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心靈的缺口只有愛才能填補-《只有我不存在的城市》
我很少看日劇,但是這部日劇卻讓我忍不住一天刷完。
《只有我不存在的城市》是一部由動漫改編的日劇,除了動漫情節畫面的還原,真人實景的拍攝更能將觀眾拉入情節中。在撲朔迷離懸疑的背後,講述著一個溫暖的故事。
故事的男主悟是一個擁有再映能力的人,也就是每當他身邊會發生不好的事情,他都會被困在那個時空,直到危機解決。
如果韓國人拍這部片子的話,那麼悟一定會和必定要死的女主戀愛之類的狠狠催淚。比如之前《BLACK》就因為談戀愛談的,完全毀了一個很好的設定。
如果是美劇的話,悟會變成超級英雄,穿越在時空中,現實生活一塌糊塗,探究責任與自我。國產劇的話,估計就是湯姆蘇了,想起來就可怕。還是言歸正傳。
男主悟和許多日劇男主一樣,都有著敏感的內心,內向的性格,害怕與人接觸,逃避人群。以至於快三十了還沒有一個朋友。他最大的理想就是成為漫畫家,但是總被批評為畫中沒有靈魂。悟其實也知道,沒有靈魂的原因,是因為他的心有個缺口。
那個缺口是因為他不敢和人交流所留下的傷痕。他孤獨的生活著,拒絕著身邊的愛和好心。直到那一天,一次閃回無意間將十幾年前和現在重合。那個曾經在童年記憶中影響過他的殺人犯再次出現。
每次再映,悟都會因為救別人而受到懲罰。這一次他的懲罰格外嚴重,他失去了最愛的母親,自己被陷害為嫌疑犯。悟在逃跑中祈求著再映,沒想到這一次他回到了九歲那年,距離童年時的噩夢只差幾天。
所謂的童年噩夢是指在悟小時候,曾經發生過三次誘拐殺人案。死去的兩個人都是悟的同班同學,被抓的嫌疑人是悟童年唯一的玩伴勇氣哥。
當悟意識到自己此次回來的目的是為了救同學時,他以二十九歲的成年人角度對整個事件進行思考,也對曾經的自己進行反思。為了救母親,為了救被殺的同學,他開始敞開心扉,改變自己。
在故事中,每個人的內心都有個缺口,有些人忽略這個缺口,企圖用逃避來解決所有的問題。有些人拚命的想要填補這個缺口,他們瘋狂的用代償的方式彌補著內心空虛。
曾經的悟不懂得這個道理,他逃避著自己的內心,以至於空虛無一物,畫出來的東西也毫無靈魂。在經歷過一番生死後,悟才明白這次閃回的真正目的不止是為了救活母親,更重要的是要填補內心的那個缺口。
於是悟主動去接近第一個被害的女孩雛月,在抽絲剝繭的懸疑推理中,悟不斷地探究著真相,也不斷的開始接受自己曾未感受過的一切。他第一次有了朋友,第一次要去信任別人,第一次依靠別人。正是友誼和信任,才讓他擁有勇氣去對抗未知的力量和既定的命運。而在這個過程中,他才第一次的體會到什麼是愛。
也終於才明白,愛才是唯一可能填補內心缺口的所在。
不同於韓劇中男女之情,這里的愛是一個廣泛的名詞。親人間的愛,朋友間的愛,對生活的愛都在其中。
但是在溫情中,危險依舊存在,盤旋在他們周圍陰魂不散。即使悟用盡全力救了所有人,和之前所有的閃回一樣,他終將付出代價。
只是這一次不會再有再映,一失足就是永遠。
《只有我不存在的城市》大量取景自冬天的北海道,一部分取景於東京。在北海道講述著的是童年時光,在潔白的雪為背景的環境中,天真無邪的友誼和孩子們的笑容交相輝映。童年期的演員,每一個都可以說是小戲骨,有著會說話的眼睛。
不管是孤獨自卑的雛月,謹慎細心的賢也,可愛內斂的廣美,還是男主悟。每個人都萌到了極點,真的好像是從漫畫中走出來的人物。尤其是男主悟的小演員,完全將動漫中那個萌正大搬到了三次元。可以說他們就是影片的一大亮點。
沒有什麼類似於柯南里黑衣人一樣的邪惡組織,也沒有大場面的動作打鬥,故事通過一層層的暗示和滲透,讓令人毛骨悚然的真相慢慢浮現。其實誰是兇手,敏銳的人可能前兩集就能看出來。但是除了追查兇手外,《只有我不存在的城市》中更重要的是為了表現人與人之間的溫情。
東野圭吾就很喜歡用懸疑和犯罪題材做背景,來講述人之間的聯系。他的很多本小說也都是懸疑作為噱頭,犯罪作為劇情,情感才是真正的內涵。這部作品也是如此,它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於幾個夥伴間的信任。
他們在冰冷的雪夜中升起一團火,對抗著寒冷和黑暗,企圖用這微弱的火來抵抗成人世界的邪惡。他們手拉手,互相溫暖著彼此,為彼此提供勇氣。他們深愛著彼此,單純的,沒有任何雜念的愛。
有勇氣的行動,結果怎麼也不會是個悲劇。
《只有我不存在的街道》真人版有好幾個版本,我看的是2017版,由古川雄輝,優希美青主演的日劇。每個演員都和動漫中的角色高度契合。每個畫面都極為精細,不管是雪景,又或是都市,都營造出了一種「物悲」的美感。
如果本身就是動漫粉絲的話,那麼一定會對這部劇的還原度感到驚訝。如果沒有看過動漫,也會被裡面的情節所打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