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同學友情 » 身為殘疾人如何與同學相處
擴展閱讀
送同學小禮物送什麼 2025-02-02 09:53:46
k線基礎知識什麼是k線 2025-02-02 09:48:57

身為殘疾人如何與同學相處

發布時間: 2023-09-23 15:24:39

㈠ 我們應該怎樣對待殘疾人

1、多尊重,首先,我們都是一個個體,都享有平等的權利,雖然他們有一些身體上的缺陷,但是我們應該在同等的平台上,對待他們,多尊重他們,很多殘疾人士,本身對自己的缺陷會感到自卑,所以我們更應該去尊重他們,讓他們享有和我們一樣的公平權利。

2、多理解,由於身體的缺陷,可能有很多時候他們做事情,不像我們正常人一樣,速度和質量上做的很好,但是我們應該用理解和包容的心去對待他們,多給他們以鼓勵,這樣他們才會更有自信做好事情,

3、多溝通,有很多殘疾朋友,內心往往是自卑的,如果您身邊有這樣的朋友,可以多與他們溝通交流,這樣他們才能不自我封閉,我們才能真正走入他們的內心生活,多分享一些美好的事情給他們,因為很多殘疾人士都是才華橫溢,走入他們的世界,也許會給我們意想不到的收獲與力量。



4、多關愛,很多時候殘疾朋友,出行是不方便的,如果有遇到,請給他們以力所能及的幫助,也許您的不經意一個小動作,給他們的內心會帶去您無法想像的溫暖,比如:遇到盲人過馬路,扶著他們順利通過,遇到輪椅,讓一下路,這樣讓他們感覺到世間還是充滿陽光與關愛的,對於他們以後的成長和生活是有很大的意義。

5、少一些淡漠,多一些行動,很多殘疾人士都希望能自立,自強,在生活中,我們應該少一點對他們的歧視,多一些行動,這樣的話,他們也許就能慢慢的融入正常人的生活,學會一些生活技能,才能為咱們社會做出更好的貢獻。

6、多提供一些生活,工作平台,在生活中,有些集體活動,大家可以邀請他們一起參加,這樣不僅豐富他們的業餘生活,還能為我們更好的相處代來一些契機,工作上,多提供一些他們能力所能及的工作平台,這樣他們會有一種主人翁的健康的心態,自強,自立,有生活的一技之長和物質保障。

㈡ 如何和殘疾人溝通

人與人的交際是生存的一大法則,不論是公眾人物,還是普通人,還是身患殘疾的殘疾人士,旦團都需要與人交往。在與殘疾人士交往的時候,有些注意事項一定要掌握讓遲睜,不然很容易讓殘疾人士傷心。


1.稱呼,在稱呼上一定要考慮到社會文化背景,口氣、語調要親切、親近,做到彬彬有禮。即使是相處得非常熟悉的人,關系非常好,絕對不能說「跛子」、「瘸子」、「癱子」之坦歲類的詞,哪怕開玩笑也是不行的。

2.對話,和肢體殘疾人對話,除了要特別注意迴避與其生理缺陷有關的詞語和內容,一般也不要涉及「你是怎樣殘疾的」、「你家裡還有殘疾人嗎」這類的話題。此外還需要掌握一些與語言困難者溝通的特殊技能與方法。

3.目光與神情,要用正常的目光看待,千萬不要一看見他們就顯示出恐懼、驚訝、甚至想躲避的樣子來;不能把目光長時間停留在他們的殘疾部位,有的人習慣於上下仔細打量殘疾人,就等於給他們的傷口上撒一把鹽,傷害了他們的心靈;不要只以同情的眼神看待他們,即使是四肢扭曲,不能控制自己的身體的腦癱患者也會通過眼神悟出你的憐憫心理來。

㈢ 如何自然的和坐在輪椅上的朋友交往

與坐輪椅的殘疾人交談,時間超過一分鍾,最好採用蹲姿與其談話,使雙方的目光處在同一水平線上,不要倚靠肢體殘亮脊沒疾野嫌人的輪椅或者其他輔助設備,不要拍輪椅使用者敬納的頭或者肩,用居高臨下的方式向他表示友好,這些細節都體現彼此之間的尊重。

