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動漫動畫 » 亞洲動漫發源地在哪裡
擴展閱讀
p3怎麼帶歌詞同步 2024-09-20 08:41:09
如何教育小孩子這三點 2024-09-20 08:40:58
初一英語學哪些知識點 2024-09-20 08:23:38

亞洲動漫發源地在哪裡

發布時間: 2022-03-03 04:53:09

Ⅰ 日本的動漫發源地和動漫周邊聚集地在哪裡

秋葉原,最有名的

Ⅱ 漫畫起源於哪個國家

漫畫起源於十六世紀的義大利。

起源時間:十六世紀

起源地點:義大利

起源時期:文藝復興

重點人物:列奧那多·達芬奇

十六世紀開始使用誇張的表現手法,本是作大壁畫時,在小紙上的速寫,但因誇張的畫作,滑稽的表現,而開始了西洋的漫畫

漫畫,是一種藝術形式,是用簡單而誇張的手法來描繪生活或時事的圖畫。一般運用變形、比喻、象徵、暗示、影射的方法。構成幽默詼諧的畫面或畫面組,以取得諷刺或歌頌的效果。

漫畫作為繪畫作品經歷了一個發展過程,從最初作為少數人的興趣愛好,已成為人們的普遍讀物,更是學生的最愛,並成為了漫畫控。近年的作品主導一般為日本漫畫和美國漫畫。

(2)亞洲動漫發源地在哪裡擴展閱讀

漫畫是繪畫藝術的一個品種,常採用誇張、比喻、象徵等手法,諷刺、批評或歌頌某些人和事,具有較強的社會性,也有純為娛樂的作品,有較強娛樂性,娛樂性質的作品往往存在搞笑型和人物創造型。

直接或隱晦、含蓄地表達作者對紛紜世事的理解及態度,是含有諷刺或幽默的一種浪漫主義的繪畫。它同其他繪畫的主要區別在於獨特的構思方法和表現手法。它具有諷刺與幽默的藝術特點以及認識、教育和審美等社會功能。

漫畫可以把古今中外的人物同時邀集到一起,讓他們在一個畫面上演出奇異怪誕而又意蘊深邃的喜劇。它不受時空觀念的限制,人與物之間也可以對話,不同質、不同類的事物可以嫁接、雜交,可以借物喻人,借古喻今,可以人神交遊,幻想與現實同存,從而使畫面產生幽默、詼諧、怪誕、風趣的藝術效果。

漫畫可以把各種繪畫的形式、技法拿來為己所用。在繪畫工具和物質材料的使用上沒有專一的選擇,在造型手段上也沒有什麼限制。使用毛筆、鋼筆,借用木刻、油畫、剪紙、拼貼、中國畫等手段來繪制都可以,這主要取決於作者自己的特長以及內容、用途的需要。

漫畫中的人物造型大都誇張變形,可繁可簡,背景視內容需要,可有可無。如果一幅畫面表達不了,還可以畫成多幅的;要是情節較多,還可以畫成連續的。

Ⅲ 亞洲動漫最早是哪個國家發明的

樓上全錯,是中國,而且漫畫起源並不是二戰時期,古代就有了已經。世界范圍內最早可以追溯到二十幾萬年前的原始人壁畫。不過現代動畫確實日本略早中國五年。但亞洲歷史上第一部有聲動畫長片是中國萬氏兄弟1941出品的鐵扇公主。也就是亞洲第一部普遍意義上的動畫電影。日本的動漫之父手冢治蟲就是看了中國產的鐵扇公主這個動畫電影才決心畫漫畫的。短片動畫方面中國1922年出了一個叫舒振東華文打字機的,日本1917年出了下川凹夫製作的芋川椋三玄關.一番之卷。萬氏兄弟更早在一九三幾年的時候也出了一個動畫,叫什麼名字我忘了。所以日本和中國,在近代動漫起源的時間上應該說不分伯仲,質量上中國完勝。在亞洲動漫史上影響最大,最早的就是鐵扇公主,沒別的。世界歷史上影響最大的是美國1937年的白雪公主。1900~1940這段時間里中日美裡面,最不行其實的是日本……再看看現在的中國動畫……真是造化弄人啊
剛才順手查了一下,1922年萬氏兄弟還拍了一個真人和動畫結合的動畫叫大鬧畫室,比米奇與魔豆還早,米奇與魔豆是迪士尼1947年搞的

