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作文400字的加點評100字一共12篇
【文1】
黑板上的記憶
一提到「黑板上的記憶」我的腦海里就立即像過電影似的涌現出許許多多與黑板相關的故事。其中有人歡樂的,讓人憂愁的,也有讓人心動不已的……然而,最讓我難忘的,還是留在我記憶里的黑報上的春夏秋冬四季。
記憶之一:黑板上的春天。那是一次古代詩歌鑒賞課。當語文老師在黑板上端端正正寫上清明二字後,老師轉過身朝同學們幽默地說:「今天和大家一起學習唐代詩人杜牧《清明》這首詩,我們在黑板上共同來賞玩春雨瀟瀟。」接著老師用她那清亮圓潤的聲音給我們朗讀這首詩。老師不僅帶領我們學習朗讀的節奏、頓數,而且跟讓我們從中去認識、領會我國特有的「清明節」的由來。從此,我愛黑板,更愛富有人情的黑板的春天。
記憶之二:黑板上的夏天。又是一次語文課,老師早早布置了我們帶來繪畫的彩筆。課前,老師將自己畫的一幅西湖荷花圖掛在黑板的左上角。當老師寫下「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的課題時,同學們一下子恍然大悟。原來這接課是學習楊萬里的詠荷詩。有趣的是,老師讓同學們憑借「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詩句,各自畫出你對詩歌的理解,然後說出你的理由。這一次使我懂得了「詩中有畫」的真諦。
記憶之二:黑板上的秋天。那是學習馬致遠《天凈沙·秋思》,我第一次從「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這三組特寫鏡頭里,讀出了凄涼蕭瑟的意境,感悟了遊子「秋思」的念鄉情節。
記憶之二:黑板上的冬天。除了從黑板上的故事中領略自然和人文的季節,我還中老舍《濟南的冬天》里感受到了作家對於家鄉那塊熱土的熱愛之情。
我從記憶里熱愛黑板上的春夏秋冬,更熱愛老師的諄諄教誨。
【點評】:本文作者所選擇的切入角度新穎別致。四個片段像電影蒙太奇手法把文題演繹的活靈活現。加之本文所回憶材料的內容正好和黑板上的記憶巧妙結合,自然的突出了記憶的主題。值得學習的是作者雖然選擇的都是語文課上的內容與情景但是表達的記憶的理由卻豐富多彩,各有千秋。例如,黑板上的春留下的記憶是清明、春雨瀟瀟的景象,黑板上的夏留下的記憶是老師的啟發式教學……文章首尾照應、結構完整。全文在四個片段前後用了開頭導語和結尾總括,點名主旨的段落,也是我們文化審美的習慣,有人形象化地稱之為封套是結構。這樣的文章結構顯得有頭有尾,讓人一目瞭然。另外,本文的語言曉暢明白,既通俗易懂,又有文采。END
做一個「行者」
倘若可以,我願做一個「行者」。
靜靜的夜,我願一人獨坐。我喜愛架起二胡,緩緩地拉弓。木的香氣繚繞鼻間。有些銹卻仍舊緊綳的二弦重合著,任我輕輕揉,重重滑過。松香落在褲上,我不介意,拋開身邊的物質,悠揚的樂音中我彷彿來到另一個天堂。我深深迷戀二胡。
可突然有一天,我發現,不是每個人對著二胡都有著崇高的敬意。我站在教室中,眉飛色舞地講著長大後願成為二胡演奏家。大家饒有興趣地看著手舞足蹈的我,可眼中卻帶著嘲弄。他們為鋼琴手的豪情演出吶喊沸騰,看見街頭偶爾坐著的拉著二胡的乞丐時會轉頭對著我,眼神中有說不清的色彩,我內心隱隱作痛。望著街頭那個老乞丐,聽他那斷斷續續的、嘶啞的二胡聲,我無言以對。同學們漸漸走遠,我卻停在角落一直發呆。
我仍舊喜愛深深沉醉在自己的世界中,唯有二胡默默相伴。黑夜中,我是個孤獨的歌唱者,唱著別人不愛聽的老歌。然後,終於有一個夜晚,我決定讓這悠揚響徹天際。
我開始頻繁參加藝術節,班級聚會上,我也背著二胡來回穿梭。端起二胡,我便身臨其境。我如「月夜」下的老者哀婉嘆息,似敲著拐杖呻吟著,我不求傾聽者淚下,但求他們能傾聽我內心的聲音,聽聽我對二胡的依戀,喚起他們沉睡的心。我竭盡全力將《賽馬》中最後一聲馬鳴扯得撕心裂肺,我不求每個人都血液沸騰,但求他們能感受我內心的憤怒——憑什麼對著二胡而戲笑,對著鋼琴而吶喊?
