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教學 » 美國教育強在哪裡
擴展閱讀
今天兒童節英語怎麼說 2024-11-17 16:31:47

美國教育強在哪裡

發布時間: 2022-04-11 05:52:51

㈠ 美國的教育是怎樣的

美國文化教育的高水平也決定了美國在世界科技方面的領先地位。在美國人看來,每個人都應該有機會接受最好的教育,以發展個人的天賦與能力。從19世紀早期開始,這種義務教育的理想便不斷得到群眾的支持。許多政教界的領導人物指出,美國的繁榮與強大,事實上是得力於教育之普及。1830年到1850年間,偉大的教育家如霍瑞斯·曼HoraceMann、巴納德HenryBarnard等人就不斷地四方奔走,以求得政府對初、高中教育的管理與支持。終於在1852年,麻薩諸塞州通過第一條兒童義務接受教育的法令。

1865年南北戰爭結束後,許多州開始成立公立初中與高中。州立大學與農業學院、技術學院方面也都有驚人的成長。20世紀初期,人人應接受高中教育的理想已經在美國獲得廣泛的支持。高中畢業後申請進入學院就讀的人數大幅度地增加,緊接著,大學及學院的選讀生人數也大大地增加。

今日,將近有600萬的美國人在學校,學院或是大學里就讀,其他數百萬的美國人則參加成人教育課程。幾乎所有的美國小孩最少都接受8年的教育,高中畢業的有75%,從四年制的學院及大學中獲得文憑的有25%。廣大的教育計劃已使美國成為世界上受教育人數最多的國家之一,只有1%的美國人不能閱讀及寫字。

中、小學教育主要是由各州教育委員會和地方政府管理,多數州實行十年義務教育。各州學制不一,大部分為小學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美國的學校有公立和私立兩種,公立學校由政府稅收支持,學生免費入學;私立學校多由教會支持,也包括那些合乎相當學院基礎的私立學校。在初中階段,約有10%的人就讀於私立或教會學校。在高中階段,同樣約有10%的人就讀於私立或教會學校讀書。約有20%的大學生是讀私立學校或教會學校。

所有的州都要求孩童入學,在大多數的州,孩童們在16歲之前必須接受教育。州把許多教育責任交給地方教育委員會,大多數的委員們是由地方學區投票選出。大多數的美國公立學校是由當地地方投資及管理,然而目前聯邦政府與州政府,卻在投資地方學校上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

美國的學校按年齡階段分為以下四類:

1.初級學校:1-6年級(6-12歲)

2.初級中學:7-8年級(13-14歲)

3.中學:9-12年級(15-18歲)

4.大學(學院):一般為4年制的大學本科,也有兩年制的初級學院和技術學院,還有二至四年的「研究院」或「專業學院」,為大學畢業學生從事研究而設立。

美國大學目前實行准學士、學士、碩士、博士學位制,分別代表本科和研究生兩大類教育4級不同的學術水平。由於准學士學位只是讀完2年初級或社區學院的資格證明,不是攻讀學士學位的必經階段,因此美國的學位制基本上還是3級水平結構。按學位性質,一般分為學術(研究)學位和專業(專科)學位兩種。此外美國大學還頒授榮譽學位,此種學位並不反映學術成就,而是對予社會有傑出貢獻者的承認。

美國的大學習慣上分為以下三類:

兩年制學院,又稱初級或技術學院,大部分為公立,多半為地方社區所舉辦,故一般稱為社區學院。社區學院提供的課程有兩類:一類為過渡性文理課程,相當於4年制大學的頭兩年,學生習畢可轉入4年制大學繼續深造;另一類為終止性職業技術課程,畢業生直接就業。社區學院頒授的學位是准學士學位。社區學院入學條件簡單,不限年齡,亦無須通過入學考試;學習時間靈活,有全日、半日、周末、夜間課程的多種選擇,還有寒暑假開設的假期班;修業年限較短,收費低廉,而且針對本地區需要開設課程,便於就業,因此日益受到社會各界的青睞。

