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教學 » 孩子怎麼教育
擴展閱讀
在哪裡聽廣播劇動漫 2024-11-15 22:32:24
中國美食知識大全集 2024-11-15 22:03:35

孩子怎麼教育

發布時間: 2022-03-31 08:05:45

⑴ 孩子該怎麼教育才會更好

傑出父母努力做好三件事

在教育:傑出父母只做三件事 父母對待孩子無外乎三種情況:一是事事管、時時管,做了很多事,效果卻不好;二是什麼都不管,什麼都不做,放任自流,不聞不問,結果更不好;三是也管但不全管,做得不多,但都切中要害,孩子成長一帆風順。
顯然,「什麼都做」和「什麼都不做」都過於極端,失之偏頗,並不可取。傑出的父母從來都選擇「有所為有所不為」,更明確地說,只做三件事。

第一件事:培養良好的親子關系

好的關系勝過許多教育。父母什麼時候與孩子關系好,對孩子的教育就容易成功;什麼時候與孩子關系不好,對孩子的教育就容易失敗。而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其關鍵在於「定位」:

1、不當「法官」,學做「律師」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出了問題,便迫不及待地當起了「法官」,這是很危險的。

孩子的內心世界豐富多彩,父母要積極地影響與教育孩子,不了解其內心世界便無從談起。而了解孩子的第一要訣是呵護其自尊,維護其權利,成為其信賴和尊敬的朋友。

即父母對待孩子,要像「律師」對待自己的當事人一樣,了解其內心需求,並始終以維護其合法權利為惟一宗旨。

2、不當「裁判」,學做「拉拉隊」

在人生競技場,孩子只能自己去努力。 父母做孩子的「拉拉隊」,既要善於發現和贊美孩子,還要引導孩子正確面對失敗,在挫折前做孩子的戰友。

3、不當「馴獸師」,學做「鏡子」

孩子只有認識自己才能戰勝自己,但他們通常只能依據他人的反饋來認識自己,這時父母的「反饋」作用即鏡子的作用就很重要了。

不做「馴獸師」,學做「鏡子」,才能幫助孩子提高自我意識,才能讓孩子不害怕父母的「權威」,轉而和父母溝通。

教育是三分教,七分等。「等一等」是很有用的。比如我們被蚊子叮一下,不管它,很快就會沒事,若總去撓,卻要很長時間才能好。原因就是人體有一定的自我治癒功能,被蚊子叮一下自己很快就會好,施加外力只會適得其反。

教育也是這個道理。停下來,等一等,給孩子傾訴的機會,和孩子有效地溝通,不用教育就能解決問題。

第二件事: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

習慣決定孩子的命運,再也沒有什麼比習慣養成更重要了。父母如果不注重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無疑是在葬送孩子美好的未來。

1、一切從習慣培養開始

養成教育是管一輩子的教育。智育是良好的思維習慣,德育是細小的行為習慣,素質教育更加體現在人的細小的行為上。

大量事實證明,習慣是一種頑強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孩子的一切都從習慣培養開始。

2、習慣養成絕非一日之功

習慣是個大問題,是大智慧。良好習慣的養成絕非一日之功,其主要原則是:低起點,嚴要求,小步子,快節奏,多活動,求變化,快反饋,勤矯正。

習慣養成關鍵在頭三天,決定在一個月。父母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權利,讓孩子在習慣養成中發揮主人作用。

3、通過習慣培養鑄造品格

教育猶如海上行船,必須按正確的航線行駛,否則,船越大越有觸礁沉沒的危險。

人的品質,決定了人的發展方向。家庭教育的一個核心任務就是培養孩子成為一個真正的人。但人格的培養問題通常很難落實到具體操作上來。

不過,研究者發現,習慣與人格相輔相成,習慣影響人格,人格更會影響習慣。正派、誠實、責任心、愛心、合作精神、講究效率等品格都可以通過習慣培養來鑄造。

第三件事:引導孩子學會學習

吸引孩子熱愛學習、引導孩子學會學習是父母的一項重要職責,也是父母的真正魅力所在。

1、孩子厭學是有原因的

放任不管,任其瀟灑;亂管瞎管,種瓜得豆;嘮叨數落,肆意打罵;代替包辦,製造「機器」……父母若採取如此種種不明智的做法,只會使孩子越來越不愛學習。

孩子不愛學習只是表面現象,背後一定有原因:是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沒有找到孩子最擅長的方面?是沒有科學用腦?是父母阻礙了孩子的「玩中學」的天性?是孩子沒有意識到學習是他自己的事情……找到背後的原因,才可能幫助孩子走出厭學的陰影。

2、孩子的求知慾和學習潛能是可以激發的

孩子缺乏求知慾,通常不是父母的影響或者嚴格要求不夠,而是阻塞了孩子的興趣。

興趣(好奇心)、夢想、成就感、質疑、感恩、發奮、發憤等都是疏通和啟發孩子求知慾的通道。而對於孩子來說,所謂競爭優勢就是潛能得到有效的開發而已。心情、開竅、暗示、遐想、砥礪、計劃是激發孩子學習潛能的六大原則。

潛能開發雖沒有絕對的「時間表」,但也有步驟,比如建立目標、控制情緒、磨礪意志、專注於一點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3、孩子考第一是有方法的

「愛學」是「會學」的前提,而「會學」是「愛學」的保證,「會學」才能「學好」。

孩子要想考第一,必須要掌握一些具有決定性作用的好方法,如:按計劃完成、認真寫字、慢慢看課本、整理錯題、隨手筆記、無私幫助同學、高效率考試、自由自在地作文等。

現在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步入了一個新的誤區,即盲信盲從甚至痴迷於所謂成功教子的家教經驗,但這些經驗聽著容易,做起來難。因為它們沒有「可遷移性」,如果只是一味的克隆、模仿,不但不能落實到自己孩子的身上,反而容易「邯鄲學步」,適得其反。

最有用的真東西是需要靜下心來思考、提煉的。教育孩子並沒有父母想像的那樣復雜,抓好了親子關系、習慣培養、學習這三件大事,父母成為傑出的父母,孩子成為傑出的孩子,就都不是遙遠的夢幻了。