曲子終了,我便會安靜地站起,向他們鞠躬。我感謝他們的傾聽,感謝他們的目瞪口呆,因為我知道他們已明白我想說的:二胡的背後有著中華的智慧與文化,那是兩根弦就能奏出的華麗與朴實,雄壯與風情。
我們不能忘,那是我們的聲音,來自中國的吶喊。
做一個「行者」,我以自己的行動傳遞著我的願望,願喚醒大家沉睡的內心。行動,雖微不足道,卻為文化的傳承之路開出一朵絢麗的花。我,驕傲!
倘若可以,我一定做「行者」,帶著二胡,走遍世界。
【點評】
二胡,它將「我」帶出物質的桎梏,使我眉飛色舞,但「土氣」的二胡抵不過「洋氣」的鋼琴,甚至還遭遇一種微妙的揶揄。正是這種揶揄,喚醒了「我」的行動,端起二胡,讓別人傾聽「我」的心聲,傾聽中國的吶喊。此文微言大義,微義大言,作者行動著追求著,將個人情與民族情巧妙地交織在一起。文章講求煉字,如「停」,彷彿擱淺的船,黯然神傷;「端」,那份投入、虔誠,盡在其中。還有文句長短有致,富有節奏
【文3】做一個「行者」
曾看過一個故事,讀完後令我百感交集。
一位老農民有一個十分聰穎的兒子,兒子十分自滿,總在不斷稱贊自己的才華。一天晚飯時,兒子又在講述自己的「英雄傳奇」,老農民「刷」地站立起來,叫兒子:「你把手舉起來!」兒子不懂但照做了,老農民噙著淚說:「兒子,父親一輩子沒有出息,全指望你,但請你記住,手比頭高,任何事情不是講或是想,而是靠做。」
這則故事讓我想起了一個成語「知易行難」。
在這個日新月異高科技滿天「飛」的世界中,行動彷彿一步一步離我們悄然遠逝。我們早已習慣有一大堆冷冰冰的機器代替我們去完成一切事,我們只是想怎樣讓生活更安逸罷了。
還有,當我們在一條干凈的大街行走時,看到果皮紙屑,沒有人會去彎腰撿起,而是冷冷地說:「沒關系,環衛工人會掃的。」當看到曾經不遺餘力幫助過我們的人有困難時,我們只會在一旁大喊:「加油,你一定行!」那雙插兜里的手沒有想伸出來的跡象。當我們看到一張試卷時,想想定然簡單,可當考試時卻難以下筆。行動遠比想的說的要少,但卻比那一切都要重要。
古語有雲:「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可見,做一個「行者」是那麼重要,這個道理早已流傳千百年,卻有很多人沒有理解它。
唉!或許這是一個時代的悲哀吧!可我們不能放任自流。看看那些歷史的腳印吧:魯迅以直面人生的吶喊喚起民眾的覺醒;海倫·凱勒用堅定的意志實現生命的蛻變;越王勾踐卧薪嘗膽終於完成興國大業。這些歷史豐碑,都在孜孜不倦地召喚我們成為一個「行者」。
逝去的昨天讓它隨風飄遠,但未來我們必須努力學做一個「行者」。
我們是熱情奔放、陽光開朗的90後,不應讓自己成為「思想的巨人,行動的矮子」。讓我們做一個「行者」,用行動詮釋生活的意義,用行動抒寫生命的美麗吧!
