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動畫版《美少女戰士》一共幾部國內引進了幾部
老版
第一季黑暗王國篇
第二季黑色月亮篇
第三季死亡破壞者篇
第四季死亡之月篇(未放映)
第五季銀河幻影篇(未決定製作)
衍生篇
《美少女戰士R》
《美少女戰士S》
《美少女戰士Crystal》(也是新版美少女戰士),共有4部
Dark Kindom篇
Black Moon篇
Death Busters篇
Dead Moon篇
死亡之月篇
⑵ 90年代中國引進日本動畫
以下對中日動畫發展按照時期進行對照比較,主線按照中國的動畫時期劃分。中國動畫發展未見有文提及時期劃分,現按照歷史時期劃分如下:
早期探索期--由20年代中國開始自己創作動畫至1949年新中國成立
蓬勃發展期--從建國始至1965年文化大革命時期--由1966年至1977年
緩慢發展期--從1978年至1998
探索嘗試期--從1999年至今日本動畫發展按照原有的時期劃分(參見《日本動畫發展史》一文):
戰前草創期——由1917年日本開始有動畫至1945年日本戰敗
戰後探索期——由日本戰敗至1974年
題材確定期——自1974年《宇宙戰艦》上演至1982年
畫技突破期——自1982年《超時空要塞》上演至1987年
路線分化期(成熟期)--自1987年至今
1.中國動畫建國前--早期探索期
中國的動畫事業發展很早,20年代中國的動畫先驅萬氏兄弟(萬嘉綜(萬籟鳴)、萬嘉淇(萬古蟾)、萬嘉結(萬超塵)和萬嘉坤(萬滌寰))就開始研究動畫製作,第一部中國自製的人畫合演的《大鬧畫室》就是他們製作,1935年,中國第一部有聲動畫《駱駝獻舞》問世。1941年,受到美國動畫《白雪公主》影響,製作了中國第一部大型動畫《鐵扇公主》,在世界電影史上,這是繼美國《白雪公主》、《小人國》和《木偶奇遇記》後的第四部大型動畫,標志中國當時的動畫水平接近世界的領先水平。
日本在這段時期處於戰前草創期,動畫製作水平還比較低,而且由於軍國主義影響,使得其戰斗場面的製作的到一定發展。
不過這段時期日本引進了一些國外的動畫,中國的《鐵扇公主》也在其列,日本漫畫之神手冢治蟲看到後,深受震動。2.中國建國初期--蓬勃發展期(建國到1965年)
建國後,中國的動畫事業可以說是得到了非常快速的發展,不但作品多,而且精品也非常多。從1950年的一部動畫,發展到60年代已經每年都能製作出十多部動畫,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就是1961-1964年製作的《大鬧天宮》,《大鬧天宮》可說是當時國內動畫的顛峰之作,從人物、動作、畫面、聲效等等都達到當時世界的最高水平。
這段時期,我國還開始嘗試使用不同的動畫製作方法,大膽使用中國的傳統藝術形式。1947年,我國製作了第一部木偶動畫《皇帝夢》;1958年,拍攝了第一部剪紙動畫《豬八戒吃西瓜》;1960年,完成了第一部水墨動畫《小蝌蚪找媽媽》;1962年,第一部折紙動畫《一棵大白菜》。新的動畫形式加入,中國動畫事業也到達了一個高峰。
同時,日本動畫業也在發展,其時處於戰後探索期。日本的動畫業在不斷探索中發展。而最應當注意的就是,手冢治蟲開始了他的動畫事業。
1960年,手冢治蟲創立「蟲製作公司」,製作動畫。其後,1963年,推出了《鐵臂阿童木》,這是日本第一套長篇電視動畫;1965年,推出日本第一套彩色電視動畫《森林大帝》。這可以說是日本動畫業事實上的開端,其後日本動畫開始了其勢不可擋的進步步伐。
這個時期內,我國的動畫發展還是領先於日本的,雖然日本1963就有了《鐵臂阿童木》這樣的長篇動畫,但我國有大型動畫《大鬧天宮》,並不輸於日本。而且中國的傳統藝術應用到動畫中來,是日本完全無法比的。不過,使用傳統藝術製作動畫的代價之一就是需要更多的時間與精力,這個可能也是當時為什麼不製作長篇動畫的原因之一吧;另一個原因就是,當時電視在中國還沒有普及,所以動畫主要還是在電影院播放,所以這個時候的動畫還沒有長篇的連續劇。3.中國文化大革命時期(1966年到1977年)
說到中國歷史,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就是文化大革命。
文化大革命時期,中國動畫業明顯的受到了影響。1966-1971這六年中,竟然沒有一部動畫片製作出來!之後的幾年,形勢似乎有了一點好轉,但是1972-1977年間也只有每年2-4部動畫出爐。
悲哀呀,中國動畫業的大好形勢沒有了,這一段時期,中國的動畫事業幾乎是在原地停滯了十多年!
