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動畫片劇本範例
1、美術
「審美教育」是一個復雜的范疇,它不僅歷史淵源流長,而且內容也十分豐富,進入二十世紀以後,尤其 如此。因此,以往那種將「審美教育」簡單地、片面地歸結於某一方面的做法,已經不能概括今天如此豐富、 如此新穎的美育內涵了,也就是說,今天的美育包含著多方面的內容,是立體的、多元的,它是一個綜合有機 體,這里我們探討的僅僅是它的一個方面的內容,即它作為感性教育的一方面。美育不等同於感性教育,但它 確實包含著感性教育的內容。
一、「感性」的定義
審美教育和人的「感性」有著既直接又內在的關聯。所以,在歷史上審美教育的命運和「感性」的命運密 切相關,常常是人們對「感性」如何,便會如何對待審美教育。所以,要了解審美教育是什麼,如果不首先對 「感性」有所了解,就將是難以想像的。
在中國,「感」的基本含義有兩層,其一:「格也,觸也。」即人的第一信號系統對外物的感知;其二: 「感者,動人心也」,感就是心有所動。這里,「感」既是一個生理過程,又是一個心理過程。
「性」的含義則很復雜。作為一個哲學范疇,「性」在中國主要指本能、慾望和情感。所以,中國古人說 ,「生之謂性。」(《孟子·告子》)「凡性者,天之就也。」(《荀子·性惡》)「生之所以然者謂之性。 」(《荀子·正名》)又說:「食色性也。」(《孟子·告子》)「天地之所生,謂之性情。……情亦性也, 謂性已善,示其情何?……身之有性情也,若天之有陰陽也,言人之質而無其情,猶言天之陽而無其陰也。」 (董仲舒)(註:張岱年:《中國哲學大綱》,202頁。)
除此之外,漢語中的「性」還有這樣的意思:指人的本質特徵,即人之所以為人者,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 。孟子談這種「性」談得最多。在宋儒張載、二程和朱熹那裡,則認為所謂的「性」即人生之究竟依據,「極 本窮原之性」,它既是整個宇宙的本根,也是萬物存在的根據,更是人生的根據。顯然,這里所謂的「性」立 足於人和動物的區別,與本能、慾望和感情相對(後三者常常陷溺這種「性」),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本質特徵 。
至於「感」和「性」合而為「感性」一詞,古代漢語中沒有這種用法,它是一個外來詞彙,大約在近代以 後傳入中國,主要指感性認識,即認識的初級階段,與理性認識相對。
在西方,英語中「感性」( sensuousness)與「肉慾」(sensuality)具有相同的詞根(sens); 在德文中,「感性」與「肉慾」仍是同一個術語Sinnlichkeit,它既指本能的(特別是性慾的)滿足,也指感 性知覺和表象(即感覺),它是一種低級的、混亂的和含糊的認識。
綜上所述,所謂「感性」即人生之所以然者,它包括人的本能、慾望和情感,是人格的一個重要方面,沒 有這一方面,人格就會是片面的,甚至是病態的。
二、美育與「感性」
「感性」與審美教育具有如下關系:
從詞源上看,被譯成中文的「美學」(即德文「Aesthetica」一詞),德國美學家鮑姆嘉通過它下的定義 是:「Aesthetica是感性認識的科學。」(註:北京大學哲學系美學室:《西方美學家論美和美感》,商務印 書館,1981年,第142頁。)他認為人的認識分成兩個部分, 一是感性認識,一是理性認識;美學研究感性認 識,邏輯學則研究人的理性認識。德國另一個大美學家康德也曾經將人的心理分為知、情、意三個方面,認為 哲學研究知,美學研究情,倫理學研究意。這些都表明,在西方,「Aesthetica」是建立在「感性」的基礎之 上的,它以人的「感性」為研究對象。它就是中文中的「美學」一詞的本義。這意味著,美學也是建立在「感 性」的基礎之上的,它的研究對象不是別的,而正是「感性」。
可見,從詞源學上看,審美教育是針對著人的「感性」而進行的教育,審美教育與人的「感性」有著直接 的關聯;並且,審美教育也具有「感性」的品格,因此,審美教育就是一種感性教育。
在美學史上,「美育」首先是作為一種感性教育出現在人們的面前的。那麼,美育作為一種感性教育,有 哪些具體的內容呢?
