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教學 » 什麼是教育政策
擴展閱讀
教育減壓什麼時候開始呢 2024-11-16 07:41:51
教育培訓學校工資多少 2024-11-16 07:21:10

什麼是教育政策

發布時間: 2022-04-01 16:57:23

① 中小學的教育政策法規是什麼

希望能夠幫到ni !謝謝!望採納! 教育法、教師法、義務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職業教育法、語言文字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還有好多條例,不過我們考的主要是教育法、義務教育法、教師法和未成年人保護法。

② 教育政策的概念是什麼

教育政策研究是20世紀60年代以來發展最快的學科領域之一,已經成為當前學科發展中的一個具有深遠而重大影響的潮流。一項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實施,對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的教育發展具有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和意義。既從宏觀上影響教育事業發展的方向、速度、規模和效益,又從微觀上影響具體教育活動的質量和效益,關繫到社會和個人受教育的機會和質量。199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提出了「科教興國」的戰略,這是一項重大的國家政策,它把教育與國家發展提到了一個歷史從未有過的高度。科教興國不僅僅是一個教育的決策,而且是一個國家決策,這個重大決策把教育看作是國家發展的一個最重要的動力。它一方面說明教育政策的范圍越來越廣泛,同時也告訴我們教育政策產生的影響也與日俱增。一個家庭的決策錯了,最多導致一個家庭的不幸,一個地區、部門的決策就會影響一個部門和地區的發展。但現在社會活動的復雜性越來越高,很多的決策都需要國家來做出,一個國家的決策好壞不僅會影響到全國,而且還會影響到國際社會。特別是有影響的國家所做出來的決策,更是如此。[1]因此,教育政策制定的過程必須科學化。
科學是一個含義豐富的概念,包括科學的態度、科學的內容、科學的形式、科學的方法等。教育政策的制定是一項系統工程,其制定的科學化,就是在制定教育政策的過程中,要以科學的態度、科學的內容、科學的形式和科學的方法來構建教育政策。下面本文從這四個方面來進行論述。

