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同學之間辦事如何送禮,懂的教教我,最近很煩啊
我給你個建議 你看可行不 別說你自己要送 你還要裝作很無辜的樣子說是你父母知道你同學父母幫你找工作的事情很感謝 所以一定要送表表心意 這樣就不尷尬了 送點別人覺得新鮮的水果 家禽都可以主要不在於禮品多麼珍貴 要表示誠心就行 你盡量表現的天真一些 因為人家也是心甘情願幫助你 別表現太市井 否則讓別人討厭 做你自己就行 祝你成功啊 以後的路一帆風順 呵呵!
⑵ 同學之間送什麼禮物好
問題一:同學之間送禮物什麼最好 同學之間可以送點簡單的小禮物哦。我平時沒事就喜歡自己給自己送東西,有時候你會發現幸運來得如此的簡單。前段時間我特別的倒霉,不管做什麼事情都不順利,不是丟東西就是遇到不好的事情,沒有一件事情是滿意的,心情別提有多糟糕了,吃不好睡不好,整個人看著都瘦了一大圈,朋友都替我擔心呢。心情不好做什麼事情都提不起勁來,整天就知道關在家上網。倒霉無聊的日子,還是淘寶比較開心,買自己喜歡的東西最讓人容易滿足。還別說啊,真讓我發現了一件好東西。在淘寶無意間發現了助你發財的小店挺有意思的,掌櫃范飛和苑英對我很熱情,聽說了我的抱怨後,就跟我說他們店裡有賣祝願袋的,是開過光的哦,帶一個在身上可以趕走霉運,帶來好運的,可以幫助人心想事成。想想最近自己這么糟糕,帶一個試試也許真會有幫助的。當我看到精緻可愛的祝願袋的時候,一下子就看到了希望,感覺所有的霉運都消失不見了,心情一下子就明朗了。真希望它可以給我帶來好運,給我身邊所有的人帶來好運。這樣可愛的東西可以送給自己也可以送給身邊所有的人,收到的人都會喜歡的。
問題二:同學之間送什麼禮物好 女生對樣式新穎的杯子很感興趣,可以買三個漂亮的杯子,然後把你們的合影鐳射到杯子上,一方面比較別致,另外一方面也有一輩子做好朋友的潛台詞哦
問題三:同學之間送什麼生日禮物比較好 不要單純地買禮物,畢竟同學之間還是比較重感情的,給他寫封信或是寫句祝福的話,都可以穩固你們之間的感情的
問題四:同學朋友之間送什麼禮物好 禮輕情誼重
問題五:同學之間送什麼東西?? 送禮物要有紀念意義,同學之間送禮物不宜過多過重。將你的好感、善意、友誼傳達給對方,此時,禮物進一步拉近了你們之間的距離.一張賀卡,一束鮮花,球類 如籃球、足球、網球、乒乓球、排球等, 工具書 如地圖冊、字典、網路全書、法規匯編等,在不同的場合均能派上用場 廢紙簍 選結實耐用、顏色鮮艷的種類 通訊簿 可記錄通迅地址、電話、或粘貼剪輯資料,視對方的興趣而定。
問題六:小學生 同學之間 生日送什麼禮物好?最好簡單些 實用的東西呀~你可以送點有意義的小裝飾,掛件啦,或者是本子什麼的~東不是很重要,就是要有一張真心的賀卡,自己裝飾的包裝紙,其實個人推薦送書不錯~人家可以一直保存的,而且便宜也很實用,男孩女孩都適合,你可以挑一些有紀念價值的書。希望能採納,祝朋友喜歡你的禮物。
問題七:同學之間離別時該送什麼禮物最好? 同學之間還沒有經濟來償,無需貴重的禮物,送些有意義的就行了,禮輕情意重嘛
彼此互送照片是不錯的選擇哦 可以把你們在一起的美好時光拍下來做成照片送給對方
這將是你們之間一輩子的美好回憶
問題八:一般同學間送男生禮物 最好是什麼。 你好。
像一般男同學間。
如果是一般朋友,就可以隨便送點。
不要送太過曖昧的東西。
像火機 這種有特殊含義的禮物就不能送哦
不過 就像錢包 皮帶 這些可以送。
不過我還是推薦你送書。、
既不是太貴 又可以與眾不同。
謝謝 希望可以幫到你 。
