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動漫動畫 » 動漫里怎麼拍人物
擴展閱讀
送同學小禮物送什麼 2025-02-02 09:53:46
k線基礎知識什麼是k線 2025-02-02 09:48:57

動漫里怎麼拍人物

發布時間: 2023-10-16 09:54:09

1. 動漫里的人物是怎麼拍出來的

是畫出來的,一幀一幀的鏈接起來就成了動畫。

2. 日本動漫是怎麼拍出來的

不管是日本動漫還是其他的動漫,都是通過把人物的表情、動作、變化等分解後畫成許多動作瞬間的畫幅,再用攝影機連續拍攝成一系列畫面,給視覺造成連續變化的圖畫。它的基本原理與電影、電視一樣,都是視覺暫留原理。醫學證明人類具有「視覺暫留」的特性,人的眼睛看到一幅畫或一個物體後,在0.34秒內不會消失。利用這一原理,在一幅畫還沒有消失前播放下一幅畫,就會給人造成一種流暢的視覺變化效果。

3. 抖音上的動漫視頻怎麼拍攝製作的,軟體是什麼

抖音動漫視頻拍攝方法;以蘋果手機為例:


1、打開蘋果手機的簡訊功能,在簡訊界面中找到左下角的拍照按鈕並點擊打開。


4. 動畫片兒是怎麼拍出來的

1、企劃,一般由監督、腳本家和製片人參與,決定做一部怎樣的動畫,大體上關於什麼,是原創還是原作改編(原作改編的話原作者也會參與)

2、腳本,顧名思義,腳本家開始寫腳本.構思劇情,先從整部劇的角度寫,然後具體到每一集每一句台詞。一部動畫的劇情可以是一個人全包辦,也可以請不同人負責不同集的故事

3、設定,從人物設定、背景設定到美術設定,為了使得後面製作時畫師畫圖時能有個基本的參考,首先需要為動畫涉及的角色、環境等進行基本的設定

4、分鏡,當拿到每集具體的台本(就是該集腳本)後,每集會由專人負責畫分鏡,分鏡就是把腳本轉化為畫面作為每集的基本框架,比如空間關系、鏡頭運動感、鏡頭時間、台詞劃分和一些無法畫出來地方的文字描述等(有時候甚至能夠指定搭配的BGM),繪制時可以不需要很精細

5、構圖(layout又稱為L/O),根據分鏡稿,首先需要進行layout,分鏡是相當比較粗糙的一個設計,那麼人物在畫面中究竟處於什麼位置、有什麼樣的動作,背景究竟該怎樣、鏡頭要如何運動,光源等等,需要有layout指示清楚。等layout檢查完畢後才能交由原畫畫前景、美術人員畫背景。因為原畫都是以CUT為單位進行作畫,所以若干不需要轉換背景的CUT都會有L/O作指示

6、原畫,即前景畫作畫,根據layout和分鏡稿,以CUT為單位(1CUT一般為一段動作),將裡面的畫面具體畫出來,可以簡單理解為整部動畫里的關鍵畫,比如轉身的畫面,原畫師可能會畫張正面、畫張轉一半、再畫張完全轉好的。(在電影里就是充當演員的角色了)

7、動畫,負責補齊兩張原畫之間的那些畫,讓整個動作和畫面流暢。日本動畫雖然說是24幀/秒,但實際上根據慣用的Limited Animation有限動畫技巧,動畫實際上一般為8幀/秒(3コマ)或者12幀/秒(2コマ)。

8、色指定,在開始上色前要為圖上的各個部分指定色彩,任何部分都不能漏過

9、上色,顧名思義,就是將畫好的圖掃描入電腦,按照色指定規定的顏色對圖逐一進行上色

6-9、背景,就是繪制背景,和原畫、動畫、上色同時進行

9、攝影,將之前畫完的人物、背景等一系列東西在電腦上進行合成,並可以添加一些攝影專有的視覺特效、打光效果、濾鏡等,現在常見的3DCG技術也是在這步合成進動畫的。

10、剪輯、錄音、合成、視頻編輯後完成(注,聲優配音過去一般在動畫出成品但未完全剪輯前進行,現在很多都在分鏡畫完後,對著掃描入電腦中的類似底稿的「ラフ原」直接配音)

5. 請問誰知道動畫片是這么拍出來的

分類: 娛樂/明星 >> 動漫
解析:

動畫電影的基本原理動畫片中人物活動的原理和故事片中人物活動的原理是一致的,都是利用人們眼睛的視覺殘留作用,通過拍攝在電影膠片上的一格又一格的不動的,但又是逐漸變化著的畫面,以每秒鍾跳動24格的速度連續放映,造成人物活動的感覺。

什麼是視覺殘(暫)留作用呢?