㈣ 我是一個身體略有殘疾的人同學們老欺負我而我又不敢和他們動手也不能每次都告老師我該怎麼辦求大神與心理

你好,我個人認為同學之間是應該和睦相處的,有時候我們認為我們不去惹別人,別人就不會惹我們,我們認為自己本來可以忍忍就過去,可是真的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為什麼別人會欺負你?當別人欺負我們的時候,我們是否應該告訴老師和家長?
首先我們要找出原因,人們常說人善被人欺,為什麼別人欺負你首先找自己的原因,如果那人不是只欺負你,而且經常欺負別人,那就是那個人的問題,如果別人只欺負你一個人,那就要找找自己的原因,是不是自己哪裡得罪了他,或者真的是自己太弱小了。如果是你之前做錯了,那你可以跟那個人講清楚,你膽子小不惹事,但是也不要怕事,你越是表現的你很害怕,別人就是越會欺負你,只要你學會如何保護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
如果你說清楚了,那人還欺負你,而且越來越過分,那你就只能和老師說了,雖然跟老師說可能會有嚴重的後果,但是你已經沒有其他辦法,如果老師說了他以後他並沒有改,那你就是時候讓你們的父母知道,因為它已經嚴重了影響你的學習和生活。

㈤ 如何關心殘疾同學

殘疾同學除了每天堅持學習,完成並不輕松的學習任務以外,同時還要忍受因殘疾給他們的學習和生活帶來的種種不便和痛苦。他們面對的困難比正常人要大得多,更需要得到同學們的關心和幫助。

要想關心和幫助殘疾同學,就要先了解他們的心理特徵。他們的心理特徵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自卑的心理和孤獨感這是殘疾人普遍的心理特點。由於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缺陷,他們在學習、生活和就業方面遇到諸多困難,得不到足夠的支持和幫助,甚至遭到厭棄或歧視,因此產生自卑的心理。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缺陷,還會導致他們活動受限,無法進行正常的交流,缺少朋友,久而久之就會產生孤獨感,這種孤獨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增強。

二、敏感多疑、自尊心過強殘疾狀態會導致殘疾人注意力過度集中,過多地注意別人對自己的態度,對別人的評價極為敏感。別人對其不恰當的,甚至是無意的稱呼,都可能會激起他們強烈的反感。如果他們的自尊心受到損害,就會當即流露出憤怒情緒,甚至採取過度自衛的手段加以報復。

三、深刻的抱怨心理抱怨父母、抱怨領導、抱怨命運,認為天地之間,難以容身,人海茫茫,唯我多餘。

四、情緒不穩定,但富有同情心他們對外界的情緒反應強烈,容易與別人發生沖突。但殘疾人對殘疾人卻有著特別深厚的同情心。他們較少與非殘疾人交流,除了「話不投機」的原因外,還與交流不方便有關。

了解他們的心理特徵之後,我們應該怎樣關心他們呢?一、我們要平等地對待他們,尊重他們的人格殘疾同學容易產生自卑感,覺得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別人,因而他們往往又特別敏感。有時同學們言行稍有不慎,就會自覺不自覺地傷害到他們的自尊心。因此,在與殘疾同學相處中,同學們應明白,殘疾僅是他們身體上的缺陷,而不是他們的缺點。這種缺陷是他們無法改變,也不可能「改正」的,責任不在於他們。他們以殘疾的身軀承擔了和我們同樣重的學習任務,付出了比我們大得多的努力,他們身殘志不殘,並且勇敢地向命運挑戰,應該值得我們學習和敬佩。

二、在思想上要與他們多交流、多溝通,做他們的知心朋友殘疾同學的身心壓力一般比正常人大,痛苦多,對別人的戒備心也比較強。他們一般不大會主動與同學交朋友,唯恐遭到冷遇。因此,同學們要主動與他接近,敞開心扉,與他們多交流、多溝通,遇事多為他們著想,做他們的知心朋友。

三、要根據他們的需要,及時給予各種形式的幫助幫助殘疾同學要根據他們的需要去做,不可事事包辦、代替,那樣反倒會適得其反,傷了他們的自尊心。例如,對行走不便的同學,可根據他們的具體情況,用自行車接送他們上學、放學;幫他們背書包,陪他們一道步行;背他們過河,攙扶他們上下樓梯等。需外出集體活動時,也盡可能地接送他們一起參加,使他們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對手不方便的同學,可幫他們削鉛筆、吸墨水、拿物品等。平時,要注意做好周圍同學的思想工作,動員大家一起來幫助殘疾同學,從而形成一種良好的班風,使殘疾同學生活在一個溫暖的大家庭中。

四、要堅持正義,主動維護殘疾同學的合法權益有一些人的道德水平不夠高,他們對殘疾人有歧視和偏見,使殘疾人的人格和合法權益不能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因此,當我們見到有人對殘疾同學不夠尊重,甚至有侮辱性的言行時,要挺身而出,伸張正義和主持公道。對有損殘疾同學的合法權益的事情要堅決斗爭,同時要向有關人員和單位宣傳《殘疾人保護法》,保護殘疾同學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