四年制學院,大體有兩類:一類是文理學院或文科學院。基本課程包括人文學(語言、文學、哲學、藝術、音樂、文化史等)、社會及行為科學(歷史、地理、經濟、政治、社會學、人類學、心理學等)和自然科學(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地質學等)三大領域。另一類是獨立的專科學院,如機械學院、建築學院、工程學院、音樂學院、師范學院等,主要提供專科職業教育。上述兩類學院學制一般為4年。文理學院和文科學院向畢業生頒授的最普遍的學位是文學士和理學士,專科學院則授予專業學位。

綜合性大學,綜合性大學規模龐大、組織復雜、師資充實、設施完備,一般設有以文理學院為核心的若干學院,可修學位的課程除通常的文理課程外,還有工程與技術、商科、國際問題、衛生、教育、農業、家政、建築、傳播、新聞、圖書館學、旅館管理等。大部分綜合性大學注重研究工作,不僅擁有設備先進、實力雄厚的研究機構,也設有以向高校和社會輸送教學和研究人才為雙重使命的研究生(論壇) 院,因此這些大學又被稱為研究性大學。此外,許多綜合性大學還設有若干高級專業學院,如法學院、醫學院、牙醫學院、管理學院等。進入這些專業學院學習,往往需要有4年制大學的本科學歷,學制通常為3-4年,時間長費用高。綜合性大學頒授學士、碩士和博士3種學位。

美國著名高等學府有: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哥倫比亞大學、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學、芝加哥大學、喬治·華盛頓大學、耶魯大學、加州理工學院、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和杜克大學等

㈡ 美國的基礎教育到底好在哪

美國的基礎教育到底好在哪
個人覺得那些覺得美國教育好的通常都認為中國的教育太傳統化太死板了。美國教育就是做的多說的少,中國教育一般只說不做,也不是說這樣不好,而是要根據現在時代的趨勢,美國教育相對而言更會變通一些

㈢ 美國教育為何如此出色

美國教育留學的優勢在於,不同於其他國家的教條教學,美國教育在理念上強調學生的自我啟發,他們認為,知識非他人所能傳授,主要是學生在思考和實踐的過程中逐漸自我領悟的。

通過這種自我啟發式的教學,能夠讓學生對於知識的掌握更為深入,最為重要的的是能夠產生一種對知識進行思考的習慣,在這個過程之中,學生會逐漸掌握發現問題、思考並解決問題的辯證過程,而新的知識就常常誕生於這個過程。

並且正是因為這個良好的思維習慣,更容易讓學生喜歡上學習,並且能夠找到自己真正的興趣所在,而一旦學生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之後,就會從內心激發出無窮的動力去努力實現自己的目標,而這種追求目標的力量是十分強大的。

根據調查發現,學生們內心追求目標的力量,能夠給其帶來無窮的動力,就比如一個喜歡拼圖的孩子,能夠花費大量的時候進行拼圖,並且從不感覺到厭倦,就是這種力量的引導。

美國的教育一直處於世界前沿,在世界大學排名中,排名前十的大學,大多位於美國,至於美國教育為何如此出色,了解完上述內容後或許已經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了。

㈣ 美國教育的出色,體現在哪些方面

美國教育的優勢在於它不同於其他國家的教學模式。對許多人而言,這兩年無疑是一個非常無奈且痛苦的兩年,因為新冠疫情的影響,導致許多不可控的現象頻繁出現,最近,美國教育的出色,體現在哪些方面,這個消息引起了許多朋友的關注,甚至使許多人感到有些驚訝,了解到這種消息之後,有很多小夥伴都做出了猜測,除了以上的解釋,是否還有其他的解釋?

