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動漫起源於哪個國家
去翻了下網路,動漫是漢語特有詞=Animation&Comic
Animation肯定得20世紀才有了
Comic的話,以下摘自網路
漫畫作為繪畫作品經歷了一個發展過程,從最初作為少數人的興趣愛好,已成為人們的普遍讀物,更是學生的最愛,並成為了漫畫控。雖然才剛蓬勃的漫畫,卻早在800年前,日本已有了漫畫的開始。
歐洲
起源時間:十六世紀
起源地點:義大利
起源時期:文藝復興
重點人物:列奧那多·達芬奇
十六世紀開始使用誇張的表現手法,本是作大壁畫時,在小紙上的速寫,但因誇張的畫作,滑稽的表現,而開始了西洋的漫畫
日本
起源時期:藤原時代、鐮倉時代、室町時代、德川時代
起源地點:日本
重點人物:土佐光行、土佐光信、宮崎駿
日式漫畫是漫畫的一種類型。
16世紀漫畫自西方傳入日本,並發展出獨特的繪畫風格,逐漸在日本形成了擁有大量讀者群的龐大產業,其影響也延伸到其他國家,其中宮崎駿入選美國漫畫殿
堂。日式漫畫並不局限於日本漫畫,在華人地區、韓國、東南亞和歐美等地區也有許多這種風格的作品。。
中國大陸
起源時間:民國十三、十四年
重點人物:豐子愷、陳師曾
豐子愷的漫畫在文學周報連載,也造成了當時風行,雖然中國此時才開始流行漫畫,起源卻是從清末開始,陳師曾的簡筆發表於太平洋報,但當時不稱為漫畫。
台灣
起源時間:二十世紀初
重點人物:楊國城、陳定國、王朝基、陳光熙、洪晁明
當時台灣漫畫的本土意識和色彩強烈,畫作總是富有地方色彩,楊國城、陳繼章開始繪制政治漫畫。後來許多漫畫家受到日本漫畫所影響,開始慢慢出現附有日本漫畫的作品。[1]
2. 動畫起源於哪個國家
動畫起源於歐洲,並不是一個國家一個人所創作的。
歷史:
1824年,英國人皮特·馬克·羅葛特首先發現了視覺暫留。
1824年英國人約翰·A·帕瑞思發明了「幻盤」(或留影盤)。圓盤的一面畫了一隻鳥,另外一面畫了一個空籠子,當圓盤被旋轉時,鳥在籠子里出現了。
1832年,比利時人約瑟夫·普拉托把畫好的圖片按照順序放在一部機器的圓盤上,圓盤可以在機器的帶動下轉動。這部機器還有一個觀察窗,用來觀看活動圖片效果。在機器的帶動下,圓盤低速旋轉。圓盤上的圖片也隨著圓盤旋轉,從觀察窗看過去,圖片似乎動了起來,形成動的畫面,這就是原始動畫的雛形。
1906年,美國人 詹姆斯·斯圖爾特·布萊克頓製作出一部接近現代動畫概念的影片,片名叫《滑稽臉的幽默相》,該片被譽為是世界上第一部動畫片。
1908年,法國人埃米爾·科爾首創用負片製作動畫影片,所謂負片,是影象與實際色彩恰好相反的膠片,如同今天的普通膠卷底片。採用負片製作動畫,從概念上解決了影片載體的問題,為今後動畫片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同時科爾也被稱作是「現代動畫之父」。
1909年,美國人溫瑟·麥凱用一萬張圖片表現了一段動畫故事《恐龍葛蒂》,這是迄今為止世界上公認的第一部象樣的動畫短片。
1913年,美國人伊爾·赫德創造了新的動畫製作工藝」賽璐璐片「,他先在塑料膠片上畫動畫片,然後再把畫在塑料膠片上的一幅幅圖片拍攝成動畫電影。多少年來,這種動畫製作工藝一直被沿用著。
