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動漫發源於哪裡
動漫這個詞首先要剖析,因為它近似於動畫,卻又高出於動畫,所以我個人給動漫這個詞的定義為:以動畫片的形式抒發人類一些漫無邊際的想法,或天馬行空,或貼近生活,以亮麗的畫面,絕美的音效達到吸引人的眼球(所以動漫並不幼稚)。動畫的始祖來源於中國,但是動漫不同於動畫,所以真正的動漫並不是發源於中國
,真正的發掘出動漫精髓的始祖就是日本,並且日本也大力支持動漫行業的發展。
㈡ 動畫起源於哪個國家
動畫起源於歐洲,並不是一個國家一個人所創作的。
歷史:
1824年,英國人皮特·馬克·羅葛特首先發現了視覺暫留。
1824年英國人約翰·A·帕瑞思發明了「幻盤」(或留影盤)。圓盤的一面畫了一隻鳥,另外一面畫了一個空籠子,當圓盤被旋轉時,鳥在籠子里出現了。
1832年,比利時人約瑟夫·普拉托把畫好的圖片按照順序放在一部機器的圓盤上,圓盤可以在機器的帶動下轉動。這部機器還有一個觀察窗,用來觀看活動圖片效果。在機器的帶動下,圓盤低速旋轉。圓盤上的圖片也隨著圓盤旋轉,從觀察窗看過去,圖片似乎動了起來,形成動的畫面,這就是原始動畫的雛形。
1906年,美國人 詹姆斯·斯圖爾特·布萊克頓製作出一部接近現代動畫概念的影片,片名叫《滑稽臉的幽默相》,該片被譽為是世界上第一部動畫片。
1908年,法國人埃米爾·科爾首創用負片製作動畫影片,所謂負片,是影象與實際色彩恰好相反的膠片,如同今天的普通膠卷底片。採用負片製作動畫,從概念上解決了影片載體的問題,為今後動畫片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同時科爾也被稱作是「現代動畫之父」。
1909年,美國人溫瑟·麥凱用一萬張圖片表現了一段動畫故事《恐龍葛蒂》,這是迄今為止世界上公認的第一部象樣的動畫短片。
1913年,美國人伊爾·赫德創造了新的動畫製作工藝」賽璐璐片「,他先在塑料膠片上畫動畫片,然後再把畫在塑料膠片上的一幅幅圖片拍攝成動畫電影。多少年來,這種動畫製作工藝一直被沿用著。
1928年,華特·迪士尼創作出了第一部有聲動畫《威利號汽船》;1937年,又創作出第一部彩色動畫長片《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他逐漸把動畫影片推向了顛峰,在完善了動畫體系和製作工藝的同時,還把動畫片的製作與商業價值聯系了起來,被人們譽為」商業動畫之父「。
1995年,皮克斯公司製作出第一部三維動畫長片《玩具總動員》,使動畫行業煥發出新的活力。
原理:
動畫是通過把人物的表情、動作、變化等分解後畫成許多動作瞬間的畫幅,再用攝影機連續拍攝成一系列畫面,給視覺造成連續變化的圖畫。它的基本原理與電影、電視一樣,都是視覺暫留原理。醫學證明人類具有「視覺暫留」的特性,人的眼睛看到一幅畫或一個物體後,在0.34秒內不會消失。利用這一原理,在一幅畫還沒有消失前播放下一幅畫,就會給人造成一種流暢的視覺變化效果。
分類:
按工藝技術分為:平面手繪動畫、立體拍攝動畫、虛擬生成動畫、真人結合動畫;
按傳播媒介分為:影院動畫、電視動畫、廣告動畫、科教動畫;
按動畫性質分為:商業動畫、實驗動畫。
㈢ 卡通來自哪個國家
卡通最早起源於歐洲。
在近代歐洲,有兩個促使卡通出現的重要歷史條件:首先,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壯大了市民階層的力量,導致社會結構的重大變化。其次,自文藝復興運動以來,自由開放的藝術理念開始為社會所接受。
這兩個條件的相互作用,使得傳統繪畫走下了中世紀的神壇,日益接近平民的審美趨向,給以簡御繁的卡通畫提供了產生的社會基礎。同時,作為市民階層表達自身要求的手段,卡通畫也被賦予了更為廣泛的政治內涵。
表現形式:
