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大學常見的社團有哪些
每個大學都有好幾十到幾百個社團的。
基本上文藝、體育、外語、社會援助都是肯定會有的,比如合唱團、羽毛球社、輪滑、登山、英語、漫畫社、愛心社、DV社、動漫、相聲小品、武術舞蹈等等,都是很常見的,也有少見一點的比如農村研究會之類的。
下面是幾個常見的:
文學社
動漫社
吉他社
英語社
電腦社
輪滑社
愛心社
民樂社
戲劇社
書畫社
跆拳道社
網球社等X球社
讀書社
圍棋社
⑵ 一個在沙龍參與了近一年志願者的見證與心聲
我在沙龍聽了兩年,後來參與打雜了半年到一年,主要做攝像,找了兩個主講人,做過兩次主持。和各位元老相比,實在是貢獻有限,但是看了群里的分享到現在,實在是於心不忍,坐不住了,想分享一下我這一年來看到的,畢竟很多幕後的很多風險和壓力大家不一定看不到。
1.王開元老師是唯一一個承擔了所有風險,但是只有一票投票權的人。這一點我從兩個角度論述:
1)風險:a.政治風險。因為沙龍線下的討論比較自由,特別是之前改革開放60周年那個時候,費正清中心過來了一大批中國的學者,很多人是比較自由派的。他們在費正清中心大部分人只有10-15分鍾的發言,對於他們這么遠坐飛機過來,實在是有點短,於是我們決定讓他們到沙龍來講,於是那一周幾乎每天都是2-3場講座,下午2場,晚上1場。因為很多學者是比較自由派的,他們過來國內都看著,所以來沙龍講了之後,國內就有一些關注,也就有了之後沙龍群多次被關,國內的影響延伸到了我們,我們志願小組的人其實當時都是有一定擔心的,畢竟還是要回國的。更可怕的是,王開元老師的郵箱還被黑,國內用了一種特別的方式提醒他。我個人是第一次如此強烈地體會到一種所謂的」白色恐怖」。這些壓力都是王開元老師承擔了,特別是之前都是在他家辦的,要找就找到他家,太容易定位了,如此高的風險,可是王開元老師在這么大的壓力下,仍然堅持說以後有需要的話都可以在他家辦,我們不會有這些風險,有的話他來承擔。鄙人是一個粗俗之人,我只能說如果我是王開元老師,我受到這么大的威脅和風險壓力,就不敢把沙龍放在自己家了,更不敢去大包大攬承擔責任。我當時都有點想退出志願者團隊了,因為這個風險和恐懼,是王開元老師的話給了我一記鎮定劑,我事到如今仍然非常感動於王開元老師的擔當。
b.聲譽風險。沙龍之前叫做」哈佛沙龍」,後來被一個同學公開舉報,具體來說,他在一個公開的大群裡面討伐,說沙龍」侵犯了哈佛的版權,盜用哈佛名聲」雲雲,然後寫正式信給學校舉報沙龍。當時,王開元老師一個人擔下了所有的人身攻擊、指責和舉報,最後到學校的舉報也是針對王開元老師一人。盡管沙龍有這么長的歷史,名字也不是他起的,也有這么多人在做,但是王開元老師沒有說我們大家一起來承擔責任,而是他一個人扛下了所有的學校層面的和個人層面的實名舉報。確實印證了他說的」風險他來抗,投票大家來」。說實話企業經營的話,風險與收益是對等的。而王開元老師卻是完全不對等的,風險很高,投票只有一票。之前有群友說捐款的人不能參與管理,確實,但是大部分情況捐款人是可以有一些訴求的,比如獎學金以他的名字命名,指定某一個學科的研究,甚至對於學校,還能有一些錄取的名額。王開元老師這里又花錢又承擔風險,之前一周滿滿的講座他忙著擺桌子倒茶招待累的不行,對於我們這樣的志願者學生王開元老師和我們都是平等相待,給我們倒茶。我親眼見著王開元老師當時在華人圈被舉報,在哈佛官方被舉報的巨大壓力之下,花了很長的時間做這件事情的協調與溝通,反復和費正清中心的各級領導寫信,溝通,當面拜訪,最後甚至為了取得學校支持,表示日後可以把1709這套房子捐出來日後用作沙龍之用。我不知道在這樣的危機面前,還有誰能做出王開元老師這樣保護沙龍的舉動。
2)關於王開元老師是否只有一票投票權
我的親身經歷,是的。王開元老師當時發了一個他的朋友的講座的訴求,已經弄得非常詳細,直接可以排版發了,但是我親身所歷,就是管理小組的幾位投票,反對票比贊成票多一票,把王開元老師的這位朋友給反對掉了,然後王開元老師自己去做黑臉和對方去拒絕。王開元老師自己請來的人,都會讓我們投票,完全公正,確實是有拒絕掉了的案例。