首先,審美教育能夠解放人的感性。
所謂「解放人的感性」,主要是指美育能夠將人的感性從理性的長期壓制下解放出來。
在歷史上,感性長期處於理性的壓抑之下,這在現代社會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越來越多的思想家意識到 ,建立在理性基礎之上的文明(即現代文明)就是一種壓抑性的文明。現代德國思想家馬爾庫塞就曾經一針見 血地指出,在我們這個文明之初,「理性也已被看作是壓制本能的工具;本能、感性領域被看作始終對立於理 性,有害於理性的。哲學用來理解人類生存的范疇也保存了理性與遏制之間的這種聯系:凡屬於感性、快樂、 沖動領域的東西都意味著是與理性相對抗的,是必須予以征服和壓制的東西。日常語言也保存了這種評價,因 為用於這個領域的語詞都有帶有說教或猥褻的語調。從柏拉圖到現代世界,有關『黃色作品』的法律,對快樂 原則的毀譽一直具有勢不可擋的力量。」(註:馬爾庫塞:《愛欲與文明》,上海譯文出版社,1987年,第11 5頁。)
正是這種長達幾千年的壓制,使人們曾經有過的敏感與激情消失殆盡,成千上萬的人開始變得麻木不仁, 無論是春天的第一片新綠,還是夏夜璀燦的星空,無論是雲白山青,還是川流石立,都難以激起人們哪怕是一 絲一毫的喜悅,年復一年,月復一月,人們在無動於衷中打發著平凡而瑣碎的時光。人們彷彿得了「不感症」 ,正如美國阿爾溫·托夫勒所說,在現代社會,我們到處可見這種「千百萬人的病態性的冷漠態度。」(註: 托夫勒·阿爾溫:《未來的震盪》,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383頁。)而在法國著名文學家加繆的中篇小 說《局外人》那裡,我們更可以看到現代人這種對一切都無動於衷的「不感症」的形象而生動的表現。小說的 主人公莫爾索就是一個完全失去了生活激情的公司小職員,甚至面對戀愛、死亡這些人生大事,他的表現都是 非常的冷漠和麻木不仁。
這種感官的異常遲鈍和心理性的「不感症」,不僅使人失去曾經有過的敏感與激情,使人的生活變得異常 的貧乏、單調和枯燥,而且更使人與人之間、人與世界之間、人與物之間日益疏遠、隔膜起來,他人成為一堵 牆,人變得越來越孤獨,越來越絕望。
而審美教育要做的,正是將人的感性從這種理性的長期壓制下解放出來,將人的感性從在壓制下已經變得 異常麻木、遲鈍的病態中解放出來,重新賦予其以感知的敏感和激情。審美教育的這個作用在本世紀初我國大 思想家梁啟超那裡,被稱為「剌」。他認為,小說對人具有四種支配力量,其中之一即為「剌」,所謂「剌也 者,剌激之義也。」他在比較「剌」與小說的另兩種支配力「熏」、「浸」時指出:「熏浸之力利用漸;剌之 力利用頓;熏浸之力在使感受者不覺;剌之力,使感受者驟覺。剌也者,能使人於一剎那頃,忽起異感而不能 自製者也。」(註:北京大學哲學系美學室:《中國美學史資料選編》下,中華書局,1981年,第418頁。)
而美育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一點,和它上述的感性品格有關。美育作為一種感性教育,是以人們對對象的直 接感知為基礎的,也是以人的感性不斷敏感和豐富為目的的。人的感官如果長期不去感知,就將變得遲鈍,就 將逐漸退化。美育正為人的感官提供了一片廣闊的感知天地,在這片天地里,日月合壁,山川煥綺,「春秋代 序,陰陽慘舒,」(《文心雕龍·物色篇》)桃花之鮮,楊柳之貌,日出之容,雨雪之狀,春風春鳥,秋月秋 蟬,夏雲暑雨,冬月祁寒,「歲有其物,物有其容」(《文心雕龍·物色篇》),莫不使人悟以物色,應物斯 感,並進而「心亦搖焉」,「辭以情發。」(《文心雕龍·物色篇》)
在此基礎上人們「神與物游」(《文心雕龍·神思》),「流連萬象之際,沈吟視聽之區;寫氣圖貌,既 隨物以宛轉;屬采附聲,亦與心而徘徊。」(《文心雕龍·物色》)「思接千載」,「視通萬里」。這里,不 只是人的感官由於外界的剌激而保持了自己鮮活的生命,並日益地敏感起來,而且人的感情也被不斷地激發, 人的想像也不斷的豐富起來。
可見,只有審美教育,才能將在理性的長期壓制下已經變得麻木和遲鈍的感性解放出來,重新賦予它敏感 、豐富和激情。這是審美教育的一個很重要的任務。
其次,審美教育能夠泄導人的感性。
人生而就有耳目之欲,就有感知外物的慾望,這是人和外界、乃至整個宇宙聯系的唯一橋梁,也是人情所 不能免。荀子說:「故人之情,口好味而臭味莫美焉;耳好聲而聲樂莫大焉;目好色而文章致繁,婦女莫眾焉 ;形體好佚而安重閑靜莫愉焉;心好利而谷祿莫厚焉。」(《荀子·王霸》)《呂氏春秋》指出:「故耳之欲 五聲,目之欲五色,口之欲五味,情也。」(《仲春紀·情慾》)《淮南子·真訓》也說:「且人之情,耳目 應感知,心志知憂樂,手足之疾癢,辟寒暑,所以與物接也。」相反,如果不讓人去感知,將之「囚之於冥室 之中,雖養之以芻豢,衣之以綺綉,不能樂也:以目之無見,耳之無聞。」可見,不滿足人的耳目之欲,不滿 足感性所提出的需求,是摧殘人性的。
然而,人的這種慾望常常是無止境的,也是盲目的。如果任其自由的表現,不僅對社會,甚至對整個人類 都是十分危險的。這一點,古今中外的思想家都有很清楚的認識。先秦的荀子說,「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 則不能無求;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不爭。爭則亂,亂則窮。」(《荀子·禮論》)荀子這里明確指出,盲 目地追求慾望的滿足,是國家窮亂的根源。在《呂氏春秋》那裡,作者也告訴我們,盲目地追求耳目之欲,「 為木革之聲則若雷,為金石之聲則若霆,為絲竹歌舞之聲則若噪……樂愈侈而民愈郁,國愈亂……」(《仲夏 紀》)漢代的《淮南子》也看到了這個危險,它說:「耳目淫於聲色之樂,則五藏搖動而不定矣。五藏搖動而 不定,則血氣滔盪而不休矣。血氣滔盪而不休,則精神馳騁於外而不守矣。精神馳騁於外而不守,則禍福之至 ,雖如丘山,無由識之矣。」(《精神訓》)這都是「亡國之音」。明代呂坤更明確地說:「天地間之禍人者 ,莫如『多』。令人易多者,莫如『美』。美味令人多食,美色令人多欲,美聲令人多聽,美物令人多貪,美 官令人多求,美室令人多居,美田令人多置,美寢令人多逸,美言令人多入,美事令人多戀,美景令人多留, 美趣令人多思。皆禍媒也。」(《呻吟語》)