③ 現在的教育實施什麼政策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新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制定了我國未來10年推動教育向縱深發展的政策體系。這一教育政策體系的形成對於深化教育改革、優先發展教育以及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無疑具有重大的理論指導與實踐意義。基於對《規劃綱要》中所涉及的重大教育政策問題予以進一步完善的立場,本文特就我國當今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深入推進素質教育的困境、制約免費師范生教育政策的瓶頸等一系列涉及我國當前重大教育政策的問題,提出些許不成熟的看法與建議,以求教於教育領域的各界人士。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關乎國家命運,關乎民族的振興與社會進步,而教育政策則更直接反映了國家宏觀調控和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方向。為了實現黨的十七大提出的「優先發展教育」以及「學有所教」的教育發展目標,2010年6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審議並通過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綱要》)。如果說1985年頒布的《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是以教育體制改革作為切入點而拉開了我國教育改革的序幕,那麼,《規劃綱要》則是從教育質量、教師隊伍、教育經費等全方位的角度出發制定了我國未來10年推動教育向縱深發展的政策體系。[ 教育質量政策、教育體制政策、教師政策和教育經費政策被認為是一個國家教育政策體系的主要內容,是一個國家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基本的教育政策。詳細論述可參見孫綿濤著:《教育政策論——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教育政策研究》(著作),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第73-84頁]這一教育政策體系的形成對於深化教育改革、優先發展教育以及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無疑具有重大的理論指導和實踐意義。毋庸置疑,對於已經通過的《規劃綱要》的具體目標與內容予以貫徹及執行,這是當然也是必須的;然而站在教育的立場,從「人格完善」與「人性發展」這一教育的最根本目的出發,並秉承完善現有教育政策的意願與宗旨,對《規劃綱要》中所涉及的重大政策問題提出若干中肯的意見和建議,這也似乎是每一個從事教育政策研究的專業工作者的歷史使命與社會之責任。以下本文即就當前我國重大教育政策的若干問題,提出些許不成熟的看法與建議。
一、關於教育改革核心理念的若干看法
就任何一項教育政策的制定而言,其背後都蘊涵著支撐這一政策制定的基本立場與理念,它亦會在很大程度上指引未來教育發展的基本目標和方向。就國家《規劃綱要》來看,其無論是在「指導思想和工作方針」還是在「戰略目標和戰略主題」中,都把「優先發展教育」與「建設人力資源強國」掛起鉤來。換言之,優先發展教育的最大理由,就是因為它具有使我國「從人力資源大國向人力資源強國邁進」的功能。毋庸置疑,這一核心理念的提出,確有其促進教育加速發展的動力,而站在「富國強民「的立場,這一理念的提倡也某種合理之處,因為教育的落後而導致國衰民哀的歷史畢竟至今仍讓人們記憶猶新。
然而若站在教育科學的立場,站在一個具有社會使命感的教育工作者的立場,我們卻難免會質疑這一核心理念的正確性和妥當性。眾所周知,關於教育的終極目標應該只有一個,那就是關乎人格的完善與人性的發展。任何把教育看作是促進社會進步、推動經濟發展、乃至繁榮國家的動力的觀點,其所推崇的只是教育的附加價值而不是真正的內涵。對此,美國芝加哥大學前校長、「學習社會」的創始人羅勃特·哈欽斯早在上一世紀的六十年代,就對為了推動經濟發展的目的而在美國興起的「教育投資論」的熱潮提出過質疑。他認為,以經濟的目的而培養人才,這實乃是教育的失誤。[新井郁男著:《學習社會論》,日本第一法規出版社1984年版,第10頁。]他認為教育的目的就在於改變人的功利主義的價值觀與學習觀,而這一變革的最終目標就是創立「學習社會」。
盡管哈欽斯的「學習社會」理論有著某種理想主義的成份,但當人們在討論實施教育的終極目標究竟是什麼的時候,哈欽斯的學習社會思想還是會被提到,並將成為討論這一問題的基礎。簡而言之,無論是推動社會進步還是促進經濟發展,乃至繁榮國家,其都不是教育的應有之意,教育的基本目標或者根本目的就是培養「合格公民」。而合格公民的基本定義在筆者看來,首先是正直的、明辨是非的,同時又是善良的和睿智的。因此把發展教育的目標與繁榮國家聯系起來,那是拔高了教育的功能底線;而把教育又與促進經濟相提並論,則是歪曲了教育的本質。同理,提倡「從人口大國向人力資源強國的邁進」,從外在的角度來看,其似乎是重視了教育的「育人」 功能,但就內中的實質而言,其強調的似乎僅僅只是「才」,而恰恰忽視的則是教育中最為重要也是最具有生命活力的「人」。把一種蘊涵公平與普適意義的教育,與只關乎一小部分人的「成才之路」聯系在一起,這不能不說是對教育的極大誤讀與誤導。因此,還教育培養合格公民的本來面目、化解教育專注「人力資本」的功利性弊端、促進教育之人格健全的真正內涵,並不讓教育被經濟性的誘惑牽著鼻子走,這應該是教育界或整個社會都需要予以反思的深刻問題,而這也同時應該成為教育改革的一項重要課題!