1928年,華特·迪士尼創作出了第一部有聲動畫《威利號汽船》;1937年,又創作出第一部彩色動畫長片《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他逐漸把動畫影片推向了顛峰,在完善了動畫體系和製作工藝的同時,還把動畫片的製作與商業價值聯系了起來,被人們譽為」商業動畫之父「。
1995年,皮克斯公司製作出第一部三維動畫長片《玩具總動員》,使動畫行業煥發出新的活力。
原理:
動畫是通過把人物的表情、動作、變化等分解後畫成許多動作瞬間的畫幅,再用攝影機連續拍攝成一系列畫面,給視覺造成連續變化的圖畫。它的基本原理與電影、電視一樣,都是視覺暫留原理。醫學證明人類具有「視覺暫留」的特性,人的眼睛看到一幅畫或一個物體後,在0.34秒內不會消失。利用這一原理,在一幅畫還沒有消失前播放下一幅畫,就會給人造成一種流暢的視覺變化效果。
分類:
按工藝技術分為:平面手繪動畫、立體拍攝動畫、虛擬生成動畫、真人結合動畫;
按傳播媒介分為:影院動畫、電視動畫、廣告動畫、科教動畫;
按動畫性質分為:商業動畫、實驗動畫。
3. 《名偵探柯南》是哪個國家的動畫片
是日本
電視動畫片《名偵探柯南》改編自青山剛昌創作的同名漫畫作品,由TMS Entertainment(原東京電影新社)負責動畫製作,兒玉兼嗣、山本泰一郎、佐藤真人、於地紘仁、鐮仲史陽擔任導演,大野克夫負責音樂,1996年1月8日在讀賣電視台首播。
簡介
高中生偵探工藤新一和青梅竹馬的同學毛利蘭一同去游樂園玩的時候,目擊了黑衣男子的可疑交易現場。只顧偷看交易的工藤新一,卻忽略了從背後接近的另一名同夥。他被那名男子灌下了毒葯,當他醒來時,身體居然縮小了!
如果讓那些傢伙知道工藤新一還活著的話,不僅性命難保,還會危及身邊的人。在阿笠博士的建議下他決定隱瞞身份,在被小蘭問及名字時,化名江戶川柯南,為了搜集那些傢伙的情報,寄住在父親以偵探為業的小蘭家中。
謎團重重的黑衣組織……他所了解的,就只有他們是以酒的名稱作為代號的。為了揭露那些傢伙的真面目,小小偵探江戶川柯南開始大顯身手!
4. 動漫起源地在哪個國家
日本動畫已有九十多年的歷史,其可分為六個階段
一、戰前草創期
戰前草創期--由1917年日本開始有動畫到1945年日本戰敗為止。這段時期的前期主要是以世界名著為題材,而後期則由於日本軍國主義猖獗,因此動畫題材不離宣傳、誇耀日本軍國主義的路線
二、戰後探索期
戰後探索期--由日本戰敗到1947年為止。日本戰敗後,有些人鑒於戰爭的教訓,開始將反戰題材用在動畫上。這種題材影響深遠,直到現在還頗為流行。另外也有些人嘗試不同的動畫題材。所以這個時期的動畫題材從很有意義到很低級的題材,應有盡有。
三、題材確定期
四、畫技突破期
日本動畫發展至本時期結束時(1987年),劇情、內容、畫技皆已達到極高的水準。於是動畫進入了成熟期。
五、路線分化期
路線分化期(成熟期)--自1987年到90年代初。動畫進入成熟期後,便出現數部佳片。於是自1987年後半年以來,電視上的高年齡層動畫逐漸減少,而轉向動畫電影。以致於造成目前日本電視上找不到幾部好片,而電影幾科部部精彩的情況。
六、風格創新期
風格創新期--自1993年到現在。在畫技、製作手法、構思設計方面都日趨成熟的日本動畫,開始追求風格上的創新,試圖突破原有的模式,以完善的技巧,加上超越時空的構思,帶給觀眾全新的感官沖擊。電影《攻殼機動隊》(Ghost In The Shell)完全摒棄以往動畫明快輕松的風格,陰郁百壓抑,冷酷帶有對命運的困惑,與人類雖然身處高科技社會,但卻無法擺脫不安的未來的彷徨與孤獨相呼應。