總之,過分地追求慾望的滿足,無異於引火自焚,「酒足以狂願士,色足以殺壯士,利足以點素士,名足 以絆高士。」(楊夢袞《草玄亭漫語》)我國古代的聖人「決不許人類一切的本能,毫無節制,任情放縱。他 取正當的方法音樂地調節本調本能的沖動與官能的享樂。」(註:《二十世紀中國文化名人散文精品》,貴州 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53頁。)這種「正當的方法」即是「克己」、「格物」。
而在西方,在兩千多年的歷史中,理性對感性的壓抑之所以能夠成立並獲得巨大的成功,也是基於這樣的 前提:「潘多拉、女性原則、性慾和快樂都成了災禍,是分裂和破壞性的。」(註:馬爾庫塞:《愛欲與文明 》,上海譯文出版社,1987年,第117頁。)
可見,對於人生而就有的慾望,既不能不滿足它,也不能盲目地滿足它。在中外歷史上,人們都曾經通過 理性去解決這個問題。我國古人說:「發乎情,止乎禮義」,這是用「禮義」為感性的滿足劃出一條度量分界 。在西方,人的感性滿足更受到嚴格的控制,它們絕大多數成為社會的禁區,成為日常生活中的禁忌,被驅趕 到了無意識之域。現代西方社會之所以神經症的人格猛增,與此密切相關。其教訓告訴我們,理性並不能為人 的感性的滿足提供一條正確的渠道。感性的滿足應該有自己特殊的途徑——這就是審美教育。
而審美教育之所以能夠「泄導人情」,也和美育的感性品格有關。首先,作為一種感性教育,美育通過不 斷的剌激、不斷的感知,從而逐漸喚醒了那些在無意識之域中沉睡多年、積聚多年的慾望和本能,使它們從暗 無天日的黑暗深處來到光天化日之下,美育打開了這只「潘多拉盒子」,並給它們提供了一個廣闊的、想像的 和自由的空間,讓它們充分地抒發、自由地表現。這里,美育顯然和德育、智育不同,後兩者對「人情」多是 壓抑性的,嚴格控制的,它只允許某些情感得到有限的表達,而把絕大多數的情感驅進了無意識的領域。
其次,在審美教育中,對於審美對象的感知,依賴於「日常生活意識的垂直切斷」(今道友信語),即瑞 士美學家布洛所說的審美主體與對象之間所保持的「審美距離」,這種距離的存在,使審美主體的感知和情感 的激發以及抒發,並不直接指向現實世界和社會,而是指向某個虛幻的對象和事件,從而可以避免對現實和社 會所可能帶來的傷害。
正是美育的上述特徵,使美育在渲瀉人的內心過分強烈的心理能量方面,遠遠優越於德育和智育,成為「 泄導人情」的最佳途徑。
最後,審美教育能夠升華人的感性。
「升華」(sublimation )是弗洛伊德所創立的精神分析學說中的一個術語,指被壓抑於意識中的本能沖 動,特別是性本能沖動,轉向社會所許可的活動中去求得變相的、象徵性的滿足。人類文藝創作、宗教活動等 ,都被弗氏說成是性本能沖動升華的結果。
而在漢語中,「升華」一詞的含義略有不同。先說「升」。漢語中的「升」有上升、提高的意思,如《詩 經·小雅·天保》:「如月之恆,如日之升。」又有「成熟」的意思,如《梁傳·襄公二十四年》:「五穀不 升為大飢。」次說「華」。在漢語中,「華」可喻開花;可指光彩、光輝和有文采;還可表示浮華,如華而不 實。在古代漢語中,「升」與「華」很少連用。
我們這里所說的「升華」對上面兩種「升華」的本義都有所吸收,但又有所不同。它既是指將人的感性從 無意識的深處提升到表層,更是指將人的感性從獸性的層面提升到人性的層面,從生物學的水平提升到社會學 的水平,使感性真正成為人的感性。只有在這種提升的基礎上,人性才能放射出萬丈光芒。
為什麼審美教育能夠升華人的感性呢?正如上面所說,德育與智育旨在發展人的理性,在它們的具體實施 過程中,常常限制感性,壓抑感性,甚至不惜犧牲人的感性來求得人的理性的發展,因此之故,德育與智育不 可能升華人的感性。人類兩千多年的發展歷史也證明了這一點。
美育則與前兩者有所不同,它主要針對人的感性來進行,這為美育升華人的感性提供了一種可能性。其次 ,美育之所以能夠進行,一個首要前提就是它是超功利的、超實用的,也就是說,它對人的感官的觸發、對人 的情感的激發、對人的想像的開啟,並不將它們引向實際的對象,引向該對象的某種使用價值之上。欣賞梵· 高的《向日葵》,並不是讓人聯想到這株向日葵可以結多少瓜子,它結的瓜子好吃不好吃;參觀一座古代建築 ,也不是要人覺得它是否方便實用。相反,動物的感官則不能擺脫其生理本能的約束,它對對象的感知,總是 與自己的生存目的直接相關的。而在審美感知中,則暫時割斷了主客體之間的這一實用關系,使人對對象的感 知獲得了一定的自由度和深度,具有了人性內涵,成為真正的人的感知。這就是人的感性從獸性的水平升華到 人性的水平的基本含義。這種升華之所以可能,正因為與美育所具有的這一特徵密切相關。
在中國古代美學中,美學家們在談到「審美感受」時,曾提到美育對人的這種「升華」作用。清代王夫之 指出:「能興即謂之豪傑。興者,性之生乎氣者也。拖沓委頓,當世之然而然,不然而不然,終日勞而不能度 越於祿位田宅妻子之中,數米計薪,日以挫其志氣,仰視天而不知其高,俯視地而不知其厚,雖覺如夢,雖視 如盲,雖勤動四體而心不靈,惟不興故也。聖人以詩教以盪滌其濁心,震其暮氣,納之於豪傑而後期之以聖賢 ,此救人道於亂世之大權也。」(註:轉引自葉朗:《中國美學史大綱》,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52頁 )這里,王夫之將美育升華人的感性談得很清楚,它對人的精神起著一種感發、激勵和升華的作用,使人擺脫 昏庸猥瑣的境地,成為一個有志氣、有作為的朝氣蓬勃的人,從而上升到豪傑、聖賢的境界。
三、美育作為感性教育的意義