有孩子的看一看
第一篇 使孩子主動做功課
第二篇 如何使孩子聽話懂事
第三篇 如何引導孩子自動自覺
第四篇 如何讓孩子學會管理情緒
第五篇 如何使孩子熱愛學習
第六篇 如何消除孩子的學習緊張情緒
第七篇 如何使孩子注意力集中
第八篇 如何消除孩子學習的迷惑
第九篇 如何讓孩子變消極為積極
第十篇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第十一篇 如何消除孩子的自卑感
第十二篇 如何變孩子的缺點為優點
一、使孩子主動做功課
你的孩子很聽話,是一匹溫順的馬兒,但人們常常這么說「能夠把馬帶到河邊去,卻不能讓馬兒喝水」。的確,除非馬兒很渴,不然,即使能夠把它帶到水邊去,也不能讓他主動喝水。
第一招,做作業的時間不宜過長。
第二招,放大孩子的優點。
第三招,學習不可操之過急。
第四招,讓他把喜歡的女孩帶回家 。
第五招,先讓孩子玩個夠
第六招,刺激她,使他全力以赴。
第七招,正話反說。
第八招,經常改變學習環境。
第九招,列一個功課計劃表。
第十招,先讓孩子做擅長的功課。
第十一招,讓孩子自己抽簽決定。
第十二招,別在孩子面前評判老師
二、如何使孩子聽話懂事
在與孩子溝通時,一定要認真聆聽他說話,讓他感到父母對他的重視與尊重,這樣孩子小小的自尊心就會被樹立起來,他也會在與大人的談話中,認真思考自己想的和做的,表達自己的意見,這對孩子的理性思維習慣也有良好的幫助。當然大人在和孩子交流的時候,也應該注意一些細節,這樣才能比較迅速的和孩子進行良好的溝通。
第一招,借第三者之口贊美孩子。
第二招,用書信或日記與孩子交流情感。
第三招,用溫和的語調交談。
第四招,及時讓孩子知道錯在哪裡。
第五招,巧妙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第六招,與孩子打成一片。
第七招,一次只交待一件事。
第八招,常常表達對孩子的信賴。
第九招,只提有建設性的意見。
第十招,不要指責遭到挫敗的孩子。
第十一招,及時糾正孩子不良的生活細節。
第十二招,多用贊賞的話肯定孩子。
三、如何引導孩子自動自覺
有一種飽和原則,就是孩子們慣有的厭煩心情。雖然強烈的想擁有目的,也能夠體會把事情做完的樂趣,但是因為課程繁多在內心產生阻力,無法持續主動地去做事,如果把要求的水準降低,課業的份量減少,繼續培養孩子在低潮時的活力,那麼他們在低潮過後,又會升起責任心,更主動地去做功課.
第一招,適當降低對孩子的要求
第二招,先讓孩子做不喜歡的科目
第三招,用同一步調增強主動行動力
第四招,讓孩子先吃點苦
第五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第六招,母親的激勵最重要
第七招,要改變孩子先改變你的態度
第八招,偶爾用懇求的證據與孩子說話
第九招,不在孩子挫敗時痛罵他
第十招,給孩子適當的報酬也是行之有效的
第十一招,多帶孩子與大自然接近
第十二招,成功並不像你想像的那麼難
第十三招,培養孩子主動自我的激勵
第十四招,化憤怒為學習的動力
四、如何讓孩子學會管理情緒
青春期的孩子常對父母有所不滿,因為伴隨成長而來的自我要求,總和父母的規定互相沖突,父母必須要盡力克服這種過渡期困難,讓孩子順利地成熟長大.
第一招 引導孩子宣洩不滿情緒
第二招 讓孩子有自選課題的權利
第三招 認真傾聽孩子的不滿心聲
第四招 把顧客的角色換成孩子
第五招 別讓工作忙成為你的借口
第六招 民主方式處理孩子不合理要求
第七招 以退為進說服教育
第八招 用實際利弊得失來處理任性態度
第九招 注意引導孩子的從眾心理
第十招 給孩子一個發泄的空間
五、如何使孩子熱愛學習
在填鴨式的教育模式下,學習本身就是一種模式化的過程,甚至談不上喜歡不喜歡,不管孩子對學習有興趣還是沒興趣,都得坐在書桌前把課本一遍又遍地看,這也是一個讓孩子產生倦意的起因.
第一招 多給孩子講一些勵志故事
第二招 用近期的學習目標來鼓舞孩子
第三招 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也很重要
第四招 改掉孩子三分鍾熱度的習慣
第五招 通過增進食慾促進學習
第六招 教孩子學會保存實力
第七招 適量的運動可使孩子腦筋更靈活
第八招 用激將法促進孩子學習
第九招 利用危機意識促進學習效率
第十招 保持新鮮的學習內容
第十一招 用不同的科目調節讀書氣氛
第十二招 刻意變換孩子的學習環境
六、如何消除孩子的學習緊張情緒
身為父母必須深明其理,盡量給予孩子適當的輔導和安慰,讓孩子能去除患得患失的不安心理,並時常以樂觀幽默的口吻,解除孩子暗存心中的畏懼感,使他們有高度的自信心和勇氣,去面對接踵而至的大小挑戰.
第一招 陪伴孩子讓他有安全感
第二招 以樂觀幽默的口吻淡化孩子的失敗
第三招 把一個月說成三十天
第四招 多關注孩子心理建設的重要性
第五招 呼吸能調節孩子情緒
第六招 刻意在孩子面前說錯話
第七招 吉祥物穩定心情
第八招 排解積慮消除緊張一吐為快
七、如何使孩子注意力集中
母親應當適度地調整功課進度,而不該守著既定的計劃,這樣方能得到兼籌並顧的績效,有些小孩甚至在一旁邊看書,一邊羨慕別人嬉戲玩樂,心中潛藏著不滿的情緒,更會影響他往後的讀書興趣.
第一招 迂迴的暗示技巧
第二招 制訂不規則分段時間表
第三招 鬧鍾的妙用
第四招 建一個彈性的功課計劃表
第五招 去除「隨時都可以做」的鬆懈意識
第六招 刻意而適度地分配孩子做家務
第七招 讓孩子猜題提升考試注意力
第八招 熱身必不可少
第九招 用「量」來驅策前進
八、如何消除孩子學習的迷惑
對於母親來說,其眼中無關緊要的小事,有時往往是孩子心中沉重的負擔,所以母親應時時設身處地為孩子著想,以旁觀者的姿態,幫助孩子解決生活上的問題.
第一招 引導孩子作最正確的選擇
第二招 抉擇時的誘導詢問法
第三招 以一種選擇為前提巧妙設問
第四招 黑母牛的奶一樣是白的
第五招 拔開遇事慌亂的迷霧
第六招 船到橋頭自然直嗎?
第七招 親身體驗才是最深刻的
第八招 命運就藏匿在我們的思想里
九、如何讓孩子變消極為積極
人生可以沒有很多東西,卻唯獨不能沒有希望,有希望之處,生命就生生不息!對於孩子來說,要時時刻刻地鼓勵他們,不要讓他們產生消極情緒.
第一招 找到孩子消極的內在原因
第二招 讓孩子公開宣布目標
第三招 強健體魄是建立積極態度的基礎
第四招 良好生活習慣是保持積極心態的法寶
第五招 讓孩子養成大聲朗誦的習慣
第六招 讓孩子養成提前到達校的好習慣
第七招 讓孩子多結交積極樂觀的朋友
第八招 讓孩子養成寫大字的習慣
第九招 讓孩子做點家務以擺脫消沉
第十招 鼓勵孩子多做些新的嘗試
第十一招 讓孩子在家務中培養責任感
第十二招 不要總問是與不是的問題
第十三招 培養孩子追根究底的積極心態
第十四招 多表揚少批評更能使孩子積極上進
第十篇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生命的價值取決於我們自身!告訴孩子,人作為獨立的個體,是獨特的,並永遠不要忘記這一點,讓孩子知道他存在的價值,增強他的信心,更加努力地創造自己的個性與未來.
第一招 告訴孩子他自己就是無價之寶
第二招 讓孩子做一些容易做的事情
第三招 弱化孩子的錯誤突出其取得的成績
第四招 重視孩子所付出的努力
第五招 責備孩子之前必先贊美
第六招 強化優點使孩子不斷的進取
第七招 用高目標樹立孩子的自信心
第八招 用「原依賴」和孩子建立互信
第九招 家長不要在孩子面前互相責備
第十招 不在第三者面前責備孩子
第十一招 讓孩子相信幸運之神隨時會降臨
第十二招 讓孩子回憶過去的成績重建信心
第十一篇如何消除孩子的自卑感
消除自卑感和培養自信心,其實是一體兩面,兩者必須相輔相成,但是,前面章節所提的培養自信心技巧,並非專以能力差的孩子為對象,也就是說,對於有缺陷或成績很差的孩子,往往無法發揮功效.而此章則與前章不同,可以廣泛適用能力很差的孩子.
第一招 從「缺點意識」到全面否定
第二招 肯定語句要常用
第三招 母親與孩子說話也要講技巧
第四招 以具體的原因來舒解孩子心中的結
第五招 用話語鏟除孩子的心理障礙
第六招 讓孩子閱讀世界偉人的傳記
第七招 讓孩子客觀面對成績優秀的同伴
第八招 培養孩子一些特殊的才藝
第九招 以運氣說法減弱孩子的自卑感
第十二篇如何變孩子的缺點為優點
由於母親會時常提醒糾正的缺點,所以孩子本身也會自知,但是,自我要求高的孩子,會常常掛慮自己的缺點,所以母親直接的責罵,往往會得到反效果,使他更無自信。
第一招 用適當的方法讓孩子正視缺點
第二招 借故在孩子面前指責其他孩子的過失
第三招 分清是缺點還是個性
第四招 改變孩子的立場讓他自律律人
第五招 孩子的缺點和優點可互換
第六招 間接消除孩子的欲求不滿
第七招 使用適度懲罰或威脅的暗示效果
第八招 用自言自語暗示孩子的缺點
第九招 不用權威來壓制孩子的反抗
第十招 鼓勵孩子多「不量力而為」
第十一招 孩子你能行