起源:動畫的先驅者,不得不首先提到17世紀的耶穌會教士阿塔納斯·珂雪(Athanasius kircher)。1640年,珂雪發明了「魔術幻燈」(The Magic Lantern)。這可以說是動畫,也是所有電影的開始。
第一部利用逐格拍攝技術使無生命的物象造成活動錯覺的影片:是1898年美國維太格拉夫電影公司製作的《矮胖子》 ,出主意的是艾伯特.E.史密斯,他從小女兒的馬戲玩具構思出雜技家和動物的形象,然後用逐格拍攝方法拍成。 第一部剪影電影:是1916年美國布雷畫片公司製作的《裁縫英巴特》 ,由C.阿倫.吉爾伯特繪制。 第一部動畫片:是1900年J.斯圖亞特.勃拉克頓製作的美國動畫片《迷人的圖畫》
美國第一部動畫片出現於1907年,至2002年為止,經歷了5個發展階段。 一.1907~1937年是開創階段
二.1937~1949年是美國動畫片的初步發展時期.1937年,迪斯尼公司推出了《白雪公主》,片長達74分鍾,這在美國動畫片史上是個史無前例的創舉,繼而推出《木偶奇遇記》《幻想曲》《小鹿班比》等動畫長片
三.1950—1966年是美國動畫片第一次繁榮時期。
四.1967~1988年是美國動畫的蟄伏時期。
五.1989年,迪斯尼公司推出了《小美人魚》,獲得了極大成功,標志著美國動畫片又一次進入繁榮時期,一直持續至2002年。這個時期的代表作品很多
中國動畫片的發展經歷了6個時期:
1922~1945年是萌芽和探索時期
1946-1956年是中國動畫片的穩定發展時期
1957-1965年是中國動畫片第一個繁榮時期。
1966~1976年,是文化大革命時期
從1978年底開始,中國進入改革開放年代。這一時期,是20世紀中國動畫片最繁榮的年代。
世紀90年代成為中國動畫片生產的轉折時期。
進入2l世紀,中國的動畫公司、生產企業和動畫片產量持續增長。
至2002年全國動畫製作公司(包括相關企業)已有120多家,比上世紀80 年代末的20多家,增加了5倍。2001年中國共生產動畫短片7部,系列動畫片42部,總產量約18000分鍾,比2000年增長5000分鍾;2002 年共生產53部動畫系列片及短片,總產量共約17300分鍾,接近2001年的水平。
詳見網路 希望能幫你呵
希望採納
5. 卡通來源於哪個國家
卡通來源於美國。
最初為人工繪制,以連續播放圖畫、配音等方式,使平面人物會動、會說話,加上劇本進而形成可供人欣賞的戲劇。
卡通,英文是Cartoon,」Cartoon「一詞源自義大利文「cartone」,原意是「繪畫速寫用的厚紙」。
它誕生於1671年,速寫繪畫往往是簡練而誇張的,而漫畫的特點即是簡練且誇張,「cartoon」一詞因此便具有了漫畫的含義。這個詞的意義相當廣泛,既可以表示有諷刺、幽默意味的單幅漫畫,也可以代表任何經過簡化、誇張和變形之後的漫畫形象,如果在前面加上「animated」一詞,則表示動畫。
事實上,「cartoon」可以作為「animated cartoon」的簡稱而單獨使用,也能表示動畫,在迪斯尼早期為自己公司打出的廣告中可以看到,迪斯尼稱自己的公司可以製作「cartoon」,即指動畫之意。
「Cartoon」作為漫畫,可以指那些以諷刺為目的的漫畫,也可以指故事漫畫中的任何一格畫面,還可以代表任何一個在漫畫中出現的形象,可謂動漫領域里的「萬能」單詞。
