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給同學寫信的格式
按通行的習慣,書信格式主要包括五個部分:稱呼、正文、結尾、署名和日期。
1.稱呼
也稱「起首語」,是對收信人的稱呼。稱呼要在信紙第一行頂格寫起,後加「:」,冒號後不再寫字。稱呼和署名要對應,明確自己和收信人的關系。稱呼可用姓名、稱謂,還可加修飾語或直接用修飾語作稱呼。
強調一下,給同學的信。可直接用名字、昵稱或加上「同學」,如「瑞生」、「老紀」、「小鄒」、「三毛」等。
2.正文
正文通常以問候語開頭。問候是一種文明禮貌行為,也是對收信人的一種禮節,體現寫信人對收信人的關心。問候語最常見的是「您好!」「近好!」依時令節氣不同,也常有所變化,如「新年好!」「春節愉快!」問候語寫在稱呼下一行,前面空兩格,常自成一段。
問候語之後,常有幾句啟始語。如「久未見面,別來無恙。」「近來一切可好?」「久未通信,甚念!」之類。問候語要注意簡潔、得體。
接下來便是正文的主要部分——主體文,即寫信人要說的話。它可以是稟啟、復答、勸諭、抒懷、辭謝、致賀、請托、慰唁,也可以是敘情說理、辯駁論證等。這一部分,動筆之前,就應該成竹在胸,明白寫信的主旨,做到有條有理、層次分明。若是信中同時要談幾件事,更要注意主次分明,有頭有尾,詳略得當,最好是一件事一段落,不要混為一談。
3.結尾
正文寫完後,都要寫上表示敬意、祝願或勉勵的話,作為書信的結尾。習慣上,它被稱做祝頌語或致敬語,這是對收信人的一種禮貌。祝願的話可因人、因具體情況選用適當的詞,不要亂用。
結尾的習慣寫法有兩種:
(1)在正文寫完之後,緊接著寫「此致」,轉一行頂格或空兩格寫「敬禮」。
(2)不寫「此致」,只是另起一行空兩格寫「敬禮」、「安好」、「健康」、「平安」等詞,一定要另起一行空兩格,不得尾綴在正文之後。也可以在正文結尾下另起一行寫「祝你」、「敬祝」,再空兩格寫上「安好」、「健康」等。
4.署名和日期
在書信最後一行,署上寫信人的姓名。署名應寫在正文結尾後的右方空半行的地方。如果是寫給的親屬、朋友,可加上自己的稱呼,如兒、弟、兄、侄等,後邊寫名字,不必寫姓。如果是寫給組織的信,一定要把姓與名全部寫上。而在署名之後,有時還視情加上「恭呈」、「謹上」等,以示尊敬。上述自稱,都要和信首的稱謂相互吻合。
日期一項,用以註明寫完信的時間,寫在署名之後或下邊。有時寫信人還加上自己的所在的地點,尤其是在旅途中寫的信,更應如此。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2. 同學之間寫信的格式
同學之間寫信的格式可以用普通格式,稱呼可以是親愛的某某同學,也可以是直接稱呼某某同學,關系好的也可以加上修飾形容詞。結尾署名可以寫你的同學某某某,換一行日期。
3. 我們想寫一份建議書給校長 把一位同學開除 請問這種建議書怎麼寫(就是聯名書)
應該可以這樣寫(用一般的寫信格式就可以)
敬愛的校長:
您好!
我是xx年級xx班的xx同學,在此我想向您提出一個建議:xxxxxxxxxxxxx(就是寫你的寫這封信的目的,並闡述充分的理由最好舉出一些實例)
以上,我想再次聲明,我的建議不僅是我一個人的想法,這代表著我們年級絕大多數同學的期望,希望校長能夠採納我們的意見。
建議人:xx xx xxxx······(同學簽名)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祝你早日將那個不良學生「請」出你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