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動漫,日本動漫和美國動漫有什麼區別
中國動漫,日本動漫和美國動漫的區別是風格不同、形式不同、主要內容不同。
一、風格不同
1、中國動漫:中國動漫的原題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從繪畫到雕塑,從剪紙到皮影,很多優秀的民族民間藝術,都是值得借鑒的好材料。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借鑒和對本土現實生活的提純,使中國動漫呈現地道的中國風貌。
2、日本動漫:日本動漫通過出色的觀察力賦予角色以鮮明的活力,使得那些平面的人物看起來是那麼的有生命力,以至於觀眾根本不會在乎其視覺上「立體」與否,和整個畫面的配合,寥寥幾筆就能讓觀眾感受到劇情想要傳達的感受。
3、美國動漫:美國動漫以劇情片為主,情節曲折,生動有趣,人物性格鮮明,音樂優美動聽,引人人勝,特別注重細節的刻畫,做到了雅俗共賞,適合絕大多數觀眾的審美口味。
二、形式不同
1、中國動漫:中國動漫形式不拘一格,上下五千年、悠悠文明史,造就了中國動畫片百花齊放的格局,同是水墨動畫片,就可以運用多種風格的畫意。
2、日本動漫:日本動漫更多地體現了東方民族隱忍、含蓄的特徵,某種程度上甚至比中國人還更講究簡練與寫意的風采。日本動漫對動漫角色的二維處理,反映了對於國畫技巧的承襲。
3、美國動漫:美國動漫隨著動漫製作與電腦科技的結合,利用3D影像軟體增加了華麗炫目的畫面效果。
三、主要內容不同
1、中國動漫:中國動漫與古希臘、古羅馬以及歐美等國的魔鬼、魔法、巫術不同,中國動畫片中描寫的神仙、鬼怪、法術也完全本土化,像手持如意金箍棒、火眼金睛的孫悟空,行走駕雲的太白金星等。
2、日本動漫:日本動漫一類比較突顯團結就是力量這一主題,會以個人奮斗為線索以達到一個很高的目標,而另外一類則表達了成年人對於社會壓力的抗爭,希望回到為所欲為的小時侯。
3、美國動漫:美國動漫以主流動漫為主,有較強的主流化傾向。在美國,動漫的對象是兒童。動漫題材單一,主要強調影片的教育作用和民族文化,在任何情況下都必須遵循公認的社會准則和道德規范。
B. 中日動漫有何差別
動畫方面:
中國廣電局的人太死板,好的卻沒有所謂教育意義的動畫不肯批,即使製作者有心,上頭的人也是無情的,導致現在的中國動畫形式單一,內容幼稚。而很多中國人對於動畫的定位是「小孩子看的」,所以可想而知,中國動畫只能停留在這個層面上
而日本動畫,雖然有不少大打擦邊球,處處有色情、暴力的動畫,但是也有不少經典之作。因為他們有分級制度,市場更大,而且他們的技術、周邊開發什麼的也更強,還有漫畫支撐,所以比中國動畫更好。
漫畫方面:
中國現在的漫畫還不是很成熟,雖然也有不少佳作,但漫畫家的飯錢還是個問題,所以也有不少放棄的。不過現在也有很多好的漫畫,如果能和動畫產業聯合起來,中國的動漫事業一定能發達起來。
日本漫畫不用說了,那叫一個相當發達,各種周邊,還有什麼層出不窮的真人化、動畫化,漫畫作者一旦成功,變成有錢人就不是什麼遙不可及的事,既然有錢有實力,那漫畫質量也就相應的提升了,再加上什麼輕小說、游戲什麼的改編,日本漫畫的產業也自然就發達了。至於色情、暴力什麼的,那也是有分級制度的,太過分也會被歸到成人向去,普通電視劇和黃片的區別大家也知道吧。
C. 中日動漫差異
我覺的主要是中國政府的文化價值取向和日本的不一樣 之所謂什麼樣的土壤培育什麼樣的水果