「Cartoon」音譯到中文便是「卡通」一詞,這個詞也同時可以代表動畫和漫畫。「Cartoonist」既可以指漫畫家,也可以指動畫家,但一般是指漫畫家。
當然實際義大利語中的漫畫寫作」fumetti」,原意為一團煙霧,用這個詞代表漫畫顯然是像一團煙霧似的漫畫對話框出現以後的事情了。 第一部動畫卡通系列影片是由法國動畫之父埃米爾柯爾拍攝的,1906年後期,法國人艾米爾。
柯爾運用攝影上的停格技術,開始拍攝第一部動畫系列影片「幻影集」,「幻影集」里一系列的變化影像,散發出特有的魅力,雖然其技巧過於簡單粗糙,特別是和稍後的溫瑟麥凱比較,但依舊迷人。
6. 動畫片多數是哪國出的
當然是日本了,其他國家也有出過w,但是果然還是悉扮日產的最好看了=w=
是因為各地製作人員,集體與政府的原因,
是開放與不開放的問題。
日產動漫的製作精良,而且不會太寓教為樂。種類多樣化,面對的年齡層次廣,
中國的動畫片卻是做給低齡兒童的,
其實最重要慧圓的還是要讓樓主自己去品味,
我們的前陸塌回答僅是參考。
7. 動漫源於哪個國家
最早的動畫是1900年J.斯圖亞特.勃拉克頓製作的美國動畫片《迷人的圖畫》,愛迪生公司1900年11月16日登記於出品目錄。
第一部帶故事性的動畫片
是1908年愛米爾.科爾為法國電影實業家裡昂.高蒙繪制的動畫片《幻燈戲》,1908年8月17日在巴黎首映
第一部向電影院發行的有聲動畫片
是1925(?)年馬克斯.弗萊謝爾製作的《我的肯塔基老家》,由英克威爾製片公司出品。這部動畫片里,皮博狗吹長號,說了一句話:"現在讓大家一起跟著節拍唱起來。"它採用了德.福雷斯特的音響系統。
第一部利用逐格拍攝技術使無生命的物象造成活動錯覺的影片
是1898年美國維太格拉夫電影公司製作的《矮胖子》,出主意的是艾伯特.E.史密斯,他從小女兒的馬戲玩具構思出雜技家和動物的形象,然後用逐格拍攝方法拍成。
第一部有聲動畫片
是1922年美國動畫片《三極體》,是一部物理動畫片,用以表現三極真空管的製作過程,由西電公司的E.B.克拉夫特製作,1922年10月27日在耶魯大學映出;採用的音響系統就是後來加以改進的維太風。
第一部大型動畫片
是1917年阿根廷的一部諷刺當時總統伊里戈耶恩的《背叛》,唐.弗.范里製作,映六十分鍾。
第一部彩色動畫片
是1916年派拉蒙公司發行,布雷製作公司繪制的美國動畫片《湯默斯.凱特首次露面》,採用布魯斯制天然色工藝。此後無人再進行試驗,直到1930年環球影片公司拍攝《爵士歌王》,片中才穿插了沃爾特.蘭茲製作的彩色動畫片段,採用的是二色法工藝。
第一部有聲彩色動畫片
是1931年特德.埃斯鮑製作的美國動畫片《戈夫山羊》,採用二色法工藝,1931年7月6日在洛杉磯首映。
第一部全部對白動畫片
是1928年華爾特.狄斯耐繪制的美國動畫片《威廉號汽艇》。這部動畫片於1928年11月18日在紐約首映,也是第一次向觀眾介紹米老鼠這一著名動畫人物。 實際上,狄斯耐在同年先完成了全部有聲對白動畫片《飛機迷》,不過它發行於《威廉號汽艇》之後。贊同9| 評論
8. 動漫主要發行在全球哪些國家 或者說主要購買動漫的是哪些國家
主要是日本,其次是美國.中國啥也不是
日本漫畫昌盛
