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校園欺凌產生的原因有哪些
校園欺凌產生的原因:個性張揚中的偏狹自私與冷酷、萬千寵愛集一身的價值取向錯覺、教育懲戒功能喪失後的放縱。
一、個性張揚中的偏狹自私與冷酷
相當多的家長越來越困惑於讀不懂自己的孩子。孩子越大,接受的知識越多,和家長間的隔閡往往就越深。其實這種隔閡的焦點,就是兩種不同價值取向的相互沖突。
二、萬千寵愛集一身的價值取向錯覺
隨著獨生子女現象的出現,「4+2+1」的家庭結構形式,使得1個孩子處於6個成年人濃濃關愛的包圍中。這6份關愛的交匯,織成了一張厚重而溫柔的網,呵護起孩子從童年到青年的一切,遮擋住孩子可能遭受的挫折和坎坷。
三、教育懲戒功能喪失後的放縱
當教育民主被哄抬到一個不切實際的高度之後,教育就成了一個什麼人都可以指手畫腳的行業。教育的神聖外衣被媒體用尖刻的文字描繪成了一個令人望而生厭的黑斗篷。
預防校園欺凌行為的對策
1、重視家庭教育,創造和諧的家庭氛圍。俗話說,家和萬事興。父母應為孩子處理和同學之間的矛盾樹立榜樣:經常教育孩子在欺凌事件發生後,及時告訴老師或家長,嚴重的暴力行為應以法律方式來維護自身權益,注重孩子的心理疏導與保護。
2、中小學各學科教師不僅要重視知識傳授,更要注重德育,強化社會公德、中華美德教育;普及法律知識,讓學生形成對法律的敬畏,養成遵紀守法、恪守社會規范的行為習慣,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
3、增強社會干預,凈化網路環境,嚴守網吧准入制度,剔除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暴力游戲。同時,要求中小學生不結交社會不良人員,學會拒絕不良誘惑,健康綠色上網。
4、監管的缺失造成校園欺凌事件頻發。縱觀大多數欺凌事件,發生的時間和地點在放學後和校園活動時居多。在校期間,由於老師干預監控,學生無法進行施暴行為。
『貳』 校園欺凌行為產生的原因
1、青少年自身的因素。
由於青少年的心理發育相對還不成熟,缺乏對規則的理解,還有著強烈的自尊心、嫉妒心和自我保護的本能。所以,離開家去學校後,在同齡人當中,容易把別人對他的不滿、批評等,都當做是一種惡意的詆毀,於是就容易產生報復心理,甚至使用暴力。
2、學校因素。
師生關系不和諧。有的教師不關心學生,特別是對成績差的學生,甚至貶低、體罰他們,使學生產生恐懼、抗拒的心理,還有可能導致暴力事件的發生。還有,學校忽視必要的法律教育,而學生對法律又不太了解。有些錯誤的觀念沒有被及時糾正,就無法衡量其行為的後果。
3、家庭因素。家庭的教育方式存在問題,有些家長在孩子面前經常用暴力解決問題還經常罵他人,這樣的話,孩子容易會產生自卑心理。還有一部分家長對孩子又過分寵愛,讓孩子形成一種以自我為主的壞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