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同學友情 » 如何將同學的感情進行升華
擴展閱讀
框架梁與基礎梁怎麼做 2025-02-02 06:47:29
貴陽國際動漫城在哪裡 2025-02-02 06:25:42
錄歌的歌詞怎麼弄 2025-02-02 06:24:21

如何將同學的感情進行升華

發布時間: 2023-09-24 22:26:05

1. 怎樣把同學之間的友情轉化成愛情

加深你們的友情,讓友情升華,友情是可以轉變為愛情的。最好的辦法是欲擒故縱,不要死纏爛打,從生活中的一點一滴關心她,照顧她,讓她感受到你的愛,你才能把友情轉化為愛情。

2. 大學4年怎樣處理好同學關系和感情生活

1、主動關心室友

在新環境下,沒有什麼能比來自他人的關心更能讓內心溫暖了。所以對室友主動關心,相信你們的關系會進步很快!

2、盡量互相幫助

當然要從小事做起了,可以互相幫忙帶飯,幫忙打水,總之生活上的方方面面,何樂而不為?當然獲得你的幫助後,你的小室友也會來幫你,關系自然更加密切。

3、學會善解人意

也許說錯一句話,也許做錯一件事,其實想想對方的好這些都不算什麼吧。學著理解別人,給別人一個犯錯的機會,同時也是自己的升華。

4、別佔小便宜

佔小便宜這種事情,你做一次兩次相信對方就不太願意跟你玩了。別把室友當傻子,更別放低了自己的身價。大大方方的跟室友相處,才是長久之道啊。

5、學會自覺、自律

因為作息時間的不同,或者地域之間的差異,導致你們的生活習慣或者飲食起居會有所不同。這時候我們要做到的就是,互相不要去干擾對方。學會自覺,更要學會自律,才會讓室友更加喜歡你。

6、照顧特殊群體

也許你的室友是個少數民族,有自己不同於別人的飲食習慣。也許你的室友在身體上有殘缺,往往跟大家都不合群。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最好要照顧他們,也不僅僅是為了所謂的討好。因為你這樣做,一定會獲得室友的感謝。生活在感恩的世界裡,你才會身心愉快哦。

7、不要管室友借錢

借錢相當傷感情,這個相信我不說你也知道,原因我就不細說了。當然排除那種沒帶錢吃飯啊,借一點回去就還的那種。平時里借的飯錢一類的,也要記得如數歸還哦,不然你自己知道是忘記還了,別人還以為你是貪便宜的人這樣就不好啦。良好的室友關系還是要細心維護的哦。

8、學會分享

平時可以買點水果、零食之類的,帶到寢室里大家一起分享。或者周末的時候時常去聚餐,組織室友一起遊玩,這也是增進感情的一種方式。

9、遠離奇葩

做到上面那些,相信你跟你的室友一定會相處的很融洽了。但是也不排除有很多自以為是、狂妄自大的奇葩混跡在寢室中,他們可能會把你的善良和忍讓當成你好欺負。那麼當我們認出奇葩的真面目之後就無需再忍耐著當軟柿子了,當然沒必要大動干戈,敬而遠之即可。

3. 怎麼樣增進同學之間的感情

,當你迷茫是指引方向;有誼可以沖走一切不如意;使熄滅的燈心重新燃燒希望。 我們在人山人海中碰到了一起,這就是緣。我們在人生道路上結伴而行,這就是分。我們的偶然相遇,註定了少年時期的友誼。我們到處尋求友誼,卻很難找到屬於自己的,所以我們格外珍惜我們的朋友。 友誼是質朴的感情,我們也應該以一顆純真的心對待。 朋友之間是應該坦誠相待的,不應該隱瞞什麼。只有彼此建立感情基礎,互相信任,我們之間的友誼才會更深、更牢固。但這並不代表朋友之間是沒有隱私的,有些私事還是最好埋在心裡。像孔子說的:「朋友數,斯疏矣。」你與你朋友關系過於密集,就離你們倆疏遠的程度差不多了。記得小時候聽過一個故事,說:「有一群帶刺的豬,再一起過冬。但有一個問題困惑他們,不知道彼此之間應保持怎樣的距離。離得太遠,覺得冷,離得太近,刺太扎得慌。最後終於找到了合適的位置。在既不傷害對方的情況下,保持了集體的溫暖。」 畢竟,距離才能產生美嘛! 朋友之間應該相互理解,不應該為了一點小摩擦,傷了和氣。人無完人,既然選擇了她,就要接受她的性格,接受她的一切。我們要學會寬容,寬容是一種美德,是世界上最深沉的美德之一。 朋友之間應該相互幫助,在學習方面,在生活方面和情感方面。但不是所有的忙都能幫的,為朋友,可以兩肋插刀,但不能盲目地講究「哥們義氣」。有正義感是可以的,但不能不講原則。這種哥們義氣是極其消極的,容易讓年輕人走上不法的道路。它的信封是「士為知己死」、「有難同當」,是把「義」字的含義完全扭曲了,也不是我們同學之間真正的友誼。 好朋友之間是不需要甜言蜜語的,只有一些心懷鬼胎的,極有心計的人,才會說一些花言巧語。這些要以一種不擇手段的方法去謀取個人利益的小人,往往會打扮出一幅善良的面孔。所以,交友是要慎重的。對於真正的好朋友,朴實無華的語言就足夠。 今天的社會,物質生活是越來越豐富了,但人際關系卻越來越冷淡了。趁我們真正步入社會之前,好好珍惜這份純潔的友誼。