今天,我們強調美育作為感性教育的一面,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如果說,感性教育的長期缺乏造成了人性分裂的嚴重惡果,那麼,彌合人性的這種深刻創傷,實現人自身 的現代化,建立真正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就必然地呼籲感情性教育的加入、審美教育的加入。
人性分裂的現實,是人自身長期片面地追求理性的發展而壓抑感性的發展的結果。這種現象,早在19世紀 就被一些思想家意識到了。席勒就曾經指出:「現在伴隨著我們的是,各門科學之間的嚴密分工,等級和職業 之間的直接分開,國家與教會、法律與習俗之間的隔絕;享受與勞動、手段與目的、工作與報酬之間也都割裂 開來。」在這種情況下,人喪失了它內在的完整性:「人們永遠束縛在整體的一個小斷片上,也就只好把自己 變成一個斷片了;他們耳朵里所聽到的,永遠是自己推動的機器輪盤的那種單調無味的嘈雜聲音,也就決不能 發展自己生存的和諧;他們不是把人性——人的靈魂——銘刻在自己的生存上,最終卻使之僅僅變成了他們所 從事的職業、所耕耘的科學園地的某種標記。」(註:轉引自吉爾伯特·庫恩《美學史》下卷,上海譯文出版 社,1989年,第480頁。)
而馬克思意識到這種現象的存在,更對它作了深入的分析,他說:當工人出賣自己的勞動力時,他已經降 而為物,不復為人,他已經失去人性。並且,工人生產出來的產品也變成反對他、同他異化的東西。「勞動的 外化表現在什麼地方呢?首先,勞動對工人說來是外在的東西,也就是說,不屬於他本質的東西;因此,他在 自己的勞動中並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發揮自己的體力和 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體受折磨、精神遭摧殘。因此,工人只有在勞動之外才感到自在,而在勞動中則感到不 自在。他在不勞動時覺得舒暢,而在勞動時就覺得不舒暢。因此,他的勞動不是自願的勞動,而是被迫的強制 勞動。因而,它不是滿足勞動需要,而只是滿足勞動以外的需要的一種手段。勞動的異化性質明顯地表現在, 只要肉體的強制或其他強制一停止,人們就會像逃避鼠疫那樣逃避勞動。……最後,對工人說來,勞動的外在 性質,就表現在這種勞動不是他自己的,而是別人的;勞動不屬於他;他在勞動中也不屬於他自己,而是屬於 別人。」(註:《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93~94頁。)
進入現代社會以後,這種現象不僅沒有得到緩解,反而愈演愈烈,遍及人類活動的一切領域,從而導致現 代社會病態人格激增這一不爭的事實。在藝術家的筆下,我們更可以看到這種片面、病態人格令人觸目驚心的 奇形怪狀。在傑克梅弟的「九個人像的構成」中,我們看見,人已經失去了自己曾經有過的豐富性與整體性, 失去了自己的血肉,而被抽象成為火柴棍式的人物;在杜桑的「走下樓梯的裸女」中,人的形象僅僅是依稀可 見,轉瞬即逝,人已經沒有固定的形體可以把握;這種現象在立體主義的藝術作品中,更發展到登峰造極的地 步,活生生的個人被肢解成一個個碎片,東一片、西一片地堆集在畫面上。總之,在現代西方藝術作品中,再 也無法找到一個完整的、清晰的人的形象了,我們不再知道自己是什麼?像什麼?在這里,人不只是一無遮蔽 ,而且被剝了皮,被碎屍萬段,身體的各部分被摔得到處都是。
這里,人性的分裂已經危及人類的發展前景,已經成為實現現代化的一大障礙,如果任其下去,就不只是 現代化不可能真正實現,人類本身的前景也將會是十分的暗淡。
當然,人性分裂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但不能否認的是,感性教育的長期缺乏是其中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所以,要彌合人性分裂的這種深刻創傷,不自覺地進行感性教育(也就是審美教育)是不行的。
另一方面,感性教育的長期缺乏還造成另一個嚴重的惡果,這就是,一旦理性的控制減弱,感性獲得較前 寬松的表現空間時,由於感性不能正確地抒發和表現自己,它就很容易出現蛻化、物化的傾向,陷入感性沉淪 的誤區。事實也確乎如此。我們今天受眾眾多、影響廣泛的大眾文化就明顯地存在著上述傾向。無論從哪個方 面看,大眾文化都是一種感性文化。從它的起源看,它是解放了的大眾和解放了的感性的產物,是慾望和科技 結合的產物,慾望是大眾文化生產的動力,又是大眾文化消費的動力。同時,大眾文化離不開大眾傳播媒介, 正是後者為它的興起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技術條件,並決定了其傳播方式,即它是直接的、直觀的,也就是說, 藉助於大眾傳媒,它能夠直接訴諸於大眾的感官。並且,大眾文化的崛起反映了大眾的需要(審美需要),這 種需要最主要的是感性的生命的需要。因此,大眾文化實際上是一種感性文化,它重感性、重世俗生活、重享 受娛樂,它是反理性的,體現的是感性對理性的反抗。
應該看到,大眾文化的崛起有其進步的意義,一方面,它體現了我們這個時代不可抗拒的民主潮流,另一 方面,它也反映了人自身要求感性發展的呼聲。千百年來,人的感性一直處於被壓制、被扼殺的境地,人自身 也因此而淪入悲慘的命運,直到今天,感性才終於為自己爭得了一席之地。然而,正如我們在前面所說,人倘 若不能「克己」,以為片面地執著於感性,就能真正地獲得快樂和得到發展,那也將大錯特錯,這給人類帶來 的只能是感性的沉淪和整個人性駭人聽聞的墮落。因為感性文化(其中不乏性文化、灰色文化、白色文化等) 對於理性、價值和傳統的消解幾乎是致命的,它所到之處,使觸及到的一切都化為笑料,使理想和價值都化為 烏有,理想沒有了,標准沒有了,它陷人類於官能的黑暗的假象世界之中,如斯,人類的前途真是岌岌可憂!
可見,在大眾文化這種片面的感性解放中,人類所獲甚少,所失很多,不僅失去了自我,而且失去了精神 ,因此,僅有感性的解放與渲泄是不夠的,在解放和渲泄感性的同時,還必須要有感性的升華,一句話,必須 要有感性教育,也就是要有審美教育!
