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評價國產動畫片
國產動畫一直是大家所批判的對象,我也不得不承認,國產動畫無法與日本等國的動畫相比。但畢竟我也是看著國產動畫片長大的,所以心中總有一份眷戀。國產動畫的缺點著實不少,以下我列出幾點:
也有許多人曾經喜愛過的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小糊塗神、藍貓淘氣三千問、舒克貝塔、小鯉魚歷險記等等。我想那些批判國產動畫的人,也一定有過你喜歡的國產動畫吧。我不記得一些老朋友們又沒有看過小虎還鄉、葫蘆娃、寶蓮燈、黑貓警長、西遊記、小貓貝貝歷險記、七色鹿、小白兔與雪娃娃等。這些動畫片都曾經震撼過我。為救小白兔而犧牲的雪娃娃、為人民服務的黑貓警長、美麗的九色鹿,這些形象從小就激勵著我,國產動畫也並未沒有可取之處。
❷ 如何正確評價國產動畫
國產動漫,作為國產影視業的一部分,擁有著和當下國產影視行業同樣的特徵。我並沒有對此做過專門的分析和研究,但是略有了解,所以若有疏漏的地方歡迎其他網友們補充和指正。
1,商業化嚴重
准確來講並非商業氣息濃重,而是國營商業氣息濃重,因為放眼國際上的商業大作,往往是以迎合受眾為第一要務,因為迎合受眾便能賺錢。而國產作品所迎合的對象卻指向不清,你說為了迎合官方,卻又不似官方宣傳片那般嚴肅,更不嚴謹,說是為了迎合受眾,卻讓觀眾提不起口味。故而只能在形式上貼合官方,而在技術上討好受眾。搞得不倫不類,好像是一群不懂商業的人在進行的商業化運作。
2、重形不重肉,有皮沒有骨
所謂重形不重肉,指的是大部分國產影視只追求作品題材而讓作品內容空洞死板,抗日神劇以民族題材得到了官方和民間的廣泛歡迎,然而雷人的劇情、毫不貼合實際的台詞、時裝秀般的妝容扮相、敵人弱智化和個性單一化的人設、強行加入的感情復線等等讓人直懷疑製作商的智商。沒有智商的製作商,真的只剩下「作」。
所謂有皮沒有骨,指的是作品只追求視聽華麗而全無內涵主旨,《大聖歸來》的視聽效果堪稱無與倫比,《大魚海棠》更是借了傳統文化的外殼吸引了大批粉絲,所謂「十年磨一劍」的宣傳更是讓人們對作品的質量堅信不疑,然而走進影院卻發現,這些作品到底講了些什麼呢?盡管借了傳統文化的外殼,孫悟空卻並不是我們理解的孫悟空,鯤也不是莊子的鯤,官方稱這是賦予傳統內涵以現當代之新意,那麼好吧,所謂「現當代之新意」請問又在哪裡呢,主旨為何不知所雲?請不要告訴我「藝術總是富有內涵而不知所雲」,真正的藝術的確是那樣的,比如姜文的作品,比如《一條安達魯狗》那樣的作品,而這些製作方所謂的「十年之劍」甚至比不起上個世紀國產的《大鬧天宮》。
3、重氣勢而輕細節
近來出現了不少歷史劇、年代劇、宮斗劇,不乏一些成功作品,比如高希希導演的幾部歷史作品都廣收好評,《琅琊榜》《偽裝者》更是圈粉無數,但是精品畢竟是少數,大部分情況卻是——歷史劇作品架空歷史(架空歷史的作品可以存在,但歷史劇不可以架空和扭曲歷史),宮斗劇氣勢恢宏卻在細節上漏洞百出,生活劇情節生搬硬套、強行發展(到處充斥著不合生活邏輯常識的對話行為)
4、三觀扭曲,導向極端
兒童頻道,《熊出沒》僅十幾分鍾的劇情卻出現了至少5次「都怪你」的台詞,而全集的主題是保護大自然,這種顧大棄小、好的壞的一起教的現象反映出製作單位在製作過程中考慮嚴重欠妥。
藝術要反映生活,但要高於生活,互相指責的現象的確大量存在於生活之中,但培育正確的三觀則是讓孩子們不走極端和歪路的必要前提。
5、思維固執死板,把現成的對錯呈現給觀眾
這一點也是讓觀眾覺得國產作品沒有內涵的重要原因。好的作品不是直接提供正確的導向,而是只給出大概的引導,而把真正的主題留給觀眾思考。直接給出答案的行為,只能讓觀眾覺得無趣,甚至讓觀眾變得固執死板,只堅信一個不變的真理,讓觀眾愚昧化、弱智化
6、多而濫
國產作品目前呈現多而濫的趨勢。一方面,隨著經濟的發展,國內製作商的財力越來越能滿足大批量生產作品的要求,而另一方面,生產的套路化公式化也讓大部分作品沒有靈魂。相信家中有電視的每家都有過這樣的情況,我們的電視頻道多,還不分級,可為什麼好看的越來越少?想看什麼只能到網上搜索。有人說,抗日神劇雖然難看,可為什麼收視率還那麼高?難道是買來的?絕對不是買來的,真相就是,大家除了抗日神劇沒得可看。這一點是目前國內影視行業非常尷尬的東西。要走贏這條路,我們還要走很遠。
7、文化監察制度
網友們口中的光腚總菊,實際上也是做了不少事的,禁了很多該禁的,也禁了很多不該禁的。因此,到底是讓它消失還是讓它繼續存在,只能留給時間來做決定。
8、我們真的沒有好的作品嗎?