4. 如何在課堂上升華情感

一、設計導語,奠定情感基調
導語是講述一篇課文的前奏,如同一個故事的序幕。導語設計得好,充滿感情,那麼課文會更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1984年,著名語文特級教師於漪在教學《少年中國說》一課時,正值國慶節後,她便將國慶盛況引進課堂說:「我們還沉浸在國慶35周年的歡慶日子裡,可是請同學們想一下,從1840年到1900年,在中國近代史上,發生了哪些喪權辱國之事?」學生們紛紛講了第一次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日甲午海戰等等。這個條約那個條約,一件件,一樁樁,都是喪權辱國的。老師說:「所以,凡是有愛國心的人,都去尋求救國救民的道路。盡管康有為、梁啟超變法失敗,梁啟超逃亡日本,逃亡期間,他還念念不忘中國的崛起,嚮往著憧憬著有一個少年中國。梁啟超所嚮往的『少年中國現在已經成為現實。那麼,我們今日之責任是什麼呢?請同學們回憶一下國慶遊行的電視屏幕上的最後幾句話:祖國的兒女,祖國的命運就是你們的命運,你們的命運也就是祖國的命運。梁啟超這個人盡管非常復雜,從維新派變成了保皇黨,但是,他畢竟有『一顆中國心啊。」當時,張明敏的《我的中國心》這首歌剛剛紅遍祖國的大江南北,學生對「我的中國心」非常熟悉,感情一下子掀起了高潮,全場活躍,頃刻由梁啟超那種感情升華到熱愛祖國的感情。這樣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興趣升華,精神振奮,增強了學生的求知慾,同時也奠定了整篇課文的情感基調。
二、運用背景音樂,烘托課文的情感氣氛
文學和音樂之間向來有著密切的關系,它們相輔相成,融會貫通。在語文教學中,恰當地運用背景音樂可以更加形象地展示課文內容,傳達文章的情感信息。在平時的教學中,筆者就經常用音樂來烘托課文的情感氣氛。比如,講述《荷塘月色》時播放《月光曲》,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感受月光下的荷塘以及荷塘上的月色,使人彷彿置身於朦朧的月影之中。學習史鐵生的《我與地壇》一文時,我總是先放一段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再向學生介紹作者的經歷,讓學生深刻領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然後,我以歌曲《母親》為背景音樂,在它的烘托下,給同學們講述史鐵生對已逝母親的懷念,對母愛的追思。每到這個時候,同學們眼裡總是噙著淚花,心靈上也受到強烈的觸動。在講述柳永的《雨霖鈴》時,可以配小提琴曲《梁祝》,那種戀人間的纏綿離別之情歷歷在目……可見,恰當的背景音樂更能渲染課文內容的情感,起到意想不到的授課效果。
三、示範朗讀,傳達課文的情感信息
語文教材選用的大都是一些名人的典範文章,也都是一些形質兼備的美文。教師授課時應范讀課文,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好地領會文章的思想內容。這就要求教師課下多下些功夫,朗讀時盡量做到聲情並茂,能准確傳達課文的信息,激發學生的情感。比如筆者在講授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之前,總是充滿感情地示範朗讀一遍課文,先用聲音讓學生領略一番荷塘月色的美好景緻,這樣就為他們接下來更深刻地理解文章內涵做了有效的鋪墊。如果教師感覺自己朗讀得不盡如人意,也可以播放名家的朗讀錄音或視頻,目的就是讓學生進入課文描述的意境中,更好地感受文章的氣氛,體會作者的心境。
四、設置教學疑難,激發求知慾望
在教學過程中,為了提高學生的興趣,激發他們求知的慾望,教師要經常設疑,而且要善於設疑。比如講授賈祖璋的《南州六月荔枝丹》一文,針對開頭一段的敘述,教師可提出疑問:作者在此引用了白居易《荔枝圖序》中的幾句話,可並沒把荔枝描述清楚,甚至還有讓人無法理解的地方。那麼,作者為什麼要寫這些?荔枝究竟是什麼樣的?為了尋求這些問題的答案,同學們迫不及待地讀起了課文。
五、組織課堂活動,豐富情感體驗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經常組織一些課堂活動,能夠使學生獲得直接經驗,豐富他們的情感體驗。課堂活動常見的形式有:
(一)演講與交流
學生可以對所學文章提出自己的看法或淺談自己的感受,學生之間互相交流討論。
(二)學生講課活動
對一些課文,教師可指導學生進行備課,由學生進行課堂教學。
(三)演課本劇
這是學科課程和活動課程相結合的一種活動形式,適用於記敘文,特別是小說的教學。比如在講授莫泊桑的《項鏈》一文時,教師分析講述課文之後,可指導學生把它修改成劇本,並由學生分擔角色排演出來。這樣,使文章內容更形象、更直接,同時,學生對它的理解也更深入、更全面。當然,這需要的時間較多,師生可充分利用課余時間進行。
總的來說,語文教學是一項綜合性的活動,它擔負的責任是重大的。要搞好語文教學,營造良好的情感氣氛是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