Ⅳ 中國動漫的起源

中國動畫誕生於1926年。萬氏三兄弟受美國麥克斯·弗萊休兄弟的影片《大力水手》、《勃比小姐》、《出自墨水瓶》的影響,拍攝出了中國第一部動畫片《大鬧畫室》。此後,萬氏兄弟於1927年攝制了《一封書信寄回來》,與1930年的《紙人搗亂記》和《大鬧畫室》並稱中國最早的三部動畫影片。1935年,萬氏兄弟在明星影片公司的配合下製作出了中國第一部有聲動畫《駱駝獻舞》。1941年,中國第一部動畫長片,也是亞洲第一部動畫長片《鐵扇公主》攝制完成。據記載,其「在大上海、新光、滬光三家影院同時放映一個多月,盛況空前,這在當時故事片中也是少見的。」《鐵扇公主》在東南亞地區上映也同樣受到熱烈歡迎和稱贊。在日本,《鐵扇公主》成為在日本上映的第一部動畫長片,「其排場和有趣的故事令當時的動畫界震驚,賣座也很好。

Ⅳ 亞洲動漫發源地在哪

說日本的都什麼心態,亞洲第一部長篇動畫是中國的《鐵扇公主》。還有那個說水墨風格的,就更搞笑了,水墨動畫是中國發明並且在世界引起極大反響的動畫類別,你說是日本的?!!!!
動漫是動畫和漫畫的合稱,這個詞也就中國在用,其他地區就沒有吧這兩個東西用一個詞形容的,亞洲早起的動畫基本是中國為先驅,日本緊隨其後,而中國在經過了80年代最後的一次動畫繁盛期之後,因為各種原因,比如國家的某某些政策和群眾對動畫的低領認知,導致了中國動畫的沉寂,而日本則在此期間,形成了動畫、漫畫、輕小說、游戲等作品相互影響相互創作的,從製作,宣傳,播放等非常成熟的商業模式,而使其成為日本的名片之一。
而漫畫這種繪畫藝術形式的歷史更加古老,中國古代也有相應作品,只是和現在大家熟知的連載漫畫而言,目的與效果都是截然不同的。
個人認為,起源還是在中國。

Ⅵ 動漫發源地在哪裡速度

日本東京,我們看到的《鬼滅之刃》《名偵探柯南》《多啦A夢》都來源於東京

Ⅶ 動漫起源於哪個國家

動漫最早發源於19世紀上半葉的英國,興盛於美國,中國動畫起源於20世紀20年代。動畫是一門年青的藝術,1892年10月28日埃米爾·雷諾首次在巴黎著名的葛萊凡蠟像館向觀眾放映光學影戲,標志著動畫的正式誕生。

同時埃米爾·雷諾也被譽為「動畫之父」。動畫藝術經過了100多年的發展,已經有了較為完善的理論體系和產業體系,並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深受人們的喜愛。



