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一張兩個小孩坐在崖上看落日的圖片 是動漫的!
這張: http://hi..com/ayanami0/album/item/63f1defaa3319ee4b58f31e6.html
② 求一部90年代動畫片:主題曲是台灣閩南語。記得結尾時有一個人在山上落日的情景
我找過 魔法阿嬤了 不是你說的劇情 他是 1998年生產的 台灣卡通
你如果 能提供給我 那首閩南歌詞的話 我應該能幫你找的到 !
附上 台灣電視史上 兒童節目 相關文章
電視童話王國記事─探討台灣電視兒童節目
就社會層次而言,電視兒童節目集文化、教育、娛樂於一體,世界各國無論貧富、強弱都十分重視兒童節目的制播,與媒體對兒童影響的相關研究。所謂兒童節目是針對兒童需求和發展,考量收視影響,以寓含教育意義的內容為經營策略,節目形式多元,包括動畫、紀錄片、益智競賽、綜藝、家庭生活劇、實景報導等。因此,娛樂性卡通雖以兒童為訴求,並不納入本文探討之列。
●五十年代
台灣自民國五十一年台視開播,即播出電視史上第一個兒童節目「兒童電視劇」(51.10.13¬-62.2.28¬,400集),以戲劇形式呈現二十四孝故事、民間童話。台灣電視元年的兒童節目內容包括:兒童電視劇、兒童故事、兒童歌曲教唱、兒童歌舞表演、兒童游藝會、動物表演、自治活動、益智游戲及生活教育等。翌年十一月起新增「兒童智力測驗」、「兒童木偶戲」,自此每日皆有常態性兒童節目時段。
由上官亮和倪敏然擔任先後主持人的「兒童世界」(台視,57.1.14),可說是雜志型節目鼻祖,夾雜歌舞表演、講故事、卡通片欣賞、唱遊及兒童各項才藝比賽。民國六十年華視創立,所推出的兒童節目內容與形式和台視大同小異。
●六十年代
中視於民國五十七年創立,遲至六十一年才陸續制播兒童節目,類型亦雷同其他二台。唯其中「哈哈樂園」(61.1.1)是布偶連續戲,「貝貝劇場」(61.4)以兒童與布偶聯合演出,賦予偶在兒童節目中的重要角色。
早期台灣電視兒童節目總是標榜適合電視機前所有兒童,直到台視「天使樂園」(61.3.6-62.12.28,300集)才開始有分齡製作概念,同時也是第一個帶狀兒童節目。這個針對二至六歲幼兒設計的雜志型態節目,包括音樂、美術、生活、運動、自然科學、故事、益智等多元內容。
三台兒童節目慣以兒童才藝表演和益智競賽為內容,此現象在六十年中期以後更盛,新推出的節目台台都在舉辦競賽,兒童被鼓勵以知識搶答取勝為傲。
僅有「小小新聞」(中視)由兒童擔任小記者,外出訪問並主持節目,能讓兒童發揮主動思考,在製作難度無以為繼下,此努力終歸曇花一現。。
●七十年代
七十年代的兒童節目可稱道的變革之一是開始重視科學教育,其中中視「兒童天地」最被熟知。該節目與民生報合作,采外景報導,以科學和生態為主題,七十年八月六日播出第一集迄今,節目存量近千集。節目內容每周在民生報刊登,播出後由中視文化公司發行節目錄影帶,帶動國內兒童節目經營上的另一範例,也是該節目能長存的主因。
三台兒童節目制播多以應付廣播電視法中規定,電視台必須有兩檔自製兒童節目為依據,台視在七十年代僅維持「快樂小天使」、「妙博士」兩節目,中視則以「兒童天地」、「童話世界」撐持。因兒童節目隸屬教育文化節目,只要教育文化節目比例達全年播出總時數百分之二十以上規定,即使電視台整年未播出兒童節目,也不曾發生「違法」處份情事。
以兒童識讀角度而論,畫面單純、主題明確、語意淺白、節奏明快、音效有趣,最能吸引兒童注意與理解。綜觀三台時期的兒童節目缺乏整體規畫,單元間不相串連、主題鬆散、內容復雜生澀;為求變化不斷推出新單元,使得節目看來零亂;加上訴求年齡層模糊,主持人呆板制式或過份裝可愛,形成高年級兒童覺得無聊、低年級兒童又看不懂的情形,收視普遍不佳。
●八十年代
民國七十三年,新聞局設立公共電視制播小組,同年五月推出第一個公視兒童節目「大家來讀三字經」。七十五年,公視節目製作任務轉由廣播電視發展基金會負責,至公視正式建台為止,此過渡時期是台灣電視兒童節目製作量的高峰階段,並為學前與學齡各別製作節目。
所謂公視節目,前三年仍重視忠孝故事、品德陶養、童詩童謠童玩等傳統文化,與三台的最大區隔是不以才藝競賽嘩眾取寵,但節目呈現缺乏活潑與多元性。因廣電基金每年辦理徵案,各傳播公司為爭取委制機會,莫不在內容與形式絞盡腦汁。八十年代後的主題設定更具特色,以科學節目為例,綜合科學之外,尚有植物、動物、天文、電腦節目;法律、理財消費、職業認識、心理情緒、安全教育、幼兒體能、營養概念、藝文美育等也都成為節目單一訴求主題。此外,關懷觸角更廣及偏遠地區和原住民兒童的生活面貌。