毀掉孩子一生的11種教育法

1、從孩子嬰兒時期開始,就對他有求必應,要什麼給什麼。

這樣當他長大後,就會理所當然地認為:萬物皆備於我。

2、當他口出污言穢語時,盡管譏笑他。

這要他的詞彙會越來越不成體統,說出話來把人氣個半死。

3、永遠不對他進行精神道德教育,讓他自己混到成年時再說,讓他自己去決定一切。

4、避免對孩子說他犯了錯誤,免得孩子有時候會感到內疚。

這樣他將來出去偷東西,或者因為其他原因犯罪而被逮捕的時候,會感到全世界都在同他作對,他反倒成了受害者。

5、把他隨手亂丟的一切東西都替他收拾好,千萬不能讓孩子自己動手,免得他累著。

這樣他會養成習慣,遇事把一切責任都推給別人。

6、不論好壞書刊,任其自看,不聞不問,更不予干涉。

而家裡倒是收拾得乾乾凈凈,餐具也做了徹底的清毒,但就是不管孩子的腦袋裡裝了多少垃圾。

7、父母經常吵架,惡言相加,根本不顧忌孩子在場。

這樣,將來父母感情破裂,離婚時,孩子不致於感到意外。

8、孩子要用多少零用錢都照給不誤,不要讓自己幹活掙錢,也別叫他節省,何如讓他和父母當年一樣受苦受累呢?

9、對他在飲食、起居方面的無理要求,總是姑息遷就,否則萬一他生氣了,著急了,那可不得了。

10、當他和鄰居,老師或警察發生沖突時,家長堅定不移地站在孩子一邊,讓孩子知道:那些人都是對你不公平的。

11、當孩子闖了大禍以後,慎重地聲明說:「這點雞毛蒜皮的小事, 未免小題大做了吧?」。

⑵ 孩子怎麼教育

如何教育好孩子
中國幼兒教師網
http://www.yejs.com.cn/
育星幼教網
http://www.gz61.com/
中國幼教在線
http://www.06cn.com/
深圳學前教育網
http://www.0-6.com.cn/
中國教育視窗
http://yr.31133.com/YouErYuanWeb/YouErIndex.asp
中國幼教網-幼兒教育/學前教育專業門戶
http://fm.xugu.net/
如何教育好孩子

人的習慣多在早期形成,家庭是個人最初的活動場所。家庭中的各種習慣是孩子最初接觸到的行為規范,對孩子行為習慣的形成有著重要影響。家長如何正確培養孩子的行為習慣呢?我認為具體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端正教育觀念。

幼兒階段是良好行為習慣形成的重要過渡期。偉大的人民教肓思想家陶行知
先生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凡人生所需之重要習慣傾向態度多半可以在六歲以前培養成功。」換言之六歲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時期。

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離不開家庭的重視。很多家長懷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思想,在學習上生活上對子女關懷備至,將良好行為的培養卻置之一邊不顧,對孩子聽之任之。甚至有的家長認為:我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只要讓他多學點東西,其它方面無所謂。家長的這些錯誤觀念不僅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教師對幼兒良好行為教肓的效果,而且也間接折射到孩子的心靈中,變成孩子的觀念。英國有句諺語:「行動養成習慣,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可見習慣對人的一生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這就要求家長樹立正確的觀念。在抓學習的同時,也別忘了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運用科學的教育方法。

1、在實踐中鍛造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行為形成來自實踐,習慣的養成更有賴於實踐活動,實踐活動是幼兒良好行為形成的關鍵。由於觀念、情感上的原因,有些父母對四五歲(甚至更大)的孩子仍採用嬰兒期的教育方法。比如父母給學齡兒童穿衣,洗臉,喂飯,替孩子完成其力所能及的事情。父母的這種包辦代替行為不僅剝奪了孩子的多種鍛煉權利,而且使孩子的依賴心理越加頑固。長此下去,將會造成兒童的懶怠,驕橫甚至無能。良好行為習慣又談何實現。

2、培養應該持之以恆。還有一些家長雖然思想上比較重視幼兒良好行為的培養,但沒有足夠的耐心去培養、教導孩子,這與要求孩子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是自相矛盾的。所以,父母要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試著讓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人際、同伴、集體中,學會獨立飲食、睡眠、盥洗、人際交往等良好的行為習慣,讓孩子獲得「該如何做」的認識,形成一系列的行為方式,並在實踐活動中,不斷地練習強化,使之成為一種自然的習慣。這就需要家長有足夠的耐心去教導孩子,使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3、講明道理。講道理是提高認識的一種方法。幼兒時期,對是非的辨別能力較差,做錯事是難免的,生硬的教訓、批評可能會令家長和孩子的關系鬧僵。這時家長要根據孩子的理解水平,耐心細致地跟他講道理,通過簡潔的語言使孩子發現自己的錯誤,同時在與孩子的談話過程中注意不要用否定的口吻,如「不準」「不許」,要多從正面引導,對他的不良行為避免批評引導,而應該直接告訴他:你應該……比如家長在發現孩子搶別人玩具時,應該告訴他搶別人玩具是不對的,如果想玩可以向別人借,或者可以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讓他明白朋友之間要友好相處,爭搶吵鬧是不對的道理。作為孩子自身來講,道理聽多了,良好的行為准則自然而然在心中就有了定位。