卡通設計即是漫畫,是通過誇張、變形、假定、比喻、象徵等手法,以幽默、風趣、詼諧的藝術效果,諷刺、批評或歌頌現實生活中的人和事。
卡通設計表現形式指用相對寫實圖形,用誇張和提煉的手法將原型再現,是具有鮮明原型特徵的創作手法。
在卡通風格的影響下,一些標志開始採用可愛,另類的卡通人物、動物、植物等形象作為其企業的形象代言,這種標志在一定范圍和人群內的流行也反映了標志設計日益貼近藝術的趨勢。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卡通
㈣ 動漫源於哪個國家
最早的動畫是1900年J.斯圖亞特.勃拉克頓製作的美國動畫片《迷人的圖畫》,愛迪生公司1900年11月16日登記於出品目錄。
第一部帶故事性的動畫片
是1908年愛米爾.科爾為法國電影實業家裡昂.高蒙繪制的動畫片《幻燈戲》,1908年8月17日在巴黎首映
第一部向電影院發行的有聲動畫片
是1925(?)年馬克斯.弗萊謝爾製作的《我的肯塔基老家》,由英克威爾製片公司出品。這部動畫片里,皮博狗吹長號,說了一句話:"現在讓大家一起跟著節拍唱起來。"它採用了德.福雷斯特的音響系統。
第一部利用逐格拍攝技術使無生命的物象造成活動錯覺的影片
是1898年美國維太格拉夫電影公司製作的《矮胖子》,出主意的是艾伯特.E.史密斯,他從小女兒的馬戲玩具構思出雜技家和動物的形象,然後用逐格拍攝方法拍成。
第一部有聲動畫片
是1922年美國動畫片《三極體》,是一部物理動畫片,用以表現三極真空管的製作過程,由西電公司的E.B.克拉夫特製作,1922年10月27日在耶魯大學映出;採用的音響系統就是後來加以改進的維太風。
第一部大型動畫片
是1917年阿根廷的一部諷刺當時總統伊里戈耶恩的《背叛》,唐.弗.范里製作,映六十分鍾。
第一部彩色動畫片
是1916年派拉蒙公司發行,布雷製作公司繪制的美國動畫片《湯默斯.凱特首次露面》,採用布魯斯制天然色工藝。此後無人再進行試驗,直到1930年環球影片公司拍攝《爵士歌王》,片中才穿插了沃爾特.蘭茲製作的彩色動畫片段,採用的是二色法工藝。
第一部有聲彩色動畫片
是1931年特德.埃斯鮑製作的美國動畫片《戈夫山羊》,採用二色法工藝,1931年7月6日在洛杉磯首映。
第一部全部對白動畫片
是1928年華爾特.狄斯耐繪制的美國動畫片《威廉號汽艇》。這部動畫片於1928年11月18日在紐約首映,也是第一次向觀眾介紹米老鼠這一著名動畫人物。 實際上,狄斯耐在同年先完成了全部有聲對白動畫片《飛機迷》,不過它發行於《威廉號汽艇》之後。贊同9| 評論
㈤ 動漫起源地在哪個國家
日本 12世紀由日本真言宗(日本佛教的一派)僧侶繪制的「鳥獸戲畫」通常被認為是日本漫畫的起源,鳥獸在繪者輕松、隨意的筆下行為表現有如人和菩薩。 1814年,日本江戶時代著名畫家葛飾北齋創造了「漫畫(manga)」這個詞,用來指代他繪制的一種筆法隨意、線條簡練、突出人物主要特徵,以神話、歷史及日常生活為內容的組畫。 當代的日本漫畫從禪畫、浮世繪、狂畫、春畫等日本傳統繪畫中吸取了很多表現手法。 19世紀針砭時事政治的諷刺漫畫出現。1841年創刊的英國漫畫雜志《Punch》(又譯:《笨拙畫報》)在這方面最有影響力。《Punch》的日文版於1862年出現。「Punch-繪」後來被用來指代歐洲風格的諷刺漫畫。1877年日本出現了《Punch》風格的刊物《團團珍聞》。其中的漫畫採用了氣球對話框和一些西方繪畫技巧。1902年日本第一部有排版對話的四格漫畫出現。 日本漫畫的另一個主要影響來自於美國20世紀20~30年代的漫畫大爆炸,《唐老鴨和米老鼠》、《超人》等漫畫的出現影響了很多日本漫畫家。 真正現代意義上的日本漫畫誕生於「二戰」後。日本「漫畫之神」手冢治蟲賦予漫畫以新的含義。他吸收傳統藝術特色,並嘗試將各種能給人以深刻印象的繪畫技巧運用於漫畫創作。他將變焦、廣角、俯視等各種電影的表現手法融入漫畫,使漫畫有了電影般的動感。手冢治蟲成功地將日本漫畫帶入了一個全新的領域,並使其有了鮮明的自我風格,為日本飛速發展的漫畫產業奠定了基礎。 