這些都表明,在今天,感性教育不僅必要,而且十分的迫切,它反映了人自身發展的必然要求,也反映了 現代化的必然要求。我們甚至完全有理由這樣說,如果今天再不重視人的感性發展,如果再不把作為感性教育 的美育納入現代教育體制,人自身就沒法發展,現代化也不可能最終實現。
2、動畫
就世界范圍來看,中國動畫長期處於弱勢。很少有人提及創新的因素,也很少有人把中國動畫的發展速度與動畫的創新聯系起來進行分析。而當我們認真地從創新的角度來審視中國動畫的時候,會發現中國動畫是那麼的孤立無助,如果我們再仔細審視中國動畫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尷尬和無奈便會相伴而來。文化不僅要傳承,而且還要創新。我們驚嘆迪斯尼動畫的長盛不衰,卻很少從揚棄的角度研究迪斯尼動畫的模式。一部好的作品,要有自己的精神。在亞洲,我們是最大的國家,但我們的動畫卻不是最好。看看我們的近鄰日本,他們成功地走出了一條不同於迪斯尼的路。他們同樣獲得了成功。在我的記憶里我們這一代在小時候大部分看的片子都是那些日本的動畫片。不可否認的是他們做的真的很好,我很喜歡他們動畫片中的那些角色,真的很好,有特點。他們創作的題材很多,而且有很多都是十分有個性的東西。比如著名的有《聖鬥士星矢》。還有〈灌籃高手〉,〈千
與千尋〉等作品。他們還在很多方面有作品。比如體育類,他們有那些〈棒球英豪〉,〈足球小子〉,〈網球王子〉等好的作品。在那些格鬥方面,他們更是很有特點.像那些好的作品裡面,有多少是很著名的大作啊。〈幽游白書〉,〈北斗神拳〉,〈拳皇〉等作品都是很受歡迎的。在我小的時候,這些作品的圖書或者是光碟以及畫冊都賣的是十分火熱,幾乎是人人都看,人人都喜歡。對於一部動畫片來說,我們那個時候要的是它的情節和人物形象,對於它們的社會意義和技術含量都沒有去考慮過,也就是說,好的作品是以觀眾為評委的,我們動畫人要做的是滿足他們的要求,讓他們欣賞到可以很滿意的高水平的動畫片。
其實在很多時候我們中國的動畫還是很有優勢的,因為我們中國有著很久的歷史,有著豐富的文化,我們可以寫的東西很多,比如說我們國家的一些過去的傳說,小說,神話故事,以及那些名著的改編等都可以是題材的方向。我個人認為以前的一些中國的作品有很多是很好的。比如〈神筆馬良〉,〈大鬧天宮〉〈三個和尚〉〈葫蘆娃〉等。
我做為一名未來的動畫製作者我很希望讓自己的作品裡有自己的元素。我將來可以自己寫些劇本,因為我業余時間寫作有兩年,我不間斷的寫作。也有幾本自己的作品,都是未來要做動畫的。我是個比較喜歡聽歌的人,我的很多文學作品都是在那些歌中獲的啟發,有時候摸到一首很適合自己心情的歌,我會把它做為一個靈魂,用筆來編寫一個自己的故事。我想這對我未來的發展是很有好處的,我可以自己搞全創。一部好的作品,要有自己的精神。
再說一下動畫的主要角色。我個人認為,在一部比較完美的作品中?/div>
⑵ 網球王子中冰帝、青學、立海大的資料
青春學園網球社團青春學園,來源於日本動畫片《網球王子》,是運動題材的勵志動畫。青學網球社在東京都素以強校著稱。社員均視彼此為敵手,環境中彌漫著連一秒鍾也不容鬆懈的緊張感,正是這嚴苛的競爭意識,才塑造出青學網球社高超的水準。青學網球部以獨創的練習方式、重視選手自主性的指導方式,一手建立起青學的地位。成員:越前龍馬、不二周助、手冢國光、桃城武、菊丸英二、大石秀一郎、乾貞治、海堂薰及河村隆。
概述
在美國JR.大會取得4連勝的天才網球少年越前龍馬受到曾為網壇風雲人物的父親越前南次郎的召喚回到日本,並進入名門學校青春學園中等部的網球部。網球部的教練是父親南次郎的前輩龍崎,隊員以部長手冢國光為首,副部長大石秀一郎,擁有卓越的球覺的天才不二周助,擅長特技打法的菊丸英二,徹底的數據主義的乾貞治,一拿起球拍就好像變了另一個人似的的河村隆,喜怒哀樂無常的桃城武,體力過於常人的海堂薰……龍馬的目中無人雖然不招隊友們的喜愛,但他以其壓倒性的實力讓人對他刮目相看……
編輯本段青學總資料
青春學園國中部(SEIGAKU 東京私立) 總生徒數:1442 男731 女711 1925年建校 佔地面積:不明~ 校長:石川博之 宗旨: 本校標榜透過各式各樣的的活動來培育文武兼備的人才。 理念: 1~採取一貫的教育體系令學生們可自由選擇學習范圍。 2~透過社團活動和委員會活動來學習集體生活。 3~以充實完善的設備讓學生們輕松享受學習的樂趣。 校內設施: 教學大樓~寬敞舒適 網球場~五塊培養下一任王者的理想場地。 福利社~以合理的價錢滿足學生們的需要(食物為主) 游泳池~除了游泳,也有水球和水上芭蕾的設備。 體育館~舉行典禮和活動的地方。 操場~學生揮灑汗水的地方。 其他~校園周圍種滿了櫻花,杏樹等多種樹木,讓整個學校綠蔭環繞。 年中例行活動: 開學/入學典禮 迎新會 家庭訪問 體能測試 身體檢查 制服換季 運動會 懇親會 暑假游泳/補習教室 聯合游泳比賽 高中說明會 聯合田徑比賽 學生會選舉 修學旅行 英文檢定試 文化祭 聯合音樂會 遠足 家長會 大掃除 滑雪教室 書法展 校園新生開放日 研修會 新生入學考試 電影會(只限三年級) 榭師會 畢業典禮