4、適當的鼓勵和表揚。鼓勵和表揚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所需要的一種精神營養,更是一種強化良好行為習慣的好方法。孩子愛聽好話,喜歡被人稱贊,而且在人們對他的評價中認識自己。教育家陳鶴琴教授曾說過:「無論什麼人,受激勵而改造是很容易的,受責罰而改過是比較難的。」所以家長對孩子要以積極鼓勵表揚為主,消極批評只會使孩子灰心喪氣。家長對孩子的鼓勵和表揚要從孩子的年齡特點出發。三歲以下的孩子就要多鼓勵表揚。例如:媽媽看見孩子摔跤了,不要急著把他扶起來,可以馬上說:「寶寶真勇敢,跌倒了會自己爬起來,也不哭。」本來孩子也許會哭,可聽了媽媽對他的鼓勵,也許會自己從地上爬起來,也不會哭鼻子了。對於三歲以上的孩子由於他們的自我意識較強,對成人的評價很敏感,有強烈要求被表揚的願望,這就要求家長的表揚鼓 勵要適當,不能給孩子亂戴「高帽子」,讓孩子對其行為得不到正確的評價,這樣,逐漸他就會認為表揚是應該的,不表揚就什麼也不肯干,甚至會發生為了表揚而養成做假或討好的行為。表揚主要應該表揚孩子所做的努力,比如改正缺點,克服困難等。對孩子的表揚要具體說出好在哪裡,讓他有所遵循和發揚,適當的表揚促使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

5、非語言信息的影響。孩子起初都是以父母的行為為榜樣,通過同化作用逐漸形成自己的行為習慣。由於非語言信息比語言信息更具有真實形象性,所以父母自身行為對孩子有著重要影響。父母對孩子提出的某些要求,如:講究衛生、舉止文明等,同時家長自身在日常生活中要有良好的行為習慣,對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起到積極強化的作用,孩子在效仿父母的良好習慣的同時,逐漸形成自己的行為習慣。所謂「身教重於言教」,道理正在於此。

對於孩子某些不良行為,家長可通過施予孩子不愉快的非語言刺激,來減少和控制孩子不良行為的頻率,比如:目光注視(以冷峻的目光較長時間的注視孩子)、距離控制(逼近或遠離孩子)、輕微的懲罰(拿走孩子喜愛的物品),這樣會使孩子對自己的錯誤行為產生內疚和羞愧,從而減少和消除不良行為發生的次數。

三、注意環境的作用。

在孩子生活的早期階段,固有認識和行為習慣比較少,因此要培養孩子建立新的、正確的認識和行為習慣就比較容易。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許多資料都表明:孩子不良行為習慣的產生,或多或少受到成人、夥伴的不良行為的影響。孟母擇鄰而居,歷代被傳為教子佳話。

其次,家長的榜樣作用,對孩子良好行為的形成也有著潛移默化的感染。孩子好模仿,思維具體形象,成人的良好行為習慣是他學習的直接範例,有效地影響著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

總之,家庭教育對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有著重要影響,好的行為習慣使人終身受益。
如何教寶寶學數學教學安排

態度:
鼓勵並引發孩子的學習動機,不可扼殺學習的樂趣

教學環境:
1、安靜、不受雜音及人們進出干擾的空間
2、空曠無其它視覺干擾的空間
3、教導者不要穿花衣服,也不要頭飾花俏

教導時機:
必須用最愉快的心情玩數學,如果心情不佳,必須調整

練習時間:
每次練習的時間不能太長,剛開始時,原則上是一天三次,每一次只進行
幾秒鍾。並且要在孩子意猶未盡時結束,如此才能刺激孩子繼續學習的慾望

教學方法:
1、老師的教學熱忱會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習的效果
2、練習速度越快、新教材越多、心情越愉快、效果越好
3、每天堅持不斷的練習,勝過好過鶩遠卻斷斷續續
4、用心教導孩子,但不要考試

准備教具卡:
1、將白色的硬紙卡裁成28cm*28cm的正方形
2、每張卡分別貼上1到100個直徑1.9cm的紅色圓點
3、正面是圓點,後面4個角寫上數字,便於老師查看
4、不要把圓點貼成幾何圖形
5、從中間開始,以不規則的方式貼上圓點,不要互相重疊
6、卡片四周留一些空白位置,手指捏卡片時,才不會遮住圓點
7、數學零,就不用貼圓點

學習時間安排及方法:
一、認識字點數卡,10天時間可以由1點教到第20個點數卡(1-10天)
首先讓寶寶學習的是認識數量,而不是抽象的數字。不可以按順序讀卡,不可以要求孩子重復你告訴他的數字。
1、第一天五張卡(1-5),拿出第一張卡告訴他(不要排序),這是1,第二張卡告訴他,這是3,以此類推。5張卡看完之後,以最熱烈的方式擁抱並親吻孩子,贊美他可愛聰明,你非常樂於教他數學。第一天,共進行三次,間次至少間隔30分鍾。以後,都是第天進行3次。
2、第二天加入新的五張卡片(6-10),共有兩組卡。把十張卡片隨意混合,再分成兩組。這樣是使教學游戲新鮮有趣。
3、持續5天,從第六天開始要換新的卡片,舊的卡片就不用了。第天抽掉兩張點數最少的舊卡片,加入兩張新的卡片。第一次抽掉的是1和2,加入兩張新的是11和12.
4、每天都教10張卡片,分成兩組,每組5張,每天增加兩張新的卡片,每組各一張,同時讓兩張點數最少的舊卡片退休

二、點數練習加上加法的練習,14天點數卡由13點教到48點(11-24天)
當寶寶學會1到20之後,我們就開始把這些數量放在一起,看看總數會變成多少,這就是加法
1、把1、2及3三張卡片放在膝蓋上,拿起1的卡片說1,放下去,然後說」加」,再拿起2的卡片說2,放下卡片,說」等於」,拿起3的卡片,再說3
2、第一個算式只進行幾秒鍾的時間,不要解釋」加」和」等於」的意思
3、每次練習只做3個算式,並且時間要非常短。每一次所作的算式都不要重復,每天作三次練習,總共作9個不同的算式
4、每天做9個不同的算式,兩個星期之後,就可以開始教減法了,否則寶寶會逐漸失去注意力和興趣

三、點數練習加上減法的練習,14天點數卡由41點教到76點(25-38天)
練習方法與加法一樣

四、點數練習加上乘法的練習,14天點數卡由69點教到100點(39-52天)
練習方法與加法一樣

五、點數練習加上除法的練習,14天復習點數卡0-100點(53-66天)-
練習方法與加法一樣

每日課程進度:第二天到第10天
第天的進度:兩組卡片
每次練習 :一組(五張卡片)
次數 :每天每組卡各練習三次
時間 :每次3-5秒鍾
新卡片 :每天增加兩張(每組各一張)
舊卡片 :每天抽換兩張(點數最少的兩張)
每張卡壽命:每天練習3次*5天=共15次
原則 :在寶寶意猶未盡時結束

每日課程進度:第11天到第66天
每天進行六次,每次間至少間隔35分鍾以上
第1課:認識卡片的圓點數,加法(減法、乘法、除法)運算
第2課:認識卡片的圓點數
第3課:認識卡片的圓點數,加法(減法、乘法、除法)運算
第4課:認識卡片的圓點數
第5課:認識卡片的圓點數,加法(減法、乘法、除法)運算
第6課:認識卡片的圓點數

2歲之後,這種方法的效果要慢慢下降,所以盡快地實施,至少先要認點數卡
它可以很輕松地教會一個1歲以下的孩子加減乘除運算,並且3、4歲以內都可以。為了保證方法的正確無誤,適合中國的孩子,我特地打了國際長途請教了台灣的早期教育專家!這個方法非常好,專家說可以百分之百的成功!這個方法實在來之不易,我花了半年的時候去找人幫我買,因為大陸沒有賣的!買到之後,我用了2天時間整理出來一套詳細的方案!

