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同學友情 » 同學聚會不讓進怎麼辦
擴展閱讀
我們與你同在什麼歌詞 2025-02-24 10:50:37
做動漫解說什麼軟體好 2025-02-24 10:37:39

同學聚會不讓進怎麼辦

發布時間: 2025-02-24 07:57:50

❶ 為什麼參加同學聚會時總是很尷尬

現在同學聚會是一件非常常見的事情了,很多人都是會去參加同學聚會的,但是有時候參加同學聚會不免也會覺得有一些的尷尬,我覺得這個可能是有以下的原因造成的。

首先,參加同學聚會的時候,在這之前,你們肯定是有很長的時間是沒有見面的了,在那麼長時間後在見面的時候,對方肯定是會有一些的變化了,而且那麼長時間的不交流了,看到的時候你不知道去說一些什麼好,就是見面的那一瞬間會有一種像是見到了陌生人的感覺。

其次,因為同學聚會的時候,很多人可能更多的是攀比,而你在這個時候你覺得你是插不進話,只能在旁邊默默的站著或者是坐著,那種插不進話的感覺真的是非常的尷尬,要想有一點的存在感,但是他們聊天的內容自己是不知道去該講一些什麼好。

第三點,那就是時過境遷,你印象里的那些同學其實可能都已經發生了變化,他們的性格隨著生活的進行是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像是可能你本來在上學時候玩的很好的同學,但是對你現在卻是很冷淡,在交流的時候根本沒有什麼話可以說,那個同學可能更多的時候去拍馬屁,而你自己不想去拍馬屁,也不沒有人主動找你聊天,那麼你也就覺得有一些的尷尬了。

所以說,現在的同學聚會不是那麼的好參加的,同學聚會其實已經是慢慢的變成了攀比大會了。

❷ 為什麼每次同學會都聚不齊

同學聚會不齊的原因主要有:
1、工作繁忙,有各自的生活

現如今同學聚會變得越來越難,參加的人數越來越少,大多是因為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家庭和事業,想要抽出來一定的時間是非常艱難的。

為了參加同學聚會,請上幾天的假,在很多人的心中會認為:完全沒有必要。正是這樣的拖累,也使很多人沒有辦法進入到同學聚會中,雖然他們內心中非常想去,但是,礙於現實情況不允許,使他們沒有辦法達成心願。

2、害怕遇到曾經動心的初戀

校園是最純潔和單純的,有些學生而言,在校園中難免會出現有好感的人,有過一段青澀的感情,正是這樣的初戀,使他們對同學聚會望而卻步。

部分人群一旦踏入聚會的場景中,往往會成為被關注和調侃的對象,如果現實生活中有些不如意,很可能也會因為參加聚會,使現實生活中的平衡被打破。

這也是一部分人不願意參加同學聚會最根本的原因。

❸ 同學聚會最悲哀的是什麼

同學聚會最悲哀的

是什麼?

高中畢業15年,我只去過一次同學聚會,30人,花費一萬二,我付了2500元。

此後的每一次同學聚會,我都沒有去過。

我們必須接受一個事實: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會有不同的人和我們漸行漸遠。

高中時,我成績一般,屬於中等水平,和大家都玩得開,加上我是個假小子的個性,咧個嘴哈哈大笑,沒心沒肺的,倒也沒啥煩惱。

畢業後,大家一直說要相聚,可上大學的地點不一樣,回家的時間也不一樣,很難找到合適的機會相聚。這樣,聚會就拖了下來,每年估摸著就十來個人相聚,很少有聚齊的。

每次回家,我都是只找相熟的幾個好朋友聚一下。畢業,結婚,在老家安定下來,生活變成兩點一線,這時候,大家反而多了一些時間,整天吵著要聚一聚,見見老同學。

中秋節前一周,我接到班長的電話,說班裡定了中秋節找個時間相聚,問問我能不能出席,他好統計人數,如果人數過半,就相聚,人數太少就取消。

那時候,我高中畢業已經7年了。

當初的老同學,在記憶中已經模糊,我想著反正沒事做,大家出來吃個飯,聊聊天挺好的,就應下了。

約了晚餐時間,五點在某高檔飯店某包廂。

訂的飯店,是我們本地最好的一個飯店,挺貴的,之前他們相聚從沒去過這么高大上的地方,都是去一些有情懷的小飯店,或者約個夜宵攤那種。我想著,大家AA制,應該花不了太多錢。