二、關於深入推進素質教育的政策建議
自1993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的《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提出「中小學教育要由『應試教育』轉向全面提高國民素質的軌道」以來,素質教育的理念逐漸得到了人們的認同,並由此激發了各種理論與實踐的積極探索。1997年原國家教委頒布的《關於當前積極推進中小學實施素質教育的若干意見》更是系統地闡述了有關素質教育的若干問題。其後,一系列旨在推進素質教育實施的相關政策相繼出台。然而令人深感困惑的是,迄今為止素質教育的實施依然困難重重,那麼,究竟是什麼樣的原因造成素質教育的寸步難行?存在於表象之中的深層問題又究竟應該從何處去尋找和發掘?推動素質教育的改革之路又應從何處去著手?對於這樣一類問題的提出,已經迫使教育界的專家們去作出更為深刻的思考。
以筆者不成熟的看法,當前我國素質教育所面臨的一系列困惑和問題,歸結起來的原因有兩點:一是功利主義教育目標的導向;二是在「學歷至上主義」社會風氣的影響下,所形成的對人的評價標準的嚴重偏差。
1.關於教育目的的功利主義傾向與教育追求問題
誠如以上所述,當前推進素質教育面臨的第一個困惑和問題就是學校對「全面發展」、「五育並進」 、培育「合格公民」等一貫以來倡導的教育目的的貫徹不力及在辦學過程中出現的功利主義傾向。而這一理論導向又與改革開放以來教育受到市場經濟的嚴重影響,以致於失去了自身的立場與方向有關。
關於教育的終極目標究竟是什麼,歷來有著不同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教育具有指導就業及為社會培養人才的重要目的。而更多的人則認為教育對政治、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至於人被看作是「資本」 的思想以及「人力資本」(human capital)學說的創建,亦因美國芝加哥大學農業經濟學家舒爾茨(Schultz)通過定量分析的方法,就學校教育的發展在多大程度上依賴於經濟成長的關系,首次作了經濟學上的測算以後,才被廣泛傳播。於是,一股以促進經濟為目的的「教育投資論」的旋風也隨即颳起。然而,為了經濟成長的目的而培養人才的「教育投資論」旋風颳了不多久便受到了社會的強烈質疑。人們質疑的焦點即在於:當教育的目的與「產品」或「商品」等這樣一些功利性的東西掛起鉤來以後,教育所具有的最本質屬性——即對人格的完善和人性的發展——是否還存在?對人文精神的弘揚及道德素質的培養是否還需要被重視和強調?特別是上一世紀60年代中期以來,當國際社會正在為「人才過剩」(學校的人才培養超過了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的狀況而倍感擔憂和困惑時,哈欽斯基於非教育投資論的立場提出的「學習社會」 的思想則受到了人們的普遍關注。因為「教育機關並沒有因『人才過剩』而關閉,其原因亦恰恰證明了教育的根本目的並不僅僅只是為了經濟的發展」。[ 新井郁男著:《學習社會論》,日本第一法規出版社1984年版,第9頁。]由此,哈欽斯的上述觀點再次喚起了人們對「教育目的」的關心及由此而引發的對這一問題的深層思考。[詳細分析和論述請參見筆者的論文.吳遵民:《關於我國基礎教育改革若干問題的研究和思考》(論文),《教育理論與實踐》2004年第1期;]
那麼,哈欽斯倡導的「學習社會」的基本內涵又是什麼?簡單地說,他是以學習的達成及人格的形成為目的,並為了實現這一目的而使所有現存的制度能夠發揮出一種作用,以最終形成一個能保證這一社會的全體成員可以實現自己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發展的社會。一言以蔽之,著眼於對人,對人性以及對「人生的真正價值的培養和實現」即是「學習社會」 倡導的真正意義之所在。從上述「學習社會」論對教育目的的詮釋中即可以看出,那種在現代社會中一味地追求學歷,過於偏重教育的功利性功能的偏向實際上是非常有害的。它所產生的直接後果是,促使一部分人把學校視為是提高自身社會地位及獲取經濟與利益的階梯和手段,並且這樣一種狀況還有著愈演愈烈的趨勢,以至於義務教育也部分地、變相地演變成為人們追求學歷社會的一個組成部分。換言之,上學已不再僅僅意味著學習,它更體現的是一種附加價值和標記,即進入了一所好的公立學校,就意味著這個人也由此而擠入了攀升社會上層的路徑和軌道。[詳細分析和論述請參見筆者的論文.吳遵民:《全球化視野中「學習社會」與基礎教育改革》(論文),《教育理論與實踐》2004年第10期;]
對此筆者的建議是,首先要對功利主義的教育目標進行徹底的批判與反思,其次確立教育的近期目標是培養合格公民,而其遠期目標則應是著眼於以人自身的「樂觀、賢明與善良」為基本內容的「人生真正價值」的實現。因為它既體現了一種未來理想社會的發展趨勢和方向,同時它也代表了所有教育活動應該追求的最高目標和境界。
2.關於教育評價機制和「學歷至上主義」問題