家長素質對孩子教育的影響
我國的小學教育改革是在世界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進行的,雖然現代教育必然有許多共性的東西可以借鑒,但改革卻只能走自己的路。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目標是面向21世紀,建立適應本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新教育體系;改革的動因都是為了迎接世界政治經濟競爭、科學技術競爭和人才競爭的挑戰;改革不再是僅僅局限於教育的某一方面或教育的某一階段,而是對教育進行全方位的整體改革。我們國家必須堅持社會主義教育方針,努力實施素質教育,在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方針的指導下,解決每個學生的全面發展問題。不容迴避的大課題需要各位家長、各位教師以及社會各界有教育能力的人士共同關注,共同完成。為了提高新型教學的質量,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我就本班學生家長的素質情況作了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
一.調查內容的基本情況
1.職業調查
在109位家長中,有23位家長在機關單位工作,其中有1位丈夫已經去逝,還沒有再婚的;有13位家長屬非農業人口,沒有從事任何工作;有19位家長從事經商,其中有2位家長是有實力的私營老闆;有8位家長在本地打工;有46位家長是農業人口。
2.文憑調查
在109位家長中,本科文憑有舒文;專科文憑有馬紅艷、馬敏仙、納成所、趙敏、桂雷;中專文憑15位;高中文憑17位;初中文憑23位;小學文憑有16位;文盲32位。
3.家庭調查
在這些家長中,兩地分居的有18位;離婚的有4位;喪偶的有1位;因家庭貧困而不能供孩子上學由他人扶持孩子的有6位;其它屬於正常家庭。
4.關心學生學習情況的調查
在所有家長中,有20位家長因工作性質長期不在家,仍用電話關心孩子學習情況;有39位家長不能輔導家庭作業,只起監督作用;有2位家庭比較富裕而疏忽對孩子的管教;有48位學生家長對學生學習情況比較關注。
5.提倡孩子艱苦樸素的調查
①平常親戚朋友給孩子的壓歲錢用來存銀行的35位;聽之任之的有15位;孩子自己保存或放入存錢罐的有45位;沒有經濟來源的有14位。
②對孩子平時零花錢使用情況要講清用途的有56位;不問情況的有22位;只叮囑孩子用錢要盡量節約的有31位。
③孩子要求買東西家長就滿足的有50位(在成績好的情況下);當時不答應過後想辦法給的有40位;直接不滿足要求的19位。
④吃飯時孩子借故不吃給一點零用錢的有18位;採取正常方式引導孩子吃飯的有58位;強制吃飯的有33位。
6.引導孩子做家務的調查
自己在做飯、洗碗、洗衣服、打掃衛生等要求做自己小幫手的有18位;要求孩子自己完成洗漱,穿衣服,疊被子,擦皮鞋等家務的有20位;不引導孩子做家務只要求做好作業的有40位;不強制也不引導孩子做家務的有31位。
二.調查結果分析
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1.我們班的學生家長整體素質不高。本科以上學歷1人,專科5人,中專15人,高中以下學歷的占絕大多數,一字不識的有32人。2.家庭關系復雜,對孩子的學習有一定影響。父母離異、兩地分居、因職業關系長期在外或跟孩子接觸很少、貧困、文盲,所佔的比例較大。3.對孩子的學習情況不把它當回事的是少數。有48位家長特別關注孩子的學習,僅占調查總數的44%。4.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艱苦樸素的習慣,除少數家長外,絕大多數家長不太重視。
三.調查後反思
1.能否有效實施素質教育,與全社會尤其家長的關系很大,因為「思想道德,身體心理」等方面同時要有社會家庭的良好影響,光靠學校施行強制手段是不奏效的。
調查現狀表明,家長的素質普遍偏低,對許多孩子的影響就不理想,因為家長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基礎教育是差不多起決定作用的環節,從實踐中我們也切身感到,學校各位老師付出的心血非常大,收效卻很微小,有的甚至隨時翻湯,今天糾正一個錯誤,明天他犯的還是同一個錯誤。針對以上情形,我們在學校對孩子進行德智體美勞全面教育的時候,就不能僅僅把目光盯在他們身上,還應該把眼光放開一點,看看他們的家長,他們活動的環境,他們所交往的人際關系。能調動的積極因素就要充分加以調動。
2.對特殊家庭的孩子應怎樣教育?
①特殊家庭的孩子,只有採取一些特殊辦法,逐步培養他們的自學習慣,加強自學能力培養,才能提高教學效率。找准孩子小時候的一些優點,老師再多花一些時間,多給他們一點關愛,相信一定能把這些孩子培養成優秀的人才。小孩子的記憶力極好,對老師的喜怒非常敏感,有時是為老師的喜歡而學,為老師的冷漠而產生抵觸情系,甚至就開始逃學,聽課時無精打采,打瞌睡,玩小動作。老師布置作業時不聽也不想做,常常打電話詢問,對老師的批評無動於衷。根據孩子的這些優缺點,老師在講課時就要照顧大多數學生,盡量把課文講得生動、活潑,把一些難懂的問題編成順口溜或舉一些常見的東西來增強記憶,要求在課堂上完成的,絕對不能放在課後完成,家庭作業的份量盡可能少一些,給他們多一些時間和空間發揮自己的特長。讓他們緊張地學,輕松地做,無意當中積累一些新知識、接受一些新教育。
②建立生生互助活動。生生互助活動有利於彌補一些家長不能正常輔導孩子完成家庭作業的缺陷,把成績較好的學生充分調動起來,幫助那些成績較差的學生,調動這一主體力量,會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一方面,提高了大部分部分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自豪感;另一方面,學生與學生之間,思想感情比較容易溝通,沒有緊張感,學起來也輕松,培養了差生的學習興趣。氣氛活躍了,很多難題一下變得簡單起來,原來一個小時完成的作業,現在半小時就能完成,提高了學習效率,加快了教學進度。原來怕上課的學生也變得勤奮了,老師提問也爭先恐後地回答,變得主動起來,都希望能得到老師的點名。回答得正確,心裡美滋滋的。他們會想:「我也能得到老師的賞識、重視!」差生的學習自覺性就這樣提高了。
③家教對孩子的影響。我在調查中發現這樣一個問題:家長們都說:「老師的話當『聖旨』,一說准靈。」他們對孩子的管教還是嚴的,打也打得凶,罵也罵得狠,他們就是聽不進去,反正收效不佳。這是什麼原因呢?其實就是引導和教育方法不得當。現在的孩子,受家庭環境的影響非常大,他們的很多想法,已經超出了他們的實際年齡,如果家長還把他們當作娃娃看待,平時語無忌憚,口無遮攔,做起事來也不會看看事像,總認為小孩子家不懂事。其實,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娃娃看在眼裡,記在心頭,只是口頭上不說而已。當他們布局做錯事時指點他,假如跟他所看到的聽到的不符,他們就會反問,問得家長哭笑不得。為了掩蓋自己的尷尬,只能說:「小孩子家不懂事,不要管大人的事。」他們心裡當然不服,只是沒有辦法罷了。自己的言行舉止起不到典範作用,怎樣去培養孩子?因此,作為家長,不僅要嚴格要求孩子,還要約束自己的不良行為,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也不至於會在孩子的心目中留下一些壞形象。孩子要有良好的生活環境、生活習慣和生活作風,是漫長的過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而是依靠長時間鍛煉和培養。
3.學生、家長、老師如何才能統一起來?
調查研究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實質性問題。說白了,就是要解決孩子的健康成長。從以上調查的內容看,歸根結底是找准問題的症結所在:學生家長總體素質不高,這是無可非議的,但它並不代表下一代孩子就不能教育好,關鍵要看方法得不得當,是否盡到責任了?大家既然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就要團結起來,努力拚搏,把自己的不足看作是動力,從而推動教育事業向前發展。如何才能把學生、家長、老師團結到一起來呢?
①交流思想。人是世界上的高等動物,從腹中的胎兒到百歲老人,都有思想,只是每個時期的思想不同。孩子的思想有依賴性,每做一件事都希望得到父母和老師的贊揚和鼓勵,即便有時做錯了事,也想聽到循循善誘的教導。家長和教師的想法幾乎是相同的: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績好,老師希望自己教的學生成才。思想和目的的一至,更好地促進了學生、家長與老師思想溝通,想法和做法的協調統一。
②分工合作。學生是家長和老師之間的紐帶,既然大家走到一起來了,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孩子的成長和未來。學生在學校的時候老師有義務把知識傳授給每一位學生,教他們做人的道理,為人的准則;監督和管教孩子是家長的義務,不但要管好他們的吃飯穿衣問題,還要督促好孩子完成家庭作業,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都是家長義不容辭的義務。
總之,素質教育實施的好壞,關繫到國家的興衰,民族的興旺,孩子的未來。學校家庭加強合作,統一步調,家庭不能把孩子交給學校就撒手不問,要齊抓共管。