中國政府認為動畫和漫畫是分開的 動畫在電視上播出是為了配合教育工作 為的是從小就灌輸給電視機前的孩子乏味的說教 老是拍一些關於成語故事 歷史人物傳記的科普教育動畫 你說除了不懂事的小孩子看稍大點的人誰有興致看呢 歸根接地就是媒體輿論掌握在政府手裡 動畫是配合政府做教育宣傳思想工作的 這和中日之間的國情有很大的關系 日本自戰後以來走的是民主道路 政府不能掌握全部的媒體宣傳權和過多的干涉文化影視作品的審核權 很多電視台都是日本私人企業 都有私人頻道的為了擴大私營電視頻道的收益 私人傳媒公司很樂意出錢請動畫製作公司製作一些具有很濃的商業色彩的動畫作品 這要會提高收視率 而且日本自戰後以來為了樹立日本的新形象吧文化傳媒產業很大的份額都分配給了私營企業 於是私營的電視頻道就如同雨後春筍般發達起來 再就是日本沒有像中國廣電總局這類的影視產品審核機構 即使有也對影視動畫片大開綠燈 所以就刺激了日本動漫產業的發展 舉個例子前幾年有個導演拍了部關於靖國神社題材的紀錄片《靖國》片中頗有譴責日本在中國犯下戰爭罪行的意思 按理說這種所謂「侮辱」日本民族的辱日題材影片應該和大陸的一些抗戰片一樣被日本禁止播映 但是正是這部辱日電影竟然在日本公映了為此還引起了廣大日本愛國人士(我們稱為右翼人士)的抗議示威活動 但是還是在日本播出了 像什麼《東京審判》《南京!南京!》這類的嚴重傷害日本人民民族感情的辱日題材電影都在日本播出過
哪怕日本領導人安倍等人強烈不滿那也沒轍因為日本沒有廣電總局沒法捍衛日本民族的尊嚴 特別像特設影視作品《哥斯拉》系列《奧特曼》系列題材都涉及在日本進行大規模破壞活動影片要在中國屬於嚴重辱華的影視作品在日本反而大受歡迎 可以說日本的文化產品審查很成問題的(在國人眼裡) 這就是中日動漫題材之所以不同的原因 當年星爺的力作《少林足球》在大陸也被禁映了
原因據說是大陸的一些佛教人士對此類拿佛教文化進行惡搞的影視作品強烈不滿所以徵求了那些
長老們的專業反對意見於是就被禁止公映了 像《功夫熊貓》在國內公映的時候也遭到廣大愛國人士的強烈抗議 當然還有成龍大哥的《功夫夢》羅伯·馬歇爾《藝妓回憶錄》也被冠上辱華罪名
動畫題材的限制及內容的限制 中國政府對動畫片的題材內容的限制很大 像根據一些傳統文化中的根據超自然現象和民間傳奇故事所創作的小說像《封神演義》《西遊記》《聊齋》《搜神記》《平妖傳》《子不語》《山海經》等等都被打上了封建迷信不健康的思想 是不能拍成動畫片在電視上播出的因為涉及封建迷信思想 既然傳統的鬼怪傳奇題材的動畫片不讓搞那就搞科幻題材的吧也算是為科普教育事業做得宣傳吧也不行 科幻題材動畫只能有科不能有幻 所謂的科不是科幻的科是科普的科 要是科普加上幻想那就得被扣上宣揚不可知論唯心主義背離無神論客觀唯物主義的思想指導了 因為是科幻動畫肯定得涉及到外太空探索 地位文明 外星人 星球大戰 超自然未知現象 史前文化探秘 神秘生物 人工智慧 高智能機器人 時間旅行 平行宇宙這類很深奧的科幻知識 有一種在目前來說科學難以解答的問題 這些內容自然就和傳統的神怪傳奇內容成為一條繩上的螞蚱了 因此過分的宣揚什麼外星人 神秘生物 穿越就和神話鬼怪傳奇小說中的離奇內容一樣了 也是被嚴格禁止的 特別是像科幻未來戰爭題材的動畫作品像日本的《高達》《太空堡壘》《宇宙戰艦大和號》《EVA》《機械戰警》《攻殼機動隊》《蘋果核戰記》《櫻花大戰》《全金屬狂潮》等等大量的機器人戰斗系列動畫作品都有很多的暴力成分在裡面(國人認為)這類涉及戰爭暴力流血內容的科幻動畫作品也都是不能鼓勵創作的因為嚴重違反和諧社會的建設 小孩子要是看多了像《北斗神拳》這類的暴力作品長大了還不是社會很嚴重的和諧隱患啊 所以無論是奇幻類的神怪傳奇動畫還是科幻類的機器人戰爭動畫因為題材涉及不找邊際的想像和表現出的戰爭暴力流血內容都是會被禁止出現的 這就是為什麼中國有這么多的神話故事和目前這么先進的科技卻做不出出色的傳統奇幻動畫和先進的科幻動畫的原因 當然早期的《葫蘆兄弟》《人參王國》《中華上下五千年》