動漫出現原因

「動漫」這一合稱的出現主要是因為日本的動畫和漫畫產業聯系緊密,所以日本動畫和漫畫在中國傳播的過程中,出現了《動漫時代》這樣綜合了日本動畫和漫畫咨詢的雜志。

因此,「動漫」最早主要在日本動漫的愛好者中使用,用來指日本的動畫和漫畫。但隨著中國動畫和漫畫產業的發展,用來指中國的動畫和漫畫的場合也多了起來。

Ⅷ 漫畫的發源地在哪

漫畫在日本好像從17世紀就開始了 世界上最早的
日本是個漫畫大國。日本漫畫業從12世紀就開始發展,可以說是世界上最早的。平安時代的《鳥獸人物戱畫》(鳥獣戱畫)被認為是日本最古老的漫畫作品。1862年,漫畫雜志《Japan punch》(ジャパン・パンチ)在橫濱外國人居留地發行。1877年代表明治時代的漫畫雜志《團團珍聞》創刊。日本漫畫家北澤樂天於1905年創立《東京パック》,對日本諷刺漫畫的發展貢獻很大。樂天從1928年開始在《時事漫畫》連載的《とんだはね子》是日本最初的以少女作為主人公的連載漫畫,是少女漫畫的先驅作品。1915年,日本漫畫家岡本一平創立漫畫家團體東京漫畫會(也就是以後的日本漫畫會)。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由於日本參戰,加上情報局的法規和用紙不足等緣故,日本的漫畫產業陷於衰退狀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漫畫界再次恢復了生氣。1954年,月刊少女漫畫雜志《Nakayoshi》創刊。1959年,最初的周刊漫畫雜志《周刊少年Sunday》和《周刊少年Magazine》創刊。1968年《周刊少年Jump》創刊。戰後初期影響了現代日本漫畫歷史的代表作品是手冢治蟲的《鐵臂阿童木》。1950年代以後越來越多日本漫畫家受到手冢治蟲作品的啟發。1960年代,石森章太郎、赤冢不二夫和藤子不二雄的作品大受歡迎。隨著電視突飛猛進的發展,頗受歡迎的漫畫開始被搬上銀幕,日本開始了動畫時代。1990年代後,漫畫的類型進一步擴大,漫畫雜志數量迅速增長,網路漫畫等文化也應運而生。有觀點認為日本漫畫發展始於戰後同盟國軍事佔領日本時期,這種觀點強調日本漫畫受美國文化的影響很大;其中包括日佔時期美國大兵帶到日本的漫畫及美國電視、電影和卡通片(特別是迪斯尼)。但是一些作家強調日本文化的延續和美學傳統是日本漫畫歷史的關鍵,他們包括Frederik L. Schodt Kinko Ito 和Adam L. Kern。
現代日本漫畫的發展階段: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半個多世紀以來,漫畫在日本的社會地位及人們對它的認識在不斷變化。手冢治蟲曾把日本現代漫畫的發展歸分為六個階段:
第一階段(「二戰」後的第一個十年):「玩具時代」,漫畫只是供孩子娛樂的道具。
第二階段:「清楚時代」,漫畫被視為低俗、淺薄的讀物。
第三階段:「點心時代」,父母和教師勉強允許孩子在不妨礙學習的前提下看一點漫畫。
第四階段:「主食時代」,1963年TV動畫《鐵臂阿童木》在電視上連續放映,許多家庭中的大人和孩子一起觀看,漫畫的到社會肯定。
第五階段(二十世紀70~80年代中期):「空氣時代」,漫畫已經成為青少年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第六階段(二十世紀80年代中期以後):「記號時代」,漫畫稱為青少年之間相互溝通的記號。

Ⅸ 動漫的起源及發展

動漫,是動畫和漫畫的合稱。兩者之間存在密切的聯系,中文裡一般均把兩者在一起稱呼為動漫。

亞洲的動漫以日本為最高水平,人們通過這種形式可以完成心中的想像向其他人傳播的目的,而且日本這個小島的動漫事業已經發展到跟電影同樣的程度,甚至已經分了級別對應各種年齡段

日本動漫史,大致分6個階段

一、戰前草創期

戰前草創期--由1917年日本開始有動畫到1945年日本戰敗為止。這段時期的前期主要是以世界名著為題材,而後期則由於日本軍國主義猖獗,因此動畫題材不離宣傳、誇耀日本軍國主義的路線。如1942年的《海之神兵》即為此類。但是這也造成了戰斗、爆炸畫技的進步,這也是今日日本動畫最引以為傲的技術。

二、戰後探索期

戰後探索期--由日本戰敗到1947年為止。日本戰敗後,有些人鑒於戰爭的教訓,開始將反戰題材用在動畫上。這種題材影響深遠,直到現在還頗為流行。另外也有些人嘗試不同的動畫題材。所以這個時期的動畫題材從很有意義到很低級的題材,應有盡有。像1968年《太陽王子大冒險》就是一個成功的例子,而成為後來高水準動畫的基礎。當然也有失敗的例子。像1970年《無敵鐵金剛》就是一部典型的爛卡通,不但暴力而且劇情很差,這帶給了日本動畫不良的影響。

