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微博何同學,微博大V何同學是如何成為行業頂流的
10月17日,微博大V @老師好我叫何同學 在微博發布了一條數碼科普類視頻《我做了蘋果放棄的產品……》。
7分鍾的視頻中,「何同學」以蘋果放棄的AirPower為靈感,用輕松風趣的語言,講述了他花兩個月時間打造的一款可以無線充電、具有智能信息提示等功能的升級版產品AirDesk。
該視頻發布後,瞬間刷爆網路,#何同學 Airpower#很快登上微博熱搜。截止目前,這條視頻在微博的播放量超過2500萬次。
「何同學」在微博視頻號發布的視頻內容
「何同學」靠一條視頻拉升了超5億的市值,這一營銷效果大大驚艷了資本圈,激發了新一輪網路討論。
有基金經理估算,「何同學」此條視頻的報價在300萬到500萬之間,而且處於被廣告主爭搶的狀態。
而「何同學」影響力成功破圈,影響了二級市場、得到資本市場的認可,也讓「何同學」的品牌商業價值再次大幅提升。
那麼,「何同學」到底是何許人也?其商業價值是如何積累和爆發的?
何同學,本名何世傑,畢業於北京郵電大學。他在微博的昵稱是「老師好我叫何同學」。
2019年,他發布了一則主題為《5G在日常使用時的真實體驗》的視頻,在微博和B站一炮走紅,被大眾熟知。依靠這則視頻,何同學還登上了青年大學習的講堂,還被人民日報、新華社甚至CCTV點名表揚,稱其為新時代青年的典範。目前,這條視頻在微博視頻上的播放量已經超過4200萬次。
2021年2月,22歲的「何同學」還作為中國青年人代表、知名數碼博主采訪了蘋果CEO蒂姆·庫克。
不過,提起「何同學」的網路成名,便離不開他在微博平台的曝光。
@老師好我叫何同學 於2018年5月11日發布第一條微博至今,已經積累了346.5萬粉絲,共榮獲「微博2020十大影響力數碼大V」、「微博2020年度百大視頻號」等榮譽。
「何同學」相關詞條登上微博熱搜十幾次,除了前述的兩條視頻外,還有多條播放量超千萬次的爆款微博視頻,例如:《80年代的電腦能做什麼?蘋果麥金塔深度體驗》(微博播放量2922萬次)、《我拍了一張六百萬人的合影》(微博播放量4317萬次)、《和蘋果CEO庫克的采訪》(微博播放量3875萬次)、《畢業表演》(微博播放量4544萬次)等等。
「何同學」在微博視頻號發布的《畢業表演》主題視頻內容
「何同學」的作品在自我探索和科普觀眾之間有很好的平衡,他依靠清奇的邏輯分析、讓人拍手稱贊的奇思妙想以及豐富的人文情懷,用有趣易懂的語言進行硬核科普,吸引了一大批年輕人的喜愛,得到了眾多高度評價。
可以說,「何同學」的成功離不開在微博的積累。與此同時,也為同類博主的商業化提供了一個範例,為行業的未來創造了更多想像空間。
Ⅱ 何同學加盟了《脫口秀大會5》,他到底是如何走紅網路的呢
何同學加盟了《脫口秀大會5》,他到底是如何走紅網路的呢?Ⅲ 22歲何同學爆火!與蘋果CEO交手,一個視頻播放過億,還在杭州開公司
中國的「後浪」可以是什麼樣子?
何同學(@老師好我叫何同學)漸漸成了很多人心中的答案。
最近,由於和蘋果CEO庫克在線對談,這個來自山西太原的22歲男生徹底火了。這個視頻微博播放超2500萬次,B站播放超700萬次,年輕人們在評論區大呼瑞思拜:吾輩楷模!
何同學本名何世傑,是北京郵電大學電信工程及管理專業大四的學生,也是B站上數碼領域的up主,單B站賬號就有680萬粉絲,堪稱數碼視頻創作領域的「頂流」。
很多人認識他始於兩年前一期「測評5G速度」的視頻。這個視頻在B站上播放量超過2500萬,累計播放超過1億,人民日報、央媒等官媒紛紛轉發。何同學因此還收到了來自OPPO、華為、小米等大佬的橄欖枝。除了庫克,他的訪談名單中還有「Surface之父」、微軟副總裁Panos Panay以及雷軍等。
雷軍說:彷彿在他身上看到了30多年前的自己。
庫克說:沒有什麼挑戰是年輕人無法解決的,新鮮的視角帶來的創造力是無限的。
這個年輕人到底做對了什麼?