問題九:小學生一般送自己同學什麼禮物好 小學就開始送禮物了呀,不得不說我們落伍了,學生一般都是送筆吧,你可以看下左岸童話上面的刻字的鋼筆,挺不錯的,將名字刻在上面,有點意義;然後也可以送些畫板或者小玩具之類的也行;
⑶ 同學之間辦事如何送禮,懂的教教我,最近很煩啊
1:個人覺得應該送,即使是親兄弟都要明算帳,送禮事小,關鍵是要讓別人知道你是感激他們的
2:送自己家的家禽和農產品完全可以啊,這比市面上隨處可買的東西有心意的多了,送禮關鍵送心意,送這些人家還會覺得你這個人蠻忠厚的
3:別和你同學打招呼了,和你同學打招呼他反而會力勸你不要送,可能你同學還會知會你父母不要收,那就失去送的意義了。
另外哪有送禮的人提前告訴被送的人的道理?你都要工作了,不算小孩子了,去送的時候不要說錯話,叔叔阿姨叫勤快點,別不好意思就行
⑷ 那些麻煩事兒 怎樣送禮回禮不尷尬
在這「金九銀十」的美好時日,不少人都奔波在大大小小的婚禮現場。大喜的日子裡,當新人們忙活著婚禮事宜時,賓客們除了觀禮捧場外,最重要的事莫過於「上禮」了。參加婚禮,份子錢哪能少?一本紅燦燦的賬本,一頁又一頁的名單,一個又一個的金額……當這份沉甸甸的紅本本附著一沓沓現金順利交到主家手中時,婚禮才算完美落幕。
小小喜宴賬本看似簡單,裡面卻藏著很多不為人知的是非故事。本周,我們采訪了不少市民,一起來聆聽他們所經歷過的與禮金有關的那些事兒。
A 「故意不上禮型」
只收禮不回禮他在朋友圈「臭名遠揚」
講述人:古交網友「想飛的魚」 男 29歲 教師
到了我這個年紀,該成家的基本都成家了,我今年9月剛結婚。如果不是自己親身經歷,我真的不敢相信,居然真有人會不給你「回禮」。
結婚前一個月,我陸續開始通知人。好哥們兒問我:「告林濤(化名)沒?」我說:「告了」。林濤是我們的高中同學,去年10月份他結婚,我參加了婚禮,隨了300元的份子錢。「告了也白告,他肯定不給你上禮!」哥們兒一臉篤定的神情,說他結婚林濤就沒給「回禮」。我有些猶豫,好歹跟林濤相處了3年,感覺他人還不錯,那天打電話告他時,人家也是挺真誠地給我道喜,說有時間一定會來。
結果,當我拿到禮單的時候,真的沒有看到林濤的名字。打聽了下,婚禮當天他壓根就沒現身,也沒託人捎禮。好傢伙,真有這種人!哥們兒說,一次不上禮是意外,兩次三次那就不是「事故」了。而且,再次見面時,他就跟沒事兒人似的,也從來不解釋一下。原本就是個禮尚往來的事兒,結果鬧成這樣,似乎真的該考慮一下「友誼的小船是不是要翻了」……
就因為「回禮」這事兒,他在我們朋友圈「臭名遠揚」。他結婚前,大家還常有來往。可他結婚後,跟我們的距離漸漸遠了。大傢伙兒似乎都認清了他這個人,已經默默地不約而同地把他拉進了好友「黑名單」。
同學結婚,只送祝福不上禮
講述人:晉中網友「清風徐來」女 27歲 事業單位職工
我是今年1月份結婚的。說到跟禮金有關的事兒,心裡也有些小堵心。
在通知賓客前,我考慮再三,盡量挑選親近的朋友,對於那些平日里有交往,但情誼又不是很深厚,可告可不告的朋友,我都採取了保守措施——統統不告,這些人中,有的年紀比我大很多,人家早就結婚了,再叫人家給你上禮,難免惹人討厭。所以,我精挑細選地列了一撥名單,基本都是關系好的老同學老朋友,或者是相處時日雖不長,但彼此投緣,覺得會繼續保持友誼的朋友。
名單中就包括我的一名大學同學——小雪(化名),她跟我是同班同學。大學時女生交往的圈子都比較小,以宿舍為單位。我和小雪不是一個宿舍,但因為我們同時參加了一個社團,彼此交集比較多,更重要的是,畢業後還在同一所單位。故而在我心中,認定自己結婚該通知她。當時,我還特意給她送了請柬。