當前素質教育面臨的第二個困惑和問題是教育評價機制的「學歷至上主義」。無疑,學校教什麼,學生學什麼,最後又把學生培養成什麼樣的人,其最終結果應該由社會來作出評判與檢驗。換言之,學校應以培養社會所需要的合格人才為己任,但社會亦不應把在發展與轉型過程中所出現的一時性傾向(如功利主義、利己主義、市場化)來影響或誤導學校。一言以蔽之,教育評價標准及機制的建立,應以對教育的本質認識為基礎,它既應包括人們基於一定的教育價值觀及教育目標而形成的對教育對象的全面而正確的價值判斷,同時亦應蘊涵著人們對教育終極目標的追求和嚮往。
然而我國現階段的教育評價體系無疑是「功利主義」的,借用伊凡·伊里奇的話來說,我們的學校評價體系早已陷入了「價值制度化」的泥淖。我們現行的評價機制完全置教育於培養人性與人格的目標以不顧,而一味地追求個人利益和社會功利,以至升學乃至升入有名的學校並獲得較高的學歷逐漸成為了社會判斷一個人成功與否的唯一標准。在這樣一股風氣的影響下,家長互相攀比,學生激烈競爭,學校一味助長,而社會則推波助瀾。於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唯學歷至上的風氣就愈演愈烈。為此,若要遏制這股歪風的繼續蔓延,對現行的教育評價制度從根本上進行反思和重建,亦是非常的必要和關鍵。換言之,社會對一所學校的教育水準的評價,不能光以就學率和升學率的高低及數量來衡量;學校對個人學習成果的評價,也不應局限於一張考卷定終身的層面。處在一個終身教育的時代,我們關注的學習形式和學習內容應該是自主的、主動的及可選擇的;我們所持的亦應是人的可持續發展的觀點。相對以「賢、樂、善」為基本內容的「人生真正價值」的實現,我們所理解的人將永遠是處在一個發展與不斷完善的動態過程中。
筆者以為,未來的社會應該確立起這樣一種觀念,即人受教育的過程應該是一個循環往復、螺旋上升的進程。一次性的學校教育只是打下了一個基礎而決不是人生教育的全部。新的教育評價標准和機制唯有建立在終身學習、回歸教育的基礎上,並從終身發展的角度去思考人生的成長和意義,這才能使我們的學校向著良性循環的方向發展,這也才有可能從根本上去解決當前素質教育所面臨的困惑和問題。[ 詳細分析和論述請參見筆者的論文. 吳遵民:《關於我國基礎教育改革若干問題的研究和思考》(論文),《教育理論與實踐》2004年第1期;]
三、關於免費師范生政策的若干問題與建議[詳細分析和論述以及相關的調查研究可參見筆者的論文.吳遵民:《免費師范生教育政策芻議》(論文),《杭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6期;]
2007年,國務院有關部門為了加強師范教育、加強對一線優秀教師的培養,同時鼓勵更多優秀的應屆高中畢業生選擇從事教育的工作,決定在六所教育部直屬重點師范大學率先實施免費師范生教育的政策。2010年,《規劃綱要》進一步提出要積極推進師范生免費教育,完善相關政策,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從教。無疑,從積極的角度看,免費師范生教育政策已經集聚了全社會的目光,這一政策的順利實施,不僅體現了黨和國家對教育事業的重視,而且也為教育人才的培養提供了重要的物質基礎。但從如何使一項政策發揮其更大的效度和信度的視角出發,以下若干問題還是有必要給以充分的關注。
1.政策的目的還有待於進一步的准確定位
就免費師范生教育政策的制定而言,我們可以看出其最主要的目的是在於加強一線基層領域教師整體素質的提高。換言之,打造一支能為國家培養急需的一流人才的師資隊伍,應是這一政策出台的初衷。但現實的狀況卻是,把培養國家急需的一流師資的教育和援助西部貧困地區缺師少教的教育困惑捆綁在了一起,其預期可能是想取得「一石二鳥」的效果,但實際的結果卻是因為政策目標指向的不明確而難以得到有效的貫徹和實施。
2.政策的內容還有待於進一步的明確落實
一項政策的有效實施不僅依賴於目標的准確定位,同時也決定其內容和步驟的合理性及科學性。就免費師范生教育政策而言,如何把國家對基礎教育的重視及期待培養出一流師資的任務完成好,即變「一策多能」為「一策專能」則是包括教育行政部門和教育研究部門在內的需要切實解決好的重要課題。
但如今,這一免費師范生教育政策卻兼具了多種目的和多項功能,其看似一舉多得,但卻很有可能因為所要面對的對象不同、完成的任務不同及培養的目標與方式的也不同,而最終導致政策目標失真,政策方向迷失重心,並在具體操作上陷入迷惘的困境。
綜上分析,為了對這一重要的新出台的政策予以健全與完善,筆者特提出如下建議:
1.應明晰免費師范生政策的實施目標,即把成績最優秀的考生選拔上來,並通過經濟的減負使其安心攻讀學位,而最終使其成為基礎教育戰線的「教育家」似的優秀教師。
2.免費師范生政策應突出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培養目標,應實行年終考核制,考核不合格者應取消其免費師范生的待遇。
3.接收免費師范生的重點師范院校,應組織最優秀的師資力量,對免費師范生予以重點培養,在全社會形成免費師范生品牌,並以考取免費師范生為榮。
4.對於支援西部地區師資嚴重匱乏的扶貧問題,擬另行制定專項優惠政策予以統籌解決。如提高西部貧困地區教師待遇、鼓勵應屆畢業生到西部支援初、中等教育,也可以對口建立姐妹學校關系等,通過這些途徑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落實優秀教師流動與互換的措施。
四、關於擇校問題的政策建議