⒈日本擁有完善的動漫產業鏈,動漫產業基本包括動畫(anime)、漫畫(comic)、游戲(game)及相關的產業,日本動漫產業經過七十多年的發展,已經形成漫畫創作——圖書出版發行——影視動畫片生產——影視播放——音像製品發行——衍生產品開發和營銷的較為成熟和完善的動漫產業鏈流程。而且,產業鏈上各個環節並不是完全獨立的。 ⒉日本的漫畫普及程度相當高,因為日本動漫是面向全年齡段的,因此動漫觀眾群體數量龐大,且大部分觀眾的消費能力很高,使得日漫能夠成為當地的時尚主流。同時漫畫作者的地位在社會中很高,使得主動從事這門職業的人非常多,動漫產業能夠及時補充新鮮血液。 ⒊日本動漫工作者認為:好的動漫作品不僅要注重社會效益,更應該重視商業效益。日本的動漫作品創作之前,通常會對市場進行考察,不僅要把握觀眾的口味,還要考慮這部作品在推向市場後能帶來多大的利益回報。因此,日本動漫作品在內容上會考慮趣味性和娛樂性,畢竟這更能為觀眾所喜愛,更易有好的市場反應。同時,在創作上會考慮觀眾群的劃分,哪些是給小孩子看的,哪些是給成年人看的,針對觀眾不同年齡層,創作出不同題材的作品。甚至有哪些作品是給小孩和大人都可以觀看的,對這些,動漫製作者都會考慮進去。
美國動漫
說明
美國第一部動畫片出現於1907年,至2002年為止,經歷了5個發展階段。主要分為開創階段、初步發展階段、第一次繁榮階段、蟄伏階段、又一次繁榮階段。
開創
1907~1937年是開創階段。 1907年,第一部動畫片《一張滑稽面孔的幽默姿態》由美國人布萊克頓拍攝完成,美國動畫片史正式開始。這一時期的動畫影片只有短短的5分鍾左右,用於正式電影前的加演,製作比較簡單粗糙。這個時期的動畫先驅還有溫莎·麥克凱、派特·蘇立文、弗萊舍兄弟等。麥克凱是美國商業動畫電影的奠基人,他的代表作品有《恐龍》《露斯坦尼亞號的沉沒》等。蘇立文刨作了美國動畫片史第一個有個性魅力的動畫人物「菲力斯貓」。弗萊舍兄弟的作品有<蓓蒂·波普〉<大力水手>等。華特·迪斯尼在20世紀20年代後期崛起,1928年他推出了第一部有聲動畫片<汽船威利號〉,1932年推出了第一部彩色動畫片《花與樹》。
初步發展
1937~1949年是美國動畫片的初步發展時期。 1937年,迪斯尼公司推出了《白雪公主》,片長達74分鍾,這在美國動畫片史上是個史無前例的創舉,繼而推出《木偶奇遇記》《幻想曲》《小鹿班比》等動畫長片。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迪斯尼公司停止了動畫長片的拍攝,直到40年代末期才恢復過來。查克·瓊斯創作的動畫短片如《兔八哥》《戴飛鴨》等在戰爭期間也非常受歡迎。
第一次繁榮
1950—1966年是美國動畫片第一次繁榮時期。 這個時期,迪斯尼公司幾乎每年都推出一部經典動畫片,如《仙履奇緣》《愛麗斯夢遊仙境》《小姐與流氓》《睡美人》,等等。其他的動畫製作公司在迪斯尼公司的排擠之下紛紛關門停業,迪斯尼公司成為動畫電影業的霸主。
蟄伏
1967~1988年是美國動畫的蟄伏時期。 1966年12月15日,偉大的華·迪斯尼因肺癌去世,迪斯尼公司陷入了困境,美國動畫業也進入蕭條時期。此時,電視動畫逐漸發展起來 貓和老鼠,漢納和芭芭拉是電視動畫的代表人物,他們創作了電視系列片《貓和老鼠》《辛普森一家》等。整個70年代,只有數部動畫片,質量也平平。80年代初,老一代的動畫家都到了退休的年紀,迪斯尼公司努力培養新人,處於新舊結合時期,拍出了頗有爭議的動畫電影,如 《黑神鍋傳奇》等。80年代後期,迪斯尼公司開始嘗試著利用電腦製作動畫,1986年的《妙妙探》,第一次用電腦動畫製作了倫敦鍾樓的場面。同時,公司任用了專業的企業經理人麥克·艾斯納接管了公司。