思考的習慣

美國教育在觀念上強調學生的自我激勵。他們認為知識不是別人能傳授的,而是學生在思考和實踐的過程中逐漸理解的,通過這個自我啟發式教學,可以讓學生掌握更深入的知識,最重要的是能夠產生一種知識的思考的習慣,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將逐漸掌握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辯證過程,而新的知識往往就是在這個過程中誕生的。

以上的問題,是我個人的想法,如果各位還有其他的想法,都可以在下方評論或者討論。

㈤ 美國教育好在哪

與中式教育模式相比,核心理念的差距在於美國教育的重心不是「培養人才」,而是在市場經濟的機制下「發現人才」和進而推動「利用人才」。

具體而言,從學前教育開始,美國教育體系就強調給予學生比較充分的自由度去發展個人的興趣愛好。很多人都知道,美國學生是一直從小學玩到高中,負擔很小。國內小學生都要常常加班加點到半夜,而這對於美國學生是無法想像的。但是請不要以為這僅僅是課業負擔輕重的問題。這點區別恰恰是兩種教育模式本質區別的開始。

㈥ 中美教育的差異在哪裡

中美教育的差異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是美國教育重視知識非他人傳授,學生自我領悟是根本;

第二是美國教育的目標不在高分,而重在引導和啟發;

第三是美國教育的內生性驅動力比外部強加的力量大很多。

㈦ 美國的教育水平先進在哪

美國注重學生自我的發展,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研究問題,從而引導學生往更深層次的造詣。而中國說的比唱的好聽,上面講什麼減輕負擔、培養學生興趣,完全瞎扯,命題式,重復答題式。不僅學校回干涉學生的個人興趣,連家長也要求子女往自己鋪的道路走!

㈧ 留學很多人選擇去美國,說是教育是一流的,那為什麼說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教育呢

第一,「尊重個人選擇」的人文精神。
美國文化的核心是「個人選擇比天大」,美國教育有很多方法發掘個人的興趣、愛好、天賦,鼓勵學生在自己興趣高、天賦強的領域發展,更容易取得成功。
第二,美國教育非常重視素質和能力教育。
美國教育的目的,是培養人的綜合能力和素質,知識僅僅是載體,課堂上老師沒有固定的教案,僅僅是就一話題讓學生展開討論,沒有統一的答案,有學生自己組織資料支持自己的,用多媒體在課堂上講解。這樣的學生自立性強、方法多、文字寫作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都很強,綜合素質和個人能力都得以提升。
第三,美國擁有現代化的校園。
美國的校園以龐大的投資為後盾(大公司、國家、社團組織、教會等等),校園建設和教學設施一流。多樣化的硬體設施,可以滿足不同的需求。
第四,名師雲集,名師出高徒。
全世界最頂尖的學者,70%在美國大學任教,美國大學優厚的薪水、良好的學術氛圍是吸引頂尖學者的基礎。美國大學的普通教師一邊在大學任教,一邊在企業兼職,與企業關系密切,這樣使教育更實用,學生畢業更能為企業所接受。

㈨ 美國教育究竟先進在哪兒

【英盛觀察】

近年來,許多人出於對國內教育的失望,把目光投向外部,非常推崇國外特別是美國的教育,經常建議用美國的教育模式取代現行的教育模式。每一個國家的教育都有自己的特點和優勢,都有值得他人學習借鑒的地方。自二戰以來,美國的教育成功取代歐洲,達到了輝煌的頂點,吸引了全世界的優秀學生,自有其非比尋常之處。但我認為,推崇應當建立在真實了解的基礎上,借鑒必須依賴於本國具體國情。否則,單純盲目的移植必然會導致南桔北枳,而且會喪失寶貴的時間和信心。

美國學生不太用功讀書?