結婚當天,就在婚禮開始前的一個多小時,我收到了小雪的微信語言,她說自己有事不能參加婚禮,順帶說了幾句祝福的話。我表示感謝後,回復說「事後再聚」。結完婚一個多禮拜,當我翻看禮賬的時候,心裡不由地有點難過,我沒有看到小雪的名字,也沒收到過來自她的微信紅包。她結婚比較早,當時因為一些原因,只在老家辦了一場婚禮,並沒有再請單位的人或者其他朋友。當時,我還問過她,她有些難為地說:「一言難盡」,婚禮只能那樣簡單草率了,說不會再請客。再後來,她懷孕,有了自己的孩子。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當時沒給她上過禮,她可能覺得自己有點虧,所以省了份子錢。但這事真的讓我感覺有些不舒服,我請她可不是圖那點禮金。當時,我還在想,等我結完婚得瞅個機會去看看小雪的孩子,順便包個大紅包,別讓人家覺得「虧」。可看完禮單,我有些猶豫了……友誼確實不能用錢衡量,但錢從一方面是不是也反映了一些東西呢?
B「無意忘了上禮型」
一不留神忘了上禮結果被閨蜜拉黑了
講述人:王倩 女 28歲 銀行職員
說起上禮,我現在心裡還有疙瘩呢。我叫王倩,大學是在廈門上的,那時候因為離家很遠,一般也不常回來。出門在外一個女孩兒還是挺辛苦的,所以當我知道隔壁宿舍有個女孩也是山西人的時候,甭提有多高興了。在學校我們倆常常混在一起,後來畢業了,我考到太原的一家銀行工作,她則回了運城,有時候工作不忙了,也偶爾打個電話。
銀行工作其實很忙,平時也不讓玩手機,而且我剛來沒多久,很多業務都不熟悉。有時候忙一天,回家就想趕緊睡覺。上個月初,我接到了這個閨蜜的電話,她說自己10月3日要結婚了,想讓我去送她,但是那天正好輪我值班,實在是抽不開身,我倆又聊了一會兒就把電話掛了。
後來我就一直忙,國慶最後一天,晚上回家躺床上刷朋友圈看大家的「國慶攝影大賽」,看見有人拍婚紗照,突然想起來閨蜜婚禮已經過了。一下子就驚出一身冷汗,我忘記上禮了!趕緊找到她的頭像,轉了1000塊錢過去,沒想到居然發送失敗,屏幕上顯示「對方不是你的好友」。
我打電話過去人家也沒接,為了彌補,我輾轉又找到另外的朋友把禮金轉給她。但是這個朋友卻尷尬地給我退了回來。之後,這個閨蜜就冷言冷語地在同學群里發牢騷,搞得流言四起,我也弄得里外不是人。我一怒之下也在群里回擊,結果大家七嘴八舌就吵起來了。我最後就給她發了個簡訊,表示今後各自安好,互不打擾算了。
好哥們兒沒上禮,原是伴郎「失職」
講述人:省城網友「大力~FIGHT」男 28歲 培訓機構負責人
結婚是一輩子的大事。我是今年五一結的婚,婚後沒幾天,爸媽就把禮賬給了我,其中凡是我的朋友、同事、同學上的禮,我都特意列了出來。結婚後,我就獨立成家了,這些人情以後都得自己慢慢還。在整理賬目的時候,發現一個哥們兒沒給我上禮。看完第一遍禮單,心裡有些不相信,那可是我從小一起長大的朋友,處了十來年來,怎麼會不上禮?翻了翻微信紅包記錄以及支付寶賬號,確實沒有來往記錄。起初,心裡還掠過一絲絲憂傷。但轉念一想,又覺得不是個事兒,憑著我對他十幾年的了解,一定事出有因。況且,真兄弟不在乎這些。
沒幾天,伴郎打來電話說,哥們兒托他捎禮,專程給他發了微信紅包。可因為結婚那天有點忙,還喝多了,便把這事兒給忘了。因為沒及時領紅包,錢又退回去了。人多忙亂,遇到這種事也很正常。後來,再遇到哥們兒,他也很不好意思,說本來發了紅包要給伴郎打電話,囑托他上禮,恰好有事分了神,後來就忘了。我笑了笑說:「沒事」。
我倆婚期前後腳,沒差幾天。後來,他結婚,按照禮金規矩,我也沒給他回禮。但他結婚時,我也去幫忙了,還跟哥們兒道了個喜。本來禮金就是個一來一往的事兒,你上多少,對方回多少,捧得就是人氣。「禮」可以不上,但人情可不能斷!