反觀日本動畫業,日本這時處於探索期後期與題材確定期開始。動畫事業在手冢治蟲帶動下,形勢大好。
這段時期,高田勛、宮崎駿、松本零士等一批動畫製作人才出現,在他們的努力下,日本動畫精品不斷。而且在不斷發展過程中,日本動畫業開始嘗試擴大動畫創作所用的題材范圍,造成了現在日本動畫無所不包的情形。可以說,這段時期是日本動畫業歷史上非常關鍵的時期,正是這段時期的發展,確立了現在日本動畫不可動搖的地位。
中日的對比下,這一段時期實在是可悲可嘆,中國如果沒有文化大革命的話,如今動畫業會是一個什麼樣子,這個誰也不敢說。但是,歷史就是這樣,無法改變呀。4.中國改革開放後--緩慢發展期(1978年至1998年)
改革開放,中國動畫終於又邁開了沉重的步伐,但是,文化大革命帶來的滯後卻是無法改變。
這一段時期,中國動畫的發展不再有了建國初的強勁氣魄,雖然動畫產量又開始回復,每年還是有許多動畫製作出來,但是,當年的開創精神已經不復。這個表現在很多方面:其一,不再探索新的動畫形式,現在見到的,也就是建國時候的那幾種傳統藝術動畫了;其二,可能是因為成本太高,水墨動畫幾乎不再做了,20年中只做出來一部;其三,由於根深蒂固的思想「動畫片就是小孩子看的東西」,沒有在動畫的取材方面做出突破;其四,文化大革命時期,中國許多動畫人才流失了,而改革開放初期,又不能馬上找到這方面的人才;等等
當然,這段時期的精品還是有的,1983年的《天書奇譚》、1986-1987年製作的《葫蘆兄弟》、1984-1987年的《黑貓警長》、1979-1988年的《阿凡提的故事》、1989-1992年的《舒克和貝塔》、1990-1994年的《魔方大廈》等,都是非常精彩的動畫。但是這個時期的中國動畫都有一個共同的缺點,就是太過幼稚化了。中國人心中「動畫片就是小孩子看的東西」的觀念始終沒有拋開,造成這些動畫即使是初中生來看,都會覺得不太適合。
再回過頭開看日本動畫的發展吧。
這二十年是日本動畫輝煌的黃金二十年,其經歷了題材確定、畫技突破、線路分化三個時期。在這二十年裡,日本動畫真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1982年前,是題材確定期,動畫的取材趨於多樣化,不僅僅針對孩子,而是對所有人群做動畫。
1982年後,開始畫技突破期,日本動畫在各種動畫效果上追求突破,發展出了非常精美的畫風。
1987年後,進入了成熟期,即線路分化期,日本動畫界百花齊放,各種各樣的動畫不斷出現,真正形成了日本動畫自己獨特的風格。
這個時期,日本動畫人才層出不窮,各自尋求自己理想中的動畫形式,帶給世界動畫界非常大的沖擊。
二十年來,日本精品動畫舉不勝舉,有講述各種主題的宮崎俊系列動畫;有講述平常生活的《橙路》(1986);有科幻題材的《機器貓》(1979)、《銀河鐵道999》(1979);有搞笑的《亂馬1/2》(1989);有連拍20年不減其熱的《機動戰士高達》(1979);有損譽參半的《新世紀福音戰士》(1995);有引起鬥士熱的《聖鬥士星矢》(1986)等等等等,可以說只要是想得到的,日本動畫都已經把它包含進去了。而且,日本動畫的畫面、音效、配音等的處理,都有了長足的發展。
比較下,中國的動畫在這20年中雖然也有一定的發展,但是實在是太緩慢了。這20年,中國雖然開始製作一些長篇動畫,但是從製作、題材等各個方面都遠遠不能和日本動畫相比了,如果還不奮起直追,那就真的沒有翻身之日了。
90年代初,中國引進了一些國外動畫片,其中特別要提到的就是日本動畫片《聖鬥士星矢》。《聖鬥士星矢》在國內播放後,引起了一陣鬥士熱,給中國人看到了日本動畫的一點點輪廓。其後,又有世界上的各種精品動畫引進,中國動畫界開始了反思,這直接導致了之後的探索與嘗試。5.中國動畫業目前--探索嘗試期(1999年至今)
國外動畫的不斷引進,中國動畫界終於知道了自己的不足,於是開始了各種探索與嘗試。
1999年中國製作的大型動畫《寶蓮燈》,就是嘗試之一,吸收國外的製作方法與經驗,結合中國的傳統神話傳說;
1999年中國製作的大型長篇動畫《西遊記》也可以算是嘗試之一;
1999年開始製作的52集長篇動畫《我為歌狂》、52集長篇動畫《白鴿島》與100集長篇動畫《封神榜傳奇》,也是中國動畫業的嘗試。其中《我為歌狂》以於今年(2001)開始播出,其仿照日本動畫《籃球飛人》製作中國自己的動畫作品,雖然作品本身似乎不太受好評,但是嘗試的形式還是非常好的。另外兩部作品現在還沒有太多相關資料,不知道其具體情況。
中國動畫界終於開始了自己的探索與嘗試,但願在不久的將來,我們能夠欣賞到中國自己的精彩動畫作品。
⑶ 90後!中國引進的有哪些日本經典動漫!大家說說自己小時候電視上看過有哪些經典國產、日本動漫!
在我上小學、中學時,電視上看到了像
《游戲王》《聖鬥士星矢》《魔神壇鬥士》《光能使者》《鐵膽火車俠》《宇宙刑警》
《四驅兄弟》《足球小將》《逮捕令》《數碼寶貝》
《新櫻桃小丸子》《蠟筆小新》《機器貓》《美少女戰士》《忍者亂太郎》
《棋靈王》《光之棋》《棋魂》《福星小子》《亂馬1/2》《天地無用》
《秀逗魔導士》《銀河英雄傳說》《相聚一刻》《寵物小精靈》《羅德島戰記》
《灌籃高手》《好逑雙物語》《棒球英豪》《頭文字D》《犬夜叉》《幽游白書》《龍珠》
《天鷹戰士(EVA)》《魔卡少女櫻》《變形金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