現代日本漫畫發展的階段 「二戰」後的半個多世紀以來,漫畫在日本的社會地位及人們對它的認識在不斷變化。手冢治蟲曾把日本現代漫畫的反展劃分為六個階段: 第一階段(「二戰」後的頭十年):「玩具時代」,漫畫只是供孩子娛樂得道具。 第二階段:「清楚時代」,漫畫被視為低俗、淺薄的讀物。 第三階段:「點心時代」,父母和教師勉強允許孩子可以在不妨礙學習的條件下看一點漫畫。 第四階段:「主食時代」,1963年《鐵臂阿童木》的TV動畫在電視上連續播映,許多家庭大人和孩子一起觀看,漫畫得到社會肯定。 第五階段(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空氣時代」,漫畫已經成為青少年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第六階段(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後):「記號時代」,漫畫成為青少年之間相互溝通的記號。
㈥ 動漫發展史
「動漫」一詞最早在正式場合被使用,是1998年11月大陸的動漫資訊類月刊《動漫時代》的創刊 。這一詞語後經由《漫友》雜志傳開,因概括性強在中國大陸地區的使用開始普及起來。
「動漫」這一合稱的出現主要是因為日本的動畫和漫畫產業聯系緊密,所以日本動畫和漫畫在中國傳播的過程中,出現了《動漫時代》這樣綜合了日本動畫和漫畫咨詢的雜志。
因此,「動漫」最早主要在日本動漫的愛好者中使用,用來指日本的動畫和漫畫。但隨著中國動畫和漫畫產業的發展,用來指中國的動畫和漫畫的場合也多了起來。
當今在中國大陸地區,有許多人將」動漫「的概念與「動畫「的概念混為一談,把動畫稱為動漫,這是一種誤用。「動漫」實際上是「動畫」和「漫畫」的結合稱呼,不能用於單指動畫。
(6)動漫起源於哪些國家擴展閱讀:
典型代表
1、日本動漫
日本是世界動漫強國,其動漫發展的模式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而不失創新和吸引力。動漫是日本的重要產業鏈,在全球鮮有對手。
2、中國動漫
中國動漫,是指中國(大陸)地區的動畫和漫畫。
中國動畫起源於20世紀20年代,1926年攝制了中國第一部動畫片《大鬧畫室》,揭開了中國動畫史的一頁。20世紀40年代,萬氏兄弟創作了中國動畫第一部長片《鐵扇公主》,發行到東南亞和日本地區,受到人們的熱烈歡迎,為中國動畫走向國際作了很好的鋪墊。
3、美國動漫
美國的動漫作品較其他國家的動漫作品而言,其動作流暢、情節想像力豐富,而且通常多運用高科技拍攝手法。概括起來,美國動漫的特色不外乎這四種:「美國英雄主義」、「利用動漫特技製造逼真感與震撼力」、「刺中觀眾幻想的神經」和「英雄配美人」。
㈦ 動畫是哪個國家發明的
中國早在公元前的西漢南越國時期即2000多年前就已有了動畫。據新快報報道,目前世界動漫業界普遍公認著這么一個事實——動畫技術起源於十九世紀的法國。但來自南越王墓博物館的研究學者兼日語解說員滕壽平博士,卻根據其新近的發現提出上述驚人的異議。
西漢青銅器提桶上發現「動畫」
據介紹,近日滕壽平博士在研究一隻青銅器提桶的過程中,意外地發現了一組「動畫」。
滕博士告訴記者,該青銅器提桶是西漢南越國(公元前7年至公元前111年)第二代王趙昩墓內出土的珍寶。整個桶高40.7厘米,直徑為30厘米,遺憾的是,關於該桶的製作者和具體製作年代均沒有記載。
有一天,滕博士在觀察提桶表紋時,被提桶外壁正中腰部位置環形雕刻著的圖案吸引住了。初看,那是一幅有關海戰凱旋歸來的圖畫;但仔細一看,圖畫上的組成元素:人、船、鳥、魚、龜、旗幟、飾物都出現多次重復。連貫來看,似乎不是「一幅」畫,而是「一組」圖,這引發了滕博士極大的興趣。