C「禮金失衡型」
好友結婚,我上了500,他回了568元有零有整的吉祥數,讓我感覺很溫暖
講述人:省城小劉 女 29歲 外企職員
說起禮金,有一個數目至今讓我記憶猶新——568元,這是我所有禮單賬目中惟一一個有零有整的數兒,上禮的人是我的一名異性好友小衛。
我和小衛是在大學時候認識的。小衛和我的一個閨蜜是高中同學,我們仨都在一所大學,但不在一個院系。經閨蜜引薦,我認識了小衛,他是一個很樂意交朋友的人。小衛身高183cm,體格健壯,看起來很有安全感。大學那會兒的他,很有創業意識,一直都在做各種各樣的兼職。因為閨蜜的關系,我們漸漸熟絡起來,常常一起吃飯、聊天。有時候,也會跟著他做兼職。我們3個人成了「校園三劍客」,無話不談。
畢業後,大家各奔東西,他留在了省城,我則去了南方,閨蜜回了老家。我們3個人中,他是最早結婚的,因為在外省,不方便去,我特意托閨蜜捎了500元禮金,表示祝福。後來,輪到我結婚了,在省城請客時,小衛作為為數不多的異性好友來了。有趣的是,他特意准備了嶄新的零錢,湊了一個568元的吉利數字,給我回禮。看到賬單的時候,我笑了,沒想到那樣一個粗獷的爺們兒,竟然還有這么一個細膩的心。
因為各自成家,因為各有家室,婚後的我們聯系漸漸少了,但這份情誼和用心,至今都讓我無比懷念。
他的回禮比我當年的數目少了200元但這並不影響我倆的關系
講述人:省城網友「奮斗」男 30歲 高校教職工
我有一個朋友叫小郭,他是我大學時候的同學。大四畢業那年,小郭結婚了,作為好哥們兒,我和其他幾個同學商量著每人給他上了700元。當時,作為一個在校大學生,這樣的份子錢算是很重了,但我覺得好哥們兒結一回婚,禮重才顯得情重。
今年,我結婚了,小郭給我上了500元,比我當年的數目少了200元。而且,從他結婚到我結婚,已經是時隔5年。可在我看來,少了的那兩張毛爺爺根本不足以用它來衡量我們的友情。
小郭是一個勤勉、肯吃苦又干實事的人,在大家眼中特別能幹。當年,我們一起在省城讀書,他也算是個風雲人物。四年的大學時光,他幾乎每一天都過得很充實,從來不捨得荒廢。大一時,自己創辦了一個名為「勵志社」的社團,帶著一群同學們參加活動,他曾經徒步從省城走到太谷農大,同學們都叫他「勵志哥」。他的很多想法都跟我一致,我們總能聊到一起,後來我也跟著他一起在社團搞活動。從大學到畢業,再到現在參加工作,我們時常會約出來,聊聊生活、談談理想。當時,他之所以選擇大四結婚,就是希望能穩定一些,婚後的他更加努力了,一直都在自己創業,手底下經營著兩家培訓機構,每天都披星戴月。我結婚的時候,他忙得沒有時間來參加婚禮,盡管只上了500元,但我知道,那代表了他的心意,他是沒有心思去在意那些所謂的「回禮」規矩的。平時,我們吃飯,他知道我經濟條件不是很好,基本每次都是他掏錢。所以,我倆之間怎麼能夠算得清?我又怎麼會去計較那少了的200元錢?