《太陽之子》除外 當時因為是改革開發為了趕潮流也拍了一些在現在人眼裡屬於奇幻科幻的動畫片但是並沒有成為日本奇幻科幻動畫片的商業氣候 屬於曇花一現 教育部力推的還是奇幻動畫片《西遊記》《天上掉下個豬八戒》科普動畫片《海爾兄弟》(據說是為了宣傳海爾公司電器產品)
反觀日本動漫就沒有像中國這類的過多內容題材限制了像奇幻神怪題材作品裡很多元素都是關於日本傳統的妖怪文化 陰陽術文化 在中國政府眼裡就屬於封建迷信所以大陸不可能在電視上播放怪力亂神題材的動畫片 像四大名著中的《水滸傳》《三國演義》其中都帶有很多的鬼神傳奇色彩 像《水滸傳》中開始的洪太尉釋放108魔星的橋段就屬於所謂的封建迷信所以央視版《水滸》吧這段給刪了 再就是《三國演義》原著開始的東漢末年的一些離奇的自然現象和開始的黃巾之亂的法術戰斗和之後的於吉和左慈的出場的關於法術的描寫都沒有拍攝出來一筆帶過 所以中國傳統的像《搜神記》《聊齋》《子不語》這類的關於鬼怪題材的小說很難被搬上動畫銀幕的(扯遠了)
奇幻類的動畫片西方奇幻代表作是《羅德島戰記》《秀逗魔法師》特別是魔法題材動畫更是多如牛毛像《魔卡少女櫻》《魔法先生》《魔法少女》《鋼之煉金術師》《驅魔少年》最近大熱的《妖精的尾巴》《家庭教師》《游戲王》等等等(但我認為《游戲王》應該屬於競技類動漫日本獨有的一種動畫題材區別於單純的體育動漫應該和《魔卡少女櫻》(又名《庫洛魔法使》)《口袋妖怪》(又名《寵物小精靈》)《數碼暴龍》(又名《數碼寶貝》)同一種類型的是養成加對戰競技類的和單純的體育競技還有很大的不同) 東方奇幻 代表作主要是根據日本的傳統鬼怪傳奇故事改編拓展的像《天上天下》《鬼神童子》《人形草紙左近》《少年陰陽師》《結界師》《幽游白書》《通靈王》《滑頭鬼之孫》《青之驅魔師》神作(很多人這么認為)《死神》(後面跟的英文單詞忘了怎麼拼了)都屬於奇幻神話鬼怪題材動畫 在這里要對日本動漫界的作品做個歸類
科幻動畫 主要是機器人動畫 《鐵人》《高達》些列 《太空堡壘》系列 《EVA》系列《飛躍巔峰》系列《七星物語》《翼神傳說》《蒼穹的法芙娜》《天元突破》《大空魔龍》《勇者王》(嘎!嘎!嘎!嘎!嘎!嘎!熱血沸騰)《六神合體》(《雷霆王》)《戰神金剛》(宇宙的保護神)《戰國魔神》等等這類的機器人動畫多的車拉船載夠你看一輩子的了詳見《超級機器人大戰》
太空歌劇類科幻動畫 《銀河英雄傳說》《銀河戰國群雄傳》就看過這兩部
科幻冒險類科幻動畫 《宇宙戰艦大和號》《青之六號》《蘋果核戰記》《攻殼機動隊》《全金屬狂潮》《日本鎖國》《阿基拉》比較知名的就看過這幾部
朋克架空類科幻動畫《天空之城》《哈爾的移動城堡》《海底兩萬里之藍寶石之迷》《櫻花大戰》《蒸汽少年》比較知名的就看過這幾部
科幻偶像類科幻動畫 《鐵臂阿童木》《哆啦a夢》《青蛙軍曹》(應該是惡搞類才對)知名度高的
奇幻動畫 主要分魔法類(西方奇幻) 妖法類(東方奇幻) 代表作是《命運守護夜》《羅德島戰記》《劍風傳說》《魔法奇兵》《魔法老師》《魔法少女》《秀逗魔法師》《天上天下》《鬼神童子》《人形草紙》《少年陰陽師》《幽游白書》比較多不一一列舉特別是魔法少女題材的
