒有太多機會對未來做出選擇。「不讓孩子落後在起跑線上」成了多數人信奉的教條,成了人人都追逐的目標。希望孩子能最快的進步,希望他們更早地發現自己的專業,鑽研自己的專業,在自己的領域因為快人一步而比別人都強。問題是,最新的研究發現,在孩子的心智還在塑造的階段,讓孩子能夠涉獵更廣的領域,而不是過早專注於某個領域,有助於他們在成年之後找到明確的發展方向。比別人快一點,有時候並不是最好的選擇。
❺ 全面評價虎媽教育,從家長和孩子的角度發表不同的見解
好的,百分之百的個人原創:
1、中國這種逼迫式教育30年前美國人就「鼓勵過」。
現在來看,你認為哪個的行徑齷齪、骯臟;品質低賤、劣等呢?現在不過是重復了一次30年前的事,如果中國家長還那麼笨,真的以為美國在「反思」,只能100%再重復一次了。。。更別怪子孫後代罵你沒記性。
2、虎媽女兒並不成功。首先考上長春藤的成績放在中國其實很一般!
她的兩個女兒與站街女僅有的幾個區別:1、有貞操;2、會彈琴;3、社會地位正常。第一點、第三點又有幾個沒有呢?第二點,你買個30塊的MP3彈得比他好、不吃飯、不睡覺、不戀愛。虎媽女兒所謂的「成功」只是人雲亦雲罷了。
連朗朗(會彈琴)尚且不如,何況比王傳福、袁隆平、陳游標、張瑞敏、李開復、李書福這些真正的精英呢?
3、如果不想指望子女成為精英。做個負責人的家人、好丈夫、好爸爸、好公民的話。就請看看身邊吧,用得著像虎媽那樣歇斯底里嗎?完全不必!幸福快樂的童年才是人生真正的財富!到了晚年也會回味的!
4、虎媽教育只能與「貓孩」相配。她的兩個女兒在「咒罵、物質威脅」下就屈服了。現在的中國孩子與「奴性」早就88了。你認為你用咒罵、威脅就能讓孩子就範?不能?打!中國打出事的還少嗎?
5、希望虎媽女兒的幾個笑臉、賺的幾塊美元沒有讓你忘記「徐力事件」、「夏婓事件」、「王闖事件」等等。不解釋。
另外:對國內支持虎媽的人的接觸後,對他們人品的認識:
1、你和她們說快樂人生,他們和你說精英;你告訴他們精英、偉人的教育歷程,他們又和你提普通人更好。。。。。。總之,是為了壓迫而壓迫,為了施虐而施虐。。。
2、他們總會和你說:總之人家成功了(雖然並不成功)。別的就不用考慮了!
成功就是一切。尊嚴、溫馨、家庭氛圍、個人感受、人格都是垃圾,在成功面前不值一提!
3、鄙視普通人,他們總會噴網友:他們的女兒如此,你們這些「小屁孩(其實有很多都是開明的家長)」又如何。。。
就這三點來看,你想成為他們一員嗎?