聚會前,我打電話問班長,需要提前給他轉錢嗎?作為聚會的費用,如果有結余就可以大家改天再約個地方喝茶什麼的。

班長說不用算得那麼清楚,吃了飯再收也不遲。

以防萬一,我在包包里放了1000元現金,有整數,也有散錢,就怕到了現場不好給錢。

出門時,老公看到我拿錢,於是從錢包里再塞了500元給我,讓我拿著。

我當時想,什麼聚會要帶1500元,吃的是啥啊。老公說,吃飯的地點比較高檔,要是大家點菜多一點L.再上兩瓶好酒,平均下來每個人也要四五百,萬一大家興致高,吃晚飯後還要換地點聚一聚,也要好幾百,多帶點錢總是好的。

我不肯拿那麼多,放在包里礙地方,套個涼鞋急匆匆出門了。

吃飯的飯店,和我住的小區,僅一條馬路之隔,我穿著很簡單的牛仔褲T恤,腳上穿涼鞋,臉上沒化妝,就是很簡單的碰襪居家婦女模樣。

結婚後,懶散了很多,的確疏於打扮,穿著以舒適為主。

去到飯店大門口,發現大家都扎堆在門口沒進去,我走過去打招呼,和相熟的幾個同學聊天,無非就是問些最近工作怎麼樣,家庭怎麼樣的閑聊話題。

哪賺錢,帶一帶啥的,都是些庸俗又客套的話,彼此間熱情得根本不像七年沒見過面的人。

我和另外2個女同學,1個男同學在交際圈之外。

我是走路來的,2個女同學是開小電動車來的,1個男同學是坐計程車來的。

一開始我們和他們還交談兩句,隨著開豪車的同學來到,我們就被擠出去,甚至都沒人來和我們聊天,我們幾個對視一笑,都瞭然。

去到包廂時,看起來最有錢的那幾個同學,坐的是主位,一上桌就讓服務員拿菜單,要多點幾個招牌菜,海鮮刺身等等,都是生冷的東西,還點了3瓶很貴的酒說真的,聚會比想像中無聊。

我來之前是很有期待的,是興奮的,覺得可以悄吵滲看到很久沒見的老同學,肯定有很多話聊,但坐到飯桌上才發現,彼此間挺尷尬的,話題很少,除了緬懷一下過去,很難有新話題。

吃飯時,很多人都在應酬,無非問的就是在哪裡工作,做什麼生意,將來關照一下之類。

問到我的時候,我說我最近沒工作,在家,老公出去做點小本生意,糊囗。

站了十幾分鍾,大家都沒有要進去的意思,都五點了,我扯了扯旁邊的同學,問她在等什麼?