⑶ 如何教育孩子的方法

如何教育孩子:孩子早晨睡懶覺
不要說:「起床!再不起來就別指望還會有人叫你。」,不妨說:「早上好,已經7點了,現在該是你干什麼的時候了?」
父母為孩子承擔了太多的責任。孩子在長出門牙前一直都需要哄著才肯起床,他們自然便從經驗中判斷,父母還會一如既往地哄他們起床。「嘮叨不會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內爾森說。禮拜天,教教孩子如何克服早上起床時的忙亂。比如,前一天晚上就教孩子把干凈衣服准備好,把書本裝進書包;給孩子買個鬧鍾,讓他自己學著定時間。
讓孩子決定好自己該做些什麼而不是要讓孩子做些什麼。告訴孩子如果錯過了公交車或校巴,你不會開車送他上學。當然這一招只有孩子能步行上學或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前提下方可奏效。
如何教育孩子:制定底線
《虎媽貓爸》有這么一個劇情:羅茜茜剛被保送直博的時候,博導陳小武開車帶羅茜茜到他姐姐家,進門不久他就把防盜門反鎖了,然後開始講他和師母關系不好……然後他就要霸王硬上弓。
羅茜茜就大哭大鬧起來,陳小武生怕驚動了鄰居,於是立馬停止了侵犯。事後,為避免再次落入「色狼」之手,羅茜茜尋求交換生項目,毅然出了國。
羅茜茜沒有像其他女孩子一樣,迫於導師的打壓和恐嚇而默默忍受。因為父親對她說過一句話:「千萬不要為任何事情出賣身體,以換求什麼好處。」所以關鍵時刻,她選擇了抗爭。何為身體底線教育?身為父母一定要告誡女兒:不要為任何事情出賣和傷害自己的身體。
如何教育孩子:不要暴力教育
有些父母的性子比較急躁,可能三言兩語以後,孩子不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父母們就會跟孩子動粗,結果雖然孩子是屈服了,但是這對於孩子所造成的心靈創傷很大,有時候孩子們心裏面會更加厭惡父母給自己設定的路,所以到最後不僅沒有取得所要的結果,反倒讓孩子有了叛逆的心態。其實更多時候,父母要學會與孩子進行交流,讓孩子從言語中去領會,而不是用體罰去責備。

⑷ 如何正確教育孩子

一、 樹立自信心 讓孩子相信自己是最聰明的孩子,相信學校,相信老師,相信社會一天比一天更美好。因為在我的朋友中,有一部分總是因孩子成績不如別的孩子得了X X獎而自己的孩子沒有得到而責備孩子。有一些諸如「你怎麼這么笨呢?你看人家X X多棒,你怎麼就這么差勁呢?」一類的話,這就在孩子的心中造成了一種:我就是比不上別人,別人是永遠比我好的錯誤觀點。使孩子總處於自卑當中,以致學習沒有上進心,不思進取。因此,自信心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 二、 確立學習目標 一個人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目標,每一階段目標的實現就是人生上了一個新台階,近期目標與遠期目標要相結合。有的孩子雖然確立了一個目標,但過於長遠,短期內無法實現。而孩子往往心比較急,對於任何目標希望盡快實現,如果短期內自己看不到成效便會灰心喪氣,這個確立的目標也就失敗了。因此,要在遠期目標的基礎上加入若干個短期內就可實現的目標,這樣既可以盡可能地實現遠期目標,又可在一次次地小成功中獲得自信。這樣才能一步步地走向成功。 三、 讓孩子獨立完成各項任務或作業 從小培養自我約束的能力,什麼事情都要靠自己努力,今天的事情一定要今天完成,不要拖到明天。養成這樣的習慣,學習上不欠債,總是對新知識感興趣,可以使愛學習的勁頭十足。同時積極創造條件,培養孩子的興趣和獨立性,做父母要善於觀察和感悟孩子的愛好,我的孩子從小就喜歡體育鍛煉,那麼就在家裡買了許多體育用品並盡量讓他展示自己;在他喜歡電腦的時候,就買好電腦,讓他懂得一些電腦的基本操作和應用知識,但決不讓他沉迷於此,這樣我認為多多益善。同時,從小培養他在生活、學習上的獨立性,例如自己洗澡、自己整理自己的物品、自己早起早睡等。 四、 以身作則,家長要起表率作用 做父母的本身既要努力工作,又要經常學習,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影響孩子。從小到大,孩子和家長在一起的時間是最長的,一天兩天不算什麼,但家長幾年,十幾年的習慣行為動作便會變成對孩子的一種心理暗示。使孩子在不知不覺中便會模仿家長的言行舉止。如果家長有不良的習慣,便會在這一天天中給孩子以影響。有些家長明知自己的某些習慣不對,但又管不住,總對孩子說「別學我」但這已經給孩子的心中種下了一顆惡果,並不是自己幾句「不許學」就可以抹殺掉的。為了孩子的成長,我們嚴格要求自己,約束自己的行為,不講臟話,積極參加家務勞動,工作上努力進取多出成績等,從而起到潛化默化的作用。同時不要因一時沖動,在孩子面前吵架,各自發表有關孩子的意見。 五、 教育孩子講誠信 由此,我不由得想起了一件事。那是在一次競選大隊長時我的孩子落選了,對這次落選他感到太突然,難以接受和面對眼前的事實。在傷心的同時,他又感到驚慌和害怕,不知道回家該怎樣向我們交待,所以他把這件事情隱瞞起來。回到家後,為了不使我們看出他的傷心,他盡量裝出一副高興的樣子,只能在晚上睡覺時蒙在被子里偷偷地流眼淚。多少個夜晚,他的淚水浸濕了被單。可他還是不敢跟我們說實話。每天提心吊膽,生怕事情被發現,心裡壓力日日增加。一心想考上好成績的他,成績卻直跌而下。這種欺騙的日子確實很難過。可最終紙還是包不住火,終於有一天,我們知道了他的近況。那一天他覺得,回家肯定少不了來頓打。誰知,我們並沒有打罵他,而是跟他講道理,我們還意味深長地教育他說:「康亮,你已經長大了,應該懂得明辯是非,大隊長落選,爸爸、媽媽不責怪你,可你不誠實,才是最大的錯誤,這樣下去,不僅害了自己,也辜負了老師和爸爸、媽媽對你的希望。長大後,你就會像《狼來了》故事中男孩一樣,再也沒人相信你、信任你。」從此以後,我的孩子再也沒有不講誠信了。 六、 培養孩子競爭意識 充滿競爭和快節奏的現代社會,要求人們具有較強的應變能力和適應本領,因而應從小培養孩子的「強者氣質」。珍惜並鼓勵每一個小小的進步。肯定——心理「強化劑」。讓孩子善於發揮自身優勢。專注——注意力的培養。信心刺激——成功的階梯。「一步一個腳印」——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自我感覺良好」訓練。 七、 家庭成員要有分工 做父親的要多承擔一些思想政治工作,母親在生活上要多關心一些,孩子的任務就是學習,只有學習才有快樂可言,不要讓孩子把學習看成是負擔,學習就像父母一樣在工作。 八、教育孩子學會尊重他人 從小教育孩子尊重老師和同學,老師是全社會都尊敬的人,同學之間互相尊重、互相學習,可以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共同提高。外國有一句諺語「能力在孤獨中培養,品格在社會中形成。」在培養孩子獨立學習思考能力的同時還要教育孩子融入集體,培養良好的人際關系,這將使孩子終生收益。