不是的,應該說,好的作品還是有不少的,只是相比粗製濫造而言實在太顯少。因此,民間的呼籲和理解是很重要的,我們要呼籲國家越來越開放,要呼籲好的作品多多問世,要抵制粗製濫造,要理解我們的前進道路還很長。要少點抱怨和指責,多點行動和理解。
這就是我的看法和辦法
❸ 你如何看待中國動漫的發展
中國動漫之所不能火的原因是缺乏一個自主品牌,核心品牌。現在全球的動漫都在提倡創新,唯有創新才能更博觀眾的眼球。而我國的動漫缺乏一定的創意,雖然這幾年我國在創業產業不斷的擴大規模,不斷的在增強這個競爭力,也可以說我國缺乏的並不是創意產業而是真正缺乏創意,缺乏的是成功的創意。
沒有創意就沒有自主的核心品牌。即使說,可能在同一個創意上延伸,但是卻沒有達到沒把這個延伸達到成功,沒能讓產品成為品牌。再加上現在市面上有很多盜版的動漫在擠壓著,使得原創動漫難以得到發展市場。
❹ 作為一個動漫愛好者,你對中國動漫未來的發展怎麼看
即便不從從業人員角度來看,個人也覺得中國動漫越來越好,越來越成熟。
最近中國出了特別多的不錯的好口碑的收視率極高的動漫。
《魔道祖師》、《全職高手》、《狐妖小紅娘》《一人之下》、《非人哉》等等。
4. 動畫電影也逐漸找到定位:一直不被人看到的動畫電影,近年來也逐漸看到了曙光。長期堅持的《熊出沒》終於邁進了億元票房俱樂部的行列,而《大聖歸來》、《白蛇緣起》、《大魚海棠》等成人向動畫電影,也得到了社會認可,實現了盈利目標。
可以說,無論是產業環境,還是創作環境,中國動漫都逐漸找到了出路,未來將會越來越好。
❺ 國產動漫與日漫最大的差距是什麼如何看待現在的國產動畫
國產動漫與日漫最大的差距是什麼?如何看待現在的國產動畫?
各位網友們大家好,國產動漫在近幾年的進步想必大家也都看到了,但是就論影響力來說還與日漫有著不小的差距,那麼我們應該怎麼樣看待現在的國產動畫呢?
但是我國的動漫和日漫差距最大的地方我認為是情感表達方面,大家在看到很多優秀日本優秀的動漫時,都會發展他們會把每一個角色都塑造的非常好,每一個角色的性格,背景故事都非常的完整,而不是像中國的動漫那樣十個人用一張臉,就比如某榮耀,一百多個英雄挑不出十張臉。其實這就是我們現在動漫應該去改變的地方,我們缺少表達感情,缺少與觀眾的共鳴。
❻ 你怎麼看待中國的動漫
對於國漫最重要的是,如何講好一個故事,怎樣才能吸引觀眾。可惜的是現在的動漫,能夠講好故事的太少了,不是劇情一開始就平淡乏味就是後繼乏力。而且有些動漫商業化氣息太濃重,以至於失去了動漫原有的味道。還有一些動漫為了留住觀眾,不惜用粗俗的劇情或者持續炒cp。只想用這些,動漫的質量也不會得到提高。很多動漫,劇情混亂,人設崩塌,不注重於劇情,不注重於人物刻畫,這對於劇情來說就是硬傷,注水嚴重,可看性也就下降了。不是所有人看顏值,看cp就能夠堅持看完。顏值總有看膩的一天,cp也有看累的一天。到時候,動漫也就沒什麼可看的了。
❼ 如何看待國產動漫,與發展途徑
中國要成為動漫大國、動漫強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美國迪斯尼公司經過多年的發展現已成為一家非常成功的跨國集團,名副其實的娛樂業巨鱷,其業務涉及電影、主題公園、房地產等眾多領域。
公眾對動畫的心態不正常,覺得動畫片是給智商沒發育完全的孩子看的!其實動畫和電影一樣,動畫其實也是電影的另一種表現方式.誰說看動漫的孩子專利,日本動漫是適合6-40歲的人群看的.
缺乏自我反思,為什麼日本動漫這么受歡迎?因為動畫已經不只是會動的圖畫,裡面有作者表達的思想,有讓人感動的愛情,有精彩戰斗場面,有玄念的劇情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