社團介紹:
運動部~男子網球 文化部~文藝 ~女子網球 ~美術 ~男子籃球 ~戲劇 ~女子籃球~新聞 ~男子排球~科學 ~女子排球 ~攝影 ~乒乓球~廣播
青學成員圖片 (20張)~棒球 ~音樂 ~曲棍球 ~吹奏樂 ~羽毛球 ~合唱 ~美式足球~插花 ~田徑 ~茶道 ~游泳 ~劍道 ~柔道 ~弓道(射箭) ~相撲
編輯本段網球社介紹:
貫徹到底的集中力!! 切忌輕忽大意和過度自信的競爭意識深入其中。 青學網球社在東京都素以強校著稱。社員均視彼此為敵手,環境中彌漫著連一秒鍾也不容鬆懈的緊張感,正是這嚴苛的競爭意識,才塑造出青學網球社高超的水準。 社長/手冢國光(三年級) 副社長/大石秀一郎(三年級) 會計/西秀人(三年級)(先生不知何許人也......) 物品管理/桑原直哉(三年級)(亦不詳其姓字......) 顧問/龍崎堇 總社員/ 33 名 星期一:一年級:揮拍二、三年級:基礎練習 星期二:休息(比賽前則是練習) 星期三:一年級:揮拍二、三年級:基礎練習 星期四:休息 星期五:協同練習/正選球員自由練習 星期六:一年級:揮拍二、三年級:基礎練習 星期日:休息(自主練習) 晨間訓練項目( 6:50 ~ 8:15 ) 全體:慢跑一年級:揮拍 500 下 二、三年級:自由練習 * 比賽前是正選球員的特別練習 (每天固定跑步,培養基本體力及精神力) 練習時,通常按實力以校隊成員、2-3年級及1年級來分組進行。跟實力相當的隊友相互較勁,能提高選手們的士氣。 顧問: 龍崎堇 以重視選手自主性的指導方式,一手建立起今日青學的地位。藉由絕妙的人心掌握技術恩威並施,激發選手的實力。 ~球隊戰力 單打: ★★★★★ 雙打: ★★★☆☆ 場外指導:★★★☆☆ 綜合能力:★★★★☆ 青學獨創的練習方式 把球塗成不同顏色,然後將丟過來的球擊中與球同色的三角錐。校隊則會以不同於一般練習的獨到方式強化實習。(漸漸加快指令來強化集中力) ~青學網球社社辦 電燈開關~社辦的電燈多為總是最早到的大石打開的,如果不節約用電的話,會挨手冢的罵。 長板凳~塑膠制的長板凳,主要是高年級學長在使用,要是亂堆東西在上面,手冢會大發雷霆。 急救箱~社員練習受傷時所使用的急救箱。因為已經用慣了,連到大賽會場也會帶著去。 獎杯~剛創社時所獲得的獎杯就隨意地擺置在這里。近年拿到的則陳列於校內。 移動式的白板~上面寫著當天的練習項目或是比賽日期等時間表。 網球框:整籠滿滿的網球。和放在倉庫里的不同。這些是為了個人練慣用而放置在社辦的。 青學校隊制服 用色設置成藍、紅、白。跟青學校徽用色相同,以冷靜的藍,熱情的紅,純潔的白作為主題。裡面自由穿著,基本上是要穿吸汗性強的青學POLO衫,但也可以穿T桖。
編輯本段~FANS 對青學的問答~
Q1:青學每位網球社員的學業成績各是如何呢? A1乾:手冢是個有學生會長風范的優等生。學年第一名是大石吧。聽說一年級的堀尾成績不好。如果只看數理科的的話,我應該就是學年第一名了吧。 Q2:操場一圈大約多少公尺? A2桃城:一圈有240公尺喔。應該比田徑跑道短吧。這么說來,我跑了100圈,不就等於中了24公里?這可不是開玩笑的耶,不是開玩笑的喔。 Q3:不二同學,青醋喝起來的滋味如何? A3不二:當時我突然全身無力。。。其實喝下去過後,我腦中有一陣子是一片空白。印象中在喝下去的那一瞬間,是還覺得沒問題的啦。老實說,我不太敢喝醋。 Q4:有沒有校隊以外的三年級社員? A4手冢:三年級共有9位。解答完畢!! Q5:桃城同學,你對小杏有什麼感覺? A5桃城:小杏?喔 橘妹啊?我現在滿腦子只有網球,小杏只是打網球的同好啦!哈哈哈。。。。我,我是說真的嘛。 Q6:大石好像滿會打保齡球的,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打的呢?而且你還說「真懷念」。。。 A6大石:是小時候。原本夢想要成為職業選手的章高叔叔教我打。只不過後來他卻去當醫生了啦。 Q7:龍馬是從幾歲開始打網球的? A7龍馬:不記得了。而且我家又一直都有球拍和網球,該不會一出生就開始打了吧。
學校名稱:冰帝學園 網球隊成員組成: 跡部景吾、芥川慈郎、樺地崇弘、忍足侑士、向日岳人、宍戸亮、鳳長太郎、日吉若等。 冰帝網球隊主要成員陣容
球隊介紹: 動畫中去年的全國季軍(漫畫原著的去年全國季軍是四天寶寺),東京地區都大會冠軍,被真田稱之為每年都會出現在關東大賽的最好球隊,擁有超過200人的網球部,拉拉隊聲勢浩大,在冰帝只要有實力就可以成為正選,但正選球員一旦比賽失敗就立刻被剔除,每次都要到關東地區大賽才顯示出真正的實力。
基本信息
HYOTEI GAKUEN ■學園升學體制 幼教部→國中部→高中部→大學部 (均為推薦入學) ■總學生人數:1652名 男生1021名/女生 631名 ■校地面積:36845平方公尺 ■創校年:1919年
冰帝學園國中部校歌
山上吹來 如霧低雲 冰帝 晨光中益顯清明 朋友啊 雄赳赳氣昂昂地向夕陽