2.我認為程序正義比結果正義更加重要。之前的程序正義就是」歷屆的小組有建議權,沒有直接決策權」,這個是之前說好的,那麼不應該抱怨說」這次有些歷屆的老師反對,而管理小組通過了,怎麼講座就能正常進行」。 按照既定程序,講座就是應該正常進行的。我個人認為,元老可以給建議,如果強行干涉,對現在的管理小組並不一定合適。朱鎔基總理這么高才華的人卸任之後都基本不會去評論和干涉當時的政治,大家也看到後來垂簾聽政的一些後果。
3.我個人現在不在波士頓了,在芝加哥大學學宗教學,我的一個教授老師就是醫學方面的博士,在公共衛生院教授和中醫相關的一些課程,同時也教授宗教系的課程。中醫有很深的文化傳統,在人類學,宗教學的範式中完全可以研究,但是可能確實並不完全符合科學的範式。這次的講座我全程線上聽了,講座在科學範式上可能確實有改進空間,還有簡歷是硬傷,我想這個是我們可以吸取教訓的,也是我們發現問題可以一起改進的。
4.肯尼迪說」不要問國家能為你做什麼,問問你自己能為國家做什麼。」況且公民是給國家交稅的,有監督國家的權力,尚且要問自己能為國家做什麼。對於普通聽眾而言,沙龍從來沒有向聽眾收過一分錢,所有的事情都是志願者花時間花精力甚至有時還花點錢去做的,現在看著做了最多貢獻的王開元老師以及做了這么多努力的管理小組被這樣咄咄逼人地針對,我真是於心不忍,特別是有一個女生不堪壓力已經退出,我如果還是志願團隊的一員我都感覺我承擔不了現在這么大的壓力想退出了。而找個志願者真的很不容易,要committed將近一年的時間,做直播的話不管講座對你是否有吸引力你都要來。做公眾號的話有時候就在講座前1-2天突然就收到通知要做公眾號,很多時候還要來回反復修改,之前佳璐就是一邊趕學校事情的deadline一邊趕公眾號編輯的deadline,很辛苦。在群里發言的很多人都只是消費者,而且還是免費的消費者,現在卻開始咄咄逼人的個人審查一般要審查王開元老師審查管理小組,試問是否真的合適嗎?
5.關於有好多人的管理小組的問題,就我之前在沙龍做攝影做了一年的經驗來看,學業繁忙,確實不能每場都去,特別是在費正清中心改革開放60周年那個時候一天2-3場,還有特別是李鈞鵬老師在的期間聯絡甚廣超級繁忙,攝影和公眾號編輯真的很難保證一兩個個人能搞定,幾次攝影需要但是我有學校會議走不開,也是千方百計找人來接替攝影,確實很難,因為要別人正好有時間,對這個主題還感興趣,還要教別人怎麼直播。忙起來一天好多場的時候,公眾號編輯的佳璐也是非常辛苦,況且還在准備博士申請,還好最後有迎春過來搭把手。這就是為什麼管理小組有多人的原因,大家看起來簡單的事情,免費的志願者團隊在學業如此繁忙的情況下做起來,真的不簡單。
6.關於大家對王開元老師連任管理小組成員的不滿,這點我理解,但是,我有過經驗之後,絕對支持王開元老師長期連任管理小組成員,原因如下:
1)沙龍最大的難點之一就是找到長期非常committed的學術主持,這點我們學生志願者非常難去尋找和說服,因為要花很多時間精力篩選、說服、公關,李鈞鵬老師做過,知道有多累。我自己辦過兩次,每次也是我自己請主講人,找評議人,然後和他們來回敲定主題、講座介紹、主持人介紹、時間這些,線上溝通都得反復來回,還得找到對等水平的評議人,時間還得都湊,其實非常花時間精力,願意來做學術主持的 ,真的是要犧牲很多,所以很難找。像我們今年的學術主持京楷,超級優秀,但是優秀的人也超級忙,優秀的人一般也對答應一個大yes比較謹慎,因為一旦答應就會比較認真,所以王開元老師也是反復溝通公關,像他這樣我們學生志願者幾乎很難做到,因為時間精力不允許,溝通技巧沒那麼強,也只有王開元老師對沙龍如此高的情感能夠驅動他如此上心,耗如此多心力做這么一件事情。
2)今年出現的兩個重大風險,我前面提過的,如果是我們學生很可能就扛不住要退出來了,第一是我們大部分都要回國的,政治風險很難抗;第二是我們大部分人都有學業,被別人到學校舉報絕對會對學業產生巨大的困擾甚至風險,這些巨大的風險都是王開元老師抗下來的。