人體的視覺器官,在看到的物象消失後,仍可暫時保留視覺的印象。經科學家研究證實,視覺印象在人的眼中大約可保持0.1秒之久。如果兩個視覺印象之間的時間間隔不超過0.1秒,那麼前一個視覺印象尚未消失,而後一個視覺印象已經產生,並與前一個視覺印象融合在一起,就形成視覺殘(暫)留現象。

故事片一般是連續拍攝的,即攝影機中的膠片每秒中拍攝24個畫格(早期電影的拍攝和放映速度都是每秒鍾16格),放映時膠片在放映機中的速度也是每秒鍾24個畫格。

動畫片是逐格拍攝的,先排好一幅幅畫面,拍攝了一個畫格之後,讓攝影機停止轉動,換上另一幅畫面,再拍一個畫格。放映時,膠片在放映機中的運轉速度也是每秒中24格,這樣,動畫片就動起來了。

故事片在拍攝過程中,攝影機可以自由地從各種不同的角度進行拍攝,它的「陪判局推、蘆讓拉、搖、移」主要是通過攝影機本身的運動完成的。

動畫片在拍攝過程中,攝影機是固定在特製的機架上進行拍攝的,攝影機只能在一個角度進行上、下、左、右等運動,它的「搖、移」主要是通過畫面的運動來完成的。動畫片中人物動作的幅度和速度完全取決於圖畫。當表現某一動作時,所畫的圖畫越多,每幅畫之間的差別越小,動作就顯得越慢越平穩;反之,圖畫越少,每幅畫之間差別越大,動作也就顯得越快越劇烈。

由於動畫片是將一幅幅有序的畫面通過逐格拍攝連續放映的方法使形象活動起來的,因此,它不但能使一切生物(人物、動物、植物)按照創作者的意志活動起來,也可以賦予非生物以生命,沖遲使桌、椅、板、凳、鍋、碗、瓢、盆,乃至各種固定的建築物都按創作者的意志活動起來。動畫片能非常鮮明地表現某些自然現象,如風、雪、雷、雨、水、火、煙、雲等。動畫片還可以通過疊化等技巧,直接使一種形象變化為另一種形象,如《大鬧天宮》中孫悟空的「七十二變」等。動畫片的表現力極其豐富,幾乎什麼都可以表現,為創作人員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提供了廣闊的天地。動畫片特別適用於表現誇張的、幻想的、虛構的題材,它可以把幻想和現實緊緊交織在一起,把幻想的東西通過具體形象表現出來,從而使動畫片具有獨特的感染力。

在有的動畫攝影台下部,裝有折射鏡和透鏡,並附有逐格放映機,它能把攝有真人活動或實景的影片逐格放映,將一幅幅畫面折射上去,與畫在透明賽璐珞膠片上的一幅幅的動畫畫面合在一起,逐格進行拍攝,拍攝出真人與動畫合成的影片

6. 動畫是如何拍攝的

動畫是用計算機拍攝的。

動畫的每幀圖像都是由人工或計算機產生的。根據人眼的特性,用15幀/秒~20幀/秒的速度順序地播放靜止圖像幀,就會產生運動的感覺。

動畫製作是一項非常繁瑣的工作,分工極為細致。通常分為前期製作、中期製作、後期製作。前期製作又包括了企劃、作品設定、資金募集等。

動畫中期製作包括了分鏡、原畫、中間畫、動畫、上色、背景作畫、攝影、配音、錄音等;後期製作包括剪接、特效、字幕、合成、試映等。總的來說,動畫拍攝是一個極其復雜的過程,需要專業的技能和團隊合作。

動畫的種類

1、二維動畫

平面動畫技術,也滲肢叫二維敏和動畫,指每秒24張的動畫,需要手繪一張一張的畫,在製作過程中也分為一拍二一拍三一拍一,一拍一就是每秒24張,這種動畫相當流暢,人物的動作很自然,典型的就是迪斯尼動畫。

2、三維動畫

三維動畫又稱3D動畫,它不受時間、空間、地點、條件、對象的限制,運用各種表現形式把復雜、抽象的節目內容、科學原理、抽象概念等用集中、簡化、形象、生動的形式表現出來。

3、定格動畫

定格動畫、是通過逐格地拍攝對象然後使之連續放映,從而產生彷彿活了一般的人物或你能想像到的任何奇異角色。通常所指的定格動畫一般都是由黏土偶,木偶或混合材料的橋喊盯角色來演出的。這種動畫形式的歷史和傳統意義上的手繪動畫、歷史一樣長,甚至可能更古老。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動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