【點評】
夾敘夾議的文章,即事起興,很是自由。由一個經典故事引出了關於「行」的話題,接著從大社會、小現象等入手,引出「行動遠比想的說的要少,但卻比那一切都要重要」的認識。難能可貴的是,作者指出「行動遠比想的說的要少」是一個時代的悲哀,願以90後的名義,用行動詮釋「行者」的意義。
【文4】做一個「行者」
翻開書,我無比羨慕三毛撒哈拉的奇遇,也流連於席慕容筆下的大草原;合上書,我想為什麼不自己用行動去見證這種美妙,於是簡單收拾行囊,出發。
我去過井岡山,放棄了坐汽車,執意用雙足去踩踏那片紅土地。為此,雙腳總是被石頭硌得生疼。粗糙的紅米飯難以咽下口,走到半山腰便累得氣喘吁吁,可一想到「行者」二字,我堅持下來。那一路茂密的樹林,讓人覺得萬分奇特的方竹,沿途淳樸的當地人,到達黃泥崗時的欣喜,一切原本坐車時無法欣賞到的,都用我的行動一覽無余。到山頂時,不住地想起毛澤東的「雄關漫道真如鐵」,剎那間,才真正收獲一種堅持與毅力,我才從侏儒變成行動上的巨人。
也曾到過贛州的出浮橋,起先看到那廣闊的江面上橫躺著看似柔弱的浮橋,膽小的我想掉頭就走,可看見眾人都已踏上,只好硬著頭皮伸出一隻腳。冷不丁一眩暈,顫顫地踩了幾步,但很快調整好重心,大膽地向前跨去。「嘰嘎嘰嘎」古老浮橋發出好聽的聲音,宛如一曲淺吟低唱的崑曲。彎下腰,看見牢牢打入木樁的鐵釘已有點生銹,木板上延伸出多條古老而又美麗的裂痕,一點點沉澱下來。我不知道這從宋朝時便有的浮橋曾擁有過多少人的腳步聲。但配上岸邊古老的城牆,我猜測他們是一群雲游四方,心懷天下的俠士,吟著「哀民多生艱」。碧波盪漾的江水也定見證這曾走來的一群背茶簍的客家女子,歡聲歌唱留下她們的朝氣。過往無數的腳步都加重它的深沉。
快走到末尾,我有些不舍,只好換成一小碎步一小碎步地踩著,心想著若是剛才我掉頭就走,又怎能收獲這歲月留下的美麗痕跡,是我用行動才見證這歷史的深沉。
歸來時,我的行囊充實著一種成長後的堅定意志,也讀懂歷史沉澱著的美麗,當然還有更多……
我不再是一個簡單的行者。做一個行者,我在用自己的雙腳踩踏出心靈的感動。
【點評】
作者的敘述很乾凈,少了華麗鋪陳,但有張力。文中的聲、色、形、氣,與人物的心情水乳交融,渾然一體。文中的每一個字,都滲透了情感。寫景,就是寫人。文中的聯想也彷彿天成,如若伍爾夫的「牆上的斑點」,浮想翩翩,體驗細膩,令人感動。這樣的美麗,源於行動,作者在行動中收獲著深切的人生感悟。
【文5】告別過去
告別網吧
我親愛的網吧,自從與你相識以來,我體驗到了從未有過的幸福。我想玩游戲,你陪我玩;我想看電影,你陪我看;我想聊天,你陪我聊……你總是心甘情願地陪伴著我。你的溫柔,你的體貼,讓我倍感溫暖。於是我上課時想你,下課時想你,吃飯時想你,睡夢中仍在想你,真有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之感呀!我真不敢想像離開你我該怎麼活。可如今我不得不和你告別了,那討厭的老班已給我下了最後通牒!前幾天,老班發現了我和你如膠似漆的關系,他先是一遍遍成我談話,見沒什麼效果後,竟咬牙切齒地對我說:「***,我最後一遍警告你.如果你不和網吧一刀兩斷的話,我就讓你的父母來帶你回家改造。」我可不願破壞我在父母心中「好兒子」的形象,沒辦法,親愛的,只好委屈你了。但請你一定要相信我,過不多久,我一定會回來找你的。
告別紅燈
大名鼎鼎的紅燈(不及格)先生,萬萬沒想到,你竟主動托我給你買南下的火車票。以前你老纏著我,在我的試卷上定居了那麼長時間,怎麼趕你也不肯走。如今你卻主動提出要離開,我真是太……太高興了!悄悄告訴我,是誰讓你改變主意的?什麼?竟是那討厭的老班私下做了你的工作!他到底有什麼魔力,竟讓你對他言聽計從?看來,是我小看他了。說真的,你走了,最好永遠別回來。