3)有一個長期住在波士頓,同時有自己的住所提供出來活動(盡管每次活動之後都弄得超亂也不介意),又很上心,又有時間,又有比較多資源可以聚合的,正是現在沙龍非常需要的,而沙龍也是聽眾非常需要的。盡管如此,王開元老師都是在講座之前好多次自己一個人擺椅子,講座結束有時候我們實在忙提前走了家裡一團亂也是他們收拾,包括收椅子,收亂成一團的拖鞋;每次還泡好茶水恭敬地端上會客,還經常准備水果。我現在在芝加哥也嘗試過一次把客廳拿出來作為公共活動,弄了一次來了10個人前後准備收拾就累的半死了,更別說沙龍經常來30-40人。有人也許要說可以不放王開元老師家,當然可以,但是,據我參加了無數講座和沙龍的經驗,包括我還去波士頓文化沙龍講過和聽過,我發現一個公共空間會讓人產生陌生感,而沙龍之所以在劍橋最具有魅力,還有一個原因是有一個相對封閉的空間,營造出了一種類似家的社區的感覺,這種感覺讓大家彼此感覺更近了,陌生感更少了,這和王開元老師家的付出有極大關系。
4)有一個非常早期一直在參與的人能一直在,其實可以把沙龍的這種傳統、氛圍一直延續下去,不至於斷層,會讓很多的溝通成本和交接成本降低很多,沙龍的這種感情也才能一直維系。說實話,除了王開元老師之外,我當時那一批的志願者們,至少是大部分,應該對沙龍的歷史和沿革了解不是很多的,而這種代際傳遞也是在王開元老師這邊形成紐帶才讓我們有所知曉,而這種氣味絕對是沙龍讓人覺得最為溫馨的地方。很多時候,沙龍絕對不僅僅是一個講座,更是一個溫馨和溫暖的社區,很多人經常定期過來,大家相互很多都認識,這種氣味我想是劍橋有這么多活動,大家又這么忙,還經常選擇過來很重要的原因。
5)綜上,我認為王開元老師於情於理都可以連任,因為沙龍真的需要他。管理小組一票投票權的問題大家完全可以監督他,如果日後出現他有強權的問題,管理小組可以尋求外部監督。
7.我想,大家其實這么多的批評,其實歸根結底都是為了沙龍好。」牆倒眾人推」是很容易,批評總是容易的。但是沙龍是志願的,志願者在志願付出的情況下被如此批評於情於理也說不過去,這次被如此challenge,已經有志願者退出了,志願者當下可能更加需要的是理解,支持。我想呼籲一句,大家是不是能夠給一些積極的支持,多一些建設性?大家是不是能多一點行動, 多做點什麼?與其給付出的志願者這么大的壓力,冒著可能會把他們嚇跑的風險,是不是可以換種方式,多一些理解,然後想想我們能夠在小事上為沙龍做點什麼。比如,來的聽眾是不是每次都能夠不要遲到,能夠早點到幫管理團隊一起擺擺椅子,泡泡茶,或者幫忙安排一下座位?是不是能夠每次走的時候都幫忙收一下座位,收拾點垃圾,把門口的鞋子擺一擺?大家是不是能推薦一些講者、評議員,以及推薦一些備選的學術主持人?沙龍不收費,不過大家有心的話,是不是能有時候帶點水果過來表點心意?線上的聽眾,是不是每次能夠記得靜音,不影響他人?
8.我也想對元老和前輩老師說點我不成熟的想法,我非常感謝你們在早期給沙龍做出過如此大的貢獻,也因為你們有這么多的貢獻,我才能在波士頓期間聽到這么好的沙龍,並且有幸參與其中,這是我在波士頓期間最好的記憶。人總是對自己一手帶大的孩子有些留戀和不舍,總有許多的期許和擔心,這我非常能理解。不過就好像父母把孩子一把屎一把尿得帶大,最後孩子想學什麼專業,想追求什麼樣的夢想,是不是仍然,父母最多給些建議,最終的決定權應該留給孩子呢?孩子總是會有犯錯的時候,犯了錯,是不是也可以寬容一些,多給些時間呢?畢竟犯錯才能成長,不然孩子就不幹了,或者離家出走直接跑掉了。沙龍這個club,就像這個孩子,前輩元老門一手帶大非常辛苦,但是孩子現在慢慢長大,步入正規了,開始走上社會闖盪拼搏了,父母是不是可以給孩子多一些時間,對犯錯多一些容忍呢?畢竟,孩子成長過程中,犯錯才是正常,不犯錯才是奇怪呢。父母可以給孩子一些建議,包括專業選擇,職業夢想,婚姻對象,但是,最終的決定權在孩子,畢竟,這人生是孩子去過啊。父母最終的目的是放手,而不是把孩子拽在手裡。沙龍何嘗不是這樣嗎?元老們可以給建議,但是現在具體在做事,在百忙中投入時間精力的,是這些志願者啊,應該信任他們,也應該允許他們在不足中成長,畢竟,日後的運營還是志願者來做,並且應該鍛煉出志願者團隊的能力,吃一塹,就長一智了。我們可不可以多一些溫暖的支持,在有不妥時給一些善意的提醒,能夠表達自己不同意見之後仍然願意捍衛既有規則、繼續支持團隊的大氣,對於管理團隊的不足和錯誤留出更多讓他們自己成長的空間。這樣,才能把志願者的心留住,這樣,才有一代一代人,願意把沙龍的火種,用心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