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應對有個性的學生
一、尊重個性差異
造化神奇,萬物相殊,每一種事物都有它的獨特性,都有著其他事物無以比擬的神奇與魅力。物之不齊,物之情也,推而廣之,人之不齊,人之情也。「每一個」都是那樣的與眾不同,他們都是世間的孤品,都有自身獨特的需求和價值,都帶著迷茫和不確定性在成長。
教育中,如果「每一個」都能為我們所欣賞,那麼「每一個」於我們都是「新」的。猶如陽光之於樹木,陽光給予光熱,但不影響樹木以自己的方式在成長,而不是以陽光的意圖或方式在成長。同時盡力成全他們的差異,因材施教,「聖人施教,各因其材,小以成小,大以成大,無棄人也」。
所以,對個性很強的孩子,努力發現他們的特質,發現他們的訴求,幫他們實現自己的價值與華彩,自由生長,成為較好的自己,不負其質,才是教育的終極關懷。
二、給予智慧的引導
自由生長,不是野蠻生長,後者,遵從的是叢林法則。教育中,我常為孩子的「逆行」預留一條通道,以免相互碰撞造成兩敗俱傷。但是,當一種個性妨礙到他自己的健康生長,也妨礙到他人的生長,這樣的個性就需要教師的智慧引導而不是聽任肆意。否則,不但他自己生活得僵硬,也讓周圍的人沒有安全感。
比如一位孩子天資聰穎,但冷傲輕慢,常常嘲諷別人的智商,同學們遠離他,他認為同學對他羨慕嫉妒恨,老師疏遠他,他認為是老師駕馭不了自己。對此,我不動聲色地給他一塊玻璃,問他看見了什麼?他說看到了對面的一切。我再給他一面鏡子,他說看到他自己。我語帶雙關,鏡子多了一層水銀,只看到自己,用玻璃卻看到了世界。我又在他的眼鏡片上抹了一點灰塵,讓他看我。他說看不清楚,而且看上去很臟。我借機告訴他:「心靈也是一副眼鏡,如果蒙了塵,那麼看什麼都是臟的。」
時隔多年,他回校看望我時,說感謝我當初對他的聲聲棒喝,讓他不敢放肆。智慧的引導,讓有個性的孩子擁有較基本的是非明辨能力,就如同給一把利劍配上劍鞘,既安全又有用武之地;在展示自己與眾不同的才能時,也能注重與周圍人物的關系,獨立而不孤立,不是單薄的突兀,而是厚實的存在。
三、播下美善的種子
⑵ 如何看待大學裡面穿著很個性的同學
正常看待大學裡面穿著很個性的同學,不要覺得他們不可接近,不接地氣。大學是個小社會,不像初中高中一樣在學校只能穿校服,在大學里基本上什麼樣的穿著都會出現,在這個思想自由,經濟發達,開放前衛的時代別人穿著一些獨特,只要不是非主流,標新立異的服飾,那可能是為了表達他們自己的穿衣風格,穿衣喜好,張揚自己的個性,或者是單純的證明自己的與眾不同。
那些穿的很有個性的人一般衣品比較好,已經知道了自己適合什麼樣的穿衣風格,穿的都比較成熟,時尚了,搭配的很好看,代表著新一代年輕人的青春活力,雖然有些人看不過,但是我們可以做到包容,甚至去欣賞,不要用有色眼鏡去揣測中傷別人。