在當前社會呼聲強烈的各種教育問題中,「擇校」問題似乎已經成了領頭羊,人們質疑我國的「擇校制度」已經成了影響社會公平和公正的全民性問題。誠如以上所述,造成這一全民關注的局面,其根源還在於功利主義的教育目標及社會對人的評價標準的誤導。然在改革開放之前,我國還實行相對公平的「以分擇校」制度,而到了改革開放之後,在義務教育階段不實施考試的政策下,「以分擇校」則演變成了「以錢擇校」、「以權擇校」,並且又因為它關乎每一個家庭和每一個孩子,因此擇校問題備受社會高度關注。
就筆者的看法而言,目前我國存在的三對主要矛盾成為了擇校問題屢禁不止的主要原因:一是社會公眾日益增長的對教育的多元化和個性化的需求與優質教育資源短缺之間的尖銳矛盾;二是公民平等受教育權的彰顯與基礎教育發展不均衡之間的矛盾;三是教育經費投入不足、地區差距和基礎教育公平與均衡發展之間的矛盾。改革開放以後,社會公眾的教育需求呈現出明顯的變化。一方面,伴隨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各社會階層日益呈現出多元與復雜的特徵。隨之而來的就是不同社會階層對教育的多樣化與多層次的教育需求。另一方面,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社會公眾對教育的需求亦正在從基本的知識需求轉向優質、多樣與高效的發展需求。但長期以來,受優先發展城市、優先發展重點學校等政策的影響,教育資源的配置日益呈現出非均衡發展的狀態。如從城鄉角度來說,優質教育資源相對集中於城市;而從校際角度來看,優質教育資源又主要集中於城鄉中的重點學校。優良的辦學條件、高素質的師資隊伍、良好的學校文化氛圍以及教育所具有的附加價值,均使優質學校成為了家長們競相爭奪的籌碼。 換言之,目前我國擇校的特徵主要體現在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選擇,而不是對每所學校的特色選擇。因此要解決這一問題,首先就要解決一個優質教育資源配置的均衡問題,以及破除功利主義思想侵蝕的問題。由此,筆者又特提出以下解決擇校問題的政策建議:
1.在教育公平政策理念下合理配置教育資源
羅爾斯在《正義論》中曾提出平等的自由原則和差異的補償原則。解決擇校問題,從長遠來看,必須依據羅爾斯的正義原則,即在教育公平的政策理念下,合理配置教育資源。具體而言,一是在高等教育與基礎教育、城市教育與農村教育、重點學校與普通學校之間實施政策傾斜,保證對薄弱地區和薄弱學校的扶持和資助,以實現教育資源配置的相對公平與合理;二是大力推進基礎教育階段學校標准化建設的進程,加快實現區域之間、城鄉之間、校際之間基本教育資源的標准化和統一化建設。目前的當務之急是應盡快出台《學校教育法》,即以法律的形式對基礎教育階段學校軟硬體設置的基準予以明確規定。三是採取教師合理流動、校長輪崗、教師支教等具體政策措施,提高各類學校教師的整體素質,同時通過轉變校長辦學理念,促進各類學校的特色發展和整體辦學水平的提高。
2.加強薄弱學校建設,促進薄弱學校的內涵發展
加強薄弱學校建設,促進薄弱學校的內涵發展,擴大區域內優質教育資源的存量,是解決擇校問題的突破口。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政府對基礎教育投入的不斷增大,各地區學校在辦學硬體方面已經有了較大的改善。而薄弱學校的「薄弱」亦主要體現在辦學理念落後、學校管理水平較低、師資隊伍素質有待提高等軟性建設的薄弱。在新形勢下,加強薄弱學校建設,需要探索採取新的形式和策略來促進薄弱學校的內涵特色發展。具體方法是:(1)城鄉結對,強弱結對。城鄉結對和強弱結對的方式可使學校與學校之間在常態合作與互助中相互影響、相互交流,可有效實現兩校之間在教育資源方面的共享,可使辦學理念、辦學方法、校園文化等隱性優質教育資源向薄弱學校輻射。(2)以民間委託管理的方式來提高薄弱學校的質量。政府可委託具有一定專業資質的教育中介機構來管理區域內的薄弱學校,以促使薄弱學校的轉化。
3.促進民辦教育發展,滿足社會公眾的多元教育需求
目前我國擇校問題有增無減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我國公立學校幾乎集聚了大部分的優質教育資源,但公立學校現有的建制與規模又無法滿足社會公眾的多層次、多樣化的教育需求。作為公辦教育重要補充的民辦教育又遠沒有發揮其應有的教育功能和作用。因此促進民辦教育的快速發展,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的總量,以讓社會公眾有更多、更適切的選擇,才能逐漸根治擇校問題。具體舉措是:(1)以購買教育服務的方式,促進民辦教育的發展。以政府補貼、合同外包等購買教育服務的多種形式來扶持民辦教育的壯大。(2)採取多種政策措施,扶持民辦教育。即通過民辦教育專項資金、稅收優惠等政策措施來扶持並推動民辦教育的發展。
綜上所述,要解決擇校問題需要經過一個較為綜合與長期的過程。一是要加深對擇校問題的認識,即明確解決擇校問題的過程,就是促進我國基礎教育公平與均衡發展的過程,是擴大基礎教育優質資源、提高我國基礎教育辦學質量與水平的過程;二是要借鑒國外一些擇校的政策舉措,把解決擇校問題看作為轉變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契機。三是幫助家長理性對待擇校,即明白擇校是擇其學校的特色而不是擇其升學率。為此需要家長樹立科學的教育觀和成才觀,以減少擇校行為的盲目性和沖動性。與此同時,對於學校管理者和教師群體來說,應在校本管理的理念下,尋找到學校內涵發展的突破口,形成學校的辦學特色,找准學校在區域內、校際間的辦學定位和發展空間,以使學生真正有校可擇,有特色可選。