❻ 怎樣看待「虎媽」的教育
導讀:每個寶寶都是上天的恩賜,都是媽媽心中的小天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可以成為一個有出息的孩子,所以在教育上也做出了非常大的投入。特別中國人對孩子的教育,可以說是前所未有的重視。
最近,這本當年暢銷一時的《虎媽戰歌》被中信出版集團再版,相信很多爸媽再次拜讀,一定會另有感悟。
重要提示:大人現在常常主張將選擇決定權交給孩子,但是很多時候,孩子選擇了放棄,因為學習太苦了,練琴太累了,就如同虎媽在書中說道,「沒有多少人天生就喜歡學習,就像沒有多少人天生選擇努力」。
❼ 對虎媽教育的看法兩方面
和原先的「哈佛女孩」有類似之處。
1 都有炒作的成分。
2 這類教育故事所涉及的原型觀念其實都是同一個。
3 往往被社會主流思想當成異端,不是高高捧起,就是重重摔下。
有教育專家評論,狼爸虎媽的教育損害了孩子的自主性,對人性的虧欠是隱藏性的。從純理性的角度而言,確實如此。然而,不論父母們持怎樣的觀點,他們總是說一套做一套,也就是他們的父母的那一套。現實的情況要復雜的多,其實無論父母怎樣教育兒女,只要能夠理性地設計孩子的行為,結果都會是很好的,只要這種管教,能夠起到實用性。家庭有兩個作用,提供歸屬感和社會化,健康的家庭不限制感受,但行為一定要被潛獵的,別忘了,周圍環境同樣自始至終在影響你的孩子。
很多父母的教育總是流於形式,一時興起,其實大多沉溺於無意識的暗示。父母和孩子之間任憑相互行為的刺激而自然演化出的關系,對彼此往往都沒有好處。其實,父母應該為了孩子成年後的行為負一定責任。管教孩子是有風險的,因為家長很容易濫用管教的權力,所以家長必須用一種教育形式取代自我的傾向。這就涉及到同一個原型觀念,父母和子女的關系裡,父母一定要多付一些責任。在現實中,父母無意識中對孩子的暗示,並不比狼爸虎媽所謂的「暴力」更無害,諸如各種類型的感受性的傷害,放任、溺愛或反復無常的家長風格,混亂、荒誕的家庭氣氛,流於庸俗的管教理念,對孩子的傷害也相當大。更可怕的是,家長往往主觀性上卻認為自己已經秉持了某種家教理念。在現實中,家長的自我往往取代了教育的理念。
家庭教育首先就是要消除混亂,因為各種未被修整的關系中普遍存在情緒化和自由放任的因素,這些混亂會耽誤孩子對社會前景的認識。相反,如果環繞孩子的是清晰的行為暗示,那麼無論這種行為上的要求多麼苛刻,它始終有助於孩子消除環境中的混亂。
很多教育專家立即就會對此類教育產生「失衡」的印象,然而現實不等於理性,並不是精美的手工品,而是險惡的條件。好習慣的養成是至關重要的,但具體怎麼養成無所謂,因為最終養成的都是好習慣。任何教育都是傷害性的,因為我們的大環境是傷害性的,充滿各種有毒的暗示。反觀,所謂社會主流,往往反復無常、麽棱兩可,說的漂亮但往往缺乏實用性。
❽ 怎樣看待「虎媽」的教育
今天筆者在人民教育網上閱讀一篇文章《「狼爸 虎媽」教育模式不適合所有家庭》,觸動很大。去年關於「中國狼爸」教育方式的爭論吸引眾人的目光,當時人們也聯想起前段時間「美國虎媽」的教育案例。但是非功過難以評說,贊賞者對他們的教育方法給予肯定,更羨慕其教育成果;聲討者認為這無異於教育暴力或者冷暴力,是教育的異化。但狼爸虎媽依然對自己的教育成就十分驕傲。
「虎媽」,美國耶魯大學的 華裔教授。原名蔡美兒,近日她出版了一本名叫《虎媽戰歌》的書在美國引起轟動。該書介紹了她如何以中國式教育方法管教兩個女兒,她罵女兒垃圾、要求每科成績拿A、不準看電視、琴練不好就不準吃飯等。蔡美兒為兩個女兒制定十大戒律,自稱「採用咒罵、威脅、賄賂、利誘等種種高壓手段,要求孩子沿著父母為其選擇的道路努力」。被她罵成垃圾,也不準看電視或有玩伴的長女,17歲的蔡思慧已獲哈佛和耶魯錄取,已決定上哈佛大學。