形式上,製作單位不斷實驗新的包裝手法,紀錄片、布偶、動畫、MTV、短劇等交錯融合在節目中。然而能突顯節目風格的仍是具單純穩定形式的節目,如人偶劇「彩虹森林」、泥偶劇「阿公講古」、紙雕動畫「小葫蘆歷險記」、木偶劇「英雄出少年」、幼兒真人戲劇「吱吱喳喳」。
廣電基金沒有固定播出頻道,向三台徵用的時段經常被調動,節目壽命九成以上不超過兩季,多數滿一季十三集即匆匆下檔。令觀眾留下印象的都是少數長集數的節目,如「爆米花」(75.9,221集)、「孫叔叔說故事」(78.3,161集)、「彩虹森林」(78.11,148集)。節目更新頻繁、同類型節目一再重覆、製作經驗無法累積、工作團隊無從凝聚,一直是兒童節目製作環境的弱點。
●九十年代
民視於民國八十六年正式開播,該台的「台灣孩子王」以閩南語為主要語言,開啟兒童節目母語之風,其他如廣電基金監制的「壺蓋先講古」、公視自製的「下課花路米」都強調鄉土及母語教育傳承。隨著社會對兒童國際觀的重視,英語學習在八十年代末即攻佔兒童節目市場,無線電台與有線頻道紛紛和補教業合作節目,廣電基金也主動委制「A GO GO劇場」。
有線電視和衛星電視興起,帶來理論上可以容納無限頻道的傳播科技變革,完全播放兒童節目的頻道想法自然實現。八十七年元旦東森幼幼台開台,成為台灣第一個兒童教育頻道。七月一日公共電視台開播,下設兒童青少年節目組,廣電基金結束委制任務,台灣電視兒童節目製作進入第三階段。
觀諸第三階段的制播特色,是將舊主題以新的攝影、製作技術重新呈現,取材上無顯著創意。因公視「水果冰淇淋」以專業演員擔任主持人提升節目受注目機會,成功打響知名度。此階段推出的新兒童節目大多依此做法,邀請影歌星主持或客串演出。短期確實有提升收視率之效,長期對節目品質、企畫創意,以及兒童偶像認同的影響有待觀察評估。
動畫的運用在兒童節目中愈來愈受倚重。公視節目的動畫擺脫卡通的單一色塊著色,創作出水彩風格,色彩層次豐富,融入影片運鏡手法,深具藝術性。國內動畫創作者在兒童節目中的表現,刺激製作水準,與節目提升相輔相成。
此外,公視逐步建立兒童節目制播流程,進行試播測試、總結性研究,以及培養固定製作班底。根據廣電基金九十年度發表的「台灣地區三至十八歲閱聽眾廣電媒體使用行為調查」,兒童及青少年使用網路者佔四成四比例。結合此趨勢,公視架設節目網站,配合播出內容設計主題教學區,精心規劃教案和學習單,供教師作為輔助教材。公視與幼幼台並開發節目相關產品,顯示兒童節目正以「產業」概念重新獲得重視。
長期以來國內輸入的兒童節目一直以美國為主,製作知識也偏向吸取美國經驗。東森幼幼台向歐洲、日本尋求節目片源,引進丹麥、荷蘭、英國等歐制動畫,和美國的卡通頻道進行市場區隔。公視也曾安排「北歐動畫展」等系列節目,讓台灣見識到兒童節目世界可以如此瑰麗動人。近二年更出現跨國合作節目,如公視和英國BBC「天線寶寶」合作的「天線寶寶在台灣」,幼幼台與日本NHK「與媽媽同樂」合作的「YOYO新樂園」。
值得鼓勵的是台灣正向國際領域邁出步伐,包括參與國際兒童廣電日的影片徵選活動、全球同步播出計劃。八十九年時,公視以「虎姑婆」故事加入「世界動畫童話故事」計畫,此計畫共二十六國參與,製作了二十六支動畫片,翻譯成二十七國語言,提供八十個以上國家播出,公視重新包裝後以「聽故事游世界」節目播映。此聯合製作方式,是以較低投資獲取高品質節目的可行途徑。
◎期待兒童公共頻道
隨著媒體開放,娛樂取向的綜藝節目和卡通節目大增,挾著強勢的廣告宣傳和商品行銷,現代兒童面臨如何抗拒媒體污染的迫切性。把國外進駐的卡通頻道擺一邊,台灣自製的兒童節目並未有暴力或缺乏文化呈現的隱憂,然而,廣電基金調查發現,三歲至國小六年級兒童最常看的前十名節目,均為魔幻卡通、連續劇、綜藝,自製或外購兒童節目無一上榜。與其進行一場「兒童為什麼不愛看兒童節目?」的口水戰,不如實際積極投資,製作吸引兒童觀看的節目,效果甚於防堵他們看什麼節目。
歷年廣電基金與公視自製兒童節目參加國際影展競賽,許多佳作因卓越的創意和題材獲得入圍,最後總因為製作不夠精緻而落選。面對事實,我們有潛力但還不具實力。今年台灣電視兒童節目已經四十歲,它的定位在廣電法上與社教節目以及卡通仍牽涉不清,以及經費、人力、技術、國際資訊及人脈網路建立等,都是有待愈臻成熟的環節。
基於教育、以及兒童必須被視為特殊收視族群等理由,世界各國正陸續成立兒童公共頻道。期待未來五年內國內能誕生兒童公共頻道,提供兒童媒體從業人員嚐試新創意、吸取新經驗的機會,共同努力讓台灣兒童擁有足以陪伴他們成長的媒體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