⑸ 孩子怎樣教育

1. 多多了解孩子:在忙於生計的同時,家長一定要抽出時間來多了解孩子,與孩子、孩子的老師多多溝通,盡量對孩子在幼兒園和家庭中的表現有一個全面把握。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誤解。這樣一旦孩子真有不聽話的時候,也能比較明白應該如何去引導孩子。
2. .吸收教育知識:社會在變化,孩子的成長環境也在變化,那麼教養方式自然也要不斷進步。身為家長,就要責無旁貸地主動吸收教育新知。在傳統的親子教育方式中,多半是父母用權威來教育孩子,而打罵處罰更是權威教育的重要方法。
3. .耐心傾聽孩子:如果是氣急攻心的家長,在面對不聽管教的孩子時,通常最直接的反應就是破口大罵。當家長的心思已經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並想辦法幫孩子解決問題時,也許就會發現孩子的行為其實是情有可原的,並且也已經釋放掉了很多負面的情緒。
4. 真正放下身段:有些家長總喜歡在孩子面前保持威嚴,習慣用以上對下的態度來對待孩子。對此特別建議,希望家長真正放下身段,從內心尊重孩子,不要再用命令的口氣跟孩子說話,將孩子當做成人一樣給予尊重。不要總是對孩子說「不」,而是要給孩子選擇題,讓孩子自己做決定。
5. 跟孩子講道理:除了平時的告誡之外,家長也要在實際的情境中教導孩子一定的道理。讓孩子有同理心,讓他從其他人的角度去體會一下,真正明白自己的行為會如何影響他人。至於解說道理的方式,則可依孩子的年齡來選擇講解的深度,特別小的孩子可以用講故事的方式來進行。
6. 讓孩子去體驗:如果孩子老是聽不進大人的話,那麼在保證安全和沒有惡劣後果的前提下,家長也可以讓孩子自己會「自食惡果」的滋味。通過自身的切實體驗,孩子將能深刻領悟到家長的教導有多麼正確和重要。
7. 同孩子做協商:不要總是要求孩子按照大人的心意去生活,那麼不只是孩子痛苦,就連大人也很痛苦。孩子也是人,當然有他自己想做的事,因此,同孩子做協商,各退一步也許是很好的方法。等家長把事情處理完,再帶孩子去公園盡情地跳。
8. 盛怒時不管教孩子:在極度憤怒的狀況下,家長肯定無法以理性的方式來管教孩子。所以,當家長無論如何也平靜不下來的時候,建議家長暫時離開現場,或是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去做別的事,如打電話給朋友聊天、聽音樂等。等自己平靜下來以後,再和孩子好好談談。
9. 修正對孩子的期望:有時家長真的太過於求好心切了,常常拿自己都做不到的標准(或許是家長自以為能夠做到,但實際上從來沒有做到過!來要求孩子。要知道,孩子年齡還小,有好動、固執、健忘等表現都很正常。
10. 真誠對待孩子:有些家長在與孩子做溝通的時候,總是喜歡用指責或命令式的語氣,這常常讓孩子難以接受。親子之間的溝通應該是真誠而沒有距離的,家長可以很誠實地將自己的擔心或情緒解釋給孩子聽,讓孩子了解他的行為會讓你難過,或是會讓你擔心、懼怕。

⑹ 孩子如何教育

你好~~~!關於「孩子如何教育」
家長如何教育孩子這些問題很多父母都非常關心,畢竟我們現在大多隻有一個孩子嘛,對孩子的期望當然很高,可有時候你的教育方法不當,反而讓期望變成失望。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個孩子未來成就如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父母的家庭教育。
家長如何教育孩子?
家庭教育在這幾句話也說不清楚。
簡單提幾點核心問題就行了;
第一,首先不要溺愛孩子,孩子最嚮往的是母愛而不是溺愛,不能打罵孩子,給孩子講道理,威脅和打罵孩子是家長教育孩子最無能的表現。一定要讓孩子從心裡明白他的對與錯,教孩子分清善惡,明辨是非,什麼是應該做的,什麼是不應該做的,什麼是好的,什麼是壞的。

第二,家長要有正確的教育方法,家長如何教育孩子不是兒戲,對孩子的教育是不能做試驗的,只能成功不能失敗,光憑善良的心願和熱情是不夠的,培養孩子最重要的要讓孩子自由的發展,自由的成長,千萬不能強制,不能扼殺孩子的天性。
第三,要賞識你的孩子,堅信自己的孩子能行,信任是一劑良葯,關心的過分就變成傷害,要及時表揚鼓勵孩子,盡可能為他創造經歷成功的喜悅和體驗,相信他會做得更好,孩子有了自信,等於給了他一把成功的鑰匙,哪怕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做父母的也要眼含熱淚欣賞他,贊美他,鼓勵他。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不停的為他鼓掌歡呼,為他加油,給他自信,這就是打開孩子潛能之門的金鑰匙。

第四,培養孩子良好的品質,孩子的品質和智力是密切相關的,人類最能震撼心靈的是感情,家長都注視孩子智商的發展,卻忽略了孩子情商的培養,這一點是對孩子全面發展最重要的,生活中要教育孩子樂於助人,尊老愛幼,家長要以身示範,給孩子做一個榜樣,在家長的影響下,孩子就會變得活潑有愛心,也懂得怎樣去關愛別人。

第五,父母要起孩子榜樣的作用,作為父母不能只是說教,自己的一言一行對孩子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孩子是父母的折光鏡,在孩子身上可以折射出父母為人處世的哲學和做人准則,盡管我們不能做到盡善盡美,但我們要在一點一滴的小事上,給孩子以有益的影響,把積級,光明,美好的東西教給孩子,從而培養孩子誠實,善良,友愛,進取的美德。

當然還有很多家長如何教育孩子的方法,這里就不列出來那麼多了,原來我也是和你一樣,對家長如何教育孩子很迷茫,看別家孩子個個都比咱家聰明、乖巧聽話,心裡有說不出的滋味。後來實在沒辦法,就買一套家庭教育教程來學習,現在對於家長如何教育孩子已經心裡有數了,呵呵!
以上我說的這三點,如果你還不明白,建議你還是要買一套家教教材來學習,因為教材里講得非常清楚,哪些話絕對不能在孩子面前說、如何培養孩子性格等等,只要按照教程的一、二、三幾個步驟去做就好了,如果自己摸搜索這些方法,20年都不一定能摸索出來。