今年是何同學拍視頻的第五年。
取名「老師好我叫何同學」,是因為想向B站上很多優秀的up主學習,但如今,他已是一股令人敬畏的「後浪」:坐擁B站600多萬粉絲,去年獲得「B站2020百大up主」以及「2020年度最佳作品獎up主」。
何同學曾回顧自己的成名經歷,有三個階段:
2019年6月,5G測評視頻的發布讓何同學第一次大范圍「出圈」,全網播放過億。
彼時,關於5G的討論熱烈,研發端供應端熱情高漲,但由於5G信號覆蓋率低,很難有切身感知。何同學從普通人視角出發,針對「5G到底有多快」拍了測試視頻。視頻中,下載歌曲幾乎是「秒下」,在線看視頻也幾乎可以像看本地視頻那樣流暢。
在最後,何同學貢獻了全視頻最燃的一句話:「希望5年後再點開這個視頻發現速度是5G最無聊的應用。」
行雲流水的剪輯、風趣幽默的解說,是何同學視頻的特色和優點,但顯然,這個視頻得以破圈的核心在於何同學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思考方式。
很多人都對5G充滿懷疑,認為其只不過會帶來速度的提升,何同學卻反向思考,搜索4G普及以前人們的想像,發現沒有一個人能預測到4G帶來的顛覆:短視頻爆發,掃碼支付興起,全民直播,打車軟體火了……
「五年前的文章都沒有預測到4G栽培出了移動互聯網這棵參天大樹,那麼5G這塊肥沃的土壤里,會開出什麼花?」彈幕有人刷:「一秒封神。」
在數碼測評這一小眾領域,何同學給出平等的觀察和對未來的暢想。
在最近與蘋果CEO庫克的對話視頻中,何同學大方熱情,用流利的口語提出了許多宏大同時具有人文關懷的問題,比如蘋果的創新、老年人使用手機的體驗、以及教育公平,年輕人對未來的選擇等。
有人說,「何同學與其他up主最大的區別,是他能跳出 科技 這個框框去思考一些 社會 和人文的問題」,「不僅有才華,很多思想和想法也是現在的很多大學生沒有的」。
作為一名在校大學生,5G視頻出圈之後,何同學在學校經常會被人認出,但是他的朋友並沒有變多。經常發生的場景是:他在食堂吃飯,被人認出來,然後問他:你就是那個做視頻的?他說是的,對方說「哦」——場面一度變得尷尬。
「也可能是我自己比較自閉,比較孤僻。」
何同學很早就開始關注數碼產品,喜歡在社交平台上發一些數碼資訊。比如「iPhone SE 太像 iPhone 5」「2499 這價格我一看就樂了,錘子葯丸」「三星S7太酷了,感覺能幹翻蘋果」……類似的狀態,他發了數百條。
事實上,在那時候,他就開始拍些數碼測評視頻,不過他從來沒有給同學看過。那時的他還有點鏡頭恐懼症。
直到高中的一次文藝晚會,他偷偷錄下同學們看錶演時候的場景,簡單剪輯後發在QQ空間。沒想到,這個視頻被同學轉發在朋友圈,最後有3000多次播放。
普通的何同學第一次被人看到。他說,這是他高中三年裡最有成就感的一天。
他意識到自己喜歡拍視頻,並且可能在拍視頻上有一些天賦。高考的前幾個月,他就考慮未來自己要去拍視頻,於是開始偷偷學剪輯,看各種數碼測評,拍一些VLOG。
從拍視頻開始,何同學把自己的房間用300多張卡紙貼成了純黑色,「完全沒有光的房間,感覺舒服和自由。」
何同學習慣一個人,認為與人相處很麻煩。於是視頻腳本、鏡頭設計、場地設計、拍攝、剪輯幾乎全是單打獨斗,只有一隻叫做「椰子」的貓陪伴。
做一個視頻,他要用一個月甚至更長時間。他被粉絲們稱為「何鴿」——經常放鴿子,因為他總是會為拍好一個鏡頭讓視頻「難產」。
為了更好地拍視頻,他從宿舍搬出來,在北京租房子,過上了獨居生活,而他也似乎更「孤僻」了。
他每天熬夜剪視頻,房間堆滿了拍攝器材和道具,越來越亂,懶得收拾。懶得想每天穿什麼,於是買了6條一模一樣的褲子。懶得拿快遞,於是一個快遞在櫃子里寄存了一個星期。懶得想吃什麼,於是一年點了200多次麥當勞。
「因為生活中有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做任何一件與之無關的事情都無法專注。那就是做視頻。」
