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日本動畫片里的人做成的立體的手工品 叫什麼 收藏用的那種
1、手辦(也有叫首辦或者手版)的名稱經常會被混淆到所有人物模型上。其實真正意義上的手辦都是表現原型師個性的GARAGE KIT(簡稱GK),是指沒有大量生產的模型套件。因為產量很少而且在開模的復雜度上有著很高的難度,因此價格一般都很昂貴。因為樹脂材料的特性,很適合表現非常細致的細節部分和人物。大部分手辦都是工廠提供的半成品白模,需要自己動手打磨、拼裝、上色等一系列復雜的工藝,而且難度遠大於一般模型製作。單單從上色來說,需要一定的美術功底以及噴筆這樣昂貴的塗裝工具。因此不是一般人能夠輕易嘗試的東西。由於手辦的加工過程是全手工的,因而手辦完成品的價格也是比較高的。
2、PVC FIGURE(PF),俗稱「手辦」,但實際上與手辦(GK)絕對不一樣的東西。
FIGURE,根據詞面意思是人偶、人形的意思,即從動漫作品人物的人偶,而PVC則是指PF的材料——PVC膠。
❷ 日本動漫經常出現的這個叫做什麼東西。
名字很多:鹿威、僧都、添水。
「鹿威」指對鹿發威的東西,其實就是指威嚇動物的工具。「鹿威」也曾被誤寫成「獅威」,或者「鹿脅」「 獅脅」。「鹿威」有幾個種類,包括稻草人,驅鳥響板,「添水」等,在日本,「鹿威」最主要的是指一種用竹管製作的東西——「添水」,也稱作「僧都」。所謂「添水」就是把竹筒用一個架子架起來,然後將其擺放在一個水源下面,當水流滿竹筒後,平衡被打破,竹筒就會反轉把流入的水全部倒出來,竹筒反轉過程必然會碰到一塊事先擺放好的石頭,因此發出一聲清脆的響聲,迷人悅耳。當然,悅耳境界也是逐漸發展而來的,其初衷是用來驚嚇動物,響動要大,到了今天,「添水」則變成一種庭院裝飾,還具有了某種禪意。
「添水」本來的功能,越來越不重要,人們開始對其發出的聲響發生興趣,並開始玩味欣賞,逐漸具有了文化的內涵,認為聽其聲是一種雅趣,觀其形,也具有了美感。於是遍布於田野的「添水」開始走進寺院和庭院,被用作裝飾品。水源也變得講究,有的引來山澗小溪,以竹或木搭橋,蜿蜒流入竹筒,而竹筒則隱藏在幽靜之處。有時還可見,竹筒前端放著一塊圓潤的石臼,裡面清水囤積,周邊綠苔叢生,具有了獨特的美感。日本最著名的「添水」就在京都的詩仙堂,堪稱「添水」走入庭院的鼻祖。
「添水」之所以也被稱作「僧都」也緣於此。傳說在奈良時代末期到平安時代,有一位高僧名叫玄賓僧都。他被天皇招到宮廷之中,但是本人卻討厭功名,於是奔向山澗田野,在丹波等地的田舍流浪。因此世間開始把他稱為「山田僧都」,每到收獲的季節,僧都都幫著農夫們驅趕麻雀烏鴉等,農民都非常感謝他。後來,著名庭院建造大師石川丈山就根據這個故事,把驅趕鹿、狐狸等動物的用具命名為「僧都」,以示紀念。
❸ 動漫里有哪些比四次元口袋還神奇的道具
我認為動漫中的神奇道具總是讓人感到應接不暇,而哆啦a夢中的「四次元口袋」則是其中的佼佼者,試問誰不想擁有一個裝滿神奇道具的「四次元口袋」?就算其中沒有神奇道具,但用來裝零食也是非常好的呀,可有個道具比「四次元口袋」還要神奇,你見過「四次元裙子」嗎?
「四次元裙子」還真是讓人看得臉紅心跳,而克子並不是唯一擁有「四次元裙子」的人,《甘城輝煌樂園救世主》中的千斗五十鈴也是擁有「四次元裙子」的人,不過她從「四次元裙子」中拿出的並不是大刀,而是槍。以上均為個人觀點
❹ 動漫周邊產品有哪些什麼是動漫周邊產品
這個問題我喜歡~玩動漫大概有8年了吧~不敢顯老,不過個人對動漫的愛你懂得~開始正題,所謂周邊,比如畫片,杯子,毛巾,一切一切的帶有動漫人物形象的用品都可以成為周邊,比較有代表性的話是抱枕,馬克杯,掛鏈一類的~還有就是手辦,這個可是代表了愛與和平的產物呢~但是這種神物的特點很簡單很明了就是一個字,貴,起碼我這幾年玩手辦扔進去了4000塊錢了....還有扭蛋,黏土之類的收藏品,雖說黏土也是手辦,但是相對的黏土的價格在200~300左右,做工感覺一般,手辦這種東西一般就是死宅的最愛,其他的還有同人小說,同人原聲,COSPLAY之外的同人產物~總之動漫可是一個了不起的產業呢~但是切忌,宅道無止境,入宅要慎重~你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