④ 「教育政策」的概念是什麼

不同文化知識語境決定著對於教育政策的不同觀念和認識,關繫到教育政策的制定思維風格。美國公共政策專家拉雷?N_戈斯頓(Lerry
N.Geston)認為:政策制定者在政策形成的現實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取決於他所擁有的決策權力。而獲取和維持這種政策決策權力的根本要素,在於政策制定者對客觀機遇的把握和本人的知識能力。①這種知識能力體現了一種決策意識的實際運用,這就意味著政策的決策者要堅持開放的文化學習意識。政策的決策有效性和價值觀的判斷並非體現於他曾經歷過多少政策決策的語境,而在於他從中已經學習到了什麼,或者說是從決策的事件中感悟到了什麼,學會做什麼樣的政策決策,以及決策前對於未來的政策發展指向判斷的准確程度。進一步歸結為一句話,就是政策制定者本人思維的開放程度、理解能力和應變機智決定著其把握政策決策的權力和機遇。文化教育發展的穩定性要求戰略型的教育政策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強調保持教育發展戰略的穩定性,以利於教育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但是具體的教育政策所面對的仍然是要解決隨時出現的具體教育問題,盡管這些教育問題帶有來自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社會的和思想意識等不同知識種類的文化背景。教育政策的制定者需要汲取文化相對主義觀點,理解不同學科文化知識語境下,不同的學科的研究群體對於教育政策的認識特徵,以及他們對於教育政策所關注的不同焦點,有利於政策制定者在不同的學科文化知識語境之間進行交流。

⑤ 教育政策 名詞解釋

教育政策:是一個政黨和國家為實現一定歷史時期的教育發展目標和任務,依據黨和國家在一定歷史時期的基本任務、基本方針而制定的關於教育的行動准則,是國家政策體系中的一個分支是國家為完成一定歷史時期的任務所確定的關於教育工作的方針策略和行政准則。