有一位父親,他的口號是「三天一頓打,孩子進北大」,只要孩子的日常品行、學習成績不符合他的要求,就會遭到嚴厲的體罰。他的四個孩子中的三個被北京大學錄取,他叫蕭百佑,被稱為「中國狼爸」。
把女兒「罵」進名校的「虎媽」到如今把孩子「打」進北大的「狼爸」的出現,引發了人們對於正確的教育模式、成功教育定義的大討論,談談您的看法。
【支持觀點】
不逼行嗎? 什麼都講文憑和分數,找工作也得看你哪所學校畢業的 ,根本就不看你的實際智商如何,哪怕有些高文憑的就傻子一樣樣,不會轉彎不會做事……沒那個所謂的文憑紙張在手,你就沒法好好生活,你就是傻子之列,家長的過激行為都是中國的教育體制教育模式給逼的,誰不想自己孩子快樂健康的成長啊……
【反對觀點】
有自信心有安全感的孩子,才陽光親和勇敢主動熱情,才有好奇想像探索挑戰的智慧和能量。「虎媽」「狼爸」那一套家庭暴政會給孩子陰影暗傷,最終影響孩子一生的創造力和幸福感。更不用說當今從幼兒園到中小學普遍存在的教育暴政,毀掉了多少孩子的安全和自信,把無數未來的創造創新人才扼殺在搖籃中。
❾ 虎爸虎媽式教育,對孩子成長有什麼影響
虎爸虎媽式教育,對孩子成長的影響,不能一概而論,這樣分情況還看待
俄羅斯的父母對孩子很少溺愛,可以說基本不慣著,在很多中國人眼裡就是虎爸虎媽式教育,結果俄羅斯也曾經是超級大國,雖然近些年沒落了,但是依舊具有大國地位,所以單從虎爸虎媽式教育的教育來講,對國家幾乎沒有啥太大影響。周圍的環境都如此,也就是說大家都是虎爸虎媽式教育,對孩子的成長也沒有影響,畢竟很多國家都不像中國一樣慣孩子。
結論:無論是虎爸虎媽式教育,還是「寵上天」式教育,都有好處,也都有壞處,關鍵是看孩子是一個什麼樣的性格。如果孩子天生性格就是能堅持,能忍,是個幹事的料,那麼虎爸虎媽式教育最好,反之就是耽誤孩子;如果孩子天生性格就是自強,知分寸,那麼還是「寵上天」式教育最好,畢竟這就是天生不需要父母操心的孩子,逼迫他反而不能激發他的鬥志。
❿ 遭遇虎媽式教育,該如何應對呢
原生家庭對於虎媽式教育的重要性
詹尼佛的父母對她的需求便是成績好,只需成績好,就能獲得一切。在這兒她的父母犯了3個很大的不正確。第一,把成績好歸功於她的聰慧;第二,用成績來互換化學物質/精神實質獎賞;第三,讓她體驗到父母愛成績大過度愛他。
而「虎媽」蔡美兒教育她的孩子是,1.規定孩子在一件事兒上盡到自己較大的勤奮,而不是獲得較好的成績。2.進行要求的課程後,孩子能夠自由支配自己的時間。3.孩子能在成績以外感受到她的愛。全是虎媽式,但兩者的邏輯關系是結果決定論,成績決策一切。而後面的邏輯關系是勤奮決定論,勤奮決策一切。
虎媽的完成是有前提條件的
虎媽的取得成功決不只不過是大家外表上見到的說白了嚴格和不講情面,更應當見到虎媽的完成是有前提條件的。最先,虎媽覺得每個孩子在任何事兒上面都能做到非凡,只需永不放棄,堅持不懈勤奮,並且她想要全過程隨同孩子感受這最困難的過程。讓孩子真真正正覺得到,母親100%堅信他有這一工作能力,塑造孩子的信心。
次之,虎媽常常自身提出質疑和思考,看自己挑選的育兒教育方法對孩子有哪些正臉和消極的意見反饋,立即調節自己的方法。養孩子沒有正確答案,要掌握而且勇於慢下來思考,立即依據孩子的情況調節育兒教育方法。再度,虎媽會認真傾聽孩子的響聲,不必認為孩子小,就可以忽視她們的見解和觀點,孩子並不是玩偶,是人,她們的建議對父母很重要。最終,虎媽從不預置自己的孩子比其他人弱。不必總認為是孩子,許多事兒就一定比成年人做的差,或者感覺自己的孩子某事情做不太好,堅信相信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