他們「哦哦」兩聲,就越過我,到下一個了。

不止是我,席間還有好幾個混得普通的,也是這個待遇。

其實我說的是客套話,我和老公經營一家茶餐廳,賺得不多不少,家中的車也不便宜,但是我總不能大聲嚷嚷說我有車,我不窮吧。

同學啟脊聚會變成職場應酬,我也興致缺缺,乾脆低頭吃菜,飯店的菜還是蠻好吃的。

讓我堅定以後再也不來同學聚會,是結賬環節。

吃飯到最後,很多人喝了酒,有點醉了,先後回家,或者叫人來開車走,沒人提過要結賬或者平攤費用的事,就默認了之後再付。

我家在對面,不急著走,就和旁邊的同學聊到結束。最後,席間只剩下我和班長,以及另外5個同學。班長去結賬,我們一起等著。

30個人,吃一頓飯,花了一萬二。

我最初預計,最多每人平攤兩三百的,現在大大超過了預期,應該是那幾瓶酒的緣故。

現在人都走了,誰結賬啊,誰身上也不會隨時隨地帶著一兩萬塊錢吧。

【那時候還不流行手機支付,都是現金支付多。

她說她也不知道在等什麼,就是大家都在那站著,她也不好進去。

班長說,他是想著吃完飯後,再一起說平攤費用的事,後來聊著天,就不好意思提這一茬,想著大家會明白意思的,誰知道大家都走了。

最有錢的那幾個同學,點最貴酒的同學,早就喝趴了,都回家睡覺了。

也不能不給錢啊,我們剩下的7個人就湊錢,回去後再向其他同學收取費用。

我包包里就放著1000塊錢,不夠,我住得近,就叫老公又送了1500元過來。

尋思著這錢之後是能收回來的,我這才叫老公送錢來第二天,班長就和同學們說清楚吃飯的數目,每個人應該平攤多少,讓大家有空就拿錢給他。

當初吃飯的30人,真送錢過來,也就十幾個,好多都是聽過就忘了,要不就是不在本地,下次回請。

幾個有錢的同學,沒說給錢,只是說下次請我們去茶莊喝茶,去哪家飯店吃飯做東。

班長打算自己吃虧,把剩下的墊上,奈何缺囗太多,一頓飯一萬二啊,班長要倒貼好幾干,誰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

我們幾個商量,自認倒霉,從班長收上來的錢,我們後來我才明白,他們站那,看的是車。

一個正門,出入必經之地,每個同學開車來了,在門口搖下車窗,寒暄一番再開進停車場,接著走出大門口,和我們站在一起,繼續迎接下一輛車。

開好車來的,大家熱情度就高很多,一見面就是問在按照支付的比例平攤拿回,我當晚付了2500元,拿回了1200元。

算上自己應該給的那一份,還倒貼800,我只能安慰自己當晚吃得多,還拿了一瓶喝剩的酒回家,也算是賺回一點。

其實,還是挺心疼的,當時800元蠻多的。

後來我再也不去參加那些同學聚會了,都是私下約相熟的幾個同學小聚。

我覺得同學聚會最悲哀的是,我們還是我們,但再也不是當初的我們。

總有一天,我們要學會接受,每個階段有每個階段的朋友,每個階段有每個階段的閱歷和見聞,有一些人只能陪我們一程,不能陪我們一輩子。

❹ 為什麼現在的同學聚會都已經變質了而且長得帥的男生和長得丑的男生,根本就沒有必要參加

關於這個問題,我覺得有很多方面的原因。1、彼此之間產生了距離。小時候的同學聚會,大家都在一個班,也是多年的好朋友,都有著聊不完的共同話題,彼此之間也很親近,身邊發生的事,身邊遇到的人都可以拿出來說給對方聽,別人也很願意聽你說。大家也都是那麼的天真,那麼的聊得來,誰有難都會去幫一把。但是慢慢長大了之後,人思考的東西變多了,人也開始變得世俗了,同學聚會的時候也沒有很多的共同話題,彼此之間比較熟悉的,比較了解的也只是身邊的同事而已,對於同學很多年沒見了,要聊天都不知道該說什麼,從何說起。
2、人性發生了變化。以前的同學聚會,大家都是未成年人,還沒進入社會,每個人都很簡單,不會想太多,大家互相開開玩笑,打打鬧鬧,彼此之間都很和諧,都相處的很好。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每個人都會有長大的一天,再次同學聚會,已經進入社會的我們開始變得世俗起來,每個人的口中都離不開金錢,利益,誰混的好,誰混的不好一目瞭然,似乎作比較成了每個人的需要,每個人開始對金錢侃侃而談,嘴裡面談論的都是自己的利益,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孩子,自己過得怎麼樣,似乎沒有人去關心其他的人怎麼樣,大家都是有錢人和有錢人一起談論,沒錢的和沒錢的人一起談論,一個餐桌上就這樣不知不覺被分成了兩派。大家也再也找不回當年的自己了。
3、所面對的生活壓力不同。以前的同學聚會只解決一個人的溫飽問題就可以了,現在長大了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每個人都必須面對,於是大家也沒辦法去了解別人的生活,因為自己的生活都感覺有很大的壓力。以前的聚會都是聊大家,現在只聊自己,同時那個同學有錢,大家都會像是巴結一樣的,對他討好,都想著打好關系似乎自己的生活就能夠有人幫一把。隨著年齡的增加,每年的同學聚會也開始變得不一樣了,所熟悉的同學越走越遠,所產生的距離也越來越遠,所擁有的共同話題也越來越少。這也是為什麼同學聚會變味了,為什麼很多人不願意參加同學聚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