法規內容包括教育法、教師法、義務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職業教育法、語言文字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還有好多條例,不過我們考的主要是教育法、義務教育法、教師法和未成年人保護法。

(5)什麼是教育政策擴展閱讀:

教育政策是黨和國家為實現一定時期的教育目標而制定的關於教育工作的策略、方針和行動准則。我國目前主要的教育政策集中體現在《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中。

它對我國教育的戰略地位,教育發展總目標,教育體制改革原則,各類教育的辦學體制,中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要求,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等,都作了基本的政策規定。

從橫向上看,教育政策的系統性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教育政策與其他公共政策有密切聯系,它們相互支持、相互制約,組成了有關社會發展的整體政策,二是教育政策自身又是一個結構嚴謹的相對獨立的體系,教育體制政策、教育經費政策、教師政策、教育質量政策,共同構成了國家基本的教育政策。

⑥ 教育政策有哪些

題已引起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為切實解決這一問題,教育部將發文,要求學校切實減輕中小學生的課業負擔,特別對小學生的課業負擔,將做一些硬性規定。

2、我國高考改革正在穩步進行,2000年教育部擬在廣東省高教3+X試點的基礎上,在江蘇、上海等部分省(市)進行3+X試點。「二次考試」建議尚無定論。

3、 根據全教會精神和《面向21世紀中國教育振興行動計劃》,教育部已決定在全國范圍啟動「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程」。繼續教育工程將以提高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和水平為重點,面向全體教師,突出骨幹,全面推進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開創繼續教育新局面。 《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程方案》已於今年8月在上海召開的「全國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和校長培訓工作會議」上向代表們徵求意見。

4、為提高中小學校長隊伍的整體素質,以適應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推進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需要,教育部將出台《中小學校長培訓規定》和《中小學校長任職資格和崗位規范》。這兩個文件徵求意見稿已在今年8月在上海召開的有關會議上交代表們討論。

5、 最近,教育部在總結教育督導與評估工作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制定了《關於加強教育督導與評估工作意見》。這個文件對進一步加強教育督導與評估的重要性。教育督導與評估工作的性質、督導工作的職責、教育督導與評估制度建設以及為何加強和改善督導與評估工作的領導、充分發揮督導的作用等方面提出了指導性意見。

⑦ 教育政策包括哪些方面

教育政策包括教育法、教師法、義務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職業教育法、語言文字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還有好多條例,主要是教育法、義務教育法、教師法和未成年人保護法。

教育政策是一個政黨和國家為實現一定歷史時期的教育發展目標和任務,依據黨和國家在一定歷史時期的基本任務、基本方針而制定的關於教育的行動准則。

(7)什麼是教育政策擴展閱讀:

現存問題:

1、教育政策「缺席」

所謂教育政策「缺席」是指,在特定時空下需要教育政策來進行管理的事務或活動沒有相應的政策來規范和引導。我們的教育政策往往都是應付式的,常常是等教育問題發展到一定程度以後才考慮政策制定。

一方面,問題從潛隱到顯現、從輕微到嚴重需要經歷一個過程;另一方面,即使政策制定後,從頒布到實行、從實行到起效也存在時滯問題。這個從無到有、從存在到有效的過程中,政策都是「缺席」的。

需要指出的是,教育政策的不均衡現象不僅僅表現為教育政策的供給不足。有的時候,政策過多、過剩也是一個問題,同樣會擾亂或限制教育實踐的良性發展。

2、教育政策「無能」

所謂教育政策「無能」是指,當前的教育政策不能獲得預想的效果,對實踐起不到規范和管理的作用。教育政策「無能」主要包括兩層含義:一是指由於問題的特殊性、政府能力、政策方案、政策工具、目標群體的接受程度等原因,教育政策有其自身的能力限度。

二是指教育政策制定和實施過程中存在著主觀犯錯的傾向,這種犯錯傾嚮往往是因為人們或過於信奉理性、或過於感情用事、或急於辦成某事、或追求某種特殊利益而不能從現實出發來考慮問題。

⑧ 什麼叫「教育政策」

教育政策研究是20世紀60年代以來發展最快的學科領域之一,已經成為當前學科發展中的一個具有深遠而重大影響的潮流。一項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實施,對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的教育發展具有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和意義。既從宏觀上影響教育事業發展的方向、速度、規模和效益,又從微觀上影響具體教育活動的質量和效益,關繫到社會和個人受教育的機會和質量。199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提出了「科教興國」的戰略,這是一項重大的國家政策,它把教育與國家發展提到了一個歷史從未有過的高度。科教興國不僅僅是一個教育的決策,而且是一個國家決策,這個重大決策把教育看作是國家發展的一個最重要的動力。它一方面說明教育政策的范圍越來越廣泛,同時也告訴我們教育政策產生的影響也與日俱增。一個家庭的決策錯了,最多導致一個家庭的不幸,一個地區、部門的決策就會影響一個部門和地區的發展。但現在社會活動的復雜性越來越高,很多的決策都需要國家來做出,一個國家的決策好壞不僅會影響到全國,而且還會影響到國際社會。特別是有影響的國家所做出來的決策,更是如此。[1]因此,教育政策制定的過程必須科學化。
科學是一個含義豐富的概念,包括科學的態度、科學的內容、科學的形式、科學的方法等。教育政策的制定是一項系統工程,其制定的科學化,就是在制定教育政策的過程中,要以科學的態度、科學的內容、科學的形式和科學的方法來構建教育政策。下面本文從這四個方面來進行論述。

