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請問為什麼同學又叫同窗
同窗
舊時稱同學為「硯席」,也稱「同硯席」、「同硯」。共一方硯台,同一張坐席,同一位教師上課,當然是同學了。古代科舉中同科考中的稱為「同年」,頗有同學的味道。不過,受業於同師的人,稱同學也好,稱同硯也罷,我都不是太喜歡,唯有「同窗」一詞頗得我心。
同窗,想想都美妙。古時不像現在,學校的規模大,學生又多,那個時候,只有一個先生,幾個弟子而已,在一間不大的屋子裡聽先生授業解惑,這間屋子可能窗戶不會太多,也許只有一扇窗戶,也許只有兩扇窗戶。大家在同一扇窗內讀書識字,吟詩作畫,窗外照射進陽光,窗內煥發出智慧。日子如水,那一輪太陽就在這扇窗前升起沉落,沉落升起,同學們在窗內一同成熟,情同手足。數年的光陰,大家都擁有一扇窗戶,共一輪明月,一起經歷了窗外的風風雨雨,一塊分享春夏秋冬,一起看窗外的彩蝶飛鳥,一同讀手上的四書五經,一樣的向先生磕頭,一樣要挨手板,待到有一天,同學們都從同一扇窗各奔東西的時候,回首共同擁有的那一扇窗戶,該會有多少溫暖湧上心頭!
現在有的人不大愛稱「同窗」了,一概將小學、中學以及大學里受業同師的人稱為「同學」。在桌面上我也如此稱呼,然在內心,我仍愛以「同窗」視之。較之以同學深情的多,詩意的多,親切的多。前些天,幾位大學時代的同窗作了小聚,盡管畢業已經十多年了,各自都有了一份不同的人生,原先的單純已經被時光嵌上一層滄桑,然大家都成熟了深沉了,或多或少地打上了一些以前罕有的印記,這不要緊,因為它絲毫不影響同窗之間那種特殊的感情。聚在一起,短暫的陌生與隔閡,馬上被幾杯老酒沖掉了,酒入熱腸,就使十多年前同窗時的美好時光與難忘的往事浮了上來,時光彷彿倒流了,我們恍惚間回到了舊時光,回到了青春、陽光和歌聲中去了。原本不怎麼來往不怎麼熱絡的同窗居然會憶起大學時代彼此的段落和細節———那些連自己都遺忘了的情景。這個時候,內心深處會漸漸地升起一股熱潮,感嘆著:還是同窗好啊!歲月的流逝並沒有帶走彼此間的美好和純潔,在這個並不全是美好和純潔的年頭,這真是讓人感動的事呢。平時覺得不足為外人知道的事,與同窗談談,就會別有一番光景與效果。平日里套慣了假面具到了同窗面前全都扔掉了,回到了本真,回到了同窗時代的幼稚與單純里去了,那份輕松,那份從容,那份自在,已有好多年不復有了。這時候,大家在倒退著的時光里又是青年學生了,嘻嘻哈哈,互相指著鼻子說:你大學時代如何如何的,你還記不記得那件事?你還想沒想起有一天怎麼的,話題一如開閘的堤壩,洶洶涌涌……
現在有一首歌非常流行,叫《常回家看看》,那當然是常回家看父母,這很好。我想,分散在各處的同學也應該經常聚聚,尤其是外地的同窗回來,那就更加難得了。在繁忙的工作之餘,突然接到某個外地同學的電話,問對方:你在哪裡?答曰:我在本地。這是非常開心的事情,就把平時也難得一聚的同窗也約過來,找一個酒樓聚一聚,重溫同窗情誼,重溫好時光。在不長也不短的畢業後分離的日子裡,同窗們一定積攢了不少的疲憊和憂傷,焦慮與不安,那麼,同窗的聚會應該是一劑良葯,真情無價。
同窗這個詞,我非常喜歡。同窗的情誼,我很珍惜。在經過了那麼多年以後,在交結了許多新老朋友以後,更覺得同窗之不可多得。同過窗與沒同過窗,是不可同日而語的。同過窗的人,即便到了八十歲,聚在一塊的時候仍然是一幫青年學生。老了的是容顏,彼此之間那份濃濃的同學情誼永遠不老。前一段日子,我的一位忘年交參加了五十周年小學同學會,回來後告訴我說,我還以為自己老了,再也不會開懷大笑了。誰知同學會上,一下子忘掉了自己的年齡,好像回到了小學時代,大家都迫不及待地在同學們早已布滿皺紋的臉上尋找他們兒時的影子,仔細辨認他們兒時的聲音和動作,如果還能找到那麼一點點兒,就會開懷大笑起來,完全忘記了自己已是奶奶或爺爺了。我們在一家歌舞廳唱歌跳舞,彼此之間洋溢著手足般的情誼,安全可靠,溫暖,太棒了!我們約定,每個季節都要聚一次。聚一聚,十年少啊。