三、題材確定期

題材確定期(第一次動畫熱爆發)--自1974年《宇宙戰艦》上演至1982年為止。這個時期日本動畫界經過探索期,確定了動畫和卡通的分野。卡通不在我們的討論范圍內,所以我們不予置評。《宇宙戰艦》是日本動畫史上第一部超級劇情片,由松本零士負責腳本及人物(Character Design)。該片在電視上播出後,造成"松本零士旋風"。後來並有《冱屺宇宙戰艦》,《永遠的大和號》及《宇宙戰艦完結篇》等三部電影,壽命長達十年。在該片後,松本零士另有《銀河鐵道999》,《一千年女王》等受歡迎的作品。繼松本零士後,由富野由悠季原作小說改編成《機動戰士》在1979年開始上演,由於劇情結構復雜而嚴密,受到動畫迷熱烈的支持。該片後來的三部電影非常賣座。但自些以後,動畫熱逐漸消退,動畫界進入間歇期。

四、畫技突破期

畫技突破期(第二次動畫熱爆發)--自1982年《超時空要塞》(MACROSS)上演至1987年為止,該時期由於人們追求視覺享受成為風潮,因此動畫畫技力求突破。此時期之畫技突破有《超時空要塞》創新的視點快速移動效果,造成極佳的動感;《風之谷》和《天空之城》。精細寫實的背景:《機動戰士Z》和《機動戰士ZZ》的強調反光,明暗對比等,皆對後來的動畫貢獻很大。由於題材已確定,加上畫技的突破,使得佳作迭現。如1982到1984年的《超時空要塞》;1984年《風之谷》;1985、1986年《機動戰士Z GUNDAM》及《GUNDAM ZZ》;1986年《天空之城》及《亞利安》等多部好片。日本動畫發展至本時期結束時(1987年),劇情、內容、畫技皆已達到極高的水準。於是動畫進入了成熟期。

五、路線分化期

路線分化期(成熟期)--自1987年到90年代初。動畫進入成熟期後,便出現數部佳片。如《古靈精怪》;電影《機動戰士GUNDAM-逆襲》及《王立宇宙軍》;和日本電視史上第一部以高中生以上為主要對象的文藝動畫連續劇《相聚一刻》等。其中《相聚一刻》曾獲得1988年日本動畫優秀作品排行榜第二名 (該年排行第一是《聖鬥士星矢》);另外還有《天空戰記》,《機動警察》等多部佳作(《天空戰記》曾獲得1989年動畫排行第一名)。當日本動畫發展到此後,有人認為幼年觀眾群已被忽略了四、五年,也該考慮製作年齡路線。於是自1987年後半年以來,電視上的高年齡層動畫逐漸減少,而轉向動畫電影。以致於造成目前日本電視上找不到幾部好片,而電影幾乎部部精彩的情況。

六、風格創新期

風格創新期--自1993年到現在。在畫技、製作手法、構思設計方面都日趨成熟的日本動畫,開始追求風格上的創新,試圖突破原有的模式,以完善的技巧,加上超越時空的構思,帶給觀眾全新的感官沖擊。電影《攻殼機動隊》(Ghost In The Shell)完全摒棄以往動畫明快輕松的風格,陰郁百壓抑,冷酷帶有對命運的困惑,與人類雖然身處高科技社會,但卻無法擺脫不安的未來的彷徨與孤獨相呼應。