冰帝學園 動漫劇照(20張)大聲高唱 因為你 我們共同行動 一起培養 正直的心 聯系彼此的友情 是多麼美好 冰帝 冰帝 其名已高 偉大的 期待與功動 背負於身 日日勤奮不懈 緬懷 賢明的前輩們莫忘恩澤 牢記於心 文學道上 信步而行 師長壯麗 而又欣欣向榮 冰帝 冰帝 其名遍天下 美好典範 廣傳於世 聲譽遠播 直至遠方 高舉遵奉的是真理
冰帝學園 漫畫版圖片(3張)一心一意 貫徹到底 吾校為碉堡 吾等更為燈火 照耀校舍 千秋萬歲 冰帝 冰帝 其名永受尊崇
上下學時
上下學時,基本上須穿著基本服裝。通常方式為步行、搭公車、電車等其中之一,若有監護人以及代理監護人同行,也可以私家轎車接送。
課外活動
對於社團活動和學生會活動的推動也不遺餘力。從與他校交流頻繁的這些課外活動當中,學生們應可體會身為「學生代表」的責任感。
海外留學體系
領先國際化時代,本校自古以來即致力於海外交流。透過與國外4所姊妹校之交換留學及進修旅行,讓學生親身感受海外的風氣。再則,活用這種經驗而就職的人也不在少數。
課程內容
必修科目: 國語:Ⅰ-白話文 Ⅱ-古文 Ⅲ-漢文 數學:Ⅰ-代數 Ⅱ-幾何
冰帝學園 動漫宣傳圖(10張)理化:Ⅰ-科學/化學 Ⅱ-物理 Ⅲ-生物/地球科學 社會:Ⅰ-地理 Ⅱ-歷史 Ⅲ-政治/經濟 英語:Ⅰ-英語文法 Ⅱ-英語讀本 Ⅲ-英語會話 體育:Ⅰ-器械體操/室內球類 Ⅱ-田徑/戶外球類 技術、家政:Ⅰ-技術 Ⅱ-家政 Ⅲ-醫療 選修科目: 音樂/美術/電腦/書法/德語/法語/希臘語/西班牙語
運動社團
網球社 棒球社 足球社 橄欖球社 田徑社 籃球社 排球社 美式足球社 撞球社 游泳社 西洋劍社 劍道社 柔道社 弓道社 空手道 馬術社 女子軟式壘球社 登山社 滑雪社 器械體操社 啦啦隊 啦啦隊長社 跆拳道社
文化社團
文藝社 英語研究社 語言學社 數學研究社 物理社 化學社 美術社 合唱團 吹奏樂社 電腦社 天文學社 廣播社 模型社 將棋社 圍棋社 近代戲劇研究社 攝影社 書法社 烹飪社 茶道社 新聞社 話劇社
去年度 社團活動主要成績
網球社 打進全國大賽前16名 棒球社 晉級全國大賽 排球社 晉級全國大賽 合唱團 全國合唱比賽第4名
年中例行活動
4月 入學典禮/開學典禮 迎新會 校慶 5月 遠足 期中考 校內球類大賽 6月 幼教部、國中、高中、大學交流會 偏差值測試 地區交流對抗賽 7月 期末考 歌劇鑒賞會 校內游泳大賽 學生總會 結業典禮 8月 森林學校教學 姐妹校研習旅行 9月 開學典禮 學生會選舉 社會科見習 10月 期中考 運動會 修學旅行 11月 文化祭 辯論大賽 期末考 12月 懇親會 高中部見習會 結業典禮 滑雪教室 1月 開學典禮 新春開筆大會 合唱比賽 2月 新生訓練 期末考 3月 急救研習營 畢業旅行 畢業典禮/結業典禮
編輯本段冰帝學園網球社介紹
簡介
冰帝學園國中部 社員總數超過200人!絕不勾結徇私的真正「戰斗集團」。 去年搶下都大賽冠軍的強校。確保其強大威力的,是堅強的陣容和徹頭徹尾的實力主義。 不流於私情只重視結果的態度將他們推向高峰。
立海大附屬中學,神奈川私立學校《網球王子》中,青春學園隊員在關東大賽和全國大賽決賽上對抗的對手,被稱為王者的學校。由部長幸村精市和副部長真田弦一郎領軍,連續2年稱霸全國大賽。
目錄
網球社簡介
體育科目實習體育科目范圍
運動類社團活動
運動類社團戰績
連續2年稱霸全國大賽
網球社介紹球隊戰力
日常活動
立海大網球社社辦
問題時間——帝王的漫談
關東大賽對戰青學成績(TV版)
關東大賽對戰青學成績(漫畫版)
人物檔案幸村精市
真田弦一郎
柳蓮二
切原赤也
丸井文太
胡狼 桑原
仁王 雅治
柳生 比呂士
真田給正選成員的字
立海大出場網球社簡介
體育科目 實習體育科目范圍
運動類社團活動
運動類社團戰績
連續2年稱霸全國大賽
網球社介紹 球隊戰力
日常活動
立海大網球社社辦
問題時間——帝王的漫談
關東大賽對戰青學成績(TV版)
關東大賽對戰青學成績(漫畫版)
人物檔案 幸村精市
真田弦一郎
柳蓮二
切原赤也
丸井文太
胡狼 桑原
仁王 雅治
柳生 比呂士
真田給正選成員的字
立海大出場
展開編輯本段網球社簡介
連續2年稱霸全國大賽 立海大網球部正式成員
,戰績卓然超群。由部長幸村精市和副部長真田弦一郎領軍,全體社員團結一致達成了全國二連霸的戰果。立海就是全國首屈一指的存在,是國中網球界里實力NO.1的代名詞。學校簡介 出自許斐剛原作動漫《網球王子》。 青春學園隊員在關東大賽上對抗的對手,實力出奇的強。被稱為王者的學校。 立海大學附屬國中(Rikkai daigaku fuzoku chuu),位屬神奈川私立中學。本校歷史悠久,續業彪炳。創校至今,已造就出無數誠實、正直、充滿理想與希望的學生。可以向各位保證,這里正是在青少年這段人生黃金時期淬勵自我的最佳場所。 ■校長吉澤勉的問候 本校三寶即為歷史,環境與學生。歡迎各位也來和優秀的學長們共同歌頌青春! 立海大同人