在這樣寂靜的夜晚,我寫著同窗的文字,真是幸福。但願我的同窗能讀到這篇文字,憶起我們往昔的同窗時光也幸福。
『貳』 古代同學的別稱是什麼
舊時稱同學為「硯席」,也稱「同硯席」、「同硯」、「硯台」、「窗友」、「同門」、「同窗」。共一方硯台,同一張坐席,同一位教師上課,當然是同學了。古代科舉中同科考中的稱為「同年」,頗有同學的味道。 當然還有以平輩劃分的「師兄,師姐,師弟,師妹」一樣,看古裝劇應該不會陌生,現也有這一說法,還多了「學友」,「學長」等
學子:春秋時代,學生就被稱為「學子」,《詩經·鄭風·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鄭玄注曰:「青衿,青領也,學子之所服。」是故「衿」字現在應該讀入「今」。《詩·鄭風·子衿》「青青子衿」。《毛傳》:「青衿,青領也,學子之所服。」 漢?鄭玄箋:「學子而俱在學校之中。」 宋?林景熙《酬謝皋父見寄》詩:「風雅一手提,學子屨滿戶。」 蕭三《他……》詩:「他是青年學子最敬愛的教授。
『叄』 小學同學怎麼稱呼
其實我覺得既然大家都是同學的話,那麼直呼姓名可能是比較合適的,因為年齡相當而且的話都是這么多年的同學,所以應該也不會計較那麼多的,當然如果你想更親切一點的話,那麼可以稱呼對方。兄弟
『肆』 學生的別稱是什麼
莘莘學子、同窗、書生、桃李、高足、上足、同筆研、門下、門人、門生。
學生一般指正在學校、學堂或其他學習地方受教育的人,而在研究機構或工作單位(如醫院、研究所)學習的人也稱學生。
根據學習的不同階段,我們可以把學生分為:幼兒園學生、小學生、中學生、高等院校學生(大學生、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等。學生是一種身份的名詞,具有學籍的人都統稱學生。
學習方式
中國人口眾多的現實,使得我們的教育對學生個性的關注度不夠。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缺乏個性,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不足。隨著中國人口發展的逐步趨於合理,這種狀況會慢慢改變。合理的教學模式是,既注重學生共性的培養,又關注學生個性的提升。
更為合理的模式是,針對每一個學生特點,制定個性化的培養方案,於是個性化教育就成為教育發展的趨勢。當然,這種趨勢得以實現的條件是中國人口的合理發展,並且有相當的經濟支撐。
『伍』 小學、初中和高中,低年級同學怎麼稱呼高年級同學
小學我會叫姐姐和哥哥,初中和高中會叫學姐和學長
『陸』 學生的別稱有什麼
學生的別稱有:學子、學童、門生、門下、生員、生徒、學徒、藝徒、晚學、晚學生、後學、後進、高足、上足、桃李等。
學子:青衿,青領也,學子之所服。
弟子:其親授業者為弟子,轉相傳授者為門生。
學童:太史試學童,能諷書九千字以上,乃得為史。
高足、上足:對別人學生的敬稱。據說漢代將馬分為三等,有高足、中足、下足之別。「高足」就是上等快馬,又名「上足」。人們遂將「高足、「上足」比作高才,用作對別人學生的敬稱。
『柒』 都怎麼稱呼同學
要看關系怎麼樣,如果關系好的話,同性可以稱親愛的,或者TA名字中的一個字,加個兒或小,都行啊,關系一般的話,可以直接叫TA的名字啊,或者TA可能是班長就稱TA為班長也行的啊!
『捌』 小學時的同學之間如何稱呼
我認為小學時候的同學,如果關系不是很近的話,就可以直接稱呼他們的大名,如果關系比較好的話,可以稱呼他們的昵稱。
『玖』 昔日的從小學到初中的同學,對方出昔了!官至副校長,自己一般般,怎麼稱呼既親切
老同學,可以嗎。親不親切這要看對方。對方如果是個虛榮的人,你就的用恭維的稱呼,比如說某某校長,如果對方是個平和的人,你叫他名字或者老同學,都會感到很親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