Ⅹ 中國的動漫源於哪裡

1926年——1949年的中國動畫 要說中國動畫的起源,就必須提到萬氏四兄弟,(萬古蟾、萬籟鳴、萬超塵、萬滌寰)嘿,要說真是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啊,這萬氏兄弟都是從小熱愛繪畫。在1919年,他們看到了《大力水手》、《墨水瓶里跳出來》等幾部美國動畫,從此是一發而不可收,這兄弟四人一起投入了製作動畫的嘗試中。咱們開始提到的《大鬧畫室》,就是他們1926年製作的。在那之後,他們又製作了多部動畫,其中還有一部也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就是1935年我國第一部有聲動畫《駱駝獻舞》。不過,這些動畫都沒有引起大家注意,真正在亞洲甚至世界都產生了影響的,是1941年上映的中國第一部動畫長片《鐵扇公主》,這部動畫光膠片就有9700英尺長,放映時間長達80分鍾,天哪,一秒24幀,80分鍾……,即使現在,做這么長的動畫,要花費的人力和物力也是當可觀的,更何況是那個戰亂的時期,唉,我們對萬氏兄弟真是又崇拜,又感激啊——另外要說的就是,萬氏兄弟的這些動畫,都加入了咱們中國的美術元素,比如工筆畫、水墨畫,在我國,早期很少有人提到動畫片,更多人說的都是「美術片」,就是因為那個時期的動畫,都是通過剪紙、木偶、皮影、繪畫等獨特的手法製作的電影,具有濃厚的藝術美感——唉,其實,這動畫片,從開始,就不是只做給孩子看的啊。總而言之,咱們中國動畫的起步,其實一點也不晚,那時甚至在亞洲都是比較先進的。特別是第一部動畫長片《鐵扇公主》,在亞洲產生了極大的轟動,就連日本動畫巨人手冢治蟲,當年都是受到《鐵扇公主》的影響才開始決定投身動畫的! 1950年——1977年的中國動畫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的動畫片,也就是通常說的美術片,迎來了第一個高潮,可以說是黃金時期啊——除了萬氏兄弟投入了新中國的動畫製作,一大批技術和藝術方面的人才也在這個時候涌現出來。咱們先給大家說說咱們中國動畫另外的幾個第一:1953年,我們拍攝出了中國第一部彩色木偶片《小小英雄》,在1954年的木偶片《小梅的夢》里,真人和木偶第一次同時出現在了一部片子里。而1956年的木偶片《神筆》,在國際上獲得了兒童娛樂片一等獎,這是中國美術片第一次在國際上獲獎。到1955年,第一部彩色動畫片《烏鴉為什麼是黑的》問世,1958年,出現了我國第一部剪紙片《豬八戒吃西瓜》,這為我國的美術片增加了一個新的品種。之後,在1960年,令全世界驚嘆的「水墨動畫」橫空出世啦。代表作品就是《小蝌蚪找媽媽》還有《牧笛》,這兩部動畫都在國外獲得了極高的評價,而且獲得了多個國內外獎項。值得一提的是,《小蝌蚪找媽媽》使用的可是齊白石大師的原畫,而《牧笛》里的水牛,那也是李可染大師的作品,你想想,這樣的兩部動畫,能不藝術嗎?最後隆重介紹的,就是中國動畫的巔峰之作——《大鬧天宮》,這部動畫是上世紀六十年代初,由萬氏兄弟中的萬籟鳴導演的,片長長達120分鍾,分上下兩集。這部片子的製作,在當時得到了國家的大力支持,那可真是要錢給錢,要人有人啊——這么下本兒,結果當然錯不了,這部片子在倫敦國際電影節上獲得了最佳影片獎。現在已發行到了40多個國家和地區。看看,這優美凝練的人物造型,行雲流水的動作設計,還有戲曲音樂的完美結合,充滿浪漫想像的細節處理,啊,真不愧是中國動畫的頂峰啊……另外,這個時期著名的動畫還有《小鯉魚跳龍門》,《驕傲的將軍》,《漁童》、《孔雀公主》等等等等……估計大夥都記得「漁童」里那個大鼻子洋人吧?但是,文革的十年動亂,使黃金時期的中國動畫落進了低谷,雖然後期也出了幾部作品,但題材比較受限制。而且,這段時期對中國動畫造成的最大沖擊,是對人才的摧殘,這場劫難使中國動畫在未來的發展,整整缺失了一代人……甚至可以推測,現在動畫的低潮狀態,除了受外來動畫的影響,也有那個時候造成的人才缺失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