告別老班
面前擺著一份份學科競賽的獲獎證書,看著它,我不禁想起了敬愛的老班!想當年我沉迷於網吧,語數外三門主科,大紅燈籠高高掛,許多老師都認為我已無葯可救了,可您卻一遍遍找我談心,苦口婆心地給我分析利弊,不得已的情況下,您給我下了最後通牒,我真的和網吧告別了。您就抓住我的這一轉變,在班會上大力表揚我,說只要我對自己有信心,一定能變成東山再起。從您堅定的目光中,我找到了答案。此後,那個由於貪玩而經常遲到的我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勤學上進的我。可我的功課拉下的實在太多了,這時您又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一遍遍不厭其煩地給我講解,並發動科任老師及同學們關心我,幫助我。漸漸地,我的成績如芝麻開花——節節高,最終贏得了這一份份夢寐以求的獲獎書。敬愛的老班啊,就要和您告別了,真捨不得您啊!再見,老班,我一定會回來看您的!
【點評】本文能脫穎而出,主要是有以下幾個亮點: 一是構思別致。文章的重點是告別老師,是寫老師對自己的關愛,但作者打破常規,先寫告別網吧,再寫告別紅燈,最後似乎才涉及老師,其實在前兩片斷是為最後的告別蓄勢,成功地塑造了一個對自己關愛有加的班主任形象,感情真摯具表述自然,不著斧鑿痕跡。 二是語言清新。作者用語風趣,令人忍俊不禁。如寫告別紅燈一節,寫通過老師的幫助,我消滅了不及格現象:「萬萬沒想到,你竟主動托我給你買南下的火車票。以前你老纏著我,在我的試卷上定居了那麼長時間,怎麼趕你也不肯走。如今你卻主動提出要離開,我真是太……太高興了!」考生活潑好動的個性躍然紙上,語言幽默詼諧,讓人耳目一新。
【文6】「痛」愛一生
我—— 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村孩子,從打記事起,我爸曾多次對我說,農村苦,農村的孩子要比城裡孩子更多一份堅強。十幾年來,我就是這樣一直伴著「痛」的愛長大的。
也不知是上帝對我的垂青,還是其他什麼原因,小學畢業時,我由於成績優異,被縣城一所民辦中學免費錄取。
至今我還清楚地記得,開學的那一天,爸騎著那輛跟他二十多年的老「鳳凰」,為我馱著鋪蓋。我跟在後面,背著大包、小包,一路緊騎。一路上,父女倆沒說一句話。我知道,爸還趕著去幹活呢,他說過誤半天工要扣十來塊錢呢。
來到新的學校,一切的一切都顯得是那麼的新鮮,學校里的人多得像趕集似的。校門口停滿了小轎車、麵包車和各式各樣的摩托車。爸把他輛破「鳳凰」倚靠在一棵小樹上,也沒上鎖,扛著鋪蓋卷,走過擁擠的人群。我緊跟著爸,生怕走散了。我周圍都是大人,費了好大的力氣才擠了過去。爸幫我找到宿舍,挑了挨著窗戶的一個床鋪,爸說這兒陽光好,不潮,冬天暖和。至於其它安慰之類的話一句也沒說,放下鋪蓋卷,轉身就走。「爸!」我大聲喊了一聲,爸轉過身來,「啥事?」我望著爸爸沒吱聲,只是苦笑了一下,轉身又走了。我強忍著淚水,自己上收拾床鋪。看著別的家長幫著孩子鋪被褥,整理東西,我的淚刷地流了下來,但我馬上擦幹了淚水。爸說過,農村的孩子更需要堅強。
以後,學校每次放假,我都是自己回家,有時坐車,有時步行。回家以後,自己生火做飯,並拾掇房間,然後邊看書邊等著爸爸、媽媽、小弟回來,這是多年來養成的習慣,從未改變過。