一、教育政策制定的科學態度
科學的態度即科學的價值取向。教育政策是基於對教育活動、教育問題和教育利益輕重緩急的主觀選擇。這種選擇的基礎就是教育政策的價值取向。要解決教育政策制定的科學態度問題,首先就要解決教育政策制定主體的價值取向問題。在制定教育政策的過程中,我們要把科學、公平、法制和效率作為制定現代科學教育政策的價值基礎。
(一)政策制定主體要具有科學的價值取向。態度體現人的價值取向,有什麼樣的價值取向決定了他採取什麼樣的態度和措施。政策制定主體在決定製定某項教育政策時,要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充分明確制定這項政策的意義何在,它所能帶來的正反兩方面的影響是什麼,能不能制定出一個相對全面的、科學的、符合教育規律的政策。如果不能夠站在較高、較廣、較遠的層面上來解決這個價值取向問題,那麼所制定的教育政策必定是不科學的,是不符合教育發展規律的,甚至是阻礙教育發展的。
(二)政策制定要以科學、公平、法制和效率為基礎。教育政策是對教育事業的成長和發展所做出的帶有全局性和指導性的行動計劃,不同的利益階層會做出不同的評價和反應。在當前我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形勢下,教育政策的制定要兼顧科學、公平、法制和效率,並把它作為制定的價值基礎。
具體來說,追求科學,就是要讓所制定的教育政策符合教育發展的內在規律;追求公平,就是要讓所制定的教育政策最大限度地反映各種利益階層的意志,實現政策的民主化;追求法制,就是要讓所制定的教育政策與現行的法律法規相適應,並通過它來促進教育政策的實施;追求效率,就是要讓所制定的教育政策能夠及時、迅速地調整教育行為,促進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
二、教育政策制定的科學內容
教育政策的制定是一項系統工程。政策制定的過程不僅需要科學的態度,所制定的政策本身也需要有科學的內容,沒有科學內容的政策是沒有生命力的。
(一)現實的依據。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其他政策的制定一樣,必須是立足於某一范疇內的現實問題,並為了調和這一范疇內的現實矛盾而制定的。因此,教育政策的制定必須要有現實的依據。這一依據應該是教育事業中明顯存在的、迫切需要改變的矛盾,或者是其他范疇內存在的但需要通過教育來改變的矛盾。這些矛盾往往是深層次的,隱性的。只有找到了主要的、客觀的矛盾,教育政策的制定才找到了科學的、現實的依據,而不是出於個別領導或者少數利益階層的主觀臆想。
(二)豐富的理念。一是要具備豐富的教育科學理念。任何教育政策的制定都要受到與此相關的知識,特別是教育科學知識的制約。如果教育科學知識不足,政府就不可能制定出正確的教育政策方案,或者不可能認識到最有效的教育政策方案。教育理念是制定教育政策的一個重要概念,也是制定教育政策過程中必備的重要意識。沒有或者缺乏豐富的、相應的教育理念來引導教育政策的制定,教育政策就不太可能深入到教育的實質性問題中去,也不太可能符合教育的發展規律。二是要具備較豐富的社會科學知識。社會科學知識是影響教育政策制定和選擇的最基本的因素之一。簡言之,社會科學知識有利於人類理性的進步,增進人們理解和把握現實與未來的能力,從而是教育政策合理化演進的強大動力。[2]
(三)准確的內容。教育政策具有全局性和指導性,要求內容准確、可靠。這一內容包括教育政策所闡述的目標,所採用的事實、資料、數據等等。制定教育政策必須要有可靠的數據,現在最大的困難之一就是數據的缺乏。數據缺乏、統計口徑和統計結構不一樣、上報數據的虛假等現象很普遍。當前,我國還缺少數據公告制度,要可靠數據很不容易。因此在制定政策的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在內容的闡述和信息的採集問題上的准確性。例如,在制定地方性教育政策過程中,如果不充分了解本地區的教育發展實際和發展規律,不掌握准確的信息和數據,那麼所制定的教育政策就很難切合並促進本地區的教育發展,甚至會破壞或阻礙本地區的教育 發展。
(四)科學的結構。結構是指事物各組成部分搭配的形式。一項教育政策需要有科學的結構,也就是組成這項教育政策的各個組成部分有一個科學、合理的搭配,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教育政策具有科學、合理的結構,一方面能夠體現政策的完整性和權威性,另一方面便於教育政策在執行中被理解、把握和調控。
三、教育政策制定的科學形式
教育政策制定的科學形式是制定教育政策的組織形式,即從宏觀上規劃教育政策制定的基本過程,這一過程包括政策議題的認定、政策內容的表述、政策方案的選擇和政策制定過程的公開等四個方面。
(一)議題的認定。教育政策研究以教育政策問題為起點。教育發展上的問題有很多,當一個教育問題上升到需要教育政策來討論的時候,這個問題就是教育政策議題。需要解決的教育政策議題有很多,那麼什麼問題才能夠成為政策議題呢?它受什麼因素影響?一是看它影響的時間和空間,二是看問題是否清晰,三是看問題的嚴重程度,四是看解決問題代價的大小,五是看解決問題的方向性是不是有一個社會認可的價值取向,六是看新的政策能不能把握、調控和評估。
怎樣選定政策議題呢?政策議題的認定有兩個方面,一個是認定的形態,一個是認定的過程。從認定形態說,是在確定了問題情境後,再把實質問題理清楚,最後使問題形式化,也就是以准確的語言表達出來;從認定的過程說,是從覺察問題到界定問題再到陳述問題。[1]
(二)內容的表述。認定了教育政策議題之後,就要把為解決這個教育政策議題所准備制定的教育政策以准確的語言表述出來。內容的表述要科學,一是要體現政策的權威性。政策無疑要具有權威性,要充分體現政策的原則立場和觀點,這有利於政策的執行和起到應有的指導、規范作用。二是要體現政策的通俗平易。政策最終要實施到政策對象上去,因此政策的語言要通俗平易,以利於政策的理解和接受。如果措辭生硬,居高臨下發號施令,就會引發政策接受對象的抵觸情緒,阻礙雙方的情感交流。
(三)方案的選擇。對同一個政策議題可能有多個不同的政策方案,至少有正反兩個方面的方案。政策方案制定出來以後,就要對備選方案進行選擇。這一選擇的過程也是決策過程,仍然需要科學的價值觀和理性的思維來進行選擇,為了搞政績工程、形象工程而作出的選擇,或者「不惜一切代價」急躁冒進而作出的選擇,都是不科學的,是非理性的。
(四)過程的公開。政策的制定不能閉門造車,不能獨斷專行或者主觀臆想,這就要求把教育政策制定的過程和結果進行公開。教育政策制定過程的公開是政策民主化的需要。公開教育政策制定的過程和在頒布實施前公開政策制定的結果,民主地吸納不同利益階層、不同專家學者的意見,是政策得以生存發展的生命線。
四、教育政策制定的科學方法
教育政策制定的科學方法是指在確定了政策議題以後,為了科學、全面地表述這項政策方案所採取的組織實施手段。包括確定參與人員、提供技術支持、作出正反兩方面的方案等方面。
(一)確定參與人員。教育政策制定的過程應該是一個公開的可參與的過程。從人員的角度說,需要根據政策影響的范圍和重要性,確定參與討論的范圍。從理論上說,凡是受到政策影響的對象都應該有機會對政策的制定發表意見,但從現實上說是不可能的。任何一項政策的制定,是對現實利益的重新調整和分配,因此,在確定參與制定政策方案的人員中,要科學、合理地考慮不同階層、不同團體人員的結構和比例,從而讓所制定的政策最大限度地代表其利益。
(二)提供技術支持。教育政策的制定需要有技術上的支持,技術支持是多方面的。一是物質和人員的准備,保證具體表述政策的過程能夠順利進行。二是要有一個從明確政策環境、收集政策信息到分析汲納反饋意見的通暢的渠道,並讓政策制定、執行和評價三個過程的主體分離,避免制定運動規則的人又來當運動員和裁判。三是要有公開、健全的數據系統,確保政策中所採用的信息、數據准確可靠。[3]
(三)作出正反兩個方案。重大政策的制定常常要提供正反兩方面的方案。一個是可行性方案,即從有利的方面闡述制定這一政策能夠解決什麼問題、達到什麼目標、收到什麼效益;一個是不可行性方案,即從反方面闡述不能起到預期的效果。在這方面我國有一個成功的案例:我們希望用10年的時間把上海建成亞洲的金融中心,需要有可行性論證,同時又請復旦大學做了一個不可行論證。可行性論證做得很好,而不可行論證做得更漂亮。要成為亞洲的金融中心要有若乾的條件,比如資金擁有量、流動量、開放程度,國際地位等等。不可行論證告訴我們,有些最重要的指標我們達不到,比如開放度。雖然我們把上海建成金融中心的決心沒有變,但這份報告對推動我國的金融開放起到了積極作用。在制定政策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從可行和不可行兩個角度作出不同的備選方案,以利於政策決策。
綜上所述,教育政策是一項公共行為,其制定和實施將對社會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教育政策的制定需要有一個科學的全過程,科學理念應該貫穿始終。沒有嚴肅的態度和學術研究,就很難制定出一項符合教育發展規律的、促進教育事業發展的好政策。

⑨ 國家的教育政策是什麼

教育公平是最能體現社會公平的領域,也是當前教育改革發展的重點領域。《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把「促進公平」作為教育改革發展的重要方針,提出了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的戰略目標,這是著眼現代化建設全局、針對我國教育的現狀提出來的,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意義。當前,要把重點放在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扶持困難群體上,加快推進覆蓋城鄉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建設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