據說,有些人去美國的中學轉了一圈,得出結論說,美國的教育是快樂教育,學生不做作業,課業負擔很輕。而我們的學生課業負擔太重,每天睡眠嚴重不足,導致學生的創新能力下降。因此,中國的中小學應當盡可能地減少學習時間,難度應當盡可能低,課本應當盡可能薄。盡管我不懂基礎教育,但我卻接受過基礎教育,我總覺得這個結論違背了基本的常識。我們每個人很小的時候都知道「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的道理,沒有人能輕輕鬆鬆成功。世界上怎麼可能有付出很少卻收獲很多的事情呢?天上怎麼可能白白掉餡餅呢?後來經過實地考察,我發現了其中的奧秘:美國的學校分為私立和公立兩種。在最好的私立學校,學生學習的辛苦程度一點也不比中國學生輕,他們每天也只能睡五六個小時。學校里的競爭一樣很激烈。但是質量比較差的公立學校就完全不同。那裡的學生是比較輕松的,競爭壓力也不大。看來,有些人考察的可能只是美國的公立學校,就匆忙得出了片面的結論。此外,美國小學的課本並不薄。他們的文學、歷史課本都很厚,有些也很難,但學生打下了非常堅實的人文基礎。最近日本政府重建日本教育,要求中止已進行十年的「快樂教育」,給日本小孩增壓,增強他們在未來的全球競爭力,特別是和中韓學生的競爭。這未必不是看問題的一個角度。

美國大學招生不看重學生成績?

美國大學招生不看重學生成績,看重的是綜合素質。有人為了證明這一點,舉出哈佛大學等世界一流大學拒絕多位SAT、ACT成績滿分的申請者的例子,當然其中包括了許多中國學生。也有人舉出耶魯大學招收的中國學生成績並不高的例子,以此說明美國大學對成績是多麼的不重視。在我看來,「美國大學招生不看重學生成績,看重的是綜合素質」這句話的後半句是對的,但前半句是錯的。事實上,美國大學招生時非常看重成績,只不過他們看重的是學生在中學平時的多次學習成績,而不是SAT、ACT一次的成績而已。以美國最好的私立大學斯坦福大學和最好的公立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為例,他們錄取時最重視的是申請者在中學的GPA以及AP課程的成績,SAT、ACT的成績只是作為其中的一項指標參考而已。這是因為,美國大學招生實行的是申請制。他們並沒有一個和中國的高考制度相類似的全國性考試,也不會依據這一考試的成績去錄取學生。從歷史上看,SAT和ACT是有人(而且是私人機構)先組織了一個考試,慢慢地各個大學開始認可這個成績,逐步推廣開的。事實上,在很長一段時期,SAT和ACT幾乎是無人問津的,它和中國的高考制度完全不同。中國實行的是全國高考下的統一錄取制度。從形式上看,它特別像中國古代的科舉——老百姓也是這么看待的——所以高考成績在中國高校招生中才會成為唯一的錄取依據。

美國的教育很公平?