光陰荏苒,一晃就是三年。今天就要中考了,早上五點鍾我就起了床。媽媽昨晚去廠里幹活還沒回來,爸爸已早早地去幹活了。我自己做熟飯,飯後,坐車去考場。就在我將要走過考場的大門時,一個熟悉的身影突然出現在我的視野中。萬萬沒有想到,是爸爸,爸爸還是騎著他那輛破「鳳凰」來了。頓時,一股怦然心動的感覺流遍我的全身,我的淚水再也止不住了,一個勁兒地在眼裡直打轉。「爸,你怎麼也來了,誤一天工十幾塊錢呢!」「農活再忙,你一個人考試,我不放心,快進去吧,一回兒就考試了,爸在外邊等著你。」
寫到這里,我的淚水禁不住又流了下來。爸爸,您放心吧,我一會考好的,因為有您在外邊等著我,還有您多年來囑托我的那句話永遠讓我產生怦然心動感覺的話語……
【點評】這是一篇頗為難得的考場滿分作文。文章的過人之處體現在以下三點:
一、選材富有個性。小作者對話有深刻的理解,獨到的體會,通過日常生活中許多人視而見的平凡小事,來達到表現父愛的主題,正是在這種「特別的愛」給了「特別的我」,才塑造出了「我」自強不息,獨立進取的精神;
二、敘事角度小巧。作者選取了「爹爹」「送女入學」和「陪女中考」這兩件小事來展示偉大的父愛,小中見大,這與小作者敏銳的觀察能力、豐富的情感資源是密不可分的; 三、感情朴實自然。「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行文的字里行間,無處不流露著作者的無限深情,這種情感,不矯糅做作,真實自然,直朴無華,令人讀來不覺潸然淚下,唏噓不已,足見小作者語言文字功底,讓人品味不已,佩服不已。
【文7】因為和諧,所以快樂
生活是一首歌,因為不同音調的和諧搭配組成了一首歡快動聽的歌。 --題記
班級篇
班長在講台上慷慨陳詞:「同學們,加油呀!還有兩個星期就摸底考試了,打起精神,『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勝利一定屬於我們!」於是,課堂上,大家踴躍發言,不恥下問;課後,少了大家的嘈雜聲,卻多了一些研討聲。我們本著「為班爭光」「班級榮譽屬於大家」而奮發圖強。
終於,我們的教室里又多了一面閃光的錦旗。
操場篇
一年一度的春季運動會已經到了。瞧,那個如脫韁的野馬在草原上賓士的,正式我班的長跑健將--小A,憑著他的恆心和耐力,一步步地向終點逼近。我們的啦拉隊也不甘示弱,「加油呀!小A加油!你是最棒的!」那聲音波濤澎湃,一浪高於一浪。「Oh,我們贏了!!」小A終於第一個沖到了終點。
於是,我們的教室里又多了一張醒目的「最佳集體獎」。
宿舍篇
「聽說了沒,又要評比『文明宿舍』了。」小K興奮地說。
「是嗎,舍長,那我們得努力了,爭取『三連冠』呀!」
「是嗎,舍長,我們要發揚光榮傳統,再接再厲呀!」
「是嗎,舍長,我們要敢於創新,再攀新高!」
我們一如既往,按時作息;我們腳踏實地,開動腦筋;我們前呼後應,攜手同行。
評比結果終於揭曉了,一切如願以償。
就這樣,我們付出努力,我們收獲果實,我們共同進步。
就這樣,我們和諧相處,我們快樂無限。
六月,是充滿活力的,是洋溢朝氣的。今年的六月,同樣活力,同樣朝氣,同樣青春!
--後記
【點評】
本文之妙,一在幽默的語言風格。「班級篇」、「操場篇」、「宿舍篇」幾個詞語便顯現出文章輕松,完全是學生生活的真實寫照,符合學生的思維特點,並使人感到十分親切。語言和動作描寫用筆雖少,但是卻能夠抓住人物的特點,寫得十分傳神。在這樣的描寫中可以讓讀者體會到細節描寫的力量。二、小作者立意很巧,緊跟時代脈搏。文章末尾點明題旨,和諧相處,快樂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