最後祝你孩子越來越聰明可愛。

OTF~~otf——你的朋友:pcybakbn

⑺ 孩子應該怎麼教育

現在家庭一般只有一個孩子,那就是父母,爺爺奶奶的掌上明珠,含子嘴裡怕化了,放在手心怕摔了,見不得孩子的一聲啼哭與喊叫,不然疼在心窩里。兩種育兒方式,雖然具體表現不同,但對於孩子的負面影響程度,是大致相同的,兩種方式,都無法養出理性、平和、心智特別健康的孩子。

剛育有小孩子的寶爸寶媽們就要特別注意,孩子嬰兒時期的教育會鑄就他成長經歷中的分分秒秒錶現,有的孩子懂事、乖巧、可愛,懂得父母的辛苦與不易。有的孩子就比較自私、脾氣暴躁,動不動就在家裡亂摔東西,亂發脾氣,有的如果是爺爺奶奶、媽媽如果勸解時,有的孩子還予以還擊,打長輩,就顯得特別可惡、可憎,簡直屬於狼兒子型。

我見過一個視頻:10歲左右的一個男孩子為了問爺爺要一百塊錢,爺爺不給,他就拿出砍刀准備砍爺爺,爺爺沒有辦法只好拿起家裡的長棍進行防禦。這個小男孩邊罵邊哭,並且不斷威脅爺爺,如果不給他錢,他就砍死爺爺。奶奶看到就出來勸架,但也不敢貿然去孫子那邊拉架,萬一被他砍了不是死就是只有半條命了。像這種孩子一般都是父母外出打工掙錢,留守的二老在家裡把孩子從小拉扯到大,但爺爺奶奶一般都會溺愛孫子,嬌慣孩子,也不會去打孩子。

一、打出來的孩子會怎樣?小張生了第二個女兒之後,由於生活與工作的壓力,心情很不好。在小女兒剛兩歲多的時候,就開始經常打罵,到了四五歲的時候,小女兒挨揍,幾乎成了家常便飯。手沒先干凈,要打;鞋子穿的不對,要打;飯菜弄灑了,要打;流鼻涕了,要打??總之,一個幾歲的孩子,天天被抽。現在,小女孩讀小學二年級了,不但沒有被媽媽打得老實、聽話,反而養成了天不怕地不怕個性。作業從來沒有按時完成過,或是乾脆不做;每當值日,該她們小組打掃衛生的時候,她從不打掃,總是指使別人做事,要是別人不去做,她就打到人家去做為止;當老師點名批評她時,她總是噘著嘴巴、昂著頭,一副滿不在乎、愛咋咋滴的樣子??平時,她給同學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反正不就是打嘛,我不做打一頓又不是什麼大事!」可見,打出來的孩子,是多麼的叛逆。他們會使用各種方法來應付或模仿父母的打罵。就像上文中的小女孩一樣,個性過於強烈,一旦得逞,便更加肆意妄為,從而我行我素,聽不進別人的意見與教導。此外,打出來的孩子,要麼個性叛逆的,要麼唯唯諾諾。比如,父母對孩子過於嚴苛,孩子稍有不對,便非打即罵,使孩子形成了唯唯諾諾的個性,從而膽小怕事,沒有主見,長大後也難有作為。

有一個認識的人家,她第一個孩子是女兒,不知道是因為沒人幫忙照顧還是因為工作壓力、家庭壓力大還是怎麼的。她天天打孩子,小女孩天天被抽,現在讀小學是天不怕地不怕。每天的作業都是家人催催催才拖拖拉拉去做。要麼乾脆不完成。可能她覺得「反正不就是打嘛,我不做打一頓又不是什麼大事。」她在外,幾乎總是指使別人做事,要是別人不去做就打到人家做為止。為此,沒少被別人隔離,人家都不愛與她玩。她上課也總是鑽桌子,我覺得,她其實是心裡希望別人關注自己,希望大家可以接納她。

嬌生慣養的孩子是這樣的:一個小男孩,因為是家裡的寶貝,所以全家人都疼愛著,寵著。想要什麼都給買了。讀小學了,洗澡不會自己洗,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真心讓人無話可說。比如,吃飯滿臉飯粒,飯前不洗手,玩的時候愛滿地滾。最讓人無語的是,受挫就號啕大哭,讓家人覺得他吵受不了以買東西為哄。打罵與嬌縱的孩子我都不喜歡。然而,我可能對自己孩子太嚴格要求了。唉,當媽的我,得好好再研究,怎麼樣當一個合格的媽媽。很多爸爸媽媽認為,孩子對不打不罵,就是嬌生慣養,所以會在兩種方式之間選擇,要麼打罵,要麼嬌慣。其實,在育兒方式上,打罵和嬌慣不是非此即彼的選擇,他們只是兩種比較極端的育兒方式,在他們中間,有一個廣闊的地帶,就是理性育兒。

從上面的兩個故事中,我們可以明顯看出:打大的孩子和嬌生慣養的孩子之間的區別:打大的孩子心理不健全,嬌生慣養的孩子自我為中心。可見,打罵和嬌慣,都不是理想的育兒方式。都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很大程度的負面影響,打罵讓孩子自卑,嬌慣讓孩子自戀。都無法養出理性、平和、心智特別健康的孩子。因為,自卑的人沒有自我,自戀的人只有自我。那麼,這樣長大的孩子,在與人相處、融入社會的時候,都會遇到困難。因此,這兩種教育方式,最容易導致孩子出事兒,都是不可取的。所以,打罵和嬌慣孩子的方式,不是非此即彼的選擇。因為在兩者之間,有一個廣闊的地帶,就是「理性育兒」,這樣孩子才能健康、健全地成長!所謂「理性的育兒」:

理性的育兒方式包括:尊重孩子;傾聽孩子;和孩子溝通;在生活、學習和情感上,培養孩子的自主精神;在育兒過程中,爸爸媽媽採取和孩子合作的態度,關注孩子的需求,並滿足孩子的合理需求;和孩子溝通生活和學習的基本觀念,幫助他懂規則、有理性、懂合作。這樣的育兒方式,既不需要打罵,也不需要嬌慣,孩子和父母之間,會建立起互相尊重、足夠親密,但又不會互相壓榨、互相捆綁的親子關系。所以,在育兒上,真心爸媽既不主張打罵,也不主張嬌慣,我們主張理性育兒,同時在自己家裡,也進行這樣的實踐。我不提倡教育孩子單純靠打或者是嬌寵。我認為在教育孩子的路上,方法還是很重要的。恩威並施,有獎有懲多方面的來實施,才是更合適的。

單一被打出來的孩子很容易從被打中習得暴力,所以如果長期被家庭成員打的孩子很容易走兩個極端,要麼極端暴力,要麼膽小怕事。而嬌生慣養的孩子很容易在教育過程中養成依賴的習慣,對人對事驕縱而要強,脾氣不好,情緒化,未得到滿足就各種耍脾氣等等。合適的度是最難把握的。在孩子的教育方法上,單一的教育方式顯然是不合適的,一定要多種方法靈活運用才可以更輕松的養育孩子。不提倡暴力,更不提倡嬌生慣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