D「故意討禮型」
多年不聯系的同學建了個群宣布自己要結婚了
講述人:陳路 男 25歲 公司職員
我是個未婚「90後」,雖然已經步入大齡剩男階段了,身邊還有不少同學朋友都還單著。上周回家看微信發現,自己莫名其地妙地被拉到一個初中同學群里,很多年失聯的同學都在裡面現身了,當初關系好的幾個人出國之後就沒再聯系,如今在群里看見,大家都很高興,多聊了幾句,交換了幾個朋友的聯系方式。群主表示自己過幾天就結婚了,我們這些多年不見的同學紛紛表示祝賀並感嘆時光飛逝,簡單寒暄了幾句就都各忙各的去了。
沒想到昨天這個群主突然點擊了群里很多人的名字,說自己今天大婚,終於告別單身,為表慶賀,也為讓大家沾沾他的喜氣,特此邀請大家每個人都發一個紅包以示慶賀。還在最後用開玩笑的口氣說:「結婚不上禮是非常不禮貌的行為,大家趕緊把紅包發過來,不得誤領。」
此話一出,居然真的有人發紅包給他。我頓時汗顏,左思右想覺得這拉人進群就是個空手套白狼的圈套啊,果然,群主此言一出,朋友們紛紛私信聊天炸了鍋:「這要禮錢要得也太明顯了啊,高手,絕對的高手。」「媽呀,這結婚,簡直就是搞眾籌。」「你說他二婚的時候會不會再加一個群?」
後來我們幾個人礙於情面,每個人給他發了66.66元,寓意六六大順的意思。這件事之後,那個群再也沒有人說話了,後來我在群里發祝福的時候,發現自己已經被移出群聊了。
E「要求退禮型」
大學同學打電話說多上了500元,希望退還
講述人:小笛 女28歲
一提到「禮金」,我就想起自己前不久經歷的一件奇葩事兒——一名未婚的大學同學說自己禮金上多了,要求退還。
話說,當時結完婚,我便去南方度蜜月。其間,接到了大學同學芳芳(化名)的電話。對方在電話里告訴我:在我結婚的當天,除了她自己外還同時幫其他3人捎禮,3個600元,1個500元。原本她已經提前將2300元錢備好,放在了錢包里。可是,上禮的時候,可能是人太多,也不知道是怎麼的,上到最後發現手裡的錢少了500元。無奈,她只能先回到席位,又跟另外一位同學借了500元後,重新上了禮。「我記得清清楚楚,手裡拿著2300元,不應該少500塊……可能是我多上了,應該是多上了。」對方話里話外的意思就是,她應該沒弄錯,是收禮的或者其他方面出了問題,希望我把錢退給她。
唉,結完婚還沒顧上翻看賬本,具體什麼情況,我也不知道,況且,也沒聽管賬的叔叔說禮金數目有異啊,所以,當時只答復她說,了解完情況再答復她。
掛斷電話,我心裡有些堵得慌。上禮這事兒,多了少了的,也聽說過不少,可要求退禮金這事兒還真新鮮,況且芳芳還未結婚,如果真多上了,我到時候回給對方不就得了,還非要讓我退回去。結婚的大喜事,遇到這樣的事兒,真心覺得有點心塞。
度完蜜月,我回了家,特意查閱了賬本,確實如芳芳所說,她分兩次給大家上了禮,4個人的名字,有3個人挨著,另外一個人隔了一頁,可這4個人的名字下顯示的金額都對,分別是3個600元和1個500元,看不出來誰多上了禮。跟芳芳名字前後緊挨的幾個名字,我又一一核對,查不出來有問題,而且,賬目的總數也能對上,根本沒有多出500元。反復看了幾遍,我把情況告訴了芳芳,她聽了稍微有些不高興,表示只能自己認栽。可大喜的事兒,遇到這種情況,我心裡不也屈得慌嗎?