有人認為,美國的大學招生不分種族、民族、膚色,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也能獲得高額獎學金完成學業,體現了公平和正義。這完全是不了解美國的歷史文化和社會背景得出的片面認識。應當說,經過一百多年的抗爭,美國的少數民族,特別是黑人,贏得了平等受教育的權利,這是美國教育史上的一個重要進步。但是大家千萬不要忘了,美國社會是一個金錢至上的社會,也是一個視不平等為當然的社會。在教育領域尤其如此。美國人認為,稀缺的優質教育資源應當由那些社會地位高,家庭經濟好的學生獲得,一方面是因為他們能夠支付得起高昂學費,另一方面,這些學生先天稟賦條件比較好,受教育程度高,畢業後有父母和家族的關照,也更容易在社會上取得成功,既說明了教育的質量,也可以更好地回饋母校。但是,這種家庭出生的孩子普遍都有一個毛病:缺乏慾望——因為他(她)已經什麼都有了。為了讓他們有足夠的動力迎接挑戰,必須有另外一些家境貧寒的人來刺激他們。出於這個目的,私立大學在有限的招生計劃中拿出一部分招生名額,並提供獎學金,為家境貧寒但非常優秀的學生提供財務資助。這些學生的智商很高,普遍具有堅韌不拔的毅力和希望出人頭地的決心,他們會非常珍惜上帝賜給他們的機會,將來也有機會取?巨大的成功。更重要的是,他們的存在會激起那些家庭條件好的學生的挑戰慾望,迫使他們也加入到奮發向上的行列里來。這就是著名的「鯰魚效應」——在一條鯰魚的刺激下,其他沙丁魚加速游動,保持活力。一般說來,家庭經濟好的學生心胸比較寬廣,視野比較寬闊,但失之安逸;家庭經濟差的學生視野比較狹窄,容易急功近利,但吃苦精神比較強。這兩類學生都能從對方身上學到自己所缺乏的東西。這才是美國大學特別強調生源多樣性的根本原因。生源多樣性固然有一定的科學道理,不同種族、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學生之間相互學習相互砥礪,促進了跨文化交流和融合,的確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提升人才培養質量。但從根本上說,生源多樣性是為富裕階層的教育提供服務的一種方式,是世界上最不公平的教育制度。自然,這樣的教育制度培養出來的人,在價值觀上也就符合美國有錢人的利益了。所以美國多位總統不尊重其他國家和民族的歷史和文化,在世界上推行霸權主義自有其教育制度上的緣由。當然,這是美國私立大學的做法。對於公立大學來說,它考慮的主要是公平問題,也就是解決讓所有人有接受教育機會的問題。教育質量的問題就退居次要地位了。這也是為什麼美國頂尖的一流大學主要是私立而不是公立的原因。從這個角度出發,你可以很容易理解為什麼耶魯大學在中國招收的學生成績不一定最高的原因。因為耶魯大學已經招收了美國本土成績最好的學生。它到中國來選的十個人也好,八個人也好,一定是美國學生最缺乏的那一類人。換句話說,一定是最有特點的,最符合美國人需要的人。成績自然不需要最好的——它何必要不遠萬里來遙遠的中國去尋找成績最好的學生呢?美國本土就有——當然也不能低於耶魯的入學要求。

以中國思維解決中國教育問題

中國的教育問題是世界上最復雜、最棘手的問題。首先,它面臨的受教育群體太龐大。其次,中國的教育體制在「文革」階段基本上被摧毀了。所以改革開放以後,中國其他社會領域要麼在改革,要麼在開放,但教育領域面臨的問題卻是重建。當其他社會領域已經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改得差不多的時候,教育的重建任務才基本完成(當然也在邊重建邊改革)。這時候再去改革,難度可想而知。所以民眾現在對教育的意見很大,這並不奇怪。第三,中國人和美國人的教育觀不一樣。美國人的教育觀是通過教育做一個合格的社會公民,是一種公民教育。中國人的教育觀是通過教育改變命運,出人頭地。他的目的性和功利性很強。所以中國人一方面特別強調受教育權利的公平——不患寡而患不均——這是中國傳統文化里根深蒂固的東西;另一方面,又特別強調教育質量的差異和教育質量的競爭——只有我現在受的教育比你好,才能保證我將來在社會上比你強。這是一種相互矛盾的思維,但都是客觀存在的。這種歷史和文化是任何一個國家所沒有的。所以你看到,盡管教育部三令五申不許中小學假期補課,但中國的家長在假期給孩子補的課最多;盡管教育專家反復勸說不要拔苗助長,但中國的家長恨不得在胚胎形成之前就給肚皮注入最優質的教育資源,培養出世界上最完美的神童。所以我始終認為,盲目地照搬美國的教育體制,一定會給中國教育帶來災難性的後果。中國的教育問題,必須由中國人站在中國的立場上,用中國人的思維去提出具有中國特色的解決辦法。正像重慶大學校長林建華所說,如果將來中國各領域的中堅和領導主要在中國大學接受教育,雖然並不能證明我們的教育是成功的,至少是合格的。反之,如果他們中多數人都是在國外大學接受的教育,那麼我們的教育就是可悲的。

㈩ 美國教育的驕傲在於什麼地方

觀點的不一樣,從成果上來看,國內教育更加註重會考成績,算是以結果為導向的教育方式。

而國外教育雖然也看重成績,但更加註重能力的培養以及學術氛圍上的培養。
這大概是美國教育不同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