2020年,何同學積累了600萬粉絲,他搞了一波特殊的「寵粉活動」——把所有粉絲的ID用最小的字型大小列印出來,用了300張A3紙,每張A3紙有20000個ID,最終做出一張2000億像素的360度全景照片。他與「600萬粉絲合影」,每個粉絲都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名字。
「有人給青春打樣,有人將青春打烊。」何同學是前者。
在何同學采訪蘋果CEO視頻評論區,不少同齡人留下了「嫉妒」的言論,一個熱評是:「別人的大學生活:采訪Apple CEO;我的大學生活:在宿舍混吃等死。」
當很多年輕人痛斥資本的壓迫,熱衷飯圈的浮華時,何同學出現了:坦誠、清醒,充滿思辨力。有年輕人的迷惘,但更多的是經過思考後的樂觀與積極。
何同學正在鼓舞無數年輕人,他被很多同齡人稱為「吾輩楷模」,「當代大學生最好的打開方式」。
「一個22歲的大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才華與努力,采訪到蘋果CEO,能讓人在無趣的生活中點燃起熱血與希望。」
在與雷軍的交談中,何同學問他願不願意拋下現在所有成就,重新做回一個大學生?雷軍沒有猶豫:當然願意,青春是最好的東西。在何同學身上,雷軍「彷彿看到了30年前的自己」。
何同學們處在最好的時代。
作為Z世代,何同學是網路原住民,甚至一開始就接觸的是移動互聯網,以至於他曾經發出疑問:為什麼要加個「移動」,網路不就是移動的么?
何同學大概率出身在一個寬松自由的家庭,從小就接觸電腦,小學時就有了MP4和手機,六年級時獲得了一台iphone4。那一年,他同時讀完了《喬布斯傳》。而僅僅在數年後,他就與蘋果CEO交談,與庫克一起懷念喬布斯。
年輕人是這個世界的未來。過去蘋果CEO庫克的專訪寥寥,為什麼願意接受何同學的采訪?
這次簡短的對話,較少提到蘋果的產品,但是提到了很多價值觀:創新、用戶體驗、 社會 公平、年輕人的選擇。這一次對話,不僅是何同學的出圈,更是蘋果的再一次破圈。
有人調侃:恭喜蘋果CEO采訪到了何同學。
也有人表示,這並非是一次采訪,而是雙方事先溝通好的「營銷」。蘋果要借何同學打開年輕人的市場,作為「蘋果粉絲」的數碼KOL何同學正是最好選擇。而熱度證明,這次營銷很成功。
無論如何,何同學又一次上了熱搜。
剛開始做視頻的時候,何同學對選擇仍有懷疑:做視頻花去了太多的時間。「真的不知道我投入這么多的時間,做這些視頻,到底是成功人生的開端,還是惡性循環的一個開始。」
而恰恰是因為做視頻,何同學實現了彎道超車,不僅收到各種頭部 科技 企業的橄欖枝,還在2020年12月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杭州何同學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何同學成了「何總」。
「我有個非常宏偉的夢想,就是把自己的人生過成一個非常完整、跌宕起伏的故事。」他說。
這個故事才剛剛開始。
編輯 徐藝婷
Ⅳ B站UP主何同學的成功,是靠那個2000萬的5G視頻嗎
要問有質量的長視頻去哪裡看,肯定有無數人表示出門左拐到B站。作為一個視頻分享平台,B站更注重的是內容輸出,只有那些有亮點、有內容的視頻才可以在B站生根發芽。就比如人氣很高的老番茄,lex,每個人都有著精湛的視頻後期技術與個人創意標簽。
如今,何同學已經是B站里比較知名的UP主了,雖然沒再有視頻達到之前的千萬播放,可有了粉絲基礎後,播放量相對於之前也更穩定一些。那各位小夥伴,覺得何同學的成功是不是只是運氣好呢,還是有其它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