七嘴八舌
禮金這些事兒聽聽網友怎麼說
網友「麻辣粗面」:禮尚不往來的,全部拉黑,最恨這些人,好像全天下別人都是傻子,就自己最聰明。
網友「賣萌的熊貓」:咱上500塊?他回禮200塊?我知道可能她的記賬本找不到了,不記得你送了多少,不過在她心裡,你們的關系可能只值200元,或者,她估計你以前也是送200元,所以就直接送了200元。
網友「Kevinpengtao」:你情我願的事,人生苦短,何必太在乎。份子錢已經送出去就不要想著拿回來,這樣就不太會生氣了。以後人家要禮尚往來,那自己也不虧,萬一石沉大海,友情都不在了,還記掛份子錢干嗎呢?
網友「伴我成長」:花幾百塊錢就能看透一個人,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挺值得的!
網友「盧卡」:上次高中同學請我參加她的婚禮,結果我有事不能去,她竟然直接問:「禮金微信轉還是支付寶?要方便的話最好是用支付寶,微信1000的額度滿了,提現金我這收手續費呢。」我當時只想說:「我暈。」
網友「小唐愛吃面」:最可恨的就是那種萬年不聯系,突然跳出來宣布自己要結婚了的小夥伴,真心崩潰啊,碰到這種人,馬上就說,明後天我也要結婚或者小孩滿月,這樣就不會問你要禮金了。
延伸閱讀
怎樣送禮、回禮不尷尬?
中國自古就崇尚「禮尚往來」,講究人情往來的中國人,怎麼樣才能在送禮和回禮的時候拉近關系,而不是盡顯尷尬,其實是有很大學問的。所謂「來而不往非禮也」,體現的就是彼此的往來。如果一味「只來不往」或者「有往無來」都會成為關系的失衡。
首先,要做好記錄。別人送禮金的時候,最好做個記錄,這樣你在還禮的時候才能做到心裡有底,雖然禮金送多送少是個心意,但是最好根據風俗和當地的一般行情來,也可以和一起的同伴商量一下,大家上一個相同的數目,以免引起非議。
其次,禮金往來要摒棄佔便宜心態。禮輕情意重,單純以金錢來衡量彼此關系的親厚是一種片面的做法,感情至上才是關鍵。現在山東省部分地區和山西省運城一帶,還都保留著回禮的時候多回一點的講究。切忌上了200元還拖家帶口去蹭婚宴,畢竟現在婚宴都漲價了。
此外,量力而行最重要。盡管我們一直強調,關系親近與否不在於禮金的多寡,每個人的自身情況不同,一定要根據自身的經濟情況而定,量力而行,不必盲目跟風打腫臉充胖子,也不要獨善其身破壞既定的行情。
在國外,新人在發請柬時會附上一個網址,裡面都是新人最需要的「物品清單」,一般金額不會太高,賓客只需要挑一樣購買送給新人,比單純的送禮金更有紀念意義。
別讓銅臭攪了人生大典
婚禮,本是人生重要的喜慶時刻。賀喜,本是透著暖意的人情表達。但是,當禮金的收受成為婚慶規定動作,對很多人來說,參加婚禮就成為一種負擔。
更有些人,在辦婚禮時把平素往來很少的同事、遠親等也全部搜羅一遍,一一通知,力邀參與。那些受邀者們,只怕「卻之不恭」,只好忍痛破費。也總有人盤算著,這次我給他(她)上了這么多禮,下一次輪到我(或者我的孩子)結婚,一定要通知他(她)參加,一定要讓他(她)把當初從我這兒索走的錢再還回來,最好還能更多些,讓我有些「盈餘」。
當送與收都成了功利意味十足的算計,甚而演化為一種索取,禮金的收受就近乎醜陋了。如此「你來我往」,則形成一種惡的循環與蔓延。我們不可能叫停一項延續了千百年的婚禮傳統,但至少要讓它盡可能遠離功利,遠離索取,遠離醜陋。而這,要從一個個婚禮的主辦者和參與者做起。大家都多想想情與義,都少做些單純利己的算計,才不至於讓銅臭攪擾婚禮這場對每個人都至為重要的人生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