特殊職業養成冒險類 (涵蓋面很廣科幻奇幻都有涉及)《海盜王》(《ONE PICE》)海盜養成計劃《火影忍者》(《NARUTO》)忍者養成計劃《死神》(《BLEACH》)死神養成計劃《獵人》獵人養成計劃《通靈王》通靈師養成計劃 《滑頭鬼之孫》妖師養成計劃 《鋼之煉金術師》煉金術師養成計劃 《驅魔少年》驅魔人養成計劃 《青之驅魔師》驅魔師養成計劃 《妖精的尾巴》魔導士養成計劃 《家庭教師》黑幫養成計劃 《蟲奉行》除蟲師養成計劃 《食夢者》漫畫家養成計劃
就知道這些先寫在這
特殊職業競技養成類 目前比較成熟的幾部(這種動漫題材比較難搞所以經典的沒幾部) 《游戲王》系列《庫洛魔法使》《口袋妖怪》系列《數碼暴龍》系列比較知名的就知道這些先寫在這
體育競技養成類 主要是團隊體育項目《棋魂》圍棋《明日之杖》拳擊《籃球飛人》籃球《棒球英豪》棒球《足球小將》足球《網球王子》網球《光速蒙面俠》美式足球《閃電十一人》足球《黑仔的籃球》籃球《賭博默示錄》賭博 《飛輪少年》旱冰 知名度比較高的就這幾部 好像關於乒乓球 麻將 將棋 保齡球 高爾夫等等體育運動還有不少相關漫畫但比較出名的還是團體體育項目
高智商偵探推理題材 (小說比較多一點)《名偵探柯南》《金田一少年事件》《死亡筆記》比較有知名度的就這幾部 難道是本各派的推理小說比較難寫的原因
飲食類動漫作品(這類題材的漫畫比動畫多也算是日本漫畫占很大以份額)《美食的俘虜》《中華一番》《將太的壽司》《孤獨的美食家》《日式麵包王》《彩虹拉麵》《大食客》《烤肉第一家》《天才廚師》《大使閣下的料理人》《美食偵探》《流氓蛋糕店》等等很多
鎧甲戰斗系動漫作品 各種類型鎧甲無所不包《聖鬥士星矢》《天空戰記》《宇宙騎士》《強制鎧甲凱普》《音波戰士》《鋼鐵神兵》《魔神壇鬥士》比較知名的幾部
武俠類 主要是日本劍客傳奇故事 代表作有 《侍魂》《浪客劍心》《浪客行》《新選組異聞錄》《鬼眼狂刀》《爆炸頭武士》(特別喜歡這部作品)槍械類游俠《神槍》《槍墓》
格鬥功夫類動漫(游戲比較多些)《北斗神拳》《蒼天神拳》《功夫小子》
戀愛系 像《福星小子》《亂馬》《天是紅河岸》那種 不太了解
美少女系 《美少女戰士》但目前泛濫的還是魔法少女系 不太了解
神作 開啟承前啟後的漫畫神作 《七龍珠》《阿拉蕾》《福星小子》
先寫這么多吧
D. 中國動漫與日本動漫的區別及各自的魅力所在
各區別如下:
一、魅力不同
1、日本動漫,動漫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而不失創新和吸引力。
2、中國動漫,獨特的藝術規律、具有獨特的中國特色與故事情節。
二、起源不同
1、日本動漫,1917年,下川凹夫攝制《芋川掠三玄關·一番之卷》,北山清太郎製作了《猿蟹合戰》,幸內純一創作了《塙凹內名刀之卷》,此三人為日本動畫的奠基人。
其中,下川凹夫創作的《芋川掠三玄關·一番之卷》被公認為日本的第一部動畫片。
2、中國動漫,中國動畫起源於20世紀20年代,1926年攝制了中國第一部動畫片《大鬧畫室》,揭開了中國動畫史的一頁。20世紀40年代,萬氏兄弟創作了中國動畫第一部長片《鐵扇公主》。
三、面向人群不同
1、日本動漫,而在動漫市場比較發達的美國和日本,已經有很多作品面向中高年齡層。日本動漫是可以為任何一個年齡段、任何一個領域服務。
2、中國動漫,目前國內的動畫作品大多是面向低齡兒童的,但是在近幾年逐漸為其他年齡段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