又一次繁榮
1989年是美國動畫又一次繁榮時期。迪斯尼公司推出了《小美人魚》,獲得了極大成功,標志著美國動畫片又一次進入繁榮時期,一直持續至2002年。這個時期的代表作品很多,如創造了票房奇跡的 《獅子王》、第一部全電腦製作的動畫片《玩具總動員》以及可以亂真的《恐龍》,等等。20世紀90年代末期,各個大製片公司紛紛涉足動畫界,使這一時期的美國動畫異彩紛呈。 據《美國動畫大網路全書》(傑夫『倫伯格著,切克馬克出版社,1999年,第2版)統計,自1911至1998年,美國共生產動畫片2286部。 動畫家主要有:溫莎.麥克凱,代表作品有《恐龍》(1914)、 《露斯坦尼亞號的沉沒》(1918);弗萊舍兄弟,代表作品有《小丑柯柯》(20世紀20年代)、《大力水手》(20世紀30年代)、《蓓蒂·波普》(20世紀40年代);華。特.迪斯尼,代表作品有《米老鼠》(1928)、《唐老鴨》 (1934)和《白雪公主》(1937)、《小飛象》(1941)、《睡美人》(1959)、《幻想曲2000》等41部經典動畫片;漢納一芭芭拉,代表作品有<貓和老鼠》(1939)、《辛普森一家》(20世紀60年代)、 《傑特森一家》(20世紀60年代);凱 利.艾西貝瑞,代表作品《小雞快跑》(1998)、《埃及王子》(1998)、《怪物史萊克》 (2001)、 《小馬王》(2002)等。 美國主要動畫製作公司主要有:迪斯尼公司,成立於1923年,一直由華特·迪斯尼掌門,1967年華特去世後,由他的哥哥羅伊掌管,後交給華特的女婿米勒,在80年代僱傭職業經理人艾斯納接管,使得迪斯尼公司重獲新生;華納兄弟公司,成立於20世紀20年代,20世紀30、40年代開始製作動畫短片,1962年關閉了動畫部門,直到20世紀90年代,又開始重新製作動畫片;夢工廠,成立於1994年,由原迪斯尼公司高層領導人卡贊伯格、音樂界泰斗大衛·格芬以及著名大導演斯蒂文·斯皮爾伯格共同組建,從1998年開始陸續推出非常有票房號召力的大型動畫片,欲與迪斯尼公司分庭抗禮,2001年出品的《怪物史萊克》獲奧斯卡大獎。 美國動畫片經過長期的發展,形成鮮明的特點。它以劇情片為主,情節曲折,生動有趣,人物性格鮮明,音樂優美動聽,引人入勝,特別注重細節的刻畫,做到了雅俗共賞,適合絕大多數觀眾的審美口味。多以大團圓結局,悲劇性的影片很少,努力迎合廣大觀眾的心理需求。人物造型設計規范,與生活中的原形差別不大,大多不大變形,形象優美;動物形象大都作大幅度的誇張:大頭、大眼、大手、大腳,成為被世界各國廣泛借鑒的卡通模式。到了20世紀末,大量運用數字技術與電影技術結合,使畫面更趨逼真形象,達到完美的畫面效果。美國善於塑造典型,推出動畫明星,從1914年的恐龍葛蒂到2002年的小馬王斯皮爾特和怪物史萊克,美國為世界動畫藝術寶庫推出了難以計數的具有各種造型和各種鮮明性格的為全球人稔熟和喜愛的動畫明星,這是任何一個國家都難以與之比肩的。美國動畫片在世界動畫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它一直引領著世界動畫片的潮流和發展方向。
9. 二次元、動漫的起源地是哪裡
日本。。。。
日本動漫起源後各年代經典(巔峰)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