於是,為更清晰地查看畫像,滕博士乾脆把「整幅」畫原原本本地拓印在宣紙上,這下「謎底」水落石出了——「依照自左至右排列順序,我清楚地看到畫面上人、船、鳥、魚、龜、旗幟、飾物等元素,呈現的是動作上漸進的變化」。
按照這個「變化」,滕博士輕而易舉地就把這貌似「成幅」的畫,有機地切分為所含元素一模一樣的「四幅」小圖,然後將它們由上而下排列,「你可看到,從人、船到旗幟都出現了非常連貫的動作變化」。
之後,滕博士又使用現代電腦幻燈技術和flash技術將四幅圖畫連續播放,「它們的的確確是動畫!講述了海戰凱旋中一小段連續的復雜動作。」
後來,滕博士又做了個實驗,把青銅器提桶置於一轉盤上旋轉,透過限制視野的視窗觀看,也可看出整個畫面動起來了。
動漫界慣認皮埃爾為鼻祖
據滕博士介紹,視覺的暫留現象,首先被法國人保羅·羅蓋特發現,1818年他發明了留影盤——在一個被繩子或木竿穿過中心的圓盤的一面,畫著一隻空鳥籠,在盤子的另一面畫著一隻鳥。當圓盤旋轉時,鳥在籠子出現了。這證明了當眼睛看到一系列圖像時,它一次保留一個圖象。
到1826年,法國人約瑟夫高原利用留影盤原理,發明了轉盤活動影像鏡,這是在邊沿有一道裂縫的轉盤畫上帶循環圖的卡。看的人將圖畫對著鏡子,轉動轉盤,透過裂縫觀看,就會把一系列旋轉中的圖畫看成一個運動圖象。
「這兩個盤子被稱作兩大發明,曾引起轟動」,滕博士說,沿用這兩項發明技術,1860年皮埃爾·代斯威格內斯在圓筒內壁貼上圖畫,利用轉子帶動它旋轉,觀者通過筒頂的槽觀看,筒壁上的圖畫竟魔術般地動起來。這個動畫製作技術一直被沿用至今天,而皮埃爾也因他的這一「旋轉圓筒圖畫留影技術」,被當今動畫影視界視為鼻祖。
比法國早了1800多年?
「都是圓筒,皮埃爾·代斯威格內斯在圓筒內壁貼上圖畫;而中國的青銅器提桶,是在外壁雕刻圖畫,轉動起來都是一樣的動畫視覺效果。但不同的是,兩只圓筒的動畫製作年代竟然相差了將近1800多年!」為此,滕博士認為,南越王趙昩墓內青銅器提桶上的圖畫,才是目前發現的最早的旋轉圓筒圖畫留影技術!該桶的作者才是動畫製作的鼻祖。「也就是說動畫的發明應該是兩千多年前的古代中國」。
為讓這一新說法獲得世界的權威公認,目前滕博士正在製作一部電視記錄片,以直觀、具體、形象的畫面演示青銅器上動畫的形成全程,然後上交中國動畫協會以及國際相關的動漫組織予以審評。
㈧ 動漫起源於哪個國家
去翻了下網路,動漫是漢語特有詞=Animation&Comic
Animation肯定得20世紀才有了
Comic的話,以下摘自網路
漫畫作為繪畫作品經歷了一個發展過程,從最初作為少數人的興趣愛好,已成為人們的普遍讀物,更是學生的最愛,並成為了漫畫控。雖然才剛蓬勃的漫畫,卻早在800年前,日本已有了漫畫的開始。
歐洲
起源時間:十六世紀
起源地點:義大利
起源時期:文藝復興
重點人物:列奧那多·達芬奇
十六世紀開始使用誇張的表現手法,本是作大壁畫時,在小紙上的速寫,但因誇張的畫作,滑稽的表現,而開始了西洋的漫畫
日本
起源時期:藤原時代、鐮倉時代、室町時代、德川時代
起源地點:日本
重點人物:土佐光行、土佐光信、宮崎駿
日式漫畫是漫畫的一種類型。
16世紀漫畫自西方傳入日本,並發展出獨特的繪畫風格,逐漸在日本形成了擁有大量讀者群的龐大產業,其影響也延伸到其他國家,其中宮崎駿入選美國漫畫殿
堂。日式漫畫並不局限於日本漫畫,在華人地區、韓國、東南亞和歐美等地區也有許多這種風格的作品。。
中國大陸
起源時間:民國十三、十四年
重點人物:豐子愷、陳師曾
豐子愷的漫畫在文學周報連載,也造成了當時風行,雖然中國此時才開始流行漫畫,起源卻是從清末開始,陳師曾的簡筆發表於太平洋報,但當時不稱為漫畫。
台灣
起源時間:二十世紀初
重點人物:楊國城、陳定國、王朝基、陳光熙、洪晁明
當時台灣漫畫的本土意識和色彩強烈,畫作總是富有地方色彩,楊國城、陳繼章開始繪制政治漫畫。後來許多漫畫家受到日本漫畫所影響,開始慢慢出現附有日本漫畫的作品。[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