■總學生人數:2677名 (男生1514名,女生1163名) ■校地面積:70000平方公尺 ■創校年:1878年 ■年中主要例行活動 迎新會(四月份開學) 修學旅行(可自由選擇海外或國內) 海原祭(中、高、大學部聯合文化祭) 運動會 校外觀摩 高中、大學觀摩會 中、高、大學部學生懇談會 滑雪教室 新春開筆大會 合唱比賽 ■培育出對凡事都會全力以赴的熾熱靈魂 [智育]、[體育]、普重乃教育之基石 我們認為人類乃是由[身]與[心]所構成。讓學生在這兩方面健全、順利地成長正是我們的使命。而成長茁壯後的諸位在成年出社會後將有何種表現則是我們最熱切的期待。 想要穩健踏實又快樂地生活在這嚴酷的現代社會里,智慧是絕對必要的條件。不提倡分數主義,貨真價實的[智育]就在這里。 由學生自行選擇學科,尊重自主性的課程設計 在社會及外語方面,學生可將學習重點放在自己所喜歡的領域。尊重學生自主性乃是本校的教學宗旨。 立海大同人
培育出富有國際色彩的學生 本校積極實施外語教育、招收留學生,並編入外籍學生,已建構成一個足以培育出[國際人]的教育環境。 在校生傑克桑原的話:我也想要進軍全世界!我是日本和巴西的混血兒。終有一天要以網球超越全國的國界。 ■選修科目範例(由學生自行選擇學科,尊重自主性的課程設計) 社會學包括經濟,歷史,公民。 外語包括英語,法語,德語。 ■國中→大學的一貫教育 之所以實施由國中連結到大學的一貫教育,乃是出於本校想要終生守護學生的這份責任感。 ■以強建的體魄活潑生活 有健康的身體才有社會生活。本校的體育教育馳名全國。長期的經歷與技術的累積,也表現在社團活動的比賽中。
編輯本段體育科目
即使是日常進行的體育授課,我們也透過異於外校的豐富多樣實習科目,讓學生們在愉快的環境下鍛煉強健的體魄。
實習體育科目范圍
足球 棒球 立海大正式隊員(慶祝版)
籃球 排球 羽毛球 躲避球 疊羅漢 墊上運\動 單扛 游泳 五人制室內足球 槌球 手球 沙灘排球
運動類社團活動
運\動類社團活動方面,本校有多數社團名震全國。透過全國性的活動,可培育出強健的體能和團結力。
運動類社團戰績
網球社…縣大賽冠軍、關東大賽冠軍、全國大賽冠軍 立海大網球部正式隊員(休閑版)
棒球社…縣大賽冠軍、全國大賽冠軍 籃球社…縣大賽冠軍、關東大賽亞軍 排球社…縣大賽亞軍、關東區選拔交流賽亞軍 壘球社…縣大賽冠軍、關東大賽亞軍、全國大賽亞軍 田徑社…縣大賽團體組1000M接力賽冠軍 相撲社…縣大賽團體組亞軍
連續2年稱霸全國大賽
網球社的戰績卓然超群。由社長幸村同學和副社長真田同學領軍,全體社員團結一致達成了全國二連霸(現階段)的戰果。
編輯本段網球社介紹
連戰皆捷乃宿命!自尊超強的不敗帝國!! [立海大附中]是國中網球界里實力的代名詞。這支面對來自全國各地強敵環伺,仍能堅守王座的日本第一軍團,也是全國律紀最嚴的軍團。
球隊戰力
單打:★★★★★ 雙打:★★★★★ 場外指導:★★★★☆ 綜合能力:★★★★★
日常活動
部長、教練/幸村精市(3年) 副部長/真田弦一郎(3年) z總部員/52名 月:全體會議 火:基礎訓練 水:基礎訓練和練習賽 木:基礎訓練 金:正選會議和練習賽 土:上午基礎練習下午集體練習 日:練習賽 晨練時間: 7:00
立海大網球社社辦
◆ 照片 大賽優勝時所拍攝的選手團體照。由於建校歷史悠久,也有黑白照片點綴其間。 ◆ 獎杯 常勝歷史所堆砌出的優勝獎杯和獎牌!對社員極具激勵之效。 ◆ 白板 在用來記錄出席狀況及預定事項的白板上方,寫著意為保持平常心的[堅忍不拔]標語。 ◆ 置物櫃 練球之時放置制服及學業用品的置物櫃,大家總是排放得很整齊。 ◆ 書架 收納有本校過去比賽和別校情報等等資料的書架,由柳負責管理。
問題時間——帝王的漫談
Q1:立海大中的實力有多強呢? A1幸村:請觀看我們的比賽。我們的戰績是連續十五年關東大賽冠軍,連續兩年全國大賽冠軍。但比起數字,還是觀看比賽較容易體會我們的實力呢。至少我是這樣。(話外音切原:部長還真是自大!幸村:不是自大,是自信。) Q2:立海大附中為何會這么強大? A2真田:因為堅持不懈的努力。據說本校從以前便致力於體育方面的教學。不過最大的因素想必還是社員們堅持不懈的努力吧。 Q3:真田副社長看起來很恐怖,實際上又是如何呢? A3(丸井):很恐怖?啊。。果然大家也都這么覺得他很恐怖嗎?大家的確都說副社長的臉很恐怖喔!啥?不是在講他的臉?哎呀!真抱歉。 Q4:切原同學為什麼眼睛會變紅? A4(桑原):是血壓升高吧?雖然當事人好像並未察覺,可是那小子只要一興奮起來就會熱血沸騰。眼睛的血管也就是因此才充血的吧?托他的福,總是害得我們跟著倒霉。 Q5:立海大附中過去曾有在正式比賽中戰敗的紀錄嗎? A5(切原)這個嘛……畢竟本校歷史悠久,所以或許也曾輸過。只不過最近都是連戰皆捷啦。而且將來也會繼續贏下去。 Q6:立海大附中好像相當地強,你們平時都做些什麼樣的練習? A6(柳生):讓我來告訴你吧。首先,禮拜一要。。。哎呀,練習表是最高機密。很抱歉,難得你都問了,我卻無法奉告。 Q7:文太嘴裡總是嚼著口香糖,你喜歡什麼樣的口味? A7(文太):青蘋果口味。……還有葡萄口味、藍莓口味、草莓口味、蔓越莓口味……我好像每樣都喜歡。唔!口水快流出來了。 Q8:三年級走後,切原能帶好立海大網球部嗎? A8:真田:以他的